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女儿要画画,问我画什么。其时正在看书的我抬头看见厅台上的观世音菩萨像,为了给自己多一点清静的时间,我就建议她画菩萨。一本书被我读得差不多了,女儿还在安静地低头作画。这丫头极喜跳舞和画画,平时谈论理想时,她总自信满满地要当舞蹈家和画家。两者都是需要极大心力..
华严经
憨山大师开悟的经历
佛言:“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心即是佛。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而彻悟,即是洞见自心。他曾赞叹道:“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此后,佛说法四十九年,大小三百余会,即是让众生放下执着,洞见..
憨山大师开悟经历
佛言:“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心即是佛。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而彻悟,即是洞见自心。他曾赞叹道:“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此后,佛说法四十九年,大小三百余会,即是让众生放下执着,洞见自心。故古德云:“吾..
无住是感应的原理
无住是感应的原理感应,可以说是所有宗教信徒一致希望得到的体证。然而感应处处有,希求却是不可得。因为佛教认为感应是自然理则的运行,是不假外求,自然而有的;若不如是,都是颠倒妄想的魔境。说起感应,真是随处都有,因众生有善根感动的机缘,佛乃应之而来。《大明三藏法数》..
韩愈堕饿鬼道
大乘经上常说「一切法从心想生」,所以,世界如何变要看大众是什么想法。于是我们恍然大悟,影响别人思想的人,负的责任最大,能引导人正知正见这是佛菩萨,这是世间的大圣大贤。如果是以邪知见引导一切众生,走了错误的道路,这个罪过就堕阿鼻地狱。曾经有人问我,假如这个人影响..
这三个“量”,是佛法的要义之门
《道德经》的开篇便说到“道”,“道可道,非常道”。如果要说道,那就得有“名”,“名”就是格式化。虽然“名可名,非常名”,但如果没有名字,就没有对应的文字,也就没有了思想的载体。弥勒菩萨在兜率天演说佛法,就用比量、现量和圣言量,帮助我们领会佛法的要义。圣言量一真..
佛教都为了普渡众生 那为何又有大乘 小乘之分?
佛教于公元1世纪左右开始分化,分成大乘教和小乘教。小乘佛教主要在弘扬与南印度与锡兰一带,该派尊崇释尊为伟大的教师,而非神明,其经典为比较古老的巴利文经典。上座部佛教主张恪守戒律,严守原始上座部佛教的教义。大乘佛教则不然,认为按照原始教义,只有少数人才能修道成佛..
治病可以用道教的经典
如果从治病的角度,抛却宗教的情怀部分,我还是很建议大家有空念念《黄帝内经第一章》《太上老君常说清静经》,还有《老子道德经》这三部经确实能治一些极端的病。有个道友,她一段时间福报很好,生意特别好,结果反而导致太激动了,睡不着。就是太紧张这经济了。然后我就给她一本..
要多念经,越多越好
每一种提法都有优点和缺点。这个是作为一个修道人首先要正视的问题。这样你才不会迷信。比如说,一门深入。像一部经,一句佛号之类的提法。这个提法也有优点,就是适合老年人,或者说适合刚入佛门的人。刚入佛门嘛,你能有多少精力。但多了,应该要广学多闻。因为每个法都有优点和..
佛的光明无所障碍 为什么我们感触不到?
阿弥陀佛第十二愿:“设我得佛。光明有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这一愿是光明无量愿。阿弥陀佛的光明无所障碍,不仅我们世间的物体阻挡不住,而且我们众生的烦恼也阻挡不了,乃至于造作恶业,堕落到阿鼻地狱这种最黑暗的地方,阿弥陀佛的光明也能穿透,..
关于大乘经典是天书
很多人去研究大乘经典讲什么,然后作为理论去探究。比如研究说,金刚经是讲空性的。法华经是三乘归一的。华严经讲什么。然后解释。其实解释也是可以,但作为理论研究,大可不必要。为什么?因为大乘佛教是天书,既然是天书,根本不是给你介绍理论的。你把大乘佛教当成理论学习,那..
什么是小乘佛教?什么是大乘佛教?
“小乘”与“大乘”的由来国内外学术界对印度释教的开展阶段有不同的区分办法,比较通行的观念是区分为三个阶段。榜首阶段,前期释教时期。从释迦牟尼创教到其开端弟子们所崇奉的释教,时刻大约从公元前6世纪末叶到公元前4世纪中叶。第二阶段,部派释教时期。大约从公元前4世纪到..
如何改变已造罪业?有6种方法
无始以来我们造了无数的业,逐一受报,什么时候才能成佛呢?成不了了。就是说,(如果说)业果不定的话,成无因果了,这是不对的。业果决定的话,众生又成不了佛,这个也不对。那怎么办?“当知业可转,”固然业果是决定,但是可以转移。怎么转?下边通过比喻告诉你。“如二水相投,热..
也说医和巫
如果要行医,一定要修道,总之一定要信道,或者信佛,而且是真信。医在古代,是底下做个巫字。在古代,医和巫是分不开的。巫是人和天地沟通。人为什么会生病,就跟天地的沟通出了问题。这个是早期的情况。在早期是没有草药的,也没有药方。如果要学医,先看黄帝内经第一章。这一章..
地藏和观音的名号不同
我建议大家每天都念地藏经,或者念南无地藏王菩萨。地藏圣号和观音圣号还是有差别的。这里讲几点:第一,地藏经能生发人的阳气。我个人有个感觉,常感觉乏味,甚至放逸时,如果能念地藏经,就会精进一些。因为地藏经能生发人的肝气。尤其是敲木鱼来念。但木鱼属于木头,木头也抒发..
《心经》中“色即是空”原来是针对某些菩萨而说的
心经讲记连载16——三、解释正文(3)丁二、(广说般若之本体)可分为三:一、了知基般若;二、了知道般若;三、了知果般若。戊一、(了知基般若)可分为二;一、宣说五蕴空性;二、宣说七种甚深法。己一、(宣说五蕴空性)可分为二;一、广说色蕴空性;二、以此类推其他蕴。庚一、(广说色蕴空性..
度人度到哪个境界去
这里先讲一个虚耗的问题。修道要处理好生命,生命是这个身体,然后还要有命。所以要减少虚耗上,很多人学佛后,高谈阔论,因为佛法本来都是玄妙和高谈阔论的部分多。所以这是讲实际的,就是命。黄帝内经说,人能活120岁,叫天年。长寿也是一种成就相。比如你觉悟了,那么证果了,..
为何绝大多数寺院都有大雄宝殿?里面供奉的都是谁?
在佛教寺院中,大雄宝殿就是正殿,也称为大殿。大雄宝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大雄宝殿中供奉的是本师释迦牟尼佛。大雄是佛陀的德号。大者,是包含万有的意思;雄者,是摄伏群魔的意思。因为释迦牟尼佛具足圆觉智慧,能雄镇大千世界,因此佛弟子尊称..
增加对诵经的信心
现在讲法中,有些只重视念佛,不重视读教理的,好像一句佛号到底的模式。比如净空老法师。还有很多人间佛教和人生佛教的弘法者,一般偏向于闻思修,或者读个次第之类的,把学佛法教理当成修行的。这类弘法的人就太多了。他们有个特点,就是不爱念经,认为说:经是让人去做的,你都..
马明博:香为佛使 香藏秘趣
燃香供佛(图源:网络)说到生活,离不开“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佛家生活,在这七件事之外,还多了一件“香事”。香为佛使汉传佛教素有“佛前十供”之说。这“十供”,分别是:花、香(燃香)、灯、涂(香粉)、果(水果)、茶、食、宝、珠、衣。藏传佛教有“佛前八供”之说,这..
生命不苦,生活的苦来自自己的恶业
一般我们对佛法,有两个先入为主的感官。第一个是苦,你看佛陀讲了人生种种苦,而且这些苦,我们切实地体会了。像我们民间,无事不登三宝殿。有苦事了,才来找三宝。民间的观音,地藏,都是救苦救难。我们对苦有真诚体会。第二个感觉,孤独。你看我们对佛法的观念,辞亲出家,剃除..
业力导致你看不到圣地的圣境界
一般我们很多人都讲,三教合一,儒释道到最后到一样?但是真的一样吗?其实差别很大。从哪里就可以看出来,就是华严经。有了华严经,其他宗教就不一样了。宗教在最初层次,都是劝人断恶修善,这个是一致的。但佛教的精髓,是让人成就生命的富贵庄严。这就是其他宗教所没有的。也是佛..
心量要大起来
要入华严,先学地藏经开始。华严讲大方广,体相用。那大已经了不得了,再加方广。那先问,我们的心有多大,佛的心量如虚空,我们的心量呢,虽然说包容一切众生,可我们装得下多少众生?中国自古讲天下,到处都是天下第一。这个是中国大的讲法,那佛陀的大,在众生上,就包括了十法..
道教对禅宗贡献,我们都忽略了
我们现在看古人的书,很难懂,尤其是唐朝时。因为时代背景不一样。比如说,你去看六祖坛经就知道了。如果你按照六祖坛经来修道,你肯定修不成。因为你不了解六祖坛经产生时的文化背景。我说一个问题,为什么六祖讲的很普通,像白话文一样。因为六祖讲的都是顶尖的东西。好像老子道..
从悉达多太子和佛的区别说起
现在要讲一个修道的问题,先说名词。比如佛。佛是什么意思,觉悟,觉醒圆满,叫做佛。再讲,佛有没有神力。我们谈释迦佛。可以说,释迦佛是人间表法的。像悉达多太子,在人间就是一个比丘。像金刚经讲的,开头就是这个比丘,去舍卫城,托钵回来,洗脚,然后开始讲金刚经。大家去看..
中国的鬼概念和印度的轮回的鬼道是有区别的
前一次讲了天人和天神的不同。这次再讲鬼的不同。在印度,鬼分为很多种,甚至把神都归到鬼里头去。在印度文化里头,鬼是比较可怕的,也比较可怜的,以饿鬼道为主,比如咽喉像针,肚子像平原,这个是佛经的饿鬼道。还有大力鬼王道的,但这类鬼,佛经一般叫菩萨化身出来的。其实这个..
中国的天神和印度的天道是不同的
我们讲要对佛法起信心,对真理起信心。但告诉诸位,太困难了,不要说真理,就说因果,你会不会起信心?讲到这问题,就要扯很久了。先从印度和中国的差别开始。佛法从印度传入中国,就要翻译,翻译的过程就出现问题。比如天,龙,因果,神,鬼,地狱,仙。就讲这个,跟我们平常理解..
菩萨的性德和人的性格如何相应
人跟菩萨的缘分,跟性格上有关。每个菩萨性德不同,对应经典不同,你喜欢哪个,你就专门修哪个。我就讲人的性格和菩萨的性德的关系。人的性格跟身体结构有关。有些人身体好,喜欢参禅,过去生就是参禅的,他就参禅最好。有的人,偏于文的,就喜欢诵经,研究教理。他就诵经也很好。..
功德,福德,阴德的不同
很多名词一旦搞不清,我们就不知道什么意思。甚至佛经也弄错了。比如金刚经,金刚经说,以恒河沙等的七宝去布施,是人的福德多不多。佛说,很多。但不还是不如念金刚经多。佛经,比如金刚经,法华经,华严经等,都有这个对比。对比多不多。可是这么一对比,你就错解了。就像法华经..
人间天:众生都是沉睡的菩萨
众生都是沉睡菩萨。一切有情众生都拥有如来藏性,都有这个圆满的自性,正是依靠如此才能成就为佛的,所以一切众生都堪成佛。就算堕落到最最深处的地狱众生,也有成佛的可能,只是这个历程的早、晚、快、慢、直、曲不同,所以一切众生本来都是没沉迷的圣者。为什么就迷失了?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