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无论是在家里、单位还是在其他地方,任何时候对任何人应该都是同样的心态。对亲人、仇人、善人、恶人等一切众生,都不能有轻视和怠慢,应该恒时把自己放在最低处,把别人放在最高处。你能把自己放在最低处,实际上你就在最高处;如果你把自己放在最高处,实际上你就在最低处。..
妄念
看见真正的佛光
有的人修法的时候,会有一些觉受,或者看见一些比较有意义的景象,于是就贪着这些,到处跟人讲述、宣扬。但是,若是发心不到位的话,这都是增加分别念的一种因素。所以,不要到处去说这些。还有的人听别人说“我看见光了,看见佛了”,自己心里就着急了:“我怎么..
通过学修打开自己的心胸
正在读书的佛子,常常会感到一种矛盾:既要学修佛法,又要学习文化知识,觉得时间与精力都不够用。有这种心态,是因为没有明白修行的道理。我们学修佛法不是要学形式上的东西,而是要转变心态。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如果能把目光放远,心胸放开,发心发愿,为了将来能够为社会..
「佛」字的含义
无论是念佛、诵经、还是持咒,都先要懂得它的含义。懂得了“佛”字的含义、咒语的含义后再去诵念,才是正念,才是正知正见。有正知正见才能降伏邪思邪见。正知正见是觉,邪思邪见是迷,念佛要觉而不能迷。如果还没有弄清楚含义,那就只是在嘴上念阿弥陀佛,不是在心里念..
让众生欢喜,别让众生烦恼
如果你真有修行,真有智慧的话,所作所为都是修行的方法、修持的过程。人都不听,还说:我的早课还没有做呢,连饭都不吃,就进入佛堂开始念,心里都是妄念,想这想那,嘴里念的都是佛号,咒语、真言,心里想的都是别的。有什么用啊?心与口一点点也不相应,还念什么啊?“我..
佛法就是活法
佛法是究竟的科学,佛法是健康的教育,佛法是快乐的活法,佛法是改变命运的方法。很多人不了解佛法,说佛法是迷信;也不了解佛教,说佛教是在搞迷信。其实信佛不是迷信,佛教也从来不搞迷信。佛法里讲得一清二楚:信佛要明信,不能迷信。不明白地信就是迷信,佛也反对迷信。佛讲的..
口上念佛,心里念魔
问:上师在开示中提到,藏民平时都是念经持咒。但是上师也提到过,我们念经持咒的时候心要专注,不能“口上念佛,心里念魔”。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应该怎样理解?达真堪布答:好好发心,尽量做到心里念佛就可以了。现在做不到是我们的问题,慢慢就可以做到了,那个时候..
佛法是种活法
今天我在这里给大家简单地开示一下。我们学佛修行,不仅仅是来世不堕落恶趣,能够往生西方净土,今生今世也有非常大的好处和利益。我们学佛修行不是要为了今生这些暂时的利益,也不是特意要求世间的这些名闻利养,这都是自然而然就能得到的。每一个人都一样,都想自己能够得到幸福..
把佛法融入生活中学习中
很多学生学习吃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弱,成绩也不好。父母们心急如焚,学生自己也灰心丧气。修行就是以智慧给自己创造美好,所以我们要以一个开放的心量,以一个宽阔的心胸来面对这个世界。这样我们才能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吉祥圆满。现在的很多学生学习吃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弱..
生活无处不修行
修行在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界中,在行住坐卧处,在举手投足间。既然学佛修行了,就要把修行放在第一位,没有什么事比修行更重要了。短暂的人生转瞬即逝,暇满的人身稀有难得,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千万不要错过。佛陀向我们揭示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告诉我们用智慧拯救心灵的方法..
耀行法师:涅槃的根本——我们的真实本心
真实本心(图源:网络)《楞严经》中说: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佳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经中说一切众生错乱修行不能成佛..
智圆法师:憨山大师念佛五要诀
憨山大师:此种法门:第一要决定志;第二要放得下;第三要随得缘,随缘即安命也;第四要认得真,即不惑也;第五要厌苦切,厌苦心切,则欲念自除,不退屈也。以此五诀,单持一念。净土的念佛法门有五个要诀:一是要决定志,一旦立定了往生净土的志愿后,再不改变。无论是什么境缘,什么..
一天至少念多少声佛号才有效果?
一信徒问师:师父,一天至少念多少声佛号才有效果?能有效的去除妄念?师答:注意不可把念佛仅仅作为工夫去用。将横超法作竖出用,祖师常有呵斥,念佛法门首先要解决信愿,时时呼唤弥陀的救助,阿弥陀佛就在我内心,我在阿弥陀佛的内心,我是佛心中的众生,佛是我心中的佛,感应道交..
制五根的关键在乎心
----衍慈法师《佛遗教经与现代生活》第四讲三制心(二)制心经文:「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是故汝等,当好制心。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大火越逸,未足喻也。譬如有人,手执蜜器,动转轻躁,但观于蜜,不见深坑。譬如狂象无钩,猿猴得树,腾跃踔踯,难可禁制。当急挫之,无..
传喜法师:用法来照一照镜子
妄念是指忘掉了正念,不正念叫妄念,散乱;生命处在无意义的状态中,叫散乱。不正知,没有正知正见,叫随烦恼。这些随烦恼,你说犯了这些是不是就会下地狱,这些有的会。但是地狱是不是说十八层地狱,地狱里很深很深的,还好一点,但是这是会去三恶道的,至少三恶道,畜生,饿鬼,..
净慧长老:如何参话头
参话头应如何用功?就是要在三心不可得处用功。三心是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禅宗的公案,有些是直指,所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有些是借喻,就是借一个比喻来说明问题。但不管哪一种,都离不开我们当下这个心。所以禅宗又名“心宗”。像马祖的很多开示,如“即心即佛”,就是属..
清定上师:这个是最要紧的事 每个人都要注意到!
安心净土了,然后利他自利,菩萨处处念念不忘师尊、三宝,念念不忘父母众生,念念不忘依戒依法修行,念念不忘成佛度众生。我们每个佛弟子,都要把这个念念做到。比方一般人说信佛教就是迷信,他们对佛教道理不知道才叫迷信。我们知道道理的信叫正信,不叫迷信。同样的,不知道正理..
宣化上人:学佛不要学神通,学老实才能得神通
我希望各位学佛的人,都要老老实实地学佛,不要学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平常心是道,直心是道场”,心若弯弯曲曲的,就不是道场,心要不平常,那也不是道场。所以不要好高骛远,不要学神通,不要贪神通,因为一贪就和神通不相应了;一好高骛远也和神通不相应了。神通就是智慧,要..
宏海法师:念经总走神,如何克制不断升起的念头
问:请问师父,念经时,比如念《金刚经》总会走神,怎样克制不断升起的念头呢?宏海法师答:关于念经的问题,之所以走神,从最根本的问题上讲,就是没当回事。至少没有再尽力一些!为什么我们常说目不转睛、全情投入呢?就是我们把它当成了一回事。佛门中有个比喻,说看一场戏,别..
本源法师:身体不能自主的时候要靠谁
我们学佛需要明白,做任何事情,必须心口如一。比如我们念一句佛号,很多人念佛号怎么念呢?在喉咙里面念,叫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这个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嗓子也枉然。嘴巴念佛,但是你的心很散乱。你把嗓子喊破了也没有意义。我们要知道口念是缘,心念为本。嘴巴念是形式,念的..
坐禅的三个阶段
第一步:姿势的放松首先,放松是第一步功夫。如果连放松都做不好,我们就很难持久地坐下去了。要想把用功当作是家常便饭,那么松弛的状态是最核心的。先是后背,后背不要使劲地往前面挺,要略微松弛。如果松不下来,有一个动作是含胸坠肘(两个肘部分地往下沉一点),这一部分做好..
宏海法师:佛为什么要说《阿弥陀经》
佛当时为什么要说《佛说阿弥陀经》?我们从八个意义上面分门别类地来了解一下。第一个,佛说这部经典,为了大悲悯念末法众生为作津梁。这是什么意思?大悲就是佛的慈悲心,我们要知道释迦牟尼佛当时在成道的时候,我们这个世界已经进入到浊世了。人寿在二万岁的时候,开始进入劫浊..
常进法师:禅宗祖师的教化:为了让弟子开悟 也是够拼来的
禅宗祖师教化弟子禅宗作为在中国发展起来的佛教派别,在传播过程中形成了一套有别于其他宗派的教化弟子的方法。从达摩禅师来到东土开始,以至到六祖慧能,这几代禅师在教化弟子时,通常是采用带领众人发心、忏悔,传授佛法等普通的传法方式。这种传法方式被禅林称之为“开法”、“..
宏海法师:什么是心地法门,该如何去修
问:请尊敬的上宏下海法师开示,什么是心地法门,怎么修?宏海法师答:心地法门,可能在我给大家做交流时老提到这个词。心地法门是一个总持法门,讲到我们所有的轮回也罢、解脱也罢,在轮回之中造善业而升到善道,或者造恶业而下堕三土也罢,它的决定核心力是我们的心,我们的心既..
如何做到念佛一心不乱
如何做到念佛一心不乱?“都摄六根”就是一心,“净念相继”就是不乱。打念佛七的目的不是别的,就是要达到一心不乱。这个是根据什么经典呢?主要就是根据《阿弥陀经》。经上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就是持名念佛,持念佛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
仁清法师:佛弟子在家如何供佛才如法?
我和你说,佛弟子在家,也可以按寺院的佛前上大供仪规,完全可以,因为这个仪规不难,这样正规。假如你确实不行的话,把这个饭端上,心里想供养佛菩萨,供养佛菩萨,这是可以的,实际上你就是不说,你的心念也是供养佛菩萨,你的心念也是供养菩萨,那个没有问题,那个没问题。如果..
学佛修行应该成为乐行,而不是苦行
学佛修行原本是为了破除烦恼、妄念,消除分别心、执着心,使染污的自性在破迷去惑后复归清净明慧。因此,学佛修行应该越学执着越少,越修烦恼越少。若越学执着越多,越修烦恼越多,那肯定是学偏了,修偏了。学佛修行最怕太执着。倘若生活中的执着没破除,反而增加了佛法执,修行执..
学佛人要如何发起道心
每天讲可能也有人不喜欢听,从下个七开始就隔一天讲一次。天天讲,听的人不喜欢听,讲的人还是很累,效果不一定很好。讲生活禅的时候,有四句口诀,其中第二句叫“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在用功的时候也经常讲要照顾当下,当下最美妙,当下最实在,当下即永恒,当下即自在。你照顾好..
大安法师开示:老人摔倒了要不要扶?
扶不扶?(资料图)问:受过菩萨戒的居士,在路上碰到摔倒在地的老人,不去扶,有犯菩萨戒;去扶,又怕讹上。因为现在讹人的实在太多了。请问,菩萨戒弟子遇到这种事应该怎样取舍?答:你既然受了菩萨戒了,就是发了菩提心的人了,就是对一切苦难的众生有同体的感觉了。那一个菩萨为了..
净慧长老:一牵涉到名利 什么法都不灵了
有生命无常的意识才能升起求道的心(资料图)文/净慧长老第二个七又开始了,时间如流水一般逝而不返。由此看到,人的生命也像流水一般。人生的一年一岁,是由时间决定的。时间在流逝,意味着我们的生命也在流逝。生命流逝一天,一生之中学佛、修道、行善的机会就少掉一天,想起来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