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

慧律法师答:念佛的人如何擦亮心灵这面镜子?

问:念佛的人如何擦亮心灵这面镜子?慧律法师答:我先来举个例子,看看你们能否理解。比如说,这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指的是念佛人的心),前面高空上有一个太阳,如果我把这面镜子涂黑,能不能反射太阳光?诸位,不要忘记,靠他力,还有一个重点,你的镜子要干净的,干净的镜子自然..

大安法师答:大乘说:阿罗汉,证有余涅槃,不生不死,永脱轮回。但没证无余涅槃,这有何分别?

问:大乘说:阿罗汉,证有余涅槃,不生不死,永脱轮回。但没证无余涅槃,这有何分别?难道阿罗汉还要生死轮回?《阿含经》说:罗汉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大安法师答:阿罗汉是小乘教所证到的最高的果位,断见思惑,得人我空。但是,他距离大乘的涅槃还很遥远,这《法华经》称为是化..

印光法师答:佛为什么要说净土法门?

问:佛为什么要说净土法门?印光法师答:如来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所谓大事因缘者,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直下成佛而已,岂有他哉。无奈众生,根有大小,迷有浅深,不能直下畅佛本怀。因兹随机设教,对病发药。为实施权,开权显实。于一乘法,作种种说。或有善根成熟..

授记

基本意义:1、十二部经之一2、佛教语:佛对发心之众生授与当来必当作佛之记别也中文名:授记亦属于:佛教语释:义十二部经之一分为:八种目录1二种授记2三周授记5八种授记▪一无余记3四种授记6授记光▪二有余记4六种授记二种授记一无余记佛现前授记某甲众生于某劫中作佛..

结缘

意指彼此结交善缘。一般为造立寺塔道观、刻印经书而喜舍财物称为结缘;又人与人之间,以欢喜心相见,而互相招呼,亦称结缘;或于大众中,共同听闻道法或者佛法,彼此以结法缘,亦称结缘。详细解释1.佛教语。谓与佛法结下缘分,为将来得度的因缘。隋智顗《法华经文句》卷二之下:“..

四点建议避免学佛走偏

对于学佛人来说,这几个重要的概念一定要搞清楚,不能依己意去错解佛意,不然走错了方向还怪罪佛陀……一、关于忏悔有人说,人生是一场充满错误的旅程。而怎么去对待错误?是文过饰非还是坦然面对?是去追悔还是去忏悔?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错了之后却试图去掩盖..

以无心之法对治妄心

参禅贵实践,要真参实悟,才能得到受用。所谓真参,就是要在不落言诠、寻思、拟议处用功;所谓实悟,必须悟在无所得处。所以六祖大师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说似一物即不中,岂有死执一法能参禅!然而沩山灵祐禅师又说;“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佛事门中..

历代净土圣贤传二(白话)

往生比丘清朝性修法师,不清楚他是哪里人。顺治年间,住在常德府圆照庵。布衣蔬食,每天念佛一万声为功课,寒暑不间断。遇到有收成不好的年代,就把所有的钱、米、布匹都布施给饥寒孤苦的人。徒弟们都责备他,他只是含泪念佛而已。70岁那年,一个月前,自知时至。到期,含笑坐逝。..

历代净土圣贤传一(白话)

往生比丘晋朝慧远大师(莲宗初祖),雁门楼烦人,小时候非常好学,对儒家六经都有广博的通达,尤其擅长《庄子》《老子》。当时的高僧道安法师在太行恒山建立宝刹,慧远就去归投他。当他听到道安法师讲述《般若经》时,豁然开悟。因此出家依止道安法师学习。求学时,对佛法非常精心..

益西彭措堪布:谈谈熟溜病的对治

念《普贤行愿品》是很多人的功课,而且每次上课的前后、修法的前后也都要修持,所以我把修法当中最容易犯、又最难以觉察的问题,在此做个提醒。不如法的念诵,就好像从前的留声机(一种通过唱针在旋转的圆盘或圆筒上的螺纹中移动来放声的装置),它的机关并不紧,只是借一个余留的..

智者大师的破魔方法

师初至佛陇,一日入坐,忽于后夜,大风拔木,雷震动山,诸魔鬼魅,一时俱现,状甚可畏,师安心空寂,诸魔自退。魔复作父母师僧之形,乍枕乍抱,悲咽流涕,师深念实相,体达本空,一心寂静,忧苦之相,寻复消灭,强软二缘,所不能动。至此云开见日,万境洞明;妙慧深禅,法乐内充。..

佛陀是随时存在的,要掌握感应道交的方法

我们再看,《法华经》对果地的功德,佛陀讲到什么是佛。当我们透过权实二法的操作,成佛以后,那什么是佛呢?我们来看看迹本二门,开迹显本。迹,就是佛陀一期的示现,所谓八相成道,他的出家、成佛、转法轮、入涅槃;本,就是他久远劫来的法身,报身。来看看什么叫开迹显本,看经..

独步楞严的圆瑛法师

圆瑛法师,俗姓吴,出家後法名宏悟,字圆瑛,号韬光,又号一吼堂主人。他是福建省古田县人,父名元云,母亲阙氏,因祷于观世音菩萨,梦观音送子至,于清光绪四年(一八七八)生此子。在他五、六岁的时候,父母先後去世,由叔父照应他的生活。入塾读书,十分颖悟。年龄渐长,感到身..

大安法师:大势至念佛圆通章讲记

前言诸位大德同修:在结夏安居精进佛七期间,与大家共同讨论《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因缘殊胜,本人随喜赞叹。这部经典是《首楞严经》中二十五圆通里的一章。近代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誉之为净宗最上开示,一生致力于这部经典的弘扬,别具择法眼,将其列为净宗根..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

前言诸位大德比丘、诸位居士同修:在东林祖庭,我们一道来研讨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是非常殊胜难得的因缘,亦是诸位同仁宿世善根福德所致。佛经常说人生难得、佛法难闻、中国难生、净土难信,确是真实不虚的。人身之难得,释尊以盲龟值木来比喻。譬如浩瀚无际的大海中飘浮着一块木..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一部分背景资料的介绍应劫而生的印光大师印光大师是中国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出生于咸丰十一年,往生于1940年,是距离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比较近的一位祖师。印祖出生的时代,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内忧外困的时期,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日益凋零的时期。随着西方文化以强势姿态进入中国,儒..

要想解脱一定要看破财色

只要皈依三宝,能念三宝,都是修行;能这样的思想,这样的用心,不贪财,不恋色,这就叫修行。常时观身体是无常的,是不干净的,是幻化的,是要死的。你这样观,你的烦恼就清了,这就叫修行。以后,逐渐的你再不堕三恶道。恶业既然消失,善业自然就增长,这两个是相对的;那边消失..

我们是时候该看清楚生命的真相

佛陀在经典里面讲一个譬喻说,他说有一个做生意的人,做生意的过程当中有人跟他借了半个铜钱。借了一段时间以后,做生意的人想说我要把这个钱要回来。过了段时间他就准备去找这个某甲,准备把这个钱要回来。那么这个某甲住的地方前面有条河,所以这个生意人只好找了一个船夫把他载..

道香应自苦修来,法远禅师的修行故事

写这个故事之前,踌躇了一下,因为这种故事不一定有人喜欢看。也罢,这个故事,就献给有缘人吧。我们知道,在和无明作战的路上,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有多少的努力,就有几分的收获。当然,前提是你的路子走对了。所以选择明师很重要。当你选择了明师之后,能不能有所得益,则..

《法华经》中最精彩的七个比喻

《妙法莲华经》在大乘经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法华经·方便品》中云:佛所得法,甚深难解,有所言说,意趣难知。所以经中用了大量的比喻,来阐明甚深难解的哲理,被称为法华七喻。这些比喻在经中的出现,不仅体现出《法华经》的文学性,而且用这通俗易懂的故事,来说明经中..

面对灾难切记勤念观音

●天灾、人祸,相继而至。当令家人,同念观音,以为预防也。(文钞续编·复宁德晋居士书)●普令一切老幼男女,日常在家念观世音,管保不遭灾祸,多获祯祥。(文钞三编卷一·复宁德晋居士书六)●念观音名号,大则大应,小则小应,绝无不应之理。只管放开大胆对人说,..

我执会障碍无限智慧与悲心的发展

“我执”就像是个捣蛋鬼,会使我们孤立寂寞、与他人敌对;我执,也会吞噬我们的慈悲,使我们变得自私与傲慢。当我们惊觉到我执出现的时候,应该立刻以出离心的觉照加以对治,才能解开真正束缚我们的枷锁,获得究竟的自由与安乐!修行起步的最大敌人,就是这个“我&..

陈海量居士:可许则许

序今年已经是胜利后的第二年了,这和陈海量老师著述这本《可许则许》的时代似乎是不同了。可是事实上,因著政治、经济、军事的混乱,我们所受到的生活不安定,较之大战时期实在没有多大的改善,或者可说更为恶劣。我们还没有脱离苦难的时代呢!一般不明因果的人,受著环境激剧的波..

宏海法师:信解行证

(上)好各位,我们尊敬的上果下道和尚慈悲,各位在座的法师慈悲,也辛苦刚才的引领大德们。本人非常欢喜,也很惭愧。今天有这样的一个因缘来到宝刹,特别是跟在座的诸位法师和居士菩萨们有缘,来到这里共聚一堂,以法相应,以道相交,这是一个很好的因缘。那么既然大家都来到三宝地..

带业往生释疑

问:具缚凡夫,恶业厚重。一切烦恼,一毫未断。西方净土出过三界,具缚凡夫云何得生?答:有二种缘。一者自力。二者他力。自力者。此世界修道,实未得生净土。是故璎珞经云,始从具缚凡夫未识三宝,不知善恶因之与果。初发菩提心,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受菩萨戒,身身相..

率真侠肠的紫柏尊者

紫柏尊者(1543-1603),明代四大高僧之一,讳真可,字达观,晚号紫柏,俗姓沈,吴江人。大师一生胁不至地,常坐不卧,行脚四方,遍访长老尊宿,真参苦修,行头陀行,禅悟甚深。他洞悉禅门积弊,故矢志于挽救法门之凌夷。其后印刻藏经,议修传灯录,以续法脉之不绝。以至营救憨山..

以何心称念观音菩萨可得感应

观世音菩萨是西方三圣中阿弥陀佛的二大胁侍菩萨之一,代表着阿弥陀佛的慈悲。这位菩萨,按有关经典记载,是早已实成的一尊古佛。他的由本垂迹都是不可思议的。寻声救苦就表达了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楞严经》中,观世音菩萨说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入流亡所、断六结、证..

宏海法师:云水见闻九华山

缘起好,阿弥陀佛,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诸位有缘,大家吉祥,那么时值我们的新年前夕,马上是阿弥陀佛的圣诞了,在这样的吉祥日子里,我们这次大觉世间带着大家来九华山,地藏王菩萨的根本道场来朝拜一番,那么这次的缘起要特别跟大家说一下,因为12月25号是西方人的圣诞节,那一..

可否理解极乐只是一个化城,并未真正到家

问:《金刚经》讲:“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而佛教我们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怎样理解?可否理解极乐世界只是一个化城,并未真正到家?大安法师答:《金刚经》我们要善读,它是从诸法的空相去建立的,扫荡一切。无我相、无人相、无众..

鉴空和尚顿悟前身的故事

释鉴空,俗姓齐,俗名君房,吴郡人。少年时,家庭贫穷,他虽然勤于学习,但却难以持久。到了壮年,他吟诗作文,自然朴实,不求靡丽。经常游历于吴、楚之间,已经四五年了,干谒显贵人家,所得到的赏赐相当菲薄。有时身边的钱多到数贯,他就莫名其妙地生起病来,总得把钱用完了病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