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徒不太适合做的工作,其中一个就是卖酒问:我现在是开酒庄的,从事的是一个卖酒的行业,而且我自己也比较喜欢这个行业。近几年,我通过经营的利润,做了一些公益环保和帮助孤寡老人、贫困学生等慈善事业。现在我有一个小小的疑问,我最近听说,卖酒这个行业是有过失的。如果真..
涅槃经
堕胎的人如何放生
坠胎是很大的罪过,学佛的人都知道,但能补过还是好样的,我们都是凡夫俗子都不是圣人,应该说容许有过错的,贵在知错能改。换句话说,我在日常生活中也时常犯错,我是经常放生,但也没有素食,也知道不好就是一时也改不了,只有在平时多做善事,多放生,多积阴德,以减少自己的过..
修了多少世的福德 你才能闻佛法 入佛门?
佛法难闻(图源:网络)佛教常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得人身非常不容易,在六道中,人的寿命不长,得人身的机会非常难得。人身的获得是多劫多世修积善业的结果。六道中,除了人道之外,寿命都很长,因此佛常常叹息人身真正难得。为什么特别说人身难得?因为六道中能闻佛法,能..
佛法到底出世还是入世?
说到修佛学佛修行,很多人认为,找个清静的地方,远离这个世间红尘才可修,或者搞个闭关、出家才能修,却不知将修行和现实生活相结合,法法是心,尘尘是道。随缘修行,随机参禅证悟,所谓“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行住坐卧乃至吃饭穿衣、种地砍柴、游山玩水,无不是参..
懂因果的人不会占便宜
懂因果的人不会占便宜懂因果的人不会贪图占别人的便宜,因为他知道将来会因为眼前所占的便宜,重重地付出更可怕的代价。懂信因果的人通常愿意自己吃眼前亏,而把好处让给别人。因为他知道学习吃亏对自己的将来大有益处,学吃亏不但可以使别人欢喜,更可以藉此机会砥砺自己的坚忍和..
净土法门:修行,真正的功夫在生活上
微细的这个都不动心了,真的永远就住在《无量寿》,《无量寿经》讲的修因就是清净平等觉。你常住在清净平等觉,这个就是我们刚才念的处所,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它就代表这个意思。真正能把心常住在清净平等觉,成功!你才会真的对一切环境感恩,对一切人事感恩。你六根所接触的六尘..
恭迎农历四月初四文殊菩萨圣诞
恭迎农历四月初四,文殊菩萨圣诞。文殊师利梵名Manjusri,汉译有文殊师利、曼殊师利、妙德、妙吉祥等名。由于他在所有菩萨中,是辅佐释尊弘法的上首,因此也被称为文殊师利法王子。据《文殊师利般涅槃经》载:文殊菩萨为印度舍卫国多罗聚落梵德婆罗门之子,生时屋宅化如莲花,由其..
天台圆教和准提密法的融合:《准提三昧行法》研究
宋金银书画《妙法莲华经》(资料图)【摘要】中国天台宗历来有教观并重、显密圆融的传统,甚至中国天台宗传承到日本之后,其创立者最澄更加突出了密教的特色,形成了天台密教——台密。本文以《准提三昧行法》为对象,从天台宗圆教的角度对准提密法进行了特殊的诠释。《准提三昧行法..
佛陀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女汉子”
比丘尼(资料图)近些年来,好像越来越多的女同志喜欢说自己是“女汉子”了,学佛的女居士里面好像也不少。有人说,经典里有没有关于“女汉子”的说法啊?真是吃饱了撑的,什么都要往经典里找说法吗?不过您要真从经典里找依据呢,也不是找不到,但是经典里不会用“汉子”这么俗的称呼..
舍利子是怎么形成的 为什么只有佛教有
释迦牟尼佛七彩脑舍利(资料图)“舍利子”原称为“舍利”,后来才称为舍利子。舍利原是印度语译为“设立罗”等各种不一之名称,其意义为“遗留物”或“灵骨”,但舍利子也不完全经由火化而得,有很多天降舍利的实例。“舍利子”为个人戒定慧修行成就之结晶。也是说明修行者已得成果..
禅宗丛林的修行律仪
禅宗丛林中有各种不同的修行仪轨,这些律仪不仅是禅门学徒掌握佛门礼仪的理论指南,也是学戒持戒,听经闻法,究明心地的指导。这些丛林律仪主要有秉拂、说戒、传戒、小参、升座、布萨、上堂等。一、秉拂秉拂,目口手持拂尘之意。拂,即拂子,也称为拂尘,为禅家之庄严具。住持或代..
慈悲伟大的人类导师:佛陀最后的时光
佛陀涅槃浮雕(来源:梵佛研)在巴利语佛典《长部》当中,篇幅最长的要数《大般涅槃经》。无论从历史的、文学的,还是从伦理道德的视角看,《大般涅槃经》应是《长部》之冠。这是一部经过了千古传颂的纪实文学作品。从风格、内容上来看,与《长部》其他篇章属于不同的类型。《长部》..
何为杀生:若坏五阴 名曰杀生
杀生坏五阴,不可杀生(资料图)《涅槃经》中说:“若坏五阴,名曰杀生。”这是对于杀生的定义。五阴,即色、受、想、行、识。一般人能理解色可以毁坏,但受、想、行、识是无色,无色怎么能毁坏呢?这一句经文该如何理解呢?色是可以毁坏的,但如果毁坏色之后,受想行识依何而转呢?如..
说法常用偈颂汇集
三摩地王经(月灯三昧经)01.世人虽修三摩地,然彼不能坏我想,其后仍为烦恼恼,如增上行修此定。02.设若于法观无我。既观察已若修习。此因能得涅槃果。由诸余因不能静。03.遍于无边俱胝剎,尽其无量众供养,以此常供诸胜士,不及慈心一数分。无热恼问经诸依缘生即无生,彼中非有生..
六祖大师“藏猎”精神析赞
六祖惠能大师(图源:网络)禅者为宗门圣者,其人格内涵与精神境界与凡俗迥异,因为他经过了转凡成圣的生命质变,否则何以称为禅者?六祖惠能大师,堪称震古烁今的大禅师,其以獦獠之卑、樵夫之微悟最上一乘,复继位传衣,为第六代祖,不仅肉身端坐千三百余年,且流传《法宝坛经》一..
佛教的根本精神 基于一心的缘起法则
佛教的根本精神基于一心的缘起法则在佛法时代乃至当今的百家之学中,若论对如实认识心灵、彻底净化心灵的重视程度和为此而付出的努力,佛教完全称得上天字号第一家。众所周知,佛教乃三大世界宗教中最年长者。诞生于喜玛拉雅山南麓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悉达多太子,因切感人生生、老..
佛经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一文带你看究竟
佛经佛经的基本结构,一般分为经题、翻译者、正文、文体等几个部分。其中,经题、翻译者、正文是佛经的组成部分,文体是佛经的体裁。佛教经典虽然按内容来说有经、律、论之分,按派别有大乘、小乘、密宗之别,但这些典籍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一般分为经题、翻译者、正文、文体等几..
佛经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
佛经的形成过程是与佛教的发展相始终的问:佛经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答:佛经的形成过程是与佛教的发展相始终的,按照佛教发展的时间顺序,最早形成的是小乘佛教三藏,之后形成的是大乘佛教三藏,最后形成的是密宗三藏。小乘佛教三藏的形成根据小乘佛教典籍的记载,印度佛教史上共..
只管念佛,无不灵验
天灾人祸随时发生,难以预料令人不安。若常念佛,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平安免难,念佛一声罪灭河沙!礼佛一拜福增无量!贫穷念佛,能逢贵人相扶获得温饱;病人念佛,能够辅助医药早日康复。念佛功德无边,凡欲求子嗣、延寿命、愈疾病、解灾难、取功名、安家宅、谋职业、益资财、化..
佛经那么讲的那么好 可不可以在经书上画重点吗?
读经有些人听说禅宗慧能大师一闻《金刚经》便开悟,或听闻太虚大师阅藏开悟,便也想深入经藏。但是面对种种“护经”的规矩,却也使很多人手足无措。例如经书脏了、破了该怎样处理才如法;平常拿经、读经要留心哪些问题;可不可以在经书上画重点,或随手在经上写下心得?如何处理经..
不可说,不可说,背后的神秘启示
半个世纪前,关于佛教哲学中的“不可说”问题,有一场引而未发的争论。争论的一方是现代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另一方则是笔者的授业恩师熊伟先生。当时,冯友兰先生的思想和事业已达到高峰阶段,他在中国哲学史和中国哲学领域内所做的建设性工作,打破了当时思想学..
佛经中“朝圣四圣地 常在人天”指的是哪四地?
佛陀出生处·蓝毗尼鹿野苑·佛陀初说法处文:道友在《大般涅槃经》(卷中)记载,佛陀在世时,四方诸比丘可礼拜供养佛陀,听经受法,长获福利。佛陀授记阿难,佛涅槃后,如有发心之人,能前往佛陀诞生之蓝毗尼、佛陀成道之菩提伽耶、佛陀转法轮之鹿野苑、佛陀涅槃之拘尸那罗等四处..
世纪荒言“地狱门前僧道多”的历史真相
地狱思想在释迦世尊出生以前的印度就有了,而在佛教传入之前的中国也已有了人死之后下黄泉的说法。西方的基督教也提到关于世界末日之时不信基督特别是不被基督宠爱的人即入炼狱的情形,可见地狱思想是人类宗教的共同信仰。不过对于地狱的描述和看法,因了地域、时代及文化背景的不..
为何“功德”与“黑暗”共俱共成?
为何“功德”与“黑暗”共俱共成《大般涅槃经》云:“迦叶,如有女人入于他舍。是女端正,顔貌瑰丽,以好璎珞庄严其身。主人见已,即便问言:‘汝字何等?系属于谁?’女人答言:‘我身即是功德天主。’主人问言:‘汝所至处,为何所作?’女人答言:‘我所至处,能与种种金银、琉..
如何得到佛法的正见
佛教各乘各宗都把得到正见作为修行最重要的前提。如《佛性论》所说,学佛要“以正见为先行”,因为正见总摄了戒定慧三学。陈兵教授把“得正知见”做为大乘根本四加行之一,并依经论和古德的开示,断言“无正见而修,称为盲修瞎炼”。龙树菩萨把正见对于学佛修行的作用比喻为我们走..
汉语中的这些词汇都来源于佛教
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许多佛教典籍也陆续被翻译成汉语。而让你想不到的是,时至今日,很多我们日常生活中朗朗上口的词语也都来自佛教用语。禅宗不立文字,以心印心刹那梵语“Ksana”的音译。佛典中“刹那”指“时之极微者”,即非常短的时间。“刹那无常”、“刹那生灭”、“..
往生咒的功德
解怨咒和往生咒1.《往生咒》正确全名为《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顾名思义,此咒包含两种意义与功效:「拔一切业障根本」与「得生净土」。2.阿弥陀佛西方净土的经典中,原来也很少有咒语;而约于公元440年译出的《往生咒》的出现,其实在净土的发展史上有重大的意义,因为..
佛法平等无二 依修行方法不同分这10宗
佛法平等无二选自《弘一大师文集——法义》,弘一法师著述。关于佛法之种种疑问,前已略加解释。诸君既无所疑惑,思欲著手学习,必须先了解佛法之各种宗派乃可。原来佛法之目的,是求觉悟本无种种差别。但欲求达到觉悟之目的地以前,必有许多途径。而在此途径上,自不妨有种种宗派..
佛弟子戒杀素食 原来是出于这个原因
感恩吃素佛教经典和历代祖师都主张为佛弟子要戒杀素食,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培养慈悲心的需要,同时吃素也是放生,避免自己造作杀业。素食之说在中国最早并不是来源于佛教,而是来源于中国的古圣先哲,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孔孟思想”的影响。换句话说就是由于儒家“仁慈..
佛陀说九种影响寿命的生活细节
许多人喜欢说一个词:命运。人等而共之的命运便是死亡,这是定业。但是每个人由生到死的时间长短却各个不同,无有定数。即便是同一个人,由于因缘不同,造业不同,一期生命的时劫长短也会有早夭或长寿的不同。人都希望自己或者双亲能够活得更久更健康一些,佛陀告诉我们九种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