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根

轮回重病患 寻医问药切

我是轮回中的重病患者,故《成佛之道》云:病想医药想,殷重治疗想。众生的病分身心二种,就重病来说,身心之病又各有三类,身有老病死三种,心有贪嗔痴三种。佛陀就是为此等因缘才出现于世,而宣讲了三藏十二部典籍,皆为对治贪嗔痴重病之法药,那么法赖僧人来弘扬传播,所以三宝..

谁在学佛

从去年10月份开始说起吧,那是个凉爽的季节,随着炎热天气的远去,内心也多了一份清凉。我来到了读书会,第一次发现佛法还可以这么轻松活泼。除了收获法喜,我还认识了一位师兄,她叫耀能,她是一名医生,算是老书友了,除了能看身体上的病,也能看心理上的病,我很崇拜她。进入三..

致班级的一封祈白书

全体师兄们好!从进入三级修学以来,月红不仅心仪于三级修学这两套模式,更加珍惜来自于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一群同修道友。然而,自选班委以来,由于本人无始劫以来的不良习气和错误的人生观,表现出了重要感,优越感和主宰欲,有太强的我执我慢和功利心。但不管是哪一条,都是体..

每天保证相对固定的时间自修,真的很重要吗?

“每天保证相对固定的闻思时间,养成精进修学的习惯。”这是我在刚刚进入同喜班时,学习《学员手册》时就学习过的。但我一直都觉得,只要坚持每天自修就行了,干嘛非得还要保证相对固定的时间呀,有这个必要吗?直到升入同修班再次学习《学员手册》后,才发现这个“每天保证相对固..

海涛法师:同样一部《金刚经》,因为用心不同,乃至思惟的方式不同,结果也就大不相同

同样一部《金刚经》,世俗人研究,道亲也在研究,学佛者也在研究,因为用心不同,乃至思惟的方式不同,结果也就大不相同。所以不要认为某人在学佛,就一定有好的想法,不一定。认为学佛者一定是慈悲的,也不一定,因为个人动机不同,因缘不同,虽然是佛法,对他也不见得有什么直接..

海涛法师:玉帝的德行

佛教有所谓斋天的仪式,对天神,我们也要有清净心,希望引导他们护持佛教。我记得没有学佛以前,有一次跑到台北市内湖,有一个太阳斋堂,拜太阳公公、太阴娘娘。这是我这一辈子的一个感应,我向前面的太阳公公拜一拜,他有三个眼睛,脸红红的,代表太阳;然后到后面拜太阴娘娘,这..

嘎玛仁波切:如果以自私自利之心来闻思修行,所修的就不是大乘佛法

虽然在法界实相上,诸法平等无二,没有众生与佛之分,没有轮回与涅之别,但对于凡夫来说,现阶段的修行目标,就是脱离生死轮回,证悟成佛。要达成这个目标,单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想成就佛果,最大的助力来自众生。所以,如果学佛的时候,只是想着自己,或者是想着自己的亲朋好..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之第四十二愿住定供佛愿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第四十二愿住定供佛愿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清净解脱三昧,住是三昧,一发意顷,供养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尊,而不失定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颂曰他方国土菩萨众若闻弥陀佛名号供养无量诸世尊不失不动三昧定一、列诸愿名此愿..

《僧伽吒经》的秘密速灭一切恶业,得须陀洹果!

《僧伽吒经》的秘密――速尽一切恶业,得须陀洹果!“须陀洹名为入流”。入流,入了圣人的境界了,已经把见惑断了,入流无所入。为什么说无所入呢?不入色声香味触法啊,对六尘境界相他不起分别了,他不为六尘境界相所转,这就是证了初果的圣人。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都是圣人,虽然没有..

净土法门:这是佛门第一善、第一功德,没几个人知道!

佛之善根,念佛最胜,世间不少人知道,人生在世应当要积功累德、要断恶行善,很多人知道。什么是第一善?什么是第一德?知道的人不多。世尊为我们说出,忆佛念佛是第一善根,忆佛念佛是第一功德,没有比这个更殊胜的。我们相不相信?实在说,不能说不信,也不能说全信,半信半疑,我..

善付嘱韦陀菩萨十大愿

第一愿:修菩萨道愿世尊。我愿于尔时修菩萨道。修诸苦行持戒布施多闻精进忍辱爱语福德智慧。种种助道悉令具足。第二愿:护持正法愿贤劫诸佛垂成佛时。愿我在初奉施饮食。般涅后收取舍利。起塔供养。护持正法。见毁戒者劝化安止令住持戒。远离正见堕诸见者。劝化安止令住正见。散乱..

传喜法师:在你的附近,住着一位“贴身保镖”,你认得出吗?

韦驮菩萨是属于四天王天的大将。选择在地居天做天将,不是韦驮菩萨福德不够,是的愿力广大。在《悲华经》里,过去劫转轮圣王有一千个儿子,韦驮菩萨在当时与释迦牟尼佛同为兄弟。千子学佛后各个发愿成佛,韦驮菩萨听了以后就说:我愿意在贤劫中最后一个成佛,你们每一位成佛的时候..

培养好的修行习惯

《释门自镜录》里记载,有一位叫法衡的比丘,他也是好心出家,羡慕于道来修行的。但虽然有向道的心,对自己是放逸的,放逸懈怠不精进。一次得了病,只过十来天就死了。不过,过了三天又醒了过来。醒来以后就给人讲:“我死了以后被人带到官家类的地方,去了几处都不收我,我..

净空老法师亲撰 【忏 悔 文】&【发 愿 文 】

。【忏悔文】弟子_________,现是生死凡夫,罪障深重。从于无始,乃至今生,由贪、、痴、慢、疑、恶见,发身口意,有意无意,造众恶业:毁坏三宝,讪谤正法,起诸邪见,盗僧伽物,五逆十恶,乃至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所害众生,无量无边;所结恶缘,无数无尽。假使恶业..

净土法门:欢喜接受恶缘恶报,业障消除,善缘现前

【关于“魔障”的开示(合辑)】【佛菩萨会制造一些机缘,替我们消业障】(欢喜接受恶缘恶报,业障消除,善缘现前)所以,世界即使造作五逆十恶的众生,他那个世界是不好,五浊恶世浊恶到极处,他世界还不坏,什么原因?「护念得安住」,佛的愿力。佛知道这些造作恶业的众生是一时糊涂..

海涛法师:修行六法,修行就要修到证得空性

修行就要修到证得空性,由于一切无差别,因此生起了佛陀的慈悲心。当然我们凡夫还有我执,有了我执之后这世界便有长、短、大、小的种种分别。但为了不让自己有我执,所以祈请佛菩萨加持我们。那如何加持?要念佛菩萨的咒语,除了念,最好加入观想。念观世音菩萨的,观想观世音菩萨;..

印光大师:谈应对灾难法语

即灾殃翻为善导,转热恼直下清凉(因邻火延烧,物屋一空,其妻惊骇病故,遂心神迷闷,如醉如狂)《法华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天之所以成就人者,有苦有乐,有逆有顺,有祸有福,本无一定。唯在当人具通方眼,善体天心,则无苦非乐,无逆非顺,无祸非..

净土法门:信愿持名是脱离轮回的唯一办法!

古时候造罪业,诸位要晓得,外面诱惑不多。哪像现在,现在走出大门外,你所看到的全是杀盗淫妄。造作罪业的人不知道,六根所接触的境界让人想入非非,这个罪过多重,就是让人生起贪痴慢。我们生在这个时代,街上走一圈,说不受诱惑,这不是凡人,凡夫做不到。所以我们的善根福德比..

朱亚仲:学佛要学知识,但更要学智慧

一、佛教是追求真理智慧的宗教,理论上越学应该越清净调柔,慈悲心和包容心越发增长,而现实中,一些人佛法学的越多,学佛时间越长,心中的烦恼和妄想却越来越重。我对你错;我懂你不懂;我是内行你是外行……类似的心理,很多佛弟子都有。不少人学佛多年,结果是:脾气越学越大,性..

不空摩尼供养云咒的读音参考

大家好是我智德广平:不空摩尼供养云咒。我发现网上有很多读音,我找了几个网上常有的版本给大家。第一种:阿姆嘎波匝玛那班美班匝达塔嘎答波罗各帝三曼达札萨热第二种:嗡阿摩嘎布佳玛尼叭德嘛哇佳垒打他嘎打V洛割(gi)谛三曼打钵沙第三种:嗡阿摩嘎布佳嘛尼巴德嘛瓦吉类达他嘎达V..

放生解灾,行善改运

顾名思义,所谓的解灾,改运,就是因为人在人生旅程中出现了某些问题,比如恶运,灾难。就像人身上出现了病痛,我们要去治疗它一样。病的原因有很多,有身体四大不调导致的疾病,有因果导致的疾病等等。而遇到了恶运,灾难,却只有一种原因,那就是因果循环的报应。俗话说,善有善..

这些佛语背后暗藏天机!

要多做功德!提到功德,我们很容易想到一部电影叫《达摩祖师》,里面有一段达摩祖师和梁武帝的对话,梁武帝询问达摩祖师:“我广造寺宇,度众人为僧,写佛经、造佛像不遗余力。凡此种种,有何功德?”达摩祖师回答:“并无功德。”梁武帝追问:“为何没有功德?”达摩祖师回答:“你..

大福德的人,都善能赞叹佛的功德!

《华严经》十地菩萨赞释迦牟尼佛偈(每天诵一遍功过恒河沙)释迦无上尊具一切功德见者心清净回向大智慧如来大慈悲出现于世间普诸众生转无上法-轮如来无数劫勤苦众生云何诸世间能报大师恩宁于无量劫受诸恶道苦终不舍如来而求于出离宁代诸众生备受一切苦终不舍于佛而求得安乐宁在诸恶..

印光大师谈应对灾难法语

即灾殃翻为善导,转热恼直下清凉(因邻火延烧,物屋一空,其妻惊骇病故,遂心神迷闷,如醉如狂)《法华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天之所以成就人者,有苦有乐,有逆有顺,有祸有福,本无一定。唯在当人具通方眼,善体天心,则无苦非乐,无逆..

《不忘》:放生的功德

如今广大信众正在承诺三年里不宰杀家畜,这种善举是不可思议的。好孩子们,再接再厉!大概四五年前,有一次我梦到托嘎如意宝对我放生护生的功德赐予了赞叹。他老人家的话应该是菩萨加持的语言吧。我把他的那些话在大众中传讲下去,结果堪布活佛们有如吸取甘露醍醐般欢喜雀跃,大家..

因缘轮回:前世今生的缘分

词:吴梓涵曲:吴梓涵一转身的方向是我凝望你的开始不可思议的加持是心中虔诚的合十一世间的红尘是我期盼你的到来五百年前的回眸是善根佛缘的诉说前世今生的缘分是涅槃重生的相逢只为今生的相见莲花灯下的承诺前世今生的缘分是佛陀掌中的彩虹只为前世的轮回化作菩萨的保佑唵嘛呢叭..

吴允升念佛免难记

吴允升,字常导,安徽歙县人。年轻时,于苏杭一带做买卖,有一天,在虎邱偶遇一位僧人,僧人仔细注视吴允升,告诉他说:“你颇有善根,可惜二十九岁有溺水之灾,当如何是好呢?”吴允升感到很害怕,于是请求如何解除免于水灾的对策。僧人过了很久才说:“从今以后,你要戒杀放生,..

佛陀三转法轮

佛教的教义,概而言之,可分为小乘和大乘。这二者之间,主要是以发心来区别:倘若你修行全是为了自己快乐、自己解脱,纵然学的是大乘净土宗、密宗,这也叫做小乘法;如果你闻思修行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利益天边无际的一切众生,让他们获得圆满正等觉的佛果,这就叫做大乘佛教。现如..

世俗是否影响修行?如何远离俗友?

问题:世俗是否影响修行?世间的俗套,乃至祝福都是一种信仰。比如祝福人们发财,祝福阖家幸福,这种信仰背后的力量也有摄持性。在如此状态下,如何远离凡夫业,坚固道心,亲近弥陀的救度?净宗法师:我想你的意思大概是说,我们有某种心念,这种念头也会影响我们的心理。说信仰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