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风华雨第二十。德风华雨第二十,极乐世界讲花、讲雨、讲风、讲雨,但是这些跟人间的不一样。“及众宝树,出微妙音”,声音出来吹到树上有什么声音?“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密”,演说佛法,演说真相。“流布万种温雅德香”,有数不清楚的那么多浸心的那种味道出来。“其..
轮回
净空法师:清明祭祖是否有灵魂来领食物?
问:每逢年节祭拜祖先,请问是否会有灵魂回来收领这些食物?答:有,也有的没有。怎么说有?他在鬼道,他就来了;他如果又投生到人道,投生到畜生道、其它道,他就不会来了。这个要知道。人在六道里头永远不断的在轮回,随着业力流转。但是我们每一年祭拜祖先,这是礼节,这是报恩,..
生命的享受跟生命的层次有关
如贫得宝第三十七。如贫得宝第三十七,讲的就是我们遇到阿弥陀佛,遇到净土法门就好比是贫困的人得到宝贝。我们读《无量寿经》就知道,我们要把所有我们在人间的一点一滴制定一个方向,制定一个归宿,那就是去到西方极乐世界。再降一级,就是我们要实现人生彻底的解脱。这个解脱分..
生命被杀时,那种恐惧是没办法形容的
我们有一次放生,在放生法会结束的时候,发现有一只小鸟,它不往外面飞,却飞到客堂里,还站在客堂里观音菩萨的头顶上。这情形在我们佛教里也有公案,古代有一个当官的去庙里拜访住持大和尚,大和尚陪着,一路走一路为他介绍,正好这时候就有一只鸟飞到佛头上,还拉了泡屎。这当官..
清明节为亡灵烧纸钱有没有用?
宣化上人开示:钱字是从一金、从二戈而成。有首偈颂说得很好:“二戈争金杀气高,人人因它犯唠叨,能会用者超三界,不会用者孽难逃。”戈是干戈,是一种武器。钱是用金属所铸造的。二人各持干戈来争金钱,所以造成杀人放火种种的恶业;你争我夺,杀气高达云霄。钱虽然是假的,可是..
什么是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
普贤菩萨像在《华严经·入法界品》中,菩萨自说过去的行愿:善男子!我于过去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劫,行菩萨行,求一切智。善男子!我于尔所劫海中,自忆未曾于一念间不顺佛教,于一念间生嗔害心,我我所心,自他差别心,远离菩提心,于生死中起疲厌心、懒惰心、障碍心,迷惑心..
离惑业苦 得究竟乐
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无常、变化、不究竟,也是苦、空、无我,富贵不定、生命无常,无常、变化和不究竟就会产生痛苦。地狱,很苦!鬼道,也很苦!畜生道,分两类:家养和野生,家畜虽然不愁吃喝,但最终被宰杀、吃掉,痛苦!野生的生活困难,居无定所,四处寻找食物,时时担心天敌和..
明海法师《八大人觉经》
第二个,有连接感,连接感的意思是什么呢?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是个体,都在红尘中(包括我自己在内),每天办的事情都很具体,也很啰嗦,关乎于人的吃喝拉撒,关乎于人的喜怒哀乐,就是所谓的此岸世界的这些事情。那么,生活的最高境界是什么?生活的最高境界是你在这红尘的此岸做的..
明海法师《八大人觉经》
我们来看这部经,题目叫《佛说八大人觉经》,东汉安世高翻译,他是安息国人,安息国就是现在的伊朗高原。沙门是一个音译词,有时候写成桑门,桑树的桑,是古代印度对各种宗教出家修行人的泛称,并不是专指佛教的。佛教传到中国来以后,在很长时间内从印度、从西域各地到中国来传教..
人生所有的相遇都不过是久别的重逢
人生本是一场旅行,当你被业力无情的抛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你跌宕起伏的一生。我们的人生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怎知遇到的某人某事是好是坏,是喜是忧?何必纠结那个他还爱不爱你。缘分未尽,不爱你,他都跑不掉,缘分尽了,再爱也走不到一起。不是你不够好,也没有谁对不..
十善业道之除贪嗔痴三毒
不贪欲经云:诸苦所因,贪欲为本,与无明共为起三界轮回之根本烦恼。贪欲者,大致分为贪取、贪爱、悭贪三种,为十恶之一,三毒之一,十大烦恼之一。不知足之贪心,于国土、人、财、物,总想占有及控制,贪而无厌,是名为意贪业。无想则无欲,无欲则无爱憎,无爱憎则无贪嫉,无贪嫉..
烦恼都是自己给自己挖的坑
十缠十使。积成有漏之因。六根六尘。妄作无边之罪。——《怡山发愿文》前面讲到了“自违真性。枉入迷流”,就是你迷失了方向,用佛法讲就是知见不正。一旦知见不正,接着就会有“十缠十使”。“十缠”的“缠”就是比喻绳子把你绑住了。如果给“十缠十使”这个佛教的专业名词另取一..
处理烦恼的方法
古代禅师提到对治烦恼时,常用“断”和“转”这两个字。我们现在对待事情都说要处理处理,为了使大家更容易理解,我这里就借用“处理”这个词,一语双关,一个是说你要怎么样解决烦恼,第二个意思是你把烦恼当成什么。如果我们把烦恼当成一个处理品,我们大家一定不会自找烦恼。我..
今日方闲,成办大事
莲池大师在他的《竹窗随笔》里面写了一个他同时代的故事,叫“今日方闲”。说杭州有一个中年人,他脸上长了一点麻子,姓鲁,大家就叫他鲁麻子。可能青年、中年都忙于事业。等到中年一天,他把子女都集中起来了,说:“我现在世间的事情都做完了。这个女儿嫁出去了,儿子娶亲结婚了..
生活,简单淡泊就是好
有的人不仅图享受,还追逐时尚流行、虚荣、奢侈,这种人生无不就是为了一个“贪”字。可知道,无明烦恼往往就在日常生活中累积,所以每个人应该自我调整好心态,守持简单淡泊的生活,身心才能清净,也是最健康。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稳之处,佛典云:“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
圣严法师:自杀者果报惨烈 死时死后将受无量痛苦
核心提示:近日,出现多起青年学者及大学生自杀事件,在舆论一篇惋惜声中,不乏糊涂的赞同声。在佛教中,自杀属于不可忏悔的重罪,其果报异常惨烈,直至地狱。凤凰佛教《般若讲堂》今日奉上一篇台湾圣严法师对自杀问题的详尽开示,请诸君深读细思,并奉劝一句,生命的困境有许多解..
切勿舍净土而修其它法门
阁下既看《文钞》,宜依之而行,则决定会得大利益。切勿因读大乘经,或遇宗、教、密等等知识,喜其法门广大深妙,与其开示亲切高妙,遂捨净土而修其它法门,则不至徒有种了生死之因,决难即生得了生死之果矣。何以故?以一切法门,皆须自力修持到业尽情空时,方可了生死。否则,任..
人是带着各种业力来到这个娑婆世界的
日期:一九八一年一月九日地点:承天禅寺年龄:九十岁缘起:上午,信徒郑某某来请示佛法。广钦老和尚说:‘人是带业来的,来这娑婆世界,受轮回生死烦恼苦、受五蕴之苦,眼睛贪看好的,耳朵贪好音声,舌嗜美味,成天只知道要如何经营,要穿好、住好、睡得舒适,在世俗认为这是理所..
对来生的轮回有所期待,该怎么办
如果我现在已经养成一种对来生有所期待,怎么办?那我们看下面一段,我们要思惟轮回的过患。其实你来生得一个果报会有问题,即便你今生修了善业,来生变成一个大富长者,甚至于是一个大国王,但是你在三界得果报,你就一定有三种障碍:第一种,起惑。安乐的果报肯定让你产生贪爱,..
《临终三大要》述义
《临终三大要》作于民国十九年,即一九三○年,这篇文稿完全是从印光大师的真实心里面流现出来的,文句直白,义理幽深。为一切众生如何面向死亡,提供了一个辉煌的往生净土的起点。惠以众生真实之利,让他了脱生死轮回死亡,世间人无一幸免,众生内心最深的恐惧就是死亡。临命终时..
你想留什么在人间呢
在佛教里,对于“死亡”的看法,认为人是死不了的,人生是圆形的,生死是循环的,所谓“老病死生”,生了要老,老了要病,病了要死,死了又要再生。等于空间有东西南北,你依循着东西南北转,转了一圈之后,还是会再转回来的。就例如,现在我要向东去,从桃园机场搭机前往纽约,飞..
出家人要过的四个难关
出家是为了离苦得乐、究竟成佛。要成佛就要净除一切罪障,成就一切功德,圆满福智二资粮,这就要从持戒开始。戒是“轨成出离之道”,是定慧之基。但要持好戒,有四个难关,分别是物欲、情执、名利和邪见,我们必须先认识清楚,然后一关关去突破。第一关、物欲刚刚出家的时候,我们..
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
印光大师言: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阿弥陀佛看得到我们,我们却看不到阿弥陀佛,所以,庙里大家一起拜观音忏、拜地藏忏;你有分别心,有看不上眼的,可能你看不上眼的那个就是佛菩萨,你别看..
称诵佛号就是念佛吗
念佛是大乘佛教的一种重要修行方式,它包括口称念佛与观想念佛,或二者兼而行之。现在很多人张口闭口的就说自己每天念佛,实则只是有口无心的空诵。仅仅是嘴上念诵佛号并不是念佛,真正的念佛包含的内容很多。所谓念佛的这个念,不仅有称诵之意,还有忆念之义。当口诵佛号的同时应..
知足的人是最快乐的
修行最重要的,就是心中少欲知足、无贪无求,才能轻安自在;人生什么都是幻化无常,假使存着计较的心,只会造成身心的苦难。所以《八大人觉经》的第二个警觉,就是让我们知道“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这段文字虽然很短,如果做得到,身心肯定是海阔..
凡是我们给出去的都会回来!
《地藏菩萨本愿经》主要是讲一切现象的因果关系,这对我们每个人非常有用。开篇说“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承佛如来威神力故,遍百千万亿世界,分是身形,救拔一切业报众生”。地藏菩萨之所以能够遍百千万亿世界,他不是凭一己之力做到的,他是“承佛如来威神力故”。..
日常生活的发心与行道
我们一般人学佛,目的是什么?图现前的利益,怎么样能满足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欲望。现在经常听到的就是如何发财,买什么股票能涨,买奖劵能中奖,当自己有了痛苦厄难,才想起念念经,拜拜佛希望苦难消除,如果他所要求的没有达到,就说佛法不灵,这是根本没有理解佛法人。法是一种方..
修行归根到底是要利益众生
心生,种种法生。妄想、执著越重,痛苦麻烦就越多;正念、智慧越多,快乐自在就越多。愿即本心,内心所想就是发愿。我们心里的拧巴,正是我执的表现。我们内心的我执,如果不是经过种种境界去消融、破除,随着自己懂得的道理越多,就会越来越坚固,那就走到了修行的反面。众生的“..
高僧揭秘“超度亡灵”终极真相
亡灵真相说到超度亡灵,先要说明亡灵的性质。人死之后的生命主体,称为亡灵。民间一般的观念,认为人死之后即是鬼,而且永远做鬼;但佛教从来不认同这个说法,否则,就谈不上超度两字了。佛教看凡界的众生,共分为天、人、神、鬼、傍生(牛马乃至蚊蚁等动物)、地狱等六大类,在此..
广钦老和尚:人是带着各种业力来到这个娑婆世界的
核心提示:广钦老和尚,近代高僧。1892年生,因入山苦时山中猛虎皈依调伏而被称为“伏虎和尚”。7岁时,随养母素食终身,11岁养父母去世后长期在寺院生活。1927年于泉州承天寺出家,专志苦修,常坐不卧,一心念佛,夜不倒单。老和尚受比丘戒后入山修行13年,禅定功夫极深,曾入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