咒语,又称真言,梵语称为曼怛罗,又称为陀罗尼,属于密宗身、口、意三密中的口密。真言就是真实的话,不虚妄的话,佛菩萨所说的秘密语,被认为含有诸佛菩萨不可思议的加持力。真言源自古印度吠陀时代的婆罗门教根本经典(待考),随著密教的出现得到最大的发展。真言有各种类别,数..
南怀瑾
命运是可以看出来的,通过相
一般人对命运有两个看法,一个是盲目的相信命运,对外表现就是喜欢算命,看风水,看相,而且很执着,对风水先生的话依教奉行。还有一种,是很排斥算命,认为学佛后命就算不准了。这两个观念都有问题。先说世俗人,很喜欢算命,看字,看风水,希望通过外力来改变运气,或者摆个花盆..
赵薇的学佛感悟:所有的祈福从心灵开始
一说起女儿,赵薇满脸幸福。“当了妈妈,我感觉变成熟了,心理跟生活都安定不少。”心一旦定了,自然就会开始寻找生命的不同解答。赵薇说:“我接触佛法很早,但一直算不上是一个精进的佛教徒。我离一个合格的佛教徒还差得很远,我的心常常偷跑。”说到这儿,赵薇狡黠地笑了,“很..
为抑郁焦虑症者和受色情邪淫,邪教邪说困扰的人所写,望共勉!
我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想和大家分享我的经历和对邪淫邪说的感受,希望大家能够慢慢地断掉邪淫,还自己一个幸福的人生。在这里向大家报告,说得不好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指正。邪淫的危害实在很大。我是一个男生,从小也会被一些色情的画面,有漫画的,后来有DVD光碟,到后来有了电..
叶曼居士谈学佛经历
前言叶曼教授,本是学佛的。但她的打坐修行却先通任督二脉,后又斩赤,通三脉七轮;她的经历可以借鉴。大道无为,无为是大道。不要太在意色身上的事。南怀瑾先生开场白各位朋友,大家好!叶曼教授的本名是刘世纶,她的笔名反而掩盖了她的本名。刘教授是湖南人,父亲是世家子,跟王..
南怀瑾:成佛以后也有三不能 佛不是万能
作者:南怀瑾编者按:了解佛教文化的人知道,佛不是救世主,也不是造物主,佛不是万能的存在,佛也有做不到的事。如唐代元禅师曾提出,佛有“三能”与“三不能”:一、佛能空一切相成万法智而不能灭定业;二、佛能知群有性亿劫事而不能化导无缘;三、佛能度无量有情而不能尽众生界..
周敦颐的佛教因缘
引论周敦颐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原名敦实,因避英宗旧讳,改名敦颐,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卒于宋神宗熙宁六年,世称濂溪先生。著作今存者有《太极图说》及《通书》等,后人编有《周子全书》传世。后世之鸿儒硕学,皆奉周敦颐为道学之祖。宋明理学始自周敦颐,亦..
国学大师叶曼:楞严经解决了困惑我的难题
国学大师叶曼叶曼,本名刘世纶,祖籍湖南。1914年出生,她将儒、道、佛文化融会贯通,是台湾“国学大师”之一。叶曼1935年入北大法学院经济系,后辗转世界各地25年,对东方和西方文化、哲学与宗教有独到的见解,先后师从南怀瑾、陈健民等。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传播儒、道、佛三大..
我说食素与放生
确实,从真正的学佛人的角度来看,有很多事我没那个“德性”去说或作评论,但我仍然执意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若读者诸君觉得我的某些观点有些离经叛道,还望海涵或送我一句:呵,又是一个吹牛的。首先是素食。我学吃素是在刚开始学佛的时候,而且是住在工厂里。本来以为,学佛吃素..
《金刚经》:一个骇世惊俗的治疗抑郁症的方法!
《金刚经》(资料图)作者简介:罗大伦——CCTV《百家讲坛》中医专家,1968年生,辽宁沈阳人,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博士,原任北京电视台《养生堂》节目主编。曾在CCTV《百家讲坛》栏目主讲《大国医》《名医是这样成名的》系列。最近,年轻的演员乔任梁,因为患抑郁症自杀了。此..
南怀瑾先生的告诫:辟谷有禁忌,断食请慎行!
辟谷,这个法门不能随便试,如果不会服气的话,肚子一饿,胃壁互相摩擦,会搞得胃出血,所以必须要先会服气。我说这话不是要大家不吃饭,只是觉得大家吃得太多太不得当了。你们试试看,饭后打坐最容易昏沉,腿也容易发麻,本来三十几分钟不会麻,现在十几分钟就麻了,你们普通打坐..
《金刚经》精华的40句
1.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南怀瑾:佛教化救度了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心里并没有说某一个众生是我度的,绝没有这个观念。2.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南怀瑾:一个学大乘菩萨道的人,心胸里头还有你、我、他,甚至给了人家好处时,这个..
心不安,体难安
清早起床,在练习着瑜伽,先生从外面锻炼回来,问:可曾听见小区的嘈杂?我说有啊,像吵架又不像。先生说,是前楼的一位老人跳楼死了,警察来了,拉起了警戒线……听着渐渐传来声嘶力竭的哭喊声,心里一阵难受。自杀虽然天天发生,当发生在自己的身边时,无论如何是难以接受的。什..
我对“佛教”的看法
每次听到导师开示的时候,总是在想,导师真是太厉害了,怎么知道我对这些问题很迷糊呢?迷糊的意思是不知道答案,且从来没有深入地想过。本周修学的法义内容是《佛教徒的人生态度》之一和之二,导师从态度的消极和积极、悲观还是乐观进行了层层剖析。看完视频,我再细细对照自己对..
南怀瑾:《金刚经说甚么》第五品偈颂
《金刚经说甚么》-第五品如理实见分、非相和空、法报化体相用、莲花生、身相的执着、第五品偈颂第五品如理实见分【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
南怀瑾:金玉满堂难得守功成身退天之道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棁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老子·第九章》首先他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可作两个层次来理解它:(一)一个人,真能对天道自然的法则有所认识,那么,天赋人生,已够充实。能够将生命原有的真..
南怀瑾:一个学佛者的基本信念
学佛者的基本信念——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录南师怀瑾先生讲于十方禅林寒假共修会一九八五年元月你们目前这几天用功修持准提法,一开始还算精进、专一,但是连续的几个七期,是否能坚此一念,贯彻始终,甚至法会圆满后,仍然能将自己全部身心投注于准提佛母无尽无边的深妙法海中,那..
南怀瑾:一门深入,是否先修准提法门消业障?
这里有同学提两个问题,第一个是问,修行要一门深入,或持咒或念佛或观想,那密宗三密瑜伽怎么说?第二个问,修净土法门,可以为了消业障先修准提法门,再回头念佛吗?第一个问题,对,修行要一门深入没有错。这是佛法鼓励你的话,而且不止修行,读书作学问也要如此。这个道理有个比..
南怀瑾:性命兼修
总结:1、只修命,不修性——修性才能成就法身。禅宗的最高处就是认识了法身,不经过法身成就,见地就不清,亦不能谈修持,所以五祖对六祖说,不见本性,修法无益。2、只修性,不修命——修命才能成就报化身。报化身不成就,只有等到中阴才可能成就,充其量,死后中阴身的阴神不散..
南怀瑾:佛说不清净布施
南怀瑾开示:《佛说不清净布施》南怀瑾先生讲授佛告诉毗耶娑,有人虽做了好事,但挟带了功利性的不清净心理,不算真布施。他列举了三十三种不清净、不纯净的布施:第一种,是以歪曲的心理、颠倒的见解、无纯净心所施的财物,这不是真正的布施。第二种,有人昨天请我吃过一块蛋糕,..
南怀瑾老师讲述:众生本来是佛,何以不能成佛?
本来是佛,何以不能成佛?因为众生被业障所缠。究竟是哪一些业障缠绕我们解脱不了呢?归纳起来,有下列十种:一、无惭一般人根本不知道惭愧,也就是儒家讲的无耻,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了不起,难得有一下自己觉得脸红,那个脸红是惭,还不是愧。二、无愧愧是内心对自己所作所为感到难过..
南怀瑾:走三步,大禅师就能看出你有没有修行!
虽然在走路,还是像打坐一样,轻轻松松,严严谨谨。不管前面有人,不管后面有人,心中无事,不要放逸,就照这样经行就对了,就是一动一静之间,走不是动吗?香板一敲,停下来不是静吗?这一动一静之间的“这个”,要看清楚。练腿子,身体好,一定要多走,走透了以后,筋骨会坚固,气..
刘素云:外不着相,内不动心
我们进寺庙进行祭拜的时候,会发现佛和菩萨的眼睛都是半睁半闭着的,这是为什么呢?著名的学者南怀瑾先生曾经说过这么一个故事:我母亲信佛,但并不大懂得什么佛理。我在童年的时代,有次问她:妈妈,菩萨的眼睛为什么半开半闭?他为什么不张开眼睛?这个问题不好解释。可是我的妈妈..
林清玄:先学看花 再学看牛粪!
花(网络图)现代通南怀瑾居士,有一次谈到他少年时代,一心想学剑的故事。他听说杭州西湖有一个道人是剑仙,就千里迢迢跑去求道学剑,经过很多次拜访,才见到那位仙风道骨的老人。老人先是不承认有道,更不承认是剑仙,后来禁不起恳求,才对南先生说:“欲要学剑,先回家去练手腕劈..
南怀瑾:医心的药
一位医生来看我,他说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教人为善,而依他行医数十年的经验观察所得,人心是越来越坏了。医生只能治疗生理上的疾病,却没办法医治人的心理疾病。这是什么道理呢?他的这番话很值得注意。——《孟子与公孙丑》《庄子》是医心的,不管西医中医,都只是医身体的。心是..
南怀瑾:生死问题,在中国文化看来不成问题
生死问题是人类根本问题,没有人不怀疑它,没有人不怕它,尤其人越老越怕这个问题,因为来日无多了,不晓得死了到哪里去。如果有旅馆可订嘛,也可以预订一个,可是不知道在哪里!这是很麻烦的事。——《庄子諵譁》“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懂了《易经》的道理,像我们学佛、学..
南怀瑾:治疗遗精的修持方法之鸟飞式
学佛修道的人中,遗精的特别多。在大乘菩萨道中,漏失菩提即算犯戒,不管有念也好,无念也好,有梦也好,无梦也好都算犯戒。所以要求得身心定力,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而最难的是心理问题。没有梦的遗精行为是阿赖耶识种性的习气,很微细。要做到不漏,有一个”鸟飞式“的方法可炼..
南怀瑾:人生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怎么生,怎么死?
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庄子以为人生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怎么生,怎么死。宗教家也在追求答案。宗教家认为,有一个高人创造了我们。哲学家不相信,科学家也不相信。你说他造了我们,我还要问问,他是谁创造的呢?每一个宗教教主又是谁造的..
南怀瑾:每一个人都有缺点被人家挑剔
年龄越增加,经验越多,讲话就只好保留一点,这也是一种修养的工夫。如果年龄增加,人情经过多了,把人事看透了,而转来对自己的朋友,非常厚道,宁可你不对,我不挖苦你,不刻薄你,仍诚恳对你,这是道德,这是学问。——《论语别裁》“侗而不愿”,看起来笨笨的,好像是很厚道的..
南怀瑾:《药师经的济世观》
《药师经的济世观》根据南怀瑾先生于一九八一年为了十方书院的出家同学作的演讲录音编辑而成。南怀瑾先生在讲解这本经典时,深入极微细处,并以自他人生经历,举例融会经义,谆谆告诫,处处提示,亲切幽默,使人必能有所领悟。南师更特别强调,《药师经》的重点,在于药师佛的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