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佛

定弘法师:不知道如何忏悔,就读忏悔文吗?

下面一个问题,末学常常看到我们学佛要发愿,末学不明白应该怎样发愿,一定要在佛前发愿吗?要发愿往生净土,应该怎么发?还有忏悔,师父上人和很多大德都强调,末学不知道如何忏悔,就读忏悔文吗?末学刚踏入社会不久,条件还不是很好,我和先生在北京上班,租的房子没有多余居室,..

多情乃佛心:自古佛门多孝子

记得电影《一轮明月》里,弘一大师未出家前,他在母亲王氏去世之时,一个人落寞地在房间里弹钢琴,轻轻吟唱自己所作的歌——自古佛门多孝子(图源:网络)哀游子茕茕其无依兮,在天之涯。惟长夜漫漫而独寐兮,时恍惚以魂驰。萝偃卧摇篮以啼笑兮,似婴儿时。母食我甘酪兴粉饵兮,父衣..

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通过拜佛都能实现?

一信徒问师:师父,看您的开示,经常鼓励我们拜佛,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通过拜佛都能实现呢?师答:和居士们谈话时,不免常把“拜佛”二字挂在嘴边。可能有些人因此产生了误会,以为任何事情都能够靠拜佛解决:想有好的因缘,就拜佛;要想有顺遂富足的人生,也拜佛;具体到对治烦恼,减..

怎么才能知道拜佛念经用功修行中的进步呢?

一信徒问师:尊敬的大和尚,怎么才能知道我们拜佛念经用功修行中的进步呢?师答:我们每天拜佛念经就是在腾空自己的身心,全然地接纳一种精神,这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非常像格式化电脑,把过去的信息全部清理掉,然后重新装上一个纯净无毒的操作系统。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努力的拜..

傲慢和自信怎么区别?

一信徒问师:师父,傲慢和自信怎么区别呢?师答:傲慢心同自信在表相上比较难区分,需要有个标准来衡量。傲慢心是建立在外界无常的事物上,比如金钱、地位、能力、学问等,夸大对自我的评价。自信则建立在内心正知正念的基础上,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谁,自己能做什么,该做什么。有自..

寂静法师: 拜佛是心灵运动

有个人民大学的研究生来拜访我,看到其他的来客拜我,不理解地问:为什么好多人见到你都要磕头?这是不是有点迷信?我没有拜过任何人,我只拜我自己!我问:你一定打过篮球,或者羽毛球,或者乒乓球吧?青年:是的,打过!我答:打蓝球干什么?不打篮球,篮球会难受吗?而且那么多人打一..

万行大和尚:妄想变成理想,理想变成现实所必需的一样东西

你们把我当家长看,当师父看,说明你们信任我。我感到很荣幸,也感到很惭愧。我自己能力有限,很多事情落实不到位,而且我还把很多事情寄托在你们执事身上。有些事情别说我没想到,就是想到了,也不是我的职责范围。如果你们执事把各自的堂口抓起来,把各项工作顶起来,那么我这个..

梦参老和尚:如何拜佛

礼拜时要注意,如果礼拜时很轻慢,怀着我慢心礼拜是不可以的,我的老师教我,绝不蹲摆拜垫,所以我们磕头都是往地下磕。弘一法师说礼佛还要摆个架子,这叫我慢礼。还有一种,求名礼,是说我礼佛,将来得个好名声,这是假修行,求名,求得人家赞扬。还有身心礼,身体在叩头,心里也..

万行大和尚:决定你做人高低贵贱的关键因素

古人讲:“能说不能做是一个层次,能做不能说是一个层次,能说能做是一个层次,既不能说又不能做还是一个层次。你属于哪一个层次呢?你想成为哪一个层次的人呢?你贪一点小便宜,增长一点我执,觉得舒服一点。可是你静下心来想一想,贪点小便宜,不就是增长一点我执,增长一点恶习,..

为什么每天念经拜佛还觉得烦恼呢?

一信徒问师:师父,为什么每天念经拜佛自己还是觉得烦恼呢?师答:我们学了很多佛理,会念长长的经文,会持诵复杂的梵文咒语,会双盘打坐,长期素食等等,我们很辛苦地做到这些,得到别人的赞叹,于是认为自己修得很到位了,我们渐渐把这些 “外相”当成修行的本身而不自知,似乎只..

宏海法师:佛法宇宙观之欲界六重天

在我们欲界,与人类共属于欲界范畴的,还有六重天的世界。也就是说,虽然他们是生在天道,但是跟我们这里,同样具有这个,吃东西和情欲的烦恼所束缚的,但是比我们要轻微的多。那么这六重天,为什么要今天单独作为一个版块,跟大家分享一下呢?就是这六重天其实跟我们人世间是息息..

净土行人的深信之心

“二者深心”。言“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也。亦有二种: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已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善导大师《观经四贴疏》善导大师解释这个深心,深心就是深信之..

净宗修行路上的八种歧途

这八种歧途,第一种是什么?第一种是信不至诚,多求人天福报。一个修净土宗想此生得到受用的人,特别重要是这一点。整个学佛过程中,在皈依以后,你能不能更上一个台阶,就看你对世俗的五欲六尘、世间生死、烦恼痛苦有没有看透的智慧力。如果你把这个世界的轮回痛苦看透了、看清楚..

依「三法印」来学佛

我们依谁学佛?依“三法印”来学佛。若有佛教徒十几年甚至一生都在学佛,但是不知道“三法印”为何物。当我说:“如果一个佛教徒不知道三法印是什么,他就不能算是一个很好的佛教徒。”他茫然地说:“三法印到底是什么?”“三法印”就是印证佛教的标准,他是不是佛教,用“三法印..

宏海法师:百千万劫难遭遇——中国难生

在座的各位,今天非常有缘,如果人与人之间天地这么大,众生如此的广,没有因缘呢就是没办法见面。那我们今天能够有这个缘分,还能够在这里欢聚一堂来学习这个稀有珍贵的佛法,本人也感到非常的荣幸和欢喜。那也希望说今天有缘我们在对佛法听闻了以后,大家也能够随之而升起欢喜和..

宏海法师:百千万劫难遭遇-佛法难闻

各位有缘,今天是我们这个这次福慧慈缘一直举办的这个这样的一个讲经的活动,今天是第四讲了,上一次由我们另外一位常学法师给大家讲过这个三皈依,我不知道在座的都有来听闻了应该,听说这个反映非常好,法师讲得也真切,大家听得也受用,这就是一切都来源于我们这种宿世不断不断..

不是业障消不了,而是虔诚心不够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怎么样来修行礼拜的功德呢?我们用印光大师的话,给大家一个提醒。印光大师说:对于佛像要当作真佛看,不可作土木铜铁等看。经典是三世诸佛之师,如来的法身舍利,也当作真佛看,不可以作纸墨等看。对经像的时候,就当如忠臣奉于圣主(就是奉于君主),孝子..

佛陀的感应之道

感应的事相、事迹,可能我们还多多少少会感受到,叫感应之迹。一般感应之迹会谈到六种形态的感应。显感显应。这个显感,就是我今生至诚信佛、拜佛、念佛,这就是现生来感。那现生感,就现生得到佛力的加被、救度,这叫显感显应。冥感冥应。冥,就是过去生中曾经有信佛修佛的善根,..

佛教的礼拜仪式绝不简单 蕴含神秘加持力量

佛教礼拜仪式蕴含神秘加持力量入寺拜佛,拿香、花、灯烛来供佛,有些人说我们是拜偶像,是迷信,其实佛是我们的教主,是人而进达究竟圆满的圣者,大菩萨们也是快要成佛的人,这是我们皈依处,是我们的领导者,尊重佛菩萨,当有所表示。好像恭敬父母必须有礼貌一样,佛在世的时候,..

本源法师:学习佛陀的智慧 感恩世上的一切

学习佛陀的智慧,感恩世上的一切我们一直讲佛法是一个报恩法门,我们要知恩报恩,学习佛法首先要有一颗感恩的心,要感恩,要知道这个世间谁对你有恩德,要报恩。在《佛遗教经》里面讲,上报四重恩,哪四重恩?父母恩,师长恩,国土恩,三宝恩。作为一名佛弟子,你首先是一个孝子,..

为什么有的人越修行脾气越大?原因值得每位佛弟子警醒!

佛弟子应反思自己是否升起傲慢心精进是原本是对治傲慢,对治懈怠的,现在却用在对治别人身上。傲慢是什么?就是光看自己的一些优点、功德,然后生起的傲慢的心。每天念佛多少万声是不是精进呢?每天拜佛多少拜、打坐多少枝香是不是呢?每天修多少座法、念多少遍咒子、诵多少卷经算..

一念自私的心,就偏离了道

我们来出家,就是要做大丈夫的事。大丈夫的内涵,是要有远大的志向、高尚的节操和不退转的菩提愿。但我们要知道,一个人有大的志向,这仅仅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注重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并把它做好。孔子也说:“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意思是说,我们欣赏千里马,不仅仅..

宏海法师:《普门品》和《金刚经》不能一起诵吗

问:现在每天早晨我诵《金刚经》,《普门品》,《大悲咒》,《心经》,有一本合集。有次一位学佛多年的年长师兄,她告诉我,不要把《金刚经》和《普门品》放到一起诵,说普门品和大悲咒和心经是一起诵,会有好的效果。但是《金刚经》我是发愿先诵一年的,下午或晚上也是要诵地藏经..

宏海法师:什么是世俗谛与胜义谛

问:什么是世俗谛、胜义谛?宏海法师答:"世俗谛","胜义谛"是佛法中常用的一个佛学概念。佛门里面常说"二谛融通三昧印"当中的二谛,就说的世俗谛和胜义谛。那么谛即是真理。世俗、胜义都可顾名思义,世俗就是说世间的一切情形,胜义就是说出世间有时候我们表述为形而上的这样一种..

随喜一切众生的无量功德

佛教四大菩萨之一的普贤菩萨有十个修行大愿,其中第五大愿就是‘随喜功德’。所谓随喜就是随是随顺、随事随理、随权随实。具体来讲,随事就是随顺事相,随理就是随顺理性;理就是实相的理体,法界的本性。喜是喜庆,庆因庆果,庆幸奉行佛法、弘扬佛法。现前一念心,随喜法界众生的..

宏海法师:心开意解(法语短语)

"亲近善士"学佛依止考察善知识,要有证德像恵能大师这样的,有教德玄奘法师这样的,有达实性德像虚云老和尚这样的,有悲德像省庵法师写劝发菩提心文那样的。有巧为说徳,好比印光法师入文字三昧回书信便成传世之作,印光法师文钞阅者皆蒙摄受这样的!如果没有这样的,有八分之一功..

如何做到念佛一心不乱

如何做到念佛一心不乱?“都摄六根”就是一心,“净念相继”就是不乱。打念佛七的目的不是别的,就是要达到一心不乱。这个是根据什么经典呢?主要就是根据《阿弥陀经》。经上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就是持名念佛,持念佛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

达义法师:随喜一切众生的无量功德

佛教四大菩萨之一的普贤菩萨有十个修行大愿,其中第五大愿就是「随喜功德」。所谓随喜就是随是随顺、随事随理、随权随实。具体来讲,随事就是随顺事相,随理就是随顺理性;理就是实相的理体,法界的本性。喜是喜庆,庆因庆果,庆幸奉行佛法、弘扬佛法。现前一念心,随喜法界众生的..

学佛修行应该成为乐行,而不是苦行

学佛修行原本是为了破除烦恼、妄念,消除分别心、执着心,使染污的自性在破迷去惑后复归清净明慧。因此,学佛修行应该越学执着越少,越修烦恼越少。若越学执着越多,越修烦恼越多,那肯定是学偏了,修偏了。学佛修行最怕太执着。倘若生活中的执着没破除,反而增加了佛法执,修行执..

详解拜佛方法:身要端正 心要恭敬!

拜佛(资料图)今课要讲的,是拜佛的心态。身体端正,心恭敬专注。身心统一的话,拜佛功德无量,经上说:“礼佛一拜,罪灭河沙,福增无量”。也许有人会说,拜佛这么多年而未有感应,可能性有二:有无始业障未能消除;或在拜佛时马马虎虎。心不诚,所以感应便不灵了。根据《法苑珠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