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修行方法是中道一、佛教并不主张贫穷佛教主张物质生活是所有精神生活发展的基础,没有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作为基础,就没有作为情感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人的主体生存与存在。当年,佛陀为了寻求解脱人类痛苦之道,六年苦修,骨瘦如柴,身体极为虚弱,犹不得要领,终于意识到极端..
佛教徒
宣化上人:鸠摩罗什法师是过去七佛的译经师
针吃完了,鸠摩罗什法师就对他们说:“你们各位都不能吃针吗?现在我告诉你们各位:‘吃得针,结得婚;若吃不得针,就不能结婚。’谁要结婚,那就得先吃一包针!”这八百多个法师一看,喔!自己没有这么大的道业,都是不可以的。于是对鸠摩罗什法师也不敢轻看了,也不敢再不佩服了!鸠..
宣化上人:鸠摩罗什法师是过去七佛的译经师
“七佛译经师”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尊者塑过去七佛译经师颖悟绝伦善知识恩播法界泽后世大教流通永护持鸠摩罗什法师到了中国,这时候,佛法才真正有显著的成就;他的功德真是对后世的佛教徒,是特别的深厚,报答不完的。所以,佛教能以流通到各国去,都是鸠摩罗什法师的力量所成就..
界诠法师:学佛第一课
皈依三宝一、信仰首先要有信仰。“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信为随顺义,信才随之,不信则不随。“信”敬慕义,尊敬仰慕。信有多种:1、不信不信己和他,己有佛法可修成,佛已成。2、疑信疑己和他,一面信一面疑。今天觉得学佛是好,明天又觉得学佛不好,今天遇知识来赞..
观世音菩萨为什么会成为知名度最高的菩萨?
观音菩萨妙难酬观音菩萨是佛教里众多大菩萨中的一员,但是观世音菩萨在中国的知名度却远远超过了其他的大菩萨,甚于佛陀。在民间,好多人,不一定知道释迦牟尼佛,但不知观世音菩萨的人却很少,流传甚广的俗语“家家观世音,户户弥陀佛”,毫不夸张地反映了两千年来我国民间供奉观..
是非何须辩,真伪久自明
现在的佛教徒很不幸,生在一个烽火遍地的时代,人心旁徨,战争乃因人贪心所使,贪心令人头昏脑胀,颠倒胡为,损人利己。贪名者便死在名上,贪利者便死在利上。若人一点也不贪,则能入火不焚,入水不淹。我们的使命,是改变造化,匡正人心。人一旦有了贪心,便放出很多的毒气。贪而..
吃素是真正的人寿保险
有句老话“一日吃斋,天下杀生无我份”,像网络一样,我们的电脑没有连接到杀生的网里。还有一句“吃他一口肉,欠他万万千”,你虽是吃一口肉,但已经和整个世界的杀生联网了。生命是平等的,为了吃牠的肉,斩头拔毛,开肠破肚,这就是惨烈的屠杀。“食而不化变成毒”,吃下去不消..
出家僧人和在家居士的责任
出家僧人应有三种责任:一、为僧者,维护僧家形象,如法如律。令未信者信,已信令增长。二、为僧者的使命要住持佛法、弘扬佛法,令世人了解佛法之正义。三、为僧者要有出离心、菩提心,守戒修行为要务。在家信徒有三种责任:一、是家庭责任,不能因为学佛,与家人冷若冰霜,或不管..
界诠法师:这就是出家僧人和在家居士的责任
出家僧人应有三种责任:一、为僧者,维护僧家形象,如法如律。令未信者信,已信令增长。二、为僧者的使命要住持佛法、弘扬佛法,令世人了解佛法之正义。三、为僧者要有出离心、菩提心,守戒修行为要务。在家信徒有三种责任:一、是家庭责任,不能因为学佛,与家人冷若冰霜,或不管..
体会这三部经的境界 才没有白作佛教徒一场
三经是什么?就是《华严经》、《楞严经》、《法华经》;这三部经典是释迦牟尼佛金口所说,阿难尊者所述,后来记载于贝叶,流传于世,成为佛教徒必读必诵的经典。万佛圣城所有出家人和在家人,都要背诵这三部经典,最低限度能背诵《楞严经》;或者会背两部,或者会背三部,更为理想..
佛教破解命相风水的千古之谜
命相、星相以及风水地理,起源很早,以星相家的传说,可以推到太古以前,天地始成之时,也就是当宇宙存在的同时,就已形成了他们的原理。以佛教的观点看来,对于命相、风水之术,既不否定也不肯定,因为他们虽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是绝对的真理,可信但不足以迷信,可不信,不信亦..
圣严法师:皈依三宝的佛教徒能不能拜鬼神?
皈依三宝的佛教徒可以拜鬼神吗有人问:皈依三宝的佛教徒能不能拜鬼神?我们中国人信佛,大部分是神佛不分的,其实那些神佛不分的佛教徒,如果严格地说,他们不是佛教徒,而是神教徒。不过他们之有宗教的信仰,仍是根源于佛教的关系,所以他们本身不会否认他们信的是佛。既然神佛不..
开悟后才知道念佛法门是最妙的
这个持名念佛,就是执持六字洪名——佛的名号,来念佛。执持名号又分出来有声念佛,与无声念佛。有声念佛,就是我们开静的时候,大家同声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是有这个声音。无声念佛,就是坐着的时候还是专一其心,默默来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这叫默念。念佛这个法门,在佛教里..
跟谁结婚是命中注定的吗?
【《俱舍论》颂疏原文】“释曰:上句标下句释,谓诸圣人,名正性定聚。造五无间者,名邪性定聚。”【智敏上师解释】那么自余凡夫,其他凡夫,圣者以外,无间罪以外,余下的当然是凡夫了,就是不造无间罪的凡夫,叫不定聚,不定性聚,这个性可加可不加,不加也可以,加也可以。【《..
每个人临死前 都有三种鬼来夺你的魂魄
死前有三种鬼来抢你的魂魄法宣法师讲于香港各位法师,各位同修,各位大德,大家晚上阿弥陀佛。今天晚上这段开示的题目,是《超度之真实义》。我们主办这个“弥陀助念法会”最大的目的,是如何帮助我们的先人,乃至一切亡灵超生解脱的这个问题,连续在这七天里,早上是念佛,开示,..
佛教不是宿命论,而是创造命运
“释曰:上句标下句释,谓诸圣人,名正性定聚。造五无间者,名邪性定聚。”(《俱舍论》颂疏)那么自余凡夫,其他凡夫,圣者以外,无间罪以外,余下的当然是凡夫了,就是不造无间罪的凡夫,叫不定聚,不定性聚,这个性可加可不加,不加也可以,加也可以。“颂言余者,正邪定余”(..
《心经》是如何对人的心灵产生效用的?
心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若能放下,即时解脱
最近看到苏轼的一首词《行香子·述怀》,词云: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苏轼起笔写景,把月下之夜描写得极其清新,在这样寂..
不想改变你的心 你的命运怎么能好呢?
改变从内心开始当浴佛功德法会圆满成就的时候,我要说,促成圆满的因缘有我们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还有我们的护法善信,他们做义工,甚至没有机会来浴佛,这就是为了成就别人,为了帮助别人。我想说,刚才的浴佛,是通过浴佛改变我们自己,通过利益别人来成就自己,这是佛教的辩..
终极的敌人是人心中的恶
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所有人。我们看不惯的人和事,也是因缘,用愤怒去面对,只是伤人、伤己、伤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愤怒不是我们的武器,而是我们的敌人。一个人如果没有了方向,内心就会非常脆弱、虚弱,总要去追求外在的肯定来满足自己,把希望寄托在外境上,一旦外境..
凡事不能违背因果
神秘现象不一定是宗教才有,不信宗教的人也会发生,只不过他们把神秘现象当做幻觉来处理。至于一般人对于鬼神的现象,仍非常迷惑而不可知、不可捉摸,认为其无,实际是有;认为其有,难得采证。至于宗教徒,不论是什么层次,只要信之虔诚、行之得法,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感应和通灵的..
正信与迷信怎么区分?
问:顶礼法师,何谓真正的信仰,信仰是否应该明澈,混沌该如何解除,还请开示,谢谢。答:佛法对“信”的定义是:对于佛法真理、三宝功德、世出世间的善根深信不疑,从而策发起自己宗仰、效学的决心和力量。正信、净信、胜解之信,都需要学习以明理,践行而实证,产生、增长至坚定..
信佛念佛还会有灾祸吗?
每个人都有六亲眷属,你周围的人要是不信佛的,你怎么劝,他信也不信,信了之后遇见挫折也会退心的。今天有人问我这么一件事,有位吴姓弟子,昨天晚上八点多钟,在八十八街出了车祸当场死亡,他皈依我还不到三个月,却遇到车祸死亡了。他夫人的内心就有点怀疑,她感觉到自从他信了..
教你变得聪明而有智慧的秘诀
小路尊者长大以后,他的哥哥,就是后面要讲的那一位示教道尊者了,他哥哥很聪明,但是小路尊者呢,非常笨。人家教他什么都教不会,教他一句话,三个字的,前面两个字记住了,忘了后头一个字;后头记住了,又忘了前面两个字。他的老师实在是不耐烦了。他就对他的父母说了:“我情愿..
禅如何用于日常生活
一、学佛有层次今天的题目是‘禅如何用于日常生活’。今天我是有层次的来讲,那便是如何学佛、修行,最后能达到什么目标。以往人们一听到佛教,就认为是迷信,仅会消极地诵经念佛、消灾求福、超度亡魂。其实那是宗教信仰的层面,虽也有其必要,然而佛法的利益、正确的观念和方法,..
佛教徒为什么不吃荤腥?
问:吃酒肉的危害是什么?成刚法师:刚才跟大家说了,因为我们发心学佛,皈依三宝,佛是我们的学处、皈命依靠处,是我们的师范表率。我们是向十方三世诸佛学,不是向哪个人学,不管哪个大德、法师、居士,都是凡夫,都是在修因地,都是在修证过程中,没有彻底地断除生死惑业。所以..
成刚法师:佛教徒为什么不吃荤腥?
核心提示:成刚法师,1944年生,吉林长春人。十五岁开始吃素,劝人放生。1980年在长春般若寺依天台宗大德澍培法师出家。1981年在南京栖霞山佛学院学习深造后回到长春般若寺任方丈,除恢复道场,安住徒众外,尤注重于弘扬佛法。1992年创办般若讲堂,20年来前后讲解《金刚经》、《楞..
正信与迷信该怎么区分
问:顶礼法师,何谓真正的信仰,信仰是否应该明澈,混沌该如何解除,还请开示,谢谢。学诚法师:佛法对“信”的定义是:对于佛法真理、三宝功德、世出世间的善根深信不疑,从而策发起自己宗仰、效学的决心和力量。正信、净信、胜解之信,都需要学习以明理,践行而实证,产生、增长..
佛教徒为什么不吃荤腥
问:吃酒肉的危害是什么?成刚法师答:刚才跟大家说了,因为我们发心学佛,皈依三宝,佛是我们的学处、皈命依靠处,是我们的师范表率。我们是向十方三世诸佛学,不是向哪个人学,不管哪个大德、法师、居士,都是凡夫,都是在修因地,都是在修证过程中,没有彻底地断除生死惑业。所..
心被禁锢,无法自在怎么办
1.【网友提问】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漏夜赶科场,都说这世事不分对错,只分立场。亲近佛法之后,对实相的贪恋渐渐减少,但转而对佛法有了更多的欲望,希望自己融会贯通更多,再少一点迷惑。对佛法的亲近算是一种欲吗?【学诚法师】欲有善欲恶欲,以善法之欲转化杂染之欲,是修行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