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念

老法师介绍他自己的念佛方法

“信愿持名”简单,就这一句“阿弥陀佛”,要常念,一切时、一切处不要中断。学默念,心里念,心里听,念的不要快,“阿――弥――陀――佛”,这样速度就行!每一个字念的很清楚、听的很清楚。怎么听?“耳”要听里面的声音,不开口念。默念有声音,“耳”要专听里面的佛号,听的清..

念佛的人与没有信佛念佛的人,人生会有什么差异?

问:下面一个问题,第十一个问题,姑且不论有钱没钱、健康或生病,一个念佛的人与没有信佛念佛的人,他们的人生会有什么差异?答:差异很大,最大的差异就是念佛的人他一生有一个方向、有一个目标,他知道将来到哪里去;那个不学佛的人就没有这个,他人生没有方向、没有目标,生不知..

一句佛号伏妄念,真心现前定慧生

眼见色见得很清楚,不起心不动念;耳听音声听得很清楚,没有分别执着;耳去听、眼去见,佛法很多地方不学自己就通了。怎么通了?用真心就通了,用妄心就迷了。如果我们要用真心,很难。为什么?妄念太多了,不知不觉妄念起来了,真心就被它掩盖了。有一个方法,这一个方法在佛门自古以..

略说三种礼拜

礼拜是后世佛弟子为表达对三世诸佛和一切佛教典籍的恭敬之心而行持的跪拜之礼。礼拜诸佛及经典有多种功德,虔诚礼拜可以消前世之业障,还可开[启]礼拜者的智慧,使人远离恶业多行善事。在汉传佛教礼节中有三种礼拜,即拜佛、拜经和拜舍利。现分别就三种礼拜的行持方法及意义略述如..

嘎玛仁波切:如何让自己真正的强大起来?如何保护自己?

【问题】我是一个脾气很坏的人,经常控制不住我的情绪,我要修行什么样的法门才能控制我的情绪?有时候明明知道是错的,还是身不由已去做了,这样怎么办?请上师开示。【嘎玛仁波切答】这个问题很好,大部分弟子都有这样的困惑,包括我小时候也有这样的情绪。无始以来人累积下来的..

南怀瑾老师:没有发起这种心,学佛都是空谈

修行人第一要发起善法之欲望。在我们没有证道以前,都会有欲望,但是修行的欲,是发起善法之欲,善行善思维,是成佛功德的根本,所以善法欲要发起。善法的欲一天一天要增加。厌离心也要发起,世间法一天一天要厌离。出离世间的心没有发起来,是无法谈学佛修道的,不管在家、出家,..

悟显法师:吃素与吃斋的不同

现在全世界吃素的人口很多,素食成了现代饮食的新趋势。素食餐饮越开越多,越开越豪华,菜色也越来越精彩。可是却有人说:「你们吃素的人,心都不是很好」。这种说法太牵强,也可说是各人不同际遇下,一种以偏概全的说法。若说吃素的人心不是很好,那是指只有吃素食却没有在修行、..

念念在道,不离弥陀名号

人与人之间,人与家人之间,实在讲就是报恩报怨、讨债还债。来到这世界上干什么?认识这么多人,跟这些人在一起,就是干的讨债还债。过去他欠我的,我还没有把它忘掉,我要他还我;或者是我欠他的,我还没还清楚;六道轮就干这个,讨债还债。所以我们搞清楚了,这有什么?全是假的,没..

仁清法师:初地菩萨降伏的是什么

根据佛教经典上讲,菩萨道的十地,不同的等次,有不同的功德和证量,不同的智慧表现,统统都有不同。根据经上讲,七地菩萨以前都有退失的可能,这个退失是退失什么?证得初地以上菩萨绝对不会再退失道心,但是七地菩萨以前有可能会退失菩提心。一讲到菩萨,就是指发过菩提心的人,..

心不清净,你去不了净土

要放下,不放下是假的。首先第一个,不跟一切众生作对,恩恩怨怨要放下,不放下,极乐世界没分,你还要在这里报复,报恩报怨,没完没了。所以佛法最重要的是你懂得门道,你晓得走哪一条路。放下起心动念、分别执着,这就真彻底放下了。统统放下的就是清净心,就是净土。心净则土净..

门窗都关着,这孩子是怎么出去的?

问:底下第六个问题,最近十几年来,我遇到很多精神病患者。其中有一位十七岁的男孩,他在开往沈阳的特快列车上,被冤亲债主扔到急速行驶的列车下铁路边的深沟里。当时火车上的门和窗都是关著的,连他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摔下去的。他被摔得不省人事,身体没受伤,回家后孩子不认识..

行善的人阳气充足,鬼都会害怕他

按:心理不转变,光打坐是没用的。看了南师这一篇文章,你就明白,那些整天在那里光打坐的人,其实不是在修禅,是在修懒,越修越白痴。真正修禅的人,是修一切善,通过行善把心理转变,那时候再打坐,一下子就不一样了。现在各种附体、灵异的事情很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因为..

印光法师:怎样念佛才能消除恶业,使病愈身安?(490-492)

内容:490、念佛时如何防止心火上炎?491、怎样念佛才能消除恶业,使病愈身安?492、如何对治悲观抑郁想自杀的烦恼?490、念佛时如何防止心火上炎?若眼皮垂帘,及心向下想,则心火不上炎,此病即消灭矣。汝念佛头上若有物摩抚,及牵制等,此系念佛时心朝上想,致心火上炎之相。若眼皮..

念佛诵经的人为何能够改变命运

学佛的人都知道,人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我们种下什么因,就得什么果。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因果从未欺骗过众生,惟人自欺,无视因果。到头来,果报还是要自己承受的。我们常听到“业因”和“业果”这两个名词,而“业”又是我们的身口意所造作出来的,当产生结果的..

断除妄想亦能健康长寿

断除妄想亦能健康长寿百岁高僧离欲上人遗著先师离欲上人,为禅门宗匠,一生建寺弘法,化度甚众。住锡四川乐至报国寺,前后达五十余年。于一九九二年四月十七日,预知时至,安详坐化,世寿一百五十岁。师平时教人,以消除妄念为学佛要领。诚以妄念一断,大之可以明悟自心,彻见本性..

对治淫欲的殊胜窍诀:谈脉气明点的要义

脉气明点的修行属于密乘圆满次第的范畴,有些修行者对这种修身的方法不屑一顾,认为佛法的重点在于修心。其实,众生的身、心是密切相连,互相影响的。修止观首先要调整身体的坐姿,按七支坐的要求打坐,然后用止的方法,平息身口意粗分的业,这是初步的修行。粗分的业是由身体造作..

净土法门:能常常替别人想不替自己想,是善根

有念统统是妄念,有个佛念也是妄念。但是净土宗例外,只准有阿弥陀佛,有其他的佛是妄念,你不能往生。只许可有一个阿弥陀佛,你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威神加持你,你能见性,是这么回事情。那什么要紧?放下要紧,放下要真放下。我在二十六岁初学佛的时候,老师..

净土法门:情执深重即是愚痴

「情执深重即是愚痴」,这句话要记住。说你愚痴你不承认,你有没有情执?情执重不重?很重,念念不忘,把佛号忘掉了,念佛不知不觉佛断掉了,妄念起来了,这就是愚痴的相。什么叫大智?「何云大智」,愚痴,痴的人大智没有了。下面,「取相分别则有取舍」,于一切法中有取有舍,喜欢..

净土法门:大乘经里面所说的诸佛境界是真实不虚的

问:「四年前某天早晨上班,突然身心内外一片空,实在连空的感觉也没有,从停车到办公室的电梯口,原来要走五分钟,似乎是一秒钟就到了,虽然五官功能照常,但丝毫不觉知,到电梯口才醒过来,其实那天失去知觉时才正式醒,这到底是什么现象?请开示。」答:这个现象是你修学感应之..

净土法门:老年人的日子其实所剩无几,怎样念佛?

问:第一个问题,老年人的日子其实所剩无几,应该把握时间用来享享清福才对,为什么要用来念佛?答:那我们要问什么叫清福?提问题的人可能不在此地,这是网路上的。你应该晓得什么叫清福,这两个字怎么讲法。我们看到这个社会上的大众在工作的时候,现在工作都很紧张,他也没有时间..

何以安心?通过禅修来安心,心安了,万事皆平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每天都铺天盖地地为人们制造着“需求”,创造无穷尽的欲望,生活、工作和家庭的压力亦急剧增加。孩提的哭闹,少年的叛逆,青年的自杀,成人的尔虞我诈…人们的内心焦虑、不平、怨恨等情绪塞得满满,在竞争和攀比的怪圈中越陷越深,于是慈悲心不见了,笑容也消..

十句《金刚经》,点醒迷路人!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以下经句更是其中精华,读通此经,即可开悟。1、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一切诸相都是虚妄不实的,不要执着于任何形象和境界,一切都会随顺而变。如果能够照见各种现象的空性,便是真正悟到了佛性。六祖惠能的“..

四依法之「依智不依识」

现在来看第三“依智不依识”。“依智不依识”,是说我们要依三乘的智慧,不能依心意识的妄想分别。三乘佛法讲“智”,声闻、缘觉是得“一切智”,证得诸法空性的智;菩萨破“尘沙惑”,得“道种智”。众生的“..

南怀瑾:真正的修行是红尘炼心

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庙里,更需要在社会中。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有的人整天打坐,磕头,拨念珠,修了好多年,可是习气、烦恼依旧,性格、心态依旧、没有任何改变,这不是真正的修行。你的工作环境也是你的道场,你的坛城。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把你的修行融入..

信愿法师:智者大师「净土第一疑」之设疑作答(二)

【净土十疑论】智者大师「净土第一疑」之设疑作答(二)继续看下面:【经过无量劫,从地狱出来,受贫贱之身。若没遇到善知识又再堕地狱,如此轮回至于今日,人人皆如是,此名难行道也。故《维摩经》云:自疾不能救,而能救诸疾人?】智者大师这一解答,这段话的开示很好。我们来看我..

大安法师:净土宗教程第二编17

第五章净宗十三祖的生平与思想《16》2.思想印光大师的净土思想上承古佛、祖师之血脉,下契近代众生之根机,言言归宗,字字见谛,诚为一大光明藏所流现的诚谛法语,允为当代众生亟须研讨服膺之宝藏。印祖淹贯各宗,世出世间知识学问渊深,念佛修持早臻三昧,故其文字摄受力极强。印..

净土法门:既然是平等,为何要厌离娑婆往生西方?

问:第三个问题,学佛之人应常怀平等心,远离一切善恶分别,既然如此,应对西方与娑婆等而视之,为何还要求生西方?答:这个问题在理上讲是没有问题,在事上讲差别很大,理上绝对没有问题,娑婆跟极乐平等。再说我们跟阿弥陀佛也是平等,我何必要念他?是不是?我们两个虽平等,他成..

米拉日巴尊者:即便过错是别人的,业障一定是自己的

1原谅那些伤害你的人,他们冒着下地狱的危险来成就您,所以谅解并用慈悲心去祝福他们。因为即便过错是别人的,业障一定是自己的。---米拉日巴尊者2若内心用功,外在之障碍即自然会消除。一切障碍皆来自于我执及执着,这是因缘法。只要于内心用功,而外在之障碍则自然减少了。――..

大安法师:四依法之依智不依识

现在来看第三“依智不依识”。“依智不依识”,是说我们要依三乘的智慧,不能依心意识的妄想分别。三乘佛法讲“智”,声闻、缘觉是得“一切智”,证得诸法空性的智;菩萨破“尘沙惑”,得“道种智”。众生的“见思惑”像恒河沙、像灰尘那么多(用尘、沙来形容,是说明量很大,但并不..

嘎玛仁波切:要懂得观察自己内心是否清净,是否善良,这才是最重要的

整个“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要义,总括起来,全都在“善良的心”中。心地善良,功德才会圆满;心地恶劣,罪业会不断增长。十一世纪的孟加拉国王子阿底峡尊者特别重视心地善良,在对弟子问安的时候,会说:“有没有生起善意?”在所有教导中也特别强调:“心地要善良啊!”因为心的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