大家都知道,玄奘法师西天取经的故事,经过添油加醋、随心所欲的改编,早已变成了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西游记》。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影响力是很大的,很多对佛教一窍不通的人,都知道鼎鼎有名的唐玄奘。当然,因为作者的原因,其中的故事,已经被篡改得面..
心经
“照见五蕴皆空”的照见是什么意思?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学生问:我想问一个实修的问题,关于“转识成智”。我们说“照见五蕴皆空”,照见的当下,算不算就是转成大圆镜智了?照见的当下,算不算就是分别智变成妙观察智了?夏坝仁波切:首先,你说到了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法界体性智和所作成办智五智的问..
从三个方面谈放生
分三个方面讲:一、为什么要放生;二、放生有什么利益;三、应当如何放生。一、为什么要放生:1、众生具有佛性,皆当作佛,应当尊重生命而放生:一切生命的一念心性直下和三世诸佛无二无别,然而被宿世的恶业力障蔽,悲惨地沦为心智低下的异类,除了寻求食物、躲避死亡之外,其它..
为自己创造幸福,给众生带来安乐
全世界所有的人,乃至所有的众生,共同的愿望是离苦得乐,远离痛苦,过得幸福安乐。大家努力读书、工作,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等等,都是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为了幸福安乐。物质条件的改善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减少痛苦,获得安乐,但是还有很多时候仅仅靠物质是没办法完全解决问题..
如果遇到违缘或痛苦 应该一心一意念《心经》
一些老修行、老出家人都知道,在遇到一些大的违缘,如地震、海啸等等时,大家都要念《心经》。佛经中也有记载:以前帝释天受到魔王波旬的侵害时,就观想空性,念诵《心经》以度过危难。我们平时随身携带《心经》,或是将其供奉于佛堂,或睡觉时放在枕头上方,依靠般若空性的力量与..
没有比修空性更重要的事情了
无明的力量很强大,它不仅在这辈子欺骗了我们,而是生生世世都欺骗了我们。让我们流转轮回、不得安生。从出生到现在的几十年中,我们所经历的喜怒哀乐,都像昨晚的梦境。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没有依处、没有支柱。所有的一切,都只能自己承担,亲戚不能分享,朋友无法分担。将来..
世间的快乐并不可靠
世间上处处都是苦,一个人正当快快乐乐时,也许忽然就财富尽失、病魔缠身,痛苦纷至沓来,想都想不到。想一想你现在拥有的快乐吧!是不是觉得它变化多端,总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满足和长久,甚至转眼就会变成痛苦?比如,正当你吃饱喝足、心情愉快之时,没想到一下食物中毒,腹泻不..
让不完美造就你
我们要先确定好不完美才是真正的完美。太多人为了追求这个完美而使自己陷入贪执、分别、忌妒、猜疑、恐惧、悲观之中。换个角度把自己抽离往低处看,往脏处看,你便会发现你拥有的其实比别人多,只是我们常把埋怨放在心中,常把感恩搁在一旁。我们常常埋怨自己命运不如人;我们常常..
感动自己很重要
最近常在思考一个问题,在以往的岁月中经常为了想要得到一个物品或礼物,想尽一切的方法,尽一切最大的力量,那种殷殷的期盼和如同孕妇等待生产时的那种煎熬,我觉得对任何人来讲也是莫大的一种烦恼。记得读国中的时候,为了想要父亲送我一个当时很流行的SEIKO一款名表,于是自己..
大悲咒和千手千眼的由来与功德利益
大悲咒的影响:汉传佛教中,有一个知名度和普及率最高的咒语,就是大悲咒。她在汉地弘传的历史极为悠久,从唐代翻译《大悲心陀罗尼经》之后,大悲咒就广为天下僧俗所持诵。由此显现的感应事迹和所获得的成就,多如天上的繁星。这个神咒是汉地丛林功课之一,每天清晨在全中国大大小..
生命的意义
在唐宋八大家中苏东坡可以讲是最有争议性的,观其大起大落的一生,更增添了不少神秘的色彩。很多人知道苏东坡留有很多有名的著作、禅诗传世,因他与佛印禅师常有往来、亦师亦友,至今仍然为后人所津津乐道。有一次,苏东坡因为仰慕六祖惠能已久,总希望一生中能有一次机会能够去瞻..
感动自己很重要
最近常在思考一个问题,在以往的岁月中经常为了想要得到一个物品或礼物,想尽一切的方法,尽一切最大的力量,那种殷殷的期盼和如同孕妇等待生产时的那种煎熬,我觉得对任何人来讲也是莫大的一种烦恼。记得读国中的时候,为了想要父亲送我一个当时很流行的SEIKO一款名表,于是自己..
“旧货”丢掉 心也就大了!
由于社会竞争和生活的压力,使得现代都市人的心都很累。我们要让心休息一下,就如同我们的身体经历了超负荷的运动以后,自然会产生一种想坐一坐、想睡一睡、想静一静的感觉。身体的长时间超负荷运转,就会产生一种困顿,最终将导致生命的缩短。那么同样的道理,我们的心累的时候也..
多读《心经》 会有殊胜的加持!
一些老修行、老出家人都知道,在遇到一些大的违缘,如地震、海啸等等时,大家都要念《心经》。藏传佛教中也有这样的传统,在出现一些违缘,特别是在每年藏历的12月29日,大家通常都要念《心经回遮仪轨》(在《心经》的基础上,加上一些咒语和仪轨,其中《心经》占了主要的成分),..
追求欲乐会带来哪些副作用
问:许多世间人无时不刻在追求欲乐,这会带来什么副作用吗?索达吉堪布答:世人对金钱和妙欲享受的追逐,已到了难以控制的程度。却从未有人考虑过贪欲的副作用,不知道这一切完全是作茧自缚。要知道,欲望的沟壑永远也无法填平。只能令自己为之所囿。忙忙碌碌,徒增烦恼。然而,不..
追求欲乐,这会带来副作用吗?
问:许多世间人无时不刻在追求欲乐,这会带来什么副作用吗?索达吉堪布:世人对金钱和妙欲享受的追逐,已到了难以控制的程度。却从未有人考虑过贪欲的副作用,不知道这一切完全是作茧自缚。要知道,欲望的沟壑永远也无法填平。只能令自己为之所囿。忙忙碌碌,徒增烦恼。然而,不论..
得来容易更要珍惜
很多时候,我们讲给大家听的,是从佛法中浓缩出来的精华。不要认为嘎玛仁波切天生就能滔滔不绝地讲佛法,好像很简单,能够讲出来是因为我已经不间断学了四十多年佛法。从开始学讲话的时候,父母就教我们念经持咒,长辈们就向我们灌输佛法的思想。我9岁出家,先要跟着师父学五年,..
放下不放弃,随缘不随便
人生是一场戏,这个意义很深。佛法的核心是什么呢?是般若。佛在《心经》中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讲的是真空妙有的真理。“色受想行识”叫“五蕴”,五蕴包含一切法。一切法也可以说是有,也可以说是无;从相上讲都是有,从体上讲..
忆念文殊菩萨就是最好的供养
菩萨身相之所以用橘色,因为橘色代表的是太阳快要出来时,天空中的光芒。也代表从这个颜色后,大地会有光明。为了方便解说,我们说文殊菩萨是橘色的。我们的本性就是文殊师利,但是我们总是对之视而不见。就像我们的眼睫毛,太近了,以至我们总是找不到他。因为我们没有认出文殊师..
人生在世的苦苦和行苦
苦苦:所谓苦苦,指前面的痛苦还未烟消云散,后面的打击又接踵而来,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比如说,麻风病还没有痊愈又生毒痈,毒痈还没好转又生脓疮;父亲不幸逝世,紧接着母亲也撒手离去,被怨敌抢劫一空又加上心爱之人命归黄泉。曾有一则新闻报道,东北有户人家一天内连遭奇..
每天读一点,除去你的误解
如果不在灵性上扎根则永远无法摆脱压力如果你没有在灵性上扎根,不断地向外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将永远无法摆脱压力。如果你在灵性上扎根,就会了解并掌握活在当下的技巧,这样至少可以让你摆脱压力。我的友人和学生表示要努力工作,在经济上有成就,好让他们能支持我的各项事业,..
心存害心伤害了谁?
我们内心经常会不知不觉地希望仇人、敌人遭受伤害,遭受痛苦。但是,我们在内心里怀着的这样的恶念,也根本不可能成为损害他人的因,他人不可能因此受到伤害,遭受痛苦。相反,这样的恶念还会对我们自己有伤害,成为今生来世痛苦的因。你希望他们不好,如果自己心里的这种想法能够..
发心与因 果
一、发心与因果观察发心在修持佛法的过程中,我们要仔细观察自心的动机,调整自己的发心,因为正确的发心非常重要。虽然我们自认为自己是大乘佛法的修行者,但从无始轮回以来,自私自利的习气根深蒂固,利益他人的发心却比较薄弱,实际上是否是名副其实的大乘修行者就很难说了。因..
修行人应不应该追求财富?
问:修行人应不应该追求财富?答:现在人一味地认为,经济条件越好,生活档次越高,从中得到的快乐肯定越大。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到了那个时候,你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可怕,迟早会变成金钱的奴隶。我们南赡部洲的福报,毕竟不像北俱卢洲和三十三天一样什么都是自然现前,每一笔财富..
《生死之轮》六道轮回图释义
大藏寺祈竹仁波切开示生死之轮图的起源衲由今晚开始一连数天,应求为大家讲述有关西藏佛寺中常见的生死之轮绘画的种种。为了能得到最大的闻法利益,听者应在听法前思维:「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我必须成佛;为了成佛,我必须学习成佛之道;故此,我现在要好好地听受佛法!」生死之轮..
是我们的心对它下了定义
执着,来自“我”的心。比如好看和不好看,是由“我”的心决定的,现代人喜欢苗条的女子,唐代却以胖为美。不同时代、世界各地的审美观都不尽相同,举例来说,大多数人看到花朵会觉得美丽,感到欢喜,但在非洲有些地方,人们觉得花是诱惑人的恶魔象征。仔细想想也有道理,将鲜花折..
人人杀业都不轻,要用什么消业
暇满人身难得,我们没有投胎到地狱道、饿鬼道和畜牲道,没有生在屠夫、渔民、猎户这样恶业炽盛的家庭,并有机会闻思修佛法,这真是极其殊胜难得的因缘福报成熟了。但是生命总是无常,人们现在看似能够轻轻松松得到佛法,生命却在不经意中不断消逝。二、三十岁的时候,你也许觉得人..
索达吉堪布:喜欢念《心经》的人,都是有大福报大智慧之人
释迦牟尼佛即将示现圆寂的时候,曾将大、小乘的八万四千法门交付于阿难尊者,并郑重其事地告诉他:“如果你把除了般若波罗蜜多之外的八万四千法门全部忘掉、全部损坏了,我也不会责怪你;但如果你把般若波罗蜜多当中的一个偈颂丢失了,我就要怪罪于你!”这就说明,除了般若波罗蜜..
出家人是寄生虫,不劳而获?
藏传佛教心灵教育中的四条通则我为各位讲讲藏传佛教心灵教育中的四条主要通则:贤善人格、出离心、菩提心、无二慧。1、贤善人格人格贤善很重要。不论你在校学习也好,今后工作也罢,如果做人很差,即使有再好的学问、再大的能力,可能也派不上用场。我的上师是法王晋美彭措,他是..
黄念祖:无量寿经(第28集)
上一次介绍了「三辈往生」,在结束的时候也把「往生正因」里面第一段正因里头的第一句话,要读诵《大乘无量寿经》,这个上次也做了介绍。这两品所谈的都对於我们来说非常切要。我们知道了很多很深的道理,知道了很多极乐世界的好处,知道这是度众生可以说唯一的方便法门,但是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