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念

净土法门:一门深入,没有听说二门、三门可以深入!

所以大经里面讲的「十方如来与大菩萨」,他们都是住在三摩地中。三摩地是禅定,以本经来讲是住在一心不乱之中。我们如果也住在一心不乱,那不是佛菩萨是什么?佛菩萨与凡夫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佛菩萨常住一心不乱,凡夫一天到晚胡思乱想。凡夫跟佛没有两样,就是用心不一样,人家那个..

觉醒法师:为什么历代禅宗祖师都看重“不忘正念”这个法门?

古代的禅师在教化弟子时,当弟子产生妄想,失去正念的时候,禅师常常以不着边际的禅语,或者反问,抑或是棒喝等方式来斩断学徒的妄念,使他们在“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绝境下豁然悟道。何为祖师西来意“祖师西来意”是禅林中的常用语,又称“西来祖师意”、“西来意”、“祖意”..

净土法门:持戒的意义在哪里?

为什么佛要禁止五辛?它的性质会引发情欲,它跟这个有关。所以凡是自己对于五戒十善不能守得清楚的,佛就讲了,这个要最好避。如果大乘佛法,到了你能够在一切境界头不起心不动念,什么都能吃。佛很讲理的,无非是保护我们把五戒十善做好、做圆满。这个就是容易引起性动,所以也避..

净土宗历代祖师传记

净土宗第一祖慧远大师大师法名慧远,俗姓贾,是雁门郡楼烦县人。大师从小爱学习,13岁时,就跟随舅父到许昌、洛阳一带游访参学。由于大师博学六经,融会贯通,尤其精通老庄之学,因而儒门宗匠、达官显贵,没有不佩服大师的。21岁那年,大师本想南渡长江,拜当时的大学问家范宁为师..

嘎玛仁波切:家里供不供佛像,到底有什么差别?

观世音菩萨和我们中国人特别有缘份,户户观世音,家家阿弥陀,很多人都非常崇敬与信仰。经常有人问:我信阿弥陀佛,也信观音菩萨。我念观世音菩萨,未来能去西方极乐世界吗?其实,法身阿弥陀、报身观世音、化身莲花生,他们本是同体三个不同的形式,是为了慈悲不同众生的所求,才..

嘎玛仁波切:佛说八万四千法,为度众生八万四千烦恼心

佛法与我们的真实受用,从相对意义上,是会让我们通过,闻、思的不断熏洗从而以正知、正思维来辅佐并指引我们通过正语、正行、正念、正精进、正命、正定的实修实证来认知充满烦恼与妄念的纷扰之心。佛法修行的真实目的,在于对治我们产生无限痛苦并陷入轮回漩涡之中的烦恼习气和这..

破坏别人婚姻的果报,因果不虚!

万事万物皆是有因有缘而形成的,并不是无因无缘的。我们的家庭也是一样的。世间人为什么有的能聚在一起开开心心过日子,又为什么有的会有“爱别离”?这与我们过去世自己造的业有关系。造了善业,我们相聚在一起,开开心心的过日子,造了不善业,相聚在一起也不好过日子,不能够完..

念佛念什么

学佛所要做的,是在内心建立一种正念,建立和修行目标相应的正念。这个目标就是解脱,就是成佛,就是往生西方。念佛的目的,也同样如此。念佛,目的不是在于发出这几个音节,而是在内心培养依阿弥陀佛建立的强大正念。如果这种正念不曾确定或缺乏力量,哪怕念佛百年,也是毫无结果..

一切皆会舍离

有一天,佛陀和阿难尊者在前往娑扫国城托钵的途中,看见一行人因车子坏了,满脸忧愁地坐在路旁,佛陀即开示:‘乘车时若舍离平坦的正道,而走在偏斜的路上,会导致车轮损坏。远离正法亦是如此,若起恶念、行恶行亦会感愁忧、祸患,且要忍受生死轮回之苦。’佛陀开示完,..

这七条都是修行人容易犯的毛病

一勿骄慢,二勿自喜而自是,三勿恼恨,四勿性急,五勿怠惰,六勿衡量他人意境,七勿先求神通,此皆用功期内必有之毛病。功夫益深,习气翻出益多,不可不防。――王骧陆居士《修行要诀》一、勿苦修凡毁残身体,均非佛法,佛以得大自在为主,上升极乐。如愿苦行,何不入地狱修乎?当..

学佛路上心得与体会,佛经中那么多的利益,为什么得不到?

最经读经我常常想,经中那么多的利益,为什么得不到?反省自己,主要是定力不够的缘故,遂致不能多闻,学习不够主动,多半时间照本宣科,照猫画虎,不能去深读经文的意解,把自己局限于一个狭小的知识点中,为自己设障碍、动妄念、乱贴标签。定力的基础哪来的?首先是对佛菩萨的教诲..

星云大师: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

星云大师:金刚经讲话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净土法门:老法师谈养老问题【综合整理版】

【净土法门:我们看到这个社会,老人自杀的太多了,天天都有】我们今天非常可怜,全世界非常可怜,在世间,世间法里面,从前的人有依靠,家是他的依靠,一生最靠得住的靠山,无论你是辉煌腾达还是没落,家人都照顾你,你有后盾;老的时候就有家人养老,无忧无虑,所以他心很清净。..

印光大师:念佛的无上功德

佛法广大,虽登地菩萨,不能尽知。然欲得实益,只此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便可出生死,证涅,圆成佛道。我等下根凡夫,非从极约之法门做,则只成种善根而已。欲得现生就了生死,梦也梦不着。念佛法门,如如意宝珠,能随人意,雨一切宝。但能恳切至诚念佛,自然消除罪,增长善根。超度..

一位老法医对因果报应的感悟

我是一名司法医学警察,就是俗话说的“法医”。简单一点说,如果哪里发生了命案,就会把尸体送到我们实验室,由我们进行检查,找出死亡原因,出具一份报告,递交给法院或者公安局。人有生必然有死。人的死亡原因五花八门,不可思议。我从事法医工作二十六年,一直对这个现象感到困..

虚云老和尚:一切法门皆教众生破除妄念,显自本心

来源:《虚云老和尚开示录》复星洲卓义成居士承问关于静坐之事。云亦是门外汉。今本同舟共济精神。略伸管见如下。(一)静坐不过是教行人返观自性的一种方便方法。简言其要。则在于系念一句佛号。(或阿弥陀佛。或观世音菩萨皆可。)心心相契。念念相续。由心而出。从耳而入。莫令间断..

星云大师: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星云大师:金刚经讲话一合理相分第三十「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即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

黄柏霖: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03集

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03集《安士全书》(第006集)黄柏霖老师讲于2018年08月01日台孝廉讲堂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今天我们研讨《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经文,【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请各位同学翻开课本第二页,《安士全书》这一本第二页,我们看经文:【人..

净土法门:人以妄心待我,什我以真心他?

所以这最下的,下下品往生的,五逆十恶,临终发愿,「至心念佛」,这个至心就是清净心,一心。这个一心头没有恶念、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没有邪恶,心头只有这一句佛号,一念、十念都成功。「十声相续,乃至仅得一声」,只念一句阿弥陀佛,「以暗契理一心故,亦得往生」,这个阿弥..

陈大惠:怎样才能不生病,不短命?

你要问我什么原因不容易衰老,告诉你:这个世间什么事情我都不知道,你们知事太多了,“知事多时烦恼多,识人多处是非多”。不认识人,也不知事,你就会保持住不容易衰老、健康长寿。所以,最好什么事情都不知道。要放得下,放不下亏就吃大了。样样放得下,让你的心永远保持清净,..

学佛最易犯的一个错误 对照看下自己有没有

现在太多学佛的,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包括年轻的比丘和比丘尼,只研读课本、经书和思想。结果他们除了学会少许的知识和拿到文凭以外,一无所获。过去,新剃度的人刚一踏进寺院,就立刻被安排到茶园里学习全神贯注地拔草、浇水和种菜。目的是为了提醒他们在穿衣、洗手、过河、担水..

老实地学佛,不学奇奇怪怪的东西

我希望各位学佛的人,都要老老实实地学佛,不要学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平常心是道,直心是道场”,心若弯弯曲曲的,就不是道场,心要不平常,那也不是道场。所以不要好高骛远,不要学神通,不要贪神通,因为一贪就和神通不相应了;一好高骛远也和神通不相应了。神通就..

独尊湛现:人生若想一帆风顺,要以德为本

阿弥陀佛,大家好。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圣人所言受用无穷,我们凡夫还是要谨记依从。因为他们都是从根本的原则上,对大家的提示。何为根本?在佛法中,心为根本。尘世间的一切都是心态的造作,为心性所现,为识所变。大家要知道,这个心不是指身体上的某个器..

梦参老和尚:念佛时应该如何观想?

我们念佛的人,应该有觉照。照的意思,就像大家念《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就一个字,“照”字。大家要是“觉照”,觉是什么?当你念佛的时候,你觉照:“南无阿弥陀佛!”觉照的意思就是:你的智慧,讲念佛,没讲般若智慧。但是,念佛的时候,能..

大安法师:经常多梦是妄念太多了吗?如何念佛才能令自己安眠?

问:请问法师,经常做很多梦,是不是因为日常生活中妄念太多了?要如何念佛,才能令自己安眠?答:常做种种杂七杂八的梦,确实是说明你的心很散乱。这里面有日常生活的烙印;或者是因为追求的目标没有实现,而在梦中作出的反映;也可能是多生多劫的前尘影事在翻腾。做太多梦并不是好现..

印光大师:十念记数念佛,简单实用利益大!

文钞原文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

人间天:转境界即能转烦恼,怎么转境界?

我们听过烦恼是菩提,或许很多大德都常常解释这句话,也许很多同修也常常把这句挂在嘴上。但是烦恼不是菩提,你能转境界,这烦恼才是菩提;如果转不了境界,烦恼就是烦恼,痛苦就是痛苦,无奈就是无奈。相反转得了境界,烦恼是解脱菩提,痛苦是出离菩提,无奈是自在菩提了。怎么转..

星云大师: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星云大师:金刚经讲话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着,是故说不受福..

星云大师: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星云大师:金刚经讲话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宏圆法师:如何来灭除这个无明呢?

《心经》中说“是诸法空相”,无明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实物,无明当体是空,不是真的,本来没有,那又何谈破呢?实际上无明没有什么可以破不破的,一觉便没有了,就像我们说的“一灯能破千年暗”,只要灯一亮这个黑暗也就没有了,一觉便了。所以,“无无明”也就是说没有一个实实在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