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0月1日至7日是国际素食周。首届“国际素食周”在2008年10月1日至7日举行。在国际素食周期间,10月1日是世界素食日(WorldVegetarianDay),10月2日是世界农场动物日(WorldFarmAnimal'sDay),10月4日是世界动物日(WorldAnimalDay)。10月2日同时也是国际非暴力日。从古以来..
楞伽经
益西彭措堪布:西归直指・疑问指南浅解
本文汇辑者周安士是清朝康熙年间居士,江苏昆山人。他博通经藏,深信净土法门,自号为“怀西居士”。因为见到众生造罪无量,以淫、杀二业占有一大半,因此撰写戒杀的《万善先资》、戒淫的《欲海回狂》,又撰写《阴骘文广义》三卷、《西归直指》四卷,合称《安士全书》。..
薄地凡夫如何能感通上佛中之王
我们这样“染污于三惑的薄地凡夫”,怎么能够顿然地感通上智慧圆满、被称为佛中之王的阿弥陀佛呢?怎么可能当生就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呢?怎么可能一到极乐世界就横截了五道、离开了轮回,成为三种不退转的阿 跋致菩萨?这种超越性是跨度很大的,怎么才能做得到这一点?难信..
真妄二心是什么意思?真妄二心的解释
佛法中所说的真心,就是不变的心,即如如不动的清净自性。而妄心,就是变化的、虚妄的心,即是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识这八识因无明的作用而起的心。经中以海水来比喻真妄二心。真心好比始终不变的海水,而妄心就好比海上此起彼伏的波浪。虽然波浪有生灭,但本质依..
明代高僧憨山德清大师圆寂日是哪天?农历十月十一
农历十月十一是明代高僧憨山德清大师圆寂纪念日。憨山德清大师(1546年11月15日-1623年1月15日),法号德清,安徽全椒人氏,俗家姓蔡,名德清,字澄印,号憨山,谥号弘觉禅师。十二岁时从金陵报恩寺永宁诵习经教,十九岁时出家受具足戒,并前往栖霞山从法会受禅法。因仰慕清凉澄..
一个吃素的皇帝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虽然素食是汉传佛教特有的传统,但这一选择并非别出心裁,而是以大乘经教为依据的。佛教在西汉哀帝时传入中国,当时来华的印度僧人并未严格吃素,汉地自然也没有素食之风。直到梁武帝时期,经过他的大力倡导,素食才成为僧人必须遵循的行..
惟贤长老读诵《大般若经》的感应事迹
我二十三岁的时候,在开县大觉佛学院教书,那时,刚从汉藏教理院毕业没多久。我在汉藏教理院是十六岁入学,到二十一岁毕业。在汉藏教理院,我听过喜饶嘉措、法尊法师讲关于西藏中观论、印顺法师讲“三论”、雪松法师讲“唯识”(如《解深密经》、《楞伽经》、《摄大乘论》、《成唯..
他当过七位国家领导人的老师 堪称中国第一高僧
华严四祖清凉澄观大师唐代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各种宗派交相辉映,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密宗都曾在唐代佛教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并涌现出大批高僧、祖师。其中,华严四祖清凉国师澄观大师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澄观大师一生经历九代帝王,当过七帝门师,身长九尺四寸,垂手过..
高深莫测的白眉法师 明太祖朱元璋五体投地
参修《弥陀忏》元顺帝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慧日大师来到会稽山(在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退隐山林,过着与世俗世界完全隔绝的生活,一般人根本不知道他到哪里去了;即使有人偶然不期而遇见了大师,却又不知道眼前这位布衣遮身、形如樵夫的黄发老者,竟然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
历代名人与佛教的故事
灾民。随又升任修撰,东宫讲官,再迁升司业。焦竑为官,淡泊名利,勤于职守,正直无私,直言犯谏,皇帝恶之,上司不乐,借故罢职,返归故里。既罢归,心安理得,潜心悟道,先拜师耿天台、罗近溪研习佛法。随之又笃信李卓吾,力事参究,有所省悟。居家之后,用己所学开导后学,跟从..
高僧故事:禅宗二祖慧可禅师的悟道故事
二祖慧可二祖慧可大师,俗姓姬,虎牢(又作武牢,今河南成皋县西北)人。其父名寂,在慧可出生之前,每每担心无子,心想:“我家崇善,岂令无子?”于是便天天祈求诸佛菩萨保佑,希望能生个儿子,继承祖业。就这样虔诚地祈祷了一段时间,终于有一天黄昏,感应到佛光满室,不久慧可..
一代高僧憨山德清大师 金身不坏400年
中兴曹溪,功在千秋。著述等身,影响深远。示寂南华,金身不灭。憨山德清大师(1546~1623),世称憨山大师,与云栖袾宏、紫柏真可、藕益智旭并称为明代四大高僧。憨山大师虽是禅门宗匠,但修行上不拘一宗一派,极力倡导禅净一致,尤致意于华严;在佛教内主张禅净双修,对外又宣传..
一段历史:禅宗六祖慧能的传奇一生
禅宗六祖慧能的传奇一生慧能俗姓卢,原籍河北范阳(今北京大兴)。他的父亲贬官到了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生下了慧能。慧能年轻时父亲去世,家境贫寒,靠打柴卖柴来养活母亲。有一天他听到买柴的客人念诵“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若有所悟,忙问客人这是什么经文,客人告诉..
六祖慧能大师的一生
慧能俗姓卢,原籍河北范阳(今北京大兴)。他的父亲贬官到了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生下了慧能。慧能年轻时父亲去世,家境贫寒,靠打柴卖柴来养活母亲。有一天他听到买柴的客人念诵“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若有所悟,忙问客人这是什么经文,客人告诉他这是《金刚经》,弘忍..
揭秘:地藏王菩萨的前世今生
地藏菩萨圣象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这震撼心灵的十六字,就是地藏菩萨为救度众生发下的弘誓大愿。那么地藏菩萨究竟是怎样的一尊菩萨;他有着怎样的往昔经历;又为何发下如此大愿?地藏菩萨为何被称为大愿地藏菩萨;佛教经典《地藏菩萨本愿经》又为何被称为“佛..
地藏王菩萨的前世今生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这震撼心灵的十六字,就是地藏菩萨为救度众生发下的弘誓大愿。那么地藏菩萨究竟是怎样的一尊菩萨;他有着怎样的往昔经历;又为何发下如此大愿?地藏菩萨为何被称为大愿地藏菩萨;佛教经典《地藏菩萨本愿经》又为何被称为“佛门孝经”?一..
中国佛教宗派的起源
中国佛教史开始于公历纪元前后,佛教开始由古印度传入中国,经长期传播发展,而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随着大量经论的传来,印度佛教各部派思想与我国民族文化相接触,经过长时期的吸收和消化,获得了创造性的发展。公元六世纪末至九世纪中叶的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极盛..
禅宗二祖慧可大师悟道因缘
二祖慧可大师,俗姓姬,虎牢(又作武牢,今河南成皋县西北)人。其父名寂,在慧可出生之前,每每担心无子,心想:“我家崇善,岂令无子?”于是便天天祈求诸佛菩萨保佑,希望能生个儿子,继承祖业。就这样虔诚地祈祷了一段时间,终于有一天黄昏,感应到佛光满室,不久慧可的母亲便..
你有了天眼,你会为自己吃下的每一口肉哭得死去活来
有一次,文殊菩萨示现人身,路过一个屠夫家门,看见有好几个人正在试图擒住一头猪,准备将它宰杀了。那头猪四处狂奔,无法将其被捆绑住。文殊菩萨于是对屠夫们说:“何必用那么多人?我杀猪,一人就足够了。”屠夫听后,为了省人工钱,立即雇用了他,并让他第二天过来。第二天,文..
若于转处不留情
在《坛经·机缘品第七》中,僧智通,寿州安丰人,初看《楞伽经》约千余遍,而不会三身四智,礼师求解其义。六祖于是开示说:三身即是法身、报身、化身。清净法身即是你的本性,圆满报身即是你的智慧,千百亿化身即是你行为的示现。四智中大圆镜智如大圆镜,洞照万物令本性清净无染..
石头和尚的人生禅
石头和尚系唐代禅宗高僧,俗家名陈希迁。他十二岁时到广东曹溪参谒六祖惠能大师,后大师圆寂,他又依嘱“寻思去”,归于青原行思门下,得师真传。天宝元年受请住持湖南衡山南岳寺,寺东有石状如台,他在石上结庵,并自号“石头”。广德二年,应邀往长沙招提寺。四方禅学者齐集门下..
佛教都为了普渡众生 那为何又有大乘 小乘之分?
佛教于公元1世纪左右开始分化,分成大乘教和小乘教。小乘佛教主要在弘扬与南印度与锡兰一带,该派尊崇释尊为伟大的教师,而非神明,其经典为比较古老的巴利文经典。上座部佛教主张恪守戒律,严守原始上座部佛教的教义。大乘佛教则不然,认为按照原始教义,只有少数人才能修道成佛..
什么是小乘佛教?什么是大乘佛教?
“小乘”与“大乘”的由来国内外学术界对印度释教的开展阶段有不同的区分办法,比较通行的观念是区分为三个阶段。榜首阶段,前期释教时期。从释迦牟尼创教到其开端弟子们所崇奉的释教,时刻大约从公元前6世纪末叶到公元前4世纪中叶。第二阶段,部派释教时期。大约从公元前4世纪到..
素食,为我们修行加速
身陷在充满各种污染源的现代人有著设备多样与华美洁净的医院却包装著一项可悲的事实现代人百病丛生、病苦不断。当华丽的现代医学科技不再令人眩惑之际不妨让我们重拾古老智慧的教导例如佛陀开示的素食原则以及西方「医师之父」希波克拉提斯(Hippocrates)的素食训诲等等二千多年前..
净土法门:读无量寿经的好处,真是醍醐灌顶!
末学先恭录一些尊敬的净空老法师关于读经的菁华开示,愿我们一起精进读经,同受法益,相互分享各自的读经心得,共同进步,往生极乐~1、老法师开示:为什么教先念经,不教先念佛?念经,收心。心里妄想太多,一句佛号不得力,读经目的在收心、断惑。经典读多了,慢慢开悟了,疑惑就..
佛学里最容易念错的10个字 你能念对几个?
观音菩萨(资料图)1、叶:摩诃迦叶念:shè(射)不念:yè2、给:给孤独园念:jǐ(挤)不念:gěi3、梵:梵文梵呗念:fàn(饭)不念:fán4、幢:幢幡宝盖念:chuáng(床)不念:zhuàng5、华:华严三昧念:huā(花)不念:huá6、犍:摩诃目犍连念:qián(前)不念:jiàn7、祇:祇树园..
佛学里最容易念错的10个字,你能念对几个?
1.叶:摩诃迦叶念:shè(射)不念:yè2.给:给孤独园念:jǐ(挤)不念:gěi3.梵:梵文梵呗念:fàn(饭)不念:fán4.幢:幢幡宝盖念:chuáng(床)不念:zhuàng5.华:华严三昧念:huā(花)不念:huá6.犍:摩诃目犍连念:qián(前)不念:jiàn7.祇:祇树园念:qí(奇..
放生就是还债,而且功德无量
放生是佛陀金口教导我们要亲身力行,既可消除业障又可长养慈悲的殊胜法门,历代祖师无不奉为 圭皋,亲身实践并广为提倡,正如莲宗十三祖印光大师所言:「戒杀放生之事,浅而易见。戒杀放生之理,深而难明。」以慈悲心出资买动物放生,救度即将被宰杀 吞食的畜众予以放生,所得福德..
如何正确处理临终
临终处理之重要临终之际,色身四大分散,功能全失,彷若生龟脱壳、螃蟹落汤,众苦交煎,痛不可言。心念则因贪恋娑婆、恐惧死亡,或诸般因由,致无法安详辞世。色身虽死,心识则随业缘相牵,转世投胎。死亡时之心境、念头,影响来世至剧,故临终处理是否允当,实关联亡者神识之升沈..
揭秘素食与修行的奥秘
素食是修行顺利成就的秘方之一身陷在充满各种污染源的现代人有著设备多样与华美洁净的医院却包装著一项可悲的事实现代人百病丛生、病苦不断当华丽的现代医学科技不再令人眩惑之际不妨让我们重拾古老智慧的教导例如佛陀开示的素食原则以及西方“医师之父”希波克拉提斯(Hippoc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