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如何才能确定感应上阿弥陀佛的慈悲光寿?感应有什么感受?或者有其他什么异样的情形吗?到底怎么才算是感应上了弥陀的慈悲愿力?大安法师答:我们讲念佛法门的奥妙,理则是感应道交,这是这个世间上,这个法界当中,最深邃的心性上的学问,属于这种悟境的范围,不是属于第六思..
平常心
大安法师答:怎样做到凡事随缘,随遇而安?
问:怎样做到凡事随缘,随遇而安?大安法师答:要做到随缘安乐,首先要智慧观照吾人在这一期生命当中,命运的好坏是由宿世的善恶业因所致。今生的吉利福报是由于前世今生修了善;今生的逆境潦倒都是前世今生造恶所致。所以无论是遇到顺境还是逆境,都要以平常心对待。遇到逆境,不..
慧律法师答:如何认识无常?
问:如何认识无常?慧律法师答:认识生死轮回的本质,是学佛非常根本且重要的体认。生死从何而来?由众生的起心动念而来。我们起了一个念头,内心就凝聚一股力量,让人无时无刻不去想它;好比说一个人执著金钱,出门时,心底就惦记著它,整天担心被偷、被抢,或者盘计著如何聚集更..
参禅的入门方便
很多学佛的人,想通过参禅的方法冲破凡圣关,了脱生死累,转凡成圣,成为无挂无碍的见道人,证得自由自在的大解脱。但是对于参禅怎样用心、怎样体会、怎样实践、怎样参究、怎样受用,如此等等,想在佛经祖语里去找现成的答案是很难的。即使有所阐发,也大都是些否定的话。真是承言..
业力不可思议,但愿力也更不可思议
业力固然不可思议,但愿力也更不可思议;众生心地无明,受无明支配,不得洞彻诸法实相,生心染污五欲六尘,因而造作一切恶业,也因造恶业,感召无量苦,如是起惑、造业、受苦,有如车轮辗转,终无止息。若能遇到诸佛菩萨,乃至善知识指点迷津,必能转迷为悟,离苦得乐,趋向解脱之..
学会用这五种心让生活充满禅意
生活中要有一点禅意,才会幽默,才会开朗。禅,不是佛教所专有,禅,是我们人人本具的真心自性,它不是出生后才有,而是“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新”。但是一般人却忽略了内在的宝藏,不断追求外在事物的满足,实在是反其道而行之。怎么能参出禅意呢?参禅要用五种心..
悲心无尽 行愿弥坚——一诚长老珍贵舍利撷影
【真如寺讯】丁酉十一月十三日(2017年12月30日),上一下诚长老舍利于云居山真如禅寺分拣完毕,得大小舍利子六百余颗,亲证长老一生功行圆满,戒德庄严。经云:虚空有尽,我愿无穷,诚祈长老不舍弘誓,慈航倒驾,回入娑婆,再度群生!天缘已毕,大事完成。一灵不昧,旋元归真。坐..
略谈持好戒的几个因素
受戒、学戒、持戒是每位比丘都会遇到的重要课题,如何做好,对一位比丘的成长关系重大。《弥沙塞羯磨本》中有言:“《戒经》云:戒为净身,定为净心,慧清烦恼。若无明慧,烦恼不除;若无正定,明慧不发;若无禁戒,正定不成也。”佛制五年学律,但其实古来很多祖师学律..
日常生活中的四念处观
修五停心得成就便入定,然后出定而观四念处,那是次第禅观。由修定得有漏慧,再以有漏慧观四念处,由观四念处发无漏慧而出三界,证解脱果,这是相当花时间的修行方法,对于一般人而言,的确难得有此因缘修成四念处的观法。但是,在普通人的平常生活中,也不是无缘修习四念处的观法..
顺逆在于一念间
绝大部分人感觉自己很不顺,尤其是工作比较紧张的人。在向自己询问问题的各种各样的人中,大家普遍的念头是感觉自己很不顺。总是感觉自己工作不顺利;生活不顺利;学习不顺利……看别人做什么都那么容易,到了自己,一切就都那么困难。自己在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发现,..
虚云老和尚禅语三十句
1、人命无常,朝存夕亡,如石火电光。2、善用心者,心田不长无明草,处处常开智慧花。3、时光长短,唯心所造。一切苦乐,随境所迁。4、时间是刹那刹那的过,刹那刹那的催人老。5、用功的人要善于调和身心,务使心平气和,无挂无碍,无我无人,行住坐卧,妙合玄机。6、古人说:勿待..
成功最终拼的是福德
世人都有这样的习性:对高者——相对自己比较好的人就会嫉妒;对平等者——和自己各方面差不多的人会竞争;对下者——比自己差的人会傲慢。因为都是凡夫,也可以说这些是凡夫的自性,所以都学会理解吧!有人傲慢,正常,让他自己傲慢去吧。有人嫉妒..
我没有时间去管别人的闲事
从前,有一个小和尚急冲冲地跑去找老和尚,告诉老和尚,有很多人在背后说您的坏话!他正想细细道来,老和尚只是淡然一笑:“我没有时间去管别人的闲事!”听到这个小故事时,深深被老和尚的智慧与幽默所折服,自己的因果自己负责,别人做的事说的话,其实与我并没有关系..
从四点来看感应的真义
很多接触宗教的人,都希望他所信仰的宗教,能给予他感应。比方:生意失败了,祈祷之后,情况改善了;生活不顺利,礼拜之后,顺利转好了。‘感应’有时会显现,例如看到佛菩萨现身,有时是冥应,不一定显现,比方苦恼、气愤的时候,心中一念‘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rs..
一诚长老:菩提无尽海 智慧功德藏
【编者按】在一诚法师担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期间,他弘教育人,且不忘造福社会,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推动佛教的对外交往,努力促进宗教和睦,被教界誉为“佛门领袖,禅门尊宿”。金秋时节,彭历洲居士在北京广济寺对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一诚法师进行了专访,并许..
如何修出平常心
什么是平常心?有一次,有源律师问大珠慧海禅师:“和尚修道还用功否?”禅师答道:“用功。”有源问:“怎么用功?”大珠慧海说:“饥来食,困来眠。”有源又说:“所有的人都如此,怎么算是用功呢?”大珠慧海回答:“..
守端禅师:什么是开悟的路
开悟的路(图源:网络)有一天,白云守端禅师上堂时对座下弟子说:“释迦老汉有四大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边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我也有四大誓愿:饥来要吃饭,寒到即添衣,困时伸脚睡,热处爱风吹。”这就是人间佛教的精神,跟庄子讲的“道在屎溺”,马祖..
费勇:佛门虽空 也难免人间烟火
佛门虽空人间烟火(图源:网络)五祖忽然来到回廊,见到慧能的偈,知道慧能已经悟到了佛法的根本。但仍装作不在乎的样子说:“这首偈也没有得到最终的觉悟。”到了三更半夜,五祖把慧能叫到屋里,向他讲授《金刚经》。慧能听了,立即就明白。当天夜里,接受五祖的教授,大家都不知道..
对未来,我们为何总是充满担忧?
每当准备出游,或是有户外活动时,我们会担心遇到坏天气,担心明天是否会下雨。这种类似的担忧在其他事件中也会频繁发生。担忧物价上涨,而采购商品;担忧自己的健康,而服用各种补品;担忧子女的前程,而准备很多财富。甚至有些看似积极的活动,其根本也是担忧的心态。例如有些人会..
参禅:只要愿意 随时都能与最高的存在相遇
花开是佛“只要愿意,随时都能与最高的存在相遇。”晨练毕,水月依旧蹲在喇叭花丛,今日看花异于昨日,或许心又向前挪移了吧。橘黄的秋阳浸润新鲜的叶,初绽的花,那色彩那芬芳难描难画难以诉说,水月只觉着心的很隐秘的部位被轻轻叩开了,柴扉初启,一个多么温柔的世界,仿佛陶瓶..
退心生起时修行正当时
退心生起时,修行正当时最近我正在经历一个宝贵的过程,那就是心行反复。这让我清晰看到了凡夫心可怕的一面。当我想要诵经时,内心就会有怀疑的声音出来,做定课不自主地就觉得烦躁。拿经书恭敬问讯的时候,心里却跳出来的却是“不就是一本书吗!能有什么用?”看身边的人时,会死死..
佛法就是活法 你逃避的正是你要面对的
学佛了,你要明白,佛法是不会抗拒困境和挫折的,你不能埋怨谁,更不能埋怨自己...佛法就是活法(图源:网络)01很多人总会认为,他的敌人是那些伤害他的,障碍他的人.....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知见。我们总认为我们的敌人有很多,实际上,真正的敌人只有一个,那就是你自己!你的烦..
名字会对人有很大影响吗
名字,是陪伴人一生的称号。作为一个人的标志,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个有意义、寓意好的名字,不仅要好听,还要印象深刻,有内涵。正因如此,在很多人心中,名字被赋予了一种独特而又神秘的属性——似乎名字的好坏,能够直接影响一个人的运势;而名字的改变,足以带来命运的转变。但..
禅到底可说不可说?迷人口说 智者心行!
禅法(网络图)禅门中人每每偏执禅可说或不可说。执禅不可说者,以为佛陀明明开示说,“胜义谛者,谓心行处灭,无复文字,离于一切见闻觉知”,六祖亦告诫我们,禅“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固谓禅决定不可说:执禅可说者,以为佛教提倡布施波罗蜜,而诸布施中法布施为上,..
临近高考,给孩子种下一颗善的种子
阿弥陀佛!临近高考,想给孩子做祈福希望能有一个好成绩。但又不知其理,是否能起到作用。有此善愿,即是耕耘,必有收获。祈愿是一种善行,是人们缓解心理压力的一种释放方式,是激发人们积极努力,趋向美好生活的表答方式。尽管我们大多数人是临时抱佛脚,但佛陀慈悲,为我们有善..
一句来自《心经》的教诲: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当你发现你的修行毫无效果,你反而不会刻意压抑杂念,而杂念就自然停止了。这时候,你就会进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阶段。修行时不应该有得失心,不应该抱任何期许,哪怕你期许的是得到开悟也是一样。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打坐时不应该有任何目的。修行不应该有..
生活禅开题
在生活中修行经常有信徒向我提问:我们应该怎样把学佛、修行落在实处?我说:应该把学佛、修行与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生活中落实修行。学佛的目的就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世间,有许多迷惑的问题要求得到解决,所以要学佛法;修行的目的就是因为我们生活中有种种烦恼、种种痛苦要求得..
随遇而安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凡事都要随缘,反之,一意孤行,不论怎样都很难达成自己的心愿。一个万事皆缘,随遇而安的人,能快乐地度过一生;反之一个不满于状的人,整天牢骚满腹,愤世嫉俗,只会害人害己。弘一法师在青年时代曾有过歌舞升平的奢华日子,但在晚年却能把生活和修行统一起来。有一天,著名教育..
温金玉:合众以成丛林马祖道一禅师纪念
马祖道一禅师像(资料图)禅林广传“马驹踏杀天下人”的公案。据禅典载,马祖道一的老师南岳怀让曾得到六祖慧能大师预言:“向后佛法从汝边去,马驹踏杀天下人。”这一“马驹”,便是我们要说的马祖道一禅师。这一故事虽是禅林日后的传说,但从中透露出的宗派信息却是真实的。葛兆光..
虚云老和尚民国33年开示录
心即是佛,放下一切,立地成佛,平常心是道,要能直下承当五月二十二日,师开示云:修道不难,但能放下万缘,人法双绝,四相皆空,平平实实做去即得。并举某僧行相为例,其人耳聋,目不识丁,貌极苦恼,由师度脱者。二十三日,师开示谓:有道无道,明眼人一看便知。并举某某评某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