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

如何对治攀缘心?

《楞严经》说一个人会起烦恼、造罪,只有一个理由,就是他起了攀缘心──真如不守自性向外攀缘。所有的修行者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面对死亡,当死神降临时,四大逐一分解,身体崩溃在即,此时绝大多数人都已经奄奄一息,神识迷糊,而修行者若能保持片刻清净,一念回转,忆念佛号,忆念..

大安法师:我们的痛苦,佛菩萨知道

一切有情众生,只要在轮回里面,由自身善恶业所感召,都有一个本质性的特点,就是苦的感受。这个苦果来自于他所造恶业的业力。比如我们这个世间叫娑婆,又叫堪忍。表明什么?这个世界的众生很苦,但是他还能够忍受,所以称为堪忍。忍受了以后,感觉系统越来越麻木,还不以痛苦为苦..

大安法师:曾为浪子偏怜客

在我们教内每一位信众可能对《安士全书》都不陌生了,这部著作是清代的周安士居士所著述的。印光大师生前对这本书可以说是不遗余力地进行推广。印祖倡导这本书的因缘也是非常的奇特,这部书的内容和它的流传也不可思议。印祖说他信佛之前的一段经历,说有一次有位客人,介绍这本书..

净界法师:我执、法执到底是怎么来的?如何破?

我们在修无分别智的时候,我们要知道无分别智到底所要破的是什么?当我们来到人世间以后,业力所显现的种种的果报都是刹那刹那生灭的,但是身为第六意识,它会产生一个错觉,它认为这些果报是真实的。所以第七意识的执著,它的前提是要来自于第六意识的错觉。没有第六意识的布局,..

印光大师:佛七加被,病得痊愈

又去年李云书居士,因其弟妇病重,来太平寺欲作佛事。我劝他打念佛七。其弟妇之病,经许多医生医不好,末后一医生悯其受苦难堪,令吃快活药以速死。云书因为设法求佛加被,故此来与光商。光令打念佛七。不久光回山,亦不知得何利益。至今年四月初七,光往居士林看谛闲法师。李云书..

修行者为什么必须节制淫欲

从此大文第二,便显余义。一、明六天行淫,二、明诸天初生,三、明欲生乐生也。此即第一,明六天行淫。论云:如是所说,诸天众中,六天行淫云何?颂曰:六受欲交抱,执手笑视淫。“从此大文第二,便显余义”,讲了天的器世间,其他的事情顺便讲一下。第一明六天行淫,第二明诸天初..

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圆成实性

什么是依他起性?我们一个念头起来具足三性,你要正确的判断,什么是盗贼、什么是地雷、什么是宝藏,你才不会错用心了。所以这个三性在整个唯识的修止观是非常关键的,你要马上判断出来:哪些是你的错误的认知、哪些是一种正确的功德、哪些只是一个过渡的桥梁,你不用管它的。好,..

如何看待死亡

问题一:如何看待死亡?1、问:法师,请问该如何看待生死?求解结。学诚法师答:死是一期生命的结束,也是下一期生命的开始;好比睡觉是今天的结束,是明天的开始。2、问:师父,昨晚十岁的儿子睡前忽然哭着说:“特别害怕!妈妈如果死了我该怎么办?”作为妈妈,我该如何答复他?..

我们的痛苦,佛菩萨知道

一切有情众生,只要在轮回里面,由自身善恶业所感召,都有一个本质性的特点,就是苦的感受。这个苦果来自于他所造恶业的业力。比如我们这个世间叫娑婆,又叫堪忍。表明什么?这个世界的众生很苦,但是他还能够忍受,所以称为堪忍。忍受了以后,感觉系统越来越麻木,还不以痛苦为苦..

出家人的至孝之道

出家人以孝达道佛教最初传入中土,社会大众便自中国传统观念出发,对“出家行为”产生片面理解,认为出家人是“不行孝道”的。这是由中印文化对于“孝道”理解之层次及深度的极大差异所造成的。中国传统观念中的孝道,重眼前,轻长远;重形式,轻实质;重表象,轻根本;重世俗,轻..

什么样的人会福报无量?

【编者按】本文为2016年2月20日寂静法师受邀参加福慧灯教育集团成长研讨会精彩开示节选。图片来源于活动现场。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是生命的五个漏洞,这个漏洞是漏什么呢?漏功德、漏福报,漏生命的美好,把这些漏洞用忏悔的方法清除,再改过。改过就是把生命中的漏洞补..

就像做游戏!佛陀涅槃前自在进出各种禅定

核心提示:明贤法师,1973年生,青海北海禅院住持,湖北武汉石观音寺住持,中华文化促进会佛教中心副主任。19岁于成就金刚不坏身的虚云老和尚弟子弥光长老座下剃度,26岁任江西佛学院教务主任,33岁作为中印友好年“重走唐僧西行路”大陆唯一代表,徒步经5月抵达印度那烂陀寺。34..

至诚念观音菩萨就能逢凶化吉

在佛法里面,有很多经典都在介绍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乃是古佛再来,称为正法明如来。因地当中就以大慈大悲著称,果地上又倒驾慈航,示现菩萨的身份来救度众生。所以观世音菩萨尘点劫以来,为救度众生故,宏深誓愿早已成就,在法界就像一个巨大磁场般,向十方众生辐射他慈悲救度..

人死后会投生到哪里

人死以后,他的心识还在轮回。就像电脑的软件程序一样,主机虽然损坏了,但你不能说里面的软件也没有了。你做好事,就会投生到光明的世界,生天,做富贵的人;你做坏事,或者烦恼比较重的就会投生到不好的世界去。所以,人到底会投生轮回哪里,不是由神或者佛可以决定的,是由你的..

发菩提心的十种因缘

此菩提心,诸善中王,必有因缘,方得发起。今言因缘,略有十种。何等为十?一者,念佛重恩故;二者,念父母恩故;三者,念师长恩故;四者,念施主恩故;五者,念众生恩故;六者,念死生苦故;七者,尊重己灵故;八者,忏悔业障故;九者,求生净土故;十者,为念正法得久住故。省庵..

阿弥陀佛可以给你加持,但不能改变你的思想

诸位!阿弥陀佛可以给你很大的加持,但是我要提醒大家一件事情,阿弥陀佛不能改变你的思想。如果你一意孤行,佛陀是拿你没办法的。我们必须做好准备,你准备好了,佛陀也准备好了,这才叫感应道交。你都不准备,你该打妄想打妄想,该起颠倒起颠倒,你就是时间到了去念念几句佛号,..

怎么努力都不如努力改命有效!

德风华雨第二十。德风华雨第二十,极乐世界讲花、讲雨、讲风、讲雨,但是这些跟人间的不一样。“及众宝树,出微妙音”,声音出来吹到树上有什么声音?“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密”,演说佛法,演说真相。“流布万种温雅德香”,有数不清楚的那么多浸心的那种味道出来。“其..

净空法师:清明祭祖是否有灵魂来领食物?

问:每逢年节祭拜祖先,请问是否会有灵魂回来收领这些食物?答:有,也有的没有。怎么说有?他在鬼道,他就来了;他如果又投生到人道,投生到畜生道、其它道,他就不会来了。这个要知道。人在六道里头永远不断的在轮回,随着业力流转。但是我们每一年祭拜祖先,这是礼节,这是报恩,..

生命的享受跟生命的层次有关

如贫得宝第三十七。如贫得宝第三十七,讲的就是我们遇到阿弥陀佛,遇到净土法门就好比是贫困的人得到宝贝。我们读《无量寿经》就知道,我们要把所有我们在人间的一点一滴制定一个方向,制定一个归宿,那就是去到西方极乐世界。再降一级,就是我们要实现人生彻底的解脱。这个解脱分..

生命被杀时,那种恐惧是没办法形容的

我们有一次放生,在放生法会结束的时候,发现有一只小鸟,它不往外面飞,却飞到客堂里,还站在客堂里观音菩萨的头顶上。这情形在我们佛教里也有公案,古代有一个当官的去庙里拜访住持大和尚,大和尚陪着,一路走一路为他介绍,正好这时候就有一只鸟飞到佛头上,还拉了泡屎。这当官..

清明节为亡灵烧纸钱有没有用?

宣化上人开示:钱字是从一金、从二戈而成。有首偈颂说得很好:“二戈争金杀气高,人人因它犯唠叨,能会用者超三界,不会用者孽难逃。”戈是干戈,是一种武器。钱是用金属所铸造的。二人各持干戈来争金钱,所以造成杀人放火种种的恶业;你争我夺,杀气高达云霄。钱虽然是假的,可是..

什么是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

普贤菩萨像在《华严经·入法界品》中,菩萨自说过去的行愿:善男子!我于过去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劫,行菩萨行,求一切智。善男子!我于尔所劫海中,自忆未曾于一念间不顺佛教,于一念间生嗔害心,我我所心,自他差别心,远离菩提心,于生死中起疲厌心、懒惰心、障碍心,迷惑心..

离惑业苦 得究竟乐

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无常、变化、不究竟,也是苦、空、无我,富贵不定、生命无常,无常、变化和不究竟就会产生痛苦。地狱,很苦!鬼道,也很苦!畜生道,分两类:家养和野生,家畜虽然不愁吃喝,但最终被宰杀、吃掉,痛苦!野生的生活困难,居无定所,四处寻找食物,时时担心天敌和..

明海法师《八大人觉经》

第二个,有连接感,连接感的意思是什么呢?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是个体,都在红尘中(包括我自己在内),每天办的事情都很具体,也很啰嗦,关乎于人的吃喝拉撒,关乎于人的喜怒哀乐,就是所谓的此岸世界的这些事情。那么,生活的最高境界是什么?生活的最高境界是你在这红尘的此岸做的..

明海法师《八大人觉经》

我们来看这部经,题目叫《佛说八大人觉经》,东汉安世高翻译,他是安息国人,安息国就是现在的伊朗高原。沙门是一个音译词,有时候写成桑门,桑树的桑,是古代印度对各种宗教出家修行人的泛称,并不是专指佛教的。佛教传到中国来以后,在很长时间内从印度、从西域各地到中国来传教..

人生所有的相遇都不过是久别的重逢

人生本是一场旅行,当你被业力无情的抛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你跌宕起伏的一生。我们的人生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怎知遇到的某人某事是好是坏,是喜是忧?何必纠结那个他还爱不爱你。缘分未尽,不爱你,他都跑不掉,缘分尽了,再爱也走不到一起。不是你不够好,也没有谁对不..

十善业道之除贪嗔痴三毒

不贪欲经云:诸苦所因,贪欲为本,与无明共为起三界轮回之根本烦恼。贪欲者,大致分为贪取、贪爱、悭贪三种,为十恶之一,三毒之一,十大烦恼之一。不知足之贪心,于国土、人、财、物,总想占有及控制,贪而无厌,是名为意贪业。无想则无欲,无欲则无爱憎,无爱憎则无贪嫉,无贪嫉..

烦恼都是自己给自己挖的坑

十缠十使。积成有漏之因。六根六尘。妄作无边之罪。——《怡山发愿文》前面讲到了“自违真性。枉入迷流”,就是你迷失了方向,用佛法讲就是知见不正。一旦知见不正,接着就会有“十缠十使”。“十缠”的“缠”就是比喻绳子把你绑住了。如果给“十缠十使”这个佛教的专业名词另取一..

处理烦恼的方法

古代禅师提到对治烦恼时,常用“断”和“转”这两个字。我们现在对待事情都说要处理处理,为了使大家更容易理解,我这里就借用“处理”这个词,一语双关,一个是说你要怎么样解决烦恼,第二个意思是你把烦恼当成什么。如果我们把烦恼当成一个处理品,我们大家一定不会自找烦恼。我..

今日方闲,成办大事

莲池大师在他的《竹窗随笔》里面写了一个他同时代的故事,叫“今日方闲”。说杭州有一个中年人,他脸上长了一点麻子,姓鲁,大家就叫他鲁麻子。可能青年、中年都忙于事业。等到中年一天,他把子女都集中起来了,说:“我现在世间的事情都做完了。这个女儿嫁出去了,儿子娶亲结婚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