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因为众生皆有佛性,你要用佛性去发菩提心,是开发佛性,熏习佛性,慢慢...就像癌细胞会扩散一样,佛性扩散更快。你要经常去练习,所以你要接近这一边,就变这边。你要接近那一边,就变那一边,我们要转邪归正,但是怕做不到,所以要持戒,就是做不到才要持戒,外在就像绑个..
供养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证严法师谈更须用之有道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更必须“用之有道”。钱财是身外之物,为五家所共有,因此不取不义之财,然而能善于理财者,却可以将世间财换成智慧法财,取之不竭,用之无尽。《地藏经》有一句话说:“舍一得万报。”就是教导我们喜舍世间财物,自得福慧功德法财,亦即“播福因、得福果”..
放生得子:44.存女育儿胡应全《江慎修居士选录》
《江慎修居士选录》【放生善报第四章放生得子】放生现报故事集----印光大师鉴定江慎修先生放生杀生现报录铸板流通民国十一年壬戍冬释印光谨撰【原文】44.存女育儿胡应全休宁胡应全,字德昌,幼孤,事节母鲍氏,至孝。素敬三宝,好放生。商于松江三团镇,年四十未有子,产五女,人..
印光大师:如何如法处理不可供、不可存的经像?(330-332)
内容330、恭敬写经的要求是什么?331、如何如法处理不可供、不可存的经像?332、抄录佛祖经论依据什么次序?334、有字有佛像的衣服等,可不可以作殓具?335、慢佛、毁佛会遭祸吗?330、恭敬写经的要求是什么?书经时须比新进士下殿试场,严恭寅畏,无稍怠忽。能如是者,必能即业识心,成..
净土法门:开光与供奉的意义
开光与供奉的意义我们布置念佛堂,佛堂供养着西方三圣。在一般世人的观念中,佛堂无论大小,供养佛像一定要举行开光仪式,此传统由来已久。开光的意义,现在知道的人很少。若说佛像开光之后就灵验,没有开光就不灵验,这是迷信的说法,也是对于实际事理完全不明了的说法。佛家的开..
十八罗汉中的比丘尼
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有杀贼、应供、无生的意思,是佛陀得道弟子修证最高的果位。罗汉皆身心六根清净,无明烦恼已断,故名“杀贼”;已了脱生死,证入涅 而“无生”;堪受诸人天尊敬供养所以“应供”。唐代只提十六罗汉,主要依据玄奘法师翻译的《法住记》,说他们受佛的嘱咐,不入..
把握因缘广植福田
过去,弗羯罗卫国有一位画师,名为“羯那”。羯那有个因缘来到“石室国”游历,便四处参访佛塔、寺院,并为一精舍作画,得了三十两酬金,回到本国。恰好遇到城中正在作般遮于瑟(无遮法会),心生欢喜、敬信,便问执事比丘:“明日谁来供养饮食呢?&rdqu..
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尔时世尊。在迦毗罗城尼拘律那僧伽蓝所。与诸比丘并诸菩萨无数众会。前后围绕而为说法。尔时阿难独居静处念所受法。即于其夜三更已后。见一饿鬼名曰焰口。其形丑陋身体枯瘦。口中火然咽如针锋。头发蓬乱爪牙长利甚可怖畏。住阿难前白阿难言。却后三日汝命..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
宣化上人:食五辛后果护法善神不守护大力魔王乘虚而入
【阿难!一切众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诸众生求三摩地,当断世间五种辛菜。】这是第一个渐次,除其助因。这“五辛”,就是助着造业的一个因,所以要先把它除去。阿难!一切众生食甘故生:“一切众生”,就是十二类的众生。这十二类的众生就包括所有的众生,分析得清清楚楚的。“甘..
趣说无生
趣说无生学净土的都知道这首回向偈“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初学的人可能不明白,开始说生到净土,怎么又说悟无生?此处的无生指的是无生法忍,是空性的智慧,很高的境界。我们很难证入无生法忍,但应该了解一下它的含义,否则你看金..
皆仁法师:原来大菩萨们到娑婆国土,是有十大注意事项的
大家知道,大菩萨们来去十方世界都是自由自在的,但是有位大菩萨来娑婆国土之前,却被他所在国土的世尊谆谆教诲了十大注意事项,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话说,在娑婆国土的东方七十二恒河沙佛土远的地方,有一个国家叫做清洁,那里的佛陀名号为日月光如来。在这位佛陀座下,有一位菩萨..
具大福报者鬼神难侵
转载自倾莲池的博客今天分享历史上一个王子被神灵报复的故事。故事背景: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北方草原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国,后又建立起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元太宗窝阔台在位期间,派王子阔端驻守凉州,筹划进军西藏。1240年,阔端令大将多达率军万人进入西藏侦察虚实。..
圣严法师:切记不能由于信佛而破坏家庭和乐
居士是理想的菩萨道实行者。(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一个居士,虽然皈依了三宝,但他仍是在家的俗人,既是俗人,就该照着俗人的生活轨范去生活,而且要比没有信佛的俗人生活得更积极、更和谐、更美满、更有朝气、更有活力。唯有如此,才能使得自己愉快,使得他人敬仰,并使他人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