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在家出家都可以修行,但按照概率来讲,出家修行解脱,比在家要快。虽然有些在家修的比出家人,但告诉各位,概率非常少。历史上在家修成就的比出家修成就的,要少的多。修道要有个道场,这个场,不仅是场地,而且还要一股氛围。场地比如是寺院,但你要有一股修道的氛围,就很..
善根
要储蓄你的智慧和人缘
中国人五千年来,能流传下来,虽然有战争,但文化都没有断层,还可以记录每个时代变迁,可见我们还是有福报的。我们有储蓄的观念。大家都会懂得储蓄钱财,把钱留下来。其实除了钱财可以储蓄,还有两样东西,一个是智慧,另一个是福报。希望你把福报和智慧,都留下法界中。古人讲书..
节日来临 一起了解:佛陀是如何看待杀生祭祖的?
祭祖(资料图)春节将至,世人又难免杀生庆祝或祭祖。良辰美景,人逢之而色喜,物遇之而心伤。为什么呢?人在此时,欢呼畅饮,物在此时,魂飞魄散。人在此时,骨肉团圆,物在此时,母离子散。人在此时,穿新衣,贺新禧,山珍海味,杯盘狼籍,物在此时,血淋漓,肠寸断,肝脑涂地,惨..
新年去寺院要注意哪些轻重
希望各位进入寺院,能以殷重之心,获得究竟实益,法喜自在!大家在进入寺院时,一定要注重“轻”字,无论什么身份,也无论修行了多久,功夫深浅于此即可略见分晓。走路要轻行的威仪最先入人眼目,超然的仪态亦可化导众生。行要杜绝杂乱不匀、轻佻放肆、拖沓散漫。轻步慢行不仅是修..
佛学常识:“居士”的来历
“居士”的来历佛教习以居士称呼在家的信徒,大概是从维摩居士而来。维摩居士,确可称为居士,但也因此而被后人附会,如慧远大师《维摩经疏》卷一说:“居士有二:一、广积资财,居财之士,名为居士;二、在家修道,居家道士,名为居士。”正因如此,居士一名,渐渐地,也就成了佛..
一个普通的凡人如何得到和佛一样的功德?
在发愿中修心(资料图)佛法是为对治烦恼心而讲的,因而在学佛中,修心至关重要。佛教文化中的诸多方式皆可用来修心,比如大乘佛教中的六度之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而《华严经》中的《净行品》主要讲的是在发愿中修心。《华严经》中的《净行品》,智首菩萨向文殊菩..
修福报积功德并不一定要花钱
修福报积功德并不一定要花钱(资料图)我们要晓得最可怜的是什么? 就是生生世世没有见到佛法,没有听到佛法,阿赖耶识里头没有佛法的种子,这叫真可怜,他没有善根。如果在一生当中,能够听到一次,听到一句阿弥陀佛,阿赖耶识里头就种善根。所以,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要了解这个事..
亲人命终时记住这3点可助其往生
亲人命终时,记住这3点可助其往生第一: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者第二: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者第三:切戒搬动哭泣,以防误事者世间最可惨者,莫甚于死,而且举世之人,无一能幸免者,以故有心欲自利利人者,不可不早为之计虑也。实则死之一字,原是假名,以宿生所感一期之报尽..
让每一次共修成为菩提资粮
让每一次共修成为菩提资粮——个人修学和带班的一点思考进入书院修学六年多,做辅导员带班至今也四、五年了,带的班两轮《道次第》学完,目前学《百法》。看到学员在每个阶段都可能流失,我在想,既然值遇具格善知识了,那问题又在哪里呢?是学员善根福报不够,生命的不良串习太重?..
佛在经典中告诉你:末法时代的六种外道
末法时代六种外道(资料图)文殊菩萨问佛:云何是外道六师?世尊曰:如来灭后,多有波旬(魔道子孙)入我法中,住我寺院,剃头披褐,称佛弟子,相共檀那,饮酒食肉,污漫净地,第一外道;复有牵妻带子,住佛伽蓝,遍学瑜伽教相,自称遗法弟子,饮酒食肉,与人修斋,不僧不俗,第二外道;..
为何你有信心也精进 但福德修行还是被盗走了
如法修行身受疾病困扰的人们,办起事来有气无力,无精打彩;同样,心被烦恼扰乱的人,精神不能统一,所以很难修成各种善法。没有明觉正知的人,凡事心不在焉;因此,他们闻、思、修习所得的佛法,就像装在破瓶里的水一样,那是不可能长久留在记忆里的。虽然博学多闻、对佛法有信心,..
进入寺院要记得 “轻”与“重”
大家在进入寺院时,一定要注重一个“轻”字,无论什么身份,也无论修行了多久,功夫深浅于此即可略见分晓。进入寺院一定要轻(资料图图源网络)走路要轻行的威仪最先入人眼目,超然的仪态亦可化导众生。行要杜绝杂乱不匀、轻佻放肆、拖沓散漫。轻步慢行不仅是修养,更是庄严。说话要..
自己皈依后,也经常行持各种善法,但不时听到师兄们劝自己要“发心”。学佛必须要发心吗?怎么发心呢?
问:自己皈依后,也经常行持各种善法,但不时听到师兄们劝自己要“发心”。学佛必须要发心吗?怎么发心呢?索达吉堪布:学习佛法最根本的就是发心。所谓发心,其实就是制定目标,比如你想前往拉萨,方向和目的地一定不能弄错。佛法就像个超级市场,内容十分丰富、应有尽有,无论你是..
在学习发菩提心的过程中,才知道自己的自私心很重,利他心则微乎其微,真担心自己克服不了。怎么办?
问:在学习发菩提心的过程中,才知道自己的自私心很重,利他心则微乎其微,真担心自己克服不了。怎么办?索达吉堪布:有些人可能是接受过外道或小乘的原因吧,一直发不起大心来,甚至听到大乘广大的发心和行为,就有点害怕、担心、犹豫、困惑。实际上,这种心态是可以改变的,只要..
为什么你越精进就越痛苦?
为什么你越精进就越痛苦?(资料图)你一定见过这样的人,或者你就是这样的人。很发心,很用功,每天都要念几万遍佛号,磕几百个大头,没完成就百矛刺心般不得安宁,他把这名之为精进。但和他交谈或相处后你会发现,除了一大堆名相和口头禅外,他身上丝毫看不出被善法泽润过的样子,..
挽回世道人心的根本办法是这四个字!
印光大师(资料图)【经典原文】盖因果昭彰,无能或逃。然赵氏二子,夙世种有善根,能邂逅高僧,居然成道。若一般凡庸,焉可自蒙,而且拨无因果,自误误人,自害害人。今人皆唯看目前,不顾后世,好占便宜,不愿吃亏。其子女耳濡目染,相习成风。而社会风俗,亦因之险恶。争夺以起,..
福报不够所以被业障拖着走
因为你福报不够,所以被业障拖着走为什么道理、法理懂得, 心却住不到呢?因为福报不够。我知道发脾气不好,我还是要发脾气;我知道吃肉不好,我还是要吃肉;我知道顶撞爸妈不好,我还是要顶撞……为什么道理都懂,却做不到呢?福报不够。福报不够,禅定升不起来,被业障拖着走,就应..
为何“总在遇缘不同”
缘分比善根还重要问:为何总在遇缘不同?答:佛法较少说因,但强调缘。‘缘生论’与善导大师提的‘总在遇缘不同’是一致的,所以我们要重视缘。我们静心旁观,这个人明明是个普通人,他为什么能成为圣人?为何有这么大的勇气决心克服烦恼习气?这是依靠善根、缘分,而缘分比善根还重..
佛教中的日光菩萨是谁
日光菩萨的名号,是取自“日放千光,遍照天下,普破冥暗”的意思。恭迎农历十一月十九,日光菩萨圣诞。日光菩萨的名号,是取自“日放千光,遍照天下,普破冥暗”的意思。此一菩萨持其慈悲本愿,普施三昧,以照法界俗尘,摧破生死之闇冥,犹如日光之遍照世间,故取此名。又作日光遍..
破坏缘起是最容易的
亲近上师善知识,要先观察再依止。现在汉地有很多众生根本不观察,听说来了一位藏地的活佛,有神通,就互相打电话:“哎,某某,来了一位活佛!”“厉害不厉害?”“厉害!”意思是有神通。然后都去亲近、供养、追随,根本就不观察。我以前说过要先观察再依止,先观察再亲近,但是都..
佛法所说的贪心,实际上就是一种“进取心”,这种心态能给自己和社会带来进步,为什么要断除呢?
问:佛法所说的贪心,实际上就是一种“进取心”,这种心态能给自己和社会带来进步,为什么要断除呢?索达吉堪布:在一般人看来,贪欲就像亲友一样,卖力地为自己摄集种种安乐受用,对这样的贪欲心,又有什么必要畏惧而舍弃它呢?这种想法极不合理。以比喻说,世人经常会遇到这类所谓..
修净土法门一定要了解的十件事
第一“二力相应”:修行是“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净土“二力法门”,一是“佛力”,一是“自力”;自己要先具足“信愿行”三资粮,发愿往生西方,再乘佛的愿力加被,这样二力相应,修行就容易成就。除了净土宗以外,其他宗没有这样说的。第二“正助双修”:弥陀经上说..
佛弟子要怎样才能和地藏菩萨相应?
地藏菩萨(资料图)你要修行前,要考虑两个问题:为什么要修?第二,要修成什么样?这两个问题有了,你才有第三个问题,要怎么修?大家去对照一下。比如念《地藏经》,有些人很得力,有些人念得很努力,但最基本的世俗的小愿望都满足不了。地藏菩萨没有错,加持力很大,但你在修时,就..
关于佛门中男女相的那些事儿
女居士(资料图)(一)读过《药师经》的同学们知道,药师如来在因地时有一大愿:若有愿舍女身的,闻药师如来的名号,一心称念,礼敬供养,一切皆得转女成男,具足大丈夫相。直至证得无上菩提。那应该如何理解这段经文呢?从大乘佛法来说,男女本来是平等的,而这平等是指佛性平等,而..
佛说:我能成佛 全靠文殊菩萨的指导!
文殊菩萨像(资料图)现今,我们已得暇满人身,值遇大乘佛法,并得到大乘善知识的摄受。在此殊胜难得之际,依文殊菩萨为本尊,闻思修学正法,现前不堕恶趣,并成为无上菩提之因,最终达到究竟成佛。故在得此暇满之际,应当把握机缘,努力修持。至尊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
学佛久了 一定要破除这个学佛相
学佛久了,一定要破除这个学佛相(资料图)以前广钦长老在建承天寺时,就常以建寺来教育弟子。他的一个弟子,是承担翻译的。有一天,客人来拜访老和尚。老和尚都以一句话来回答:“有个人发癫痫了,还以为承天寺是他建的。”每次都是如此。后来他弟子才知道,原来老和尚这句话是对他..
佛法与信仰的关系?
同学提问:佛法与信仰的关系?请上师开示。上师开示:信仰就是信奉和尊敬,佛法里讲的信仰主要是讲信心 。佛法里讲三种信心。第一种是清净信心。为什么是清净信心?佛、法、僧有很多无漏的功德,比如清净的戒律,广大的慈悲心,有度化众生的善巧妙方便等能力。我为了你们能听懂、听..
哪些是不能往生的错误念佛方式
哪些是不能往生的错误念佛方式(资料图)文:印光法师有行无信愿,不能往生。有信愿无行,亦不能往生。(与陈锡周居士书)若参而不得,以心中常存一不知是谁不能往生之念,则断无与佛感应道交,亲蒙接引之事矣。(复汪雨木居士书)心中信根愿根不具,不能往生。不是身体有不具者,不能往..
诵读佛经的方法与功德利益
诵读佛经的方法与功德利益得佛加持:大声诵读需要集中念力,端心正意,使大脑处于空的宁静状态,更有利于安心息妄,得佛加持,常见贤圣,远离鄙恶,除烦增福。会使诵读者清净明利诸善根,欣悟不可思议法,把向善的种子,在声声诵读中播种进自己的识田。便于记忆和理解佛经的真实义..
莫怕佛说苦,带上出离心
佛陀针对在家居士的修行,非常强调“出离心”。“别解脱戒”里的“解脱”这个词很重要,你是出于什么目的进入佛门没有关系,但你的内心,一定是要想办法求解脱的。为了解脱而受什么戒呢?大乘佛教的不杀生戒,你不杀众生就可以解脱;以前你偷盗、邪淫、妄语、喝酒等看似没人管你,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