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

什么是三障(报障、业障、烦恼障),如何消三障?

宣化上人开示三障是什麽呢?第一报障,第二业障,第三烦恼障。报障。报障又分正报和依报。什麽叫正报?什麽叫依报?正报就是正当来受报的,也就是我们这个身体。依报就是依靠这些来生活而受报,也就是衣、食、住等。我们人这个正报的身体,有好的,有坏的。有的相貌生来就非常英俊、非常圆..

海涛法师:生活很痛苦怎么办?

问:请问生活很痛苦怎么办?海涛法师答:学佛,拜佛我也很痛苦,我这两只手每天洒水,各位你看我这样加持我一直换手我好痛苦,我坐着也很痛苦,然后脚也很痛苦眼睛也很痛苦,医生说你不要看太久,书不要看太多,我连看个电视都不行,半个小时眼睛就红了,看电脑十分钟就红了,所以..

再世情缘爱情不过是聚散

当我第二次看完台湾33集电视剧《再世情缘》后,内心的那份感动与触动,无以言表。顺亲王府的格格到崇恩寺进香,遇到玉琳法师,二人相见,四目交汇的那一刹那,眼中的那份依恋,唤醒了八百年的情缘记忆,“今生无缘,但求来世”,“就算天荒地老,我也等着你”,这一份前世未了的情..

放生的由来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放生”一词出于大乘佛经,盛行于中国,也流行于日本、韩国、越南等地。放生的活动是佛教徙基于众生平等的慈悲精神以及轮回生死的因果观念,提倡救济众生。放生的根据,佛教徒最熟悉的有两部佛经。一是《梵网菩萨戒经》,其中提到:“若佛子以慈心..

初学者应读的几部经

《地藏经》专门讲因果,然后再讲到百善孝为先,提倡这“孝”字。都是这些很孝顺的儿女,为了超拔自己的亲人父母,所以去问诸佛如来,想知道自己的父母究竟在哪一道,肯定不是在三善道。为什么?因为她知道生前做的事,要么就是谤佛、不信三宝;要么就是杀业很重、吃鱼吃..

对未来的担忧和顾虑,该如何放下

问:现在工作和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有些居士内心时刻充满对未来的担忧和顾虑。该如何放下包袱,轻装前行?索达吉堪布答:作为佛教徒,理应在做人的基础上好好修行,然后利益众生、弘扬佛法,而不要成天只是考虑自己:“我老了以后怎么办?”“我生病了怎么办?&rdqu..

独尊湛现:修行要警示自心,断除我执,消除罪业

诸位菩萨,大家好。感恩大家能够对我的信任,同时感恩公众平台给我们建立起殊胜的桥梁,使我们众亲在此又一次的重逢。我们要共同珍惜这宝贵的时光,在修学的旅途中努力前行,向我们的家园越来越近。我们大家要携手同行,必须要奠定好基础。什么是基础?主要的就是能从内心发出,无..

最大的福报,来自般若智慧境界

大家仔细想想,中国古代有四个字,叫厚德载物,就是说你有这个福德,你便能承载更多的可能。那你有没有明白,这“厚德”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承载?我们打一个比方,就像一杯水,可能一粒灰尘掉到里面会溅起巨大的涟漪。那如果是大海呢,是很深很广的海,连一艘航空母舰丢..

印光大师:世有倡高调者,厌闻因果报应之事,只以一切皆空不著

世有倡高调者,厌闻因果报应之事,及与勤劳修持之法,只以一切皆空,一切不著为护身符。而不知已著于一切皆空,一切不著,便非一切皆空一切不著之意。况彼借此以遮懒惰懈怠之迹,不以真修为事,唯以空谈争高。待至业报已熟,阎老当以最上供养,敬此一切不著一切皆空之人。于斯时也..

近代往生随闻录

近代往生随闻录宽律法师撰录序自序续言往生比丘往生比丘尼往生男居士往生女居士序本书撰录者宽律法师,号佛行,八十高龄,为浙江省人氏,于一九五二年到上海归投虚云老和尚,披度为僧,后虚公曾嘱至南华寺居住。当时南华寺惨遇文革破坏,大部分经书破损不堪,法师与上海六位居士发..

印光大师:以扶乩提倡佛法,虽有小益根本已错

扶乩,乃灵鬼作用,其言某佛,某菩萨,某仙,皆假冒其名。真仙,或偶尔应机,恐千百不得其一,况佛菩萨乎。以乩提倡佛法,虽有小益,根本已错,真学佛者,决不仗此以提倡佛法。何以故,以是鬼神作用。或有通明之灵鬼,尚可不致误事。若或来一糊涂鬼,必致误大事矣。人以其乩误大事..

净土法门:念佛不能消除业障的原因

下面是比喻,「重罪若霜露,慧日能消除」,霜跟露我们常见的,太阳出来就没有了,就溶化掉。实相就好比是太阳,重罪就好比是霜露,智慧一开就没有了。智慧是什么?智慧是清净心,心地一清净,罪业都没有了,妄想执著分别都没有了。下面讲一个更具体的方法,因为《法华经》这个说法..

净土法门发愿的重要性

发愿有什么重要性呢?净土宗讲信愿时再再强调发愿的重要性。净土宗第十二祖彻悟祖师在语录上讲:“净土门中,以愿为最,凡有愿者,终必能满。”他老人家讲了一个公案:郁头蓝弗生在水边树林下修行非想非非想定,每次快要修成定时,都会被鱼和鸟惊动。郁头蓝弗生起了嗔恨..

海涛法师:除了心性柔和以外也要有能力接受更大的痛苦

整个大乘佛教的基本,就是发菩提心。发了菩提心,才符合修菩萨道的根本。大家翻开第一页,有一首文殊菩萨的赞颂,这首赞颂有个典故:在大乘佛教盛行的时候,那烂陀大学曾经有好几万个学僧,每次要讲课之前都要念一些礼赞语,那时候有一个大智慧长者说:我们干脆一个人写一首文殊菩..

呷绒多吉上师:《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10)如果你嘴巴特别会讲,行为做得不好,别人就不喜欢。

《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讲述:呷绒多吉上师时间:2013年11月12号(藏历九月初十,天降月的莲师荟供日开讲)喜欢闻思的人认为,闻思的功德了不得。当然,闻思是需要的,而且是必须的。我们要吃饭的话,先要学会做饭,不做吃什么?所以闻思也是需要的。但是闻思了以后法要融入内心,以..

百岁禅师渡海来华传奇一生堪称神话

按:菩提达摩,印度来华高僧,中国禅宗初祖。根据佛教史籍记载,达摩来华之时,已年近一百五十岁,渡江北上,在少室山面壁九年,传法慧可禅师,留下诸多神奇传说。禅宗初祖达摩祖师的传奇一生菩提达摩(通称达摩,?~536或528),是中国禅宗的初祖。他生于南印度,婆罗门族,出家后..

久晃法师:学佛人不能证悟的主要原因及解决办法

弟子问:学佛人不能证悟的主要原因及解决办法。师父(久晃法师)答:很多修行人经过很长时间努力而没有证悟,究其原因,常常是以下几个方面。一、对即生成就佛道没信心。这主要是因为对佛法没有真正下功夫去了解,对佛陀的本怀没有领会,而只是以懒惰的心,有漏的心,贪执的心,求东..

净土法门:往生咒的意思

我把这个咒的意思,依据古大德的解释,跟诸位略略的说一说。经【咒曰。南无阿弥多婆夜(一)哆他伽多夜(二)哆地夜他(三)阿弥利都婆毗(四)阿弥利哆(五)悉耽婆毗(六)阿弥咤(七)毗迦蓝帝(八)阿弥哆(九)毗迦兰多(十)伽弥腻(十一)伽伽那(十二)枳多迦利(十三)娑婆诃(十四)】『南无』,这两..

印光法师语录

印光法师嘉言录皈依弟子李圆净谨编封面题词[封面题词]因果报应者,儒释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家庭教育者,匹夫匹妇,敦本尽分,培植贤才之天职也。信愿念佛者,具缚凡夫,了生脱死,超凡入圣之妙法也。此书文虽拙朴,义甚切要,似特为修净土者说,实寓提倡因果报应、..

这两年每天读诵普门品,收获不少,一起聊聊

这两年,我每天读诵妙法莲华经普门品,现在已经能完整、流利的背诵。每天背诵1-2遍普门品,成为我的日常功课。坚持每天读诵普门品之后,收益很多,随喜赞叹妙法莲华经,顶礼观世音菩萨。作为凡夫,对普门品的理解是很浅的,但是,我对普门品和观世音菩萨的信心非常坚固。于是,产..

佛讲般若的十个原因

初教兴者,依《大智度论》云:如须弥山王,非无因缘、非少因缘令得振动,般若教兴亦复如是,具多因缘。一谓欲破外道诸邪见故,二欲回二乘,令入大乘故,三令小菩萨不迷空故,四令悟二谛中道生正见故,五显佛胜德生净信故,六欲令发大菩提心故,七令修菩萨深广行故,八令断一切诸重..

科学家潘宗光教授亲述学佛体会

6月24日,上海觉群人间佛教研究中心邀请香港理工大学荣休校长潘宗光教授,在觉群大禅堂作了题为《净土法门――我的体会》的主题讲座。(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潘宗光教授现场与大家分享了从净土法门的选择到体会的心路历程(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讲座现场,观众认真听讲。(图片来源..

净土法门:你能够这样修,就能得诸佛护念,诸天善神拥护你、保佑你

光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人就变老了。我记得我到台湾来的时候二十二岁,半个世纪一弹指就过去了。佛在经上常常教导我们,“世间无常,国土危脆”,我们生活在现代,对于世尊这两句话体会得很深。诸位同修都知道,“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在六道里得人身机会确实不多,佛在经上许多..

星云大师:《金刚经》之如理实见分第五

金刚经第5品如理实见分第五白话文如理实见分第五「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译文:「须菩提!你认为可以从身相见到佛陀吗?」「不可以..

弘一法师说抄佛经十大功德利益

弘一法师说抄佛经十大利益:一、从前所作种种罪过,轻者立即消灭,重者也得转经。二、常得吉神拥护,一切瘟疫、水火、盗贼、刀兵、牢狱之灾,悉皆不受。三、夙世怨对,咸蒙法益,而得解脱,永免寻仇报复之苦。四、夜叉恶鬼,不能侵犯;毒蛇虎狼,不能为害。五、心得安慰,日无险事..

《大颠禅师注释心经》每日必看太稀有了

大颠幼年即心远尘俗,后与药山、惟俨同拜惠照和尚为师。惠照是禅宗六祖慧能的弟子怀让的弟子,受法后居韶州曹溪山宝林寺,创立曹溪派系,成为南宗之祖。此派对《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钻研颇深。大颠在西岩削发受戒,从惠照处获益不少。-大颠禅师注心经与众不同,他不是从字面到字面..

夫妻是缘,千世修来共枕眠,一个非常好的求姻缘方法

求姻缘的原理与方法自古以来,爱情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美好的姻缘总让人向往。然而似乎只有得不到的东西才是最美的,很多人苦苦追寻,却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所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古人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环境下成婚,虽说缺少自由选择的权利,然而大多数还是能..

独尊湛现:佛法就是提高人们的心理素质,是高等教育

诸位同学,大家好。作为每一个佛弟子,必须要做到爱国,爱教,对世界所有的一切,用一颗慈悲平等的心去关爱,包容,理解,互助,等方式来真诚面对。千万不要自私自利,相互攻击,相互欺骗,相互伤害,相互诽谤,等愚痴的行为造作。大家要知道,不但是我们的这一个地球上的万物,就..

独尊湛现:佛法的目的就是化解,众生内心的痛苦与烦恼

阿弥陀佛,大家好。这几天我们反复地说明,关于修行方面千万不要着相,更不能对佛法的痴迷,一提到佛法,带有“佛”字的就始终在意识中浮现出神话般的色彩。在《心经》与《金刚经》中,佛再三强调万法本空,也就是说万事万物本来就是幻象,它不是实有,是幻有假有,影像而已,都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