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宗教常识在世界上,属于全球性而且历史悠久的宗教,只有三个:1.发生于印度的佛教;2.发生在中东的基督教;3.回教。基督教和回教的源头都是犹太教。犹太教是属于民族性的宗教,直到现在都还没有改变。东方的中国和印度,也有其民族性的宗教,如中国的道教,印度的就是婆罗门或..
拜佛
圣严法师《怎样做一个居士》
在家人信仰了佛教,通常被称为居士。那么,做一个居士,跟普通的在家人又有什么不同呢?佛教在中国,信仰的人最多,误解的人也最多,多数人所以为的佛教,就是那些供奉偶像的寺庙,那些为死人念经的僧尼,那些木鱼,那些钟磬,那些……就代表了佛教。所以,也就认定佛..
圣严法师《锻炼心》
锻炼首先解释“锻炼”两字的意义。古代的武士、剑客,都讲求宝刀、宝剑。宝刀、宝剑怎么制造?是由铁铸成,这铸造的过程,称锻铁、炼铁。铁可炼成好铁,再炼成钢、纯钢、精钢。在古代,是用老式的土法炼铁,讲究技术、方法,故须经由名师选材处方,同道家炼丹一样,特别..
圣严法师《课诵与拜佛》
修行最初的层次是礼拜、忏悔,以求得心灵的寄托和安定。佛殿、佛像的庄严与肃穆,能令我们肃然起敬,心自然不会胡思乱想,可以感受到神圣和信仰的力量。讽诵梵呗,是用音声来赞歎佛的功德,叙述佛的功德,这时耳朵听著安详、稳定的声音,也可以使心更落实,气往下沉,头脑会有轻安..
圣严法师《佛门?无门!》
佛教徒可分为三等:第一等人,精进修行而心无所求;第二等人修行求加持加被;第三等的佛教徒没有修行的依准,只知偶尔求神拜佛,保佑他们平安健康、事业顺利、消灾免难、婚姻美满等。在今日的佛教徒中持第三种态度的人占很大的比例,一九七五年统计全台湾人口有百分之六十八点五都..
圣严法师《还债平安,还愿快乐》
问:现在我想学的东西很多,对于生命的存在和天地万物的法则都很感兴趣。我想首先请问:‘做人的意义在哪里?’佛教认为人生是苦,人因有欲望而痛苦,所以要修行得解脱。可是如果人生是苦,那么父母把孩子生下来让孩子受苦,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而如果人最终的目的,是..
圣严法师《为什么要生气》
佛法认为,「贪、瞋、痴」是我们人类的三种根本烦恼,称为「三毒」。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避免起瞋心,只不过有一些人是瞋恨在心里,没有表现出来罢了。可是有一些人往往会把心中的瞋恨从身、口的行为中发作出来,无论是表现在言语或身体上,都是既伤己又伤人。所以,我们通常..
圣严法师《不要以感性来修行》
害人的感性就是有心欺骗他人,蓄意使人上当,或者自己的性格不稳。性格不稳的人,经常会发脾气,而发了脾气之后又常常后悔。有的人生气时就去拜佛,可是拜完佛,看到人又发脾气,发了脾气再拜佛。我经常遇到这种人,他们告诉我:‘师父,我信了佛,知道不应该发脾气,不应该..
圣严法师《内在的自心世界》
‘世界’又可分为几层次:个人世界,众生世界,佛世界。个人世界又可分为内在的自心世界,及身体所属的业报世界。首先谈内在的自心世界。佛法即心法,心法乃在炼心;所以谈修行不能仅限于调理身体的行为。身体行为是外在的,容易发现,而内在的心理状态,则较不容易发现..
李连杰与圣严法师座谈记实
当扬名国际的影星,遇上宗教界知名法师,他们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无名问无明,世间种种犹如过眼云烟,如果心有佛法,利益也将摆两边,真正的菩萨,是自利利他并行。座谈人:圣严法师(法鼓山禅修文教体系创办人)李连杰(国际知名演艺工作者)主持人:叶树姗(电视新闻主播)纪录..
圣严法师《祭祖》
祭祖是中国人孝道精神的表现,饮水思源、慎终追远是很好的一种教育及风俗,所以佛教到了中国之后,并没有废除对祖先的祭祀。佛教在印度,没有祭祖这样的事,因为佛教相信人过世之后,在七七四十九天之间即去投生转世,福报大的,不到七七四十九天就转生了,到天上或投生在人间,福..
圣严法师:为何要皈依三宝
我们相信,在所有的佛教徒中,大部分是没有皈依过的;因为,皈依了三宝的人,固然会烧香拜佛,但会烧香拜佛的人,则未必已曾受过三皈的仪式。虽然未曾皈依三宝,他们却依然自称是佛教的信徒,我们自也不必否认他们的信仰。有人主张:信佛只要心诚,何必一定要皈依?这种观念,乍听..
圣严法师:在家学佛者如何定早晚课
课诵的原则,以定时做定课为主。内容应该包括供养、礼拜、禅坐、持名、读诵、发愿、回向等。所谓供养,是在佛前摆设香、花、灯、果、净水和食物。如果条件许可,应当每日换新,保持鲜度;否则亦不当有腐烂、污染、凋谢等的现象发生,以维持佛前的整齐、清洁和庄严为原则。所谓定时..
圣严法师:收心的练习
佛法教导我们抗拒诱惑、破除对七情六欲的执着,多利用因缘观、慈悲观,以及转变观念等方法,但有时这些方法还来不及用上、观念还来不及转变,就已经陷入欲望的泥沼了。所以最根本的方法,还是要「收摄六根」,也就是把自己的心收回来,使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的注意力..
圣严法师:不除妄想不求真
六祖大师的弟子永嘉大师,在〈证道歌〉中一开始就这么说:「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所谓绝学,就是没有什么好学的;无为,则是没有什么好做的。没有要学的东西,没有要做的事,这就是闲道人。闲,是空闲,但并不是懒,闲道人与懒道人是不一样的。懒道人是住在庙里样样..
圣严法师《禅修的要领》
身心放松禅修者的第一个条件,是把身心放松。头脑放松、神经放松、肌肉放松;放松之后,再用方法,便能著力。用方法时,不要紧张,而是有意无意把注意力放在方法上,这样,就不会消耗太多的体能。禅修期间,一天能有五、六个小时的睡眠是足够的,除此之外,饭后会有一些昏沉,那是..
圣严法师《放下的幸福》情绪管理智慧
简体版序:放下自己也放下别人当恼人的情绪来袭时,如何重拾愉快的心情?禅的态度是:知道事实,面对事实,处理事实,然后就把它放下。简而言之: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人生,真的有很多不公平要去接受。生活,难免出现逆境。逃避解决不了问题,只有用智慧把责任负担起..
圣严法师《佛教入门》
如何理解佛教对于中国人而言,不论他信不信佛,在日常生活及习俗之中,多多少少,均有佛教的成分在内。相对地,中国的佛教,也不全同于印度或其他国家的佛教;因为佛教到了中国之后,经过近两千年的发扬光大,早已接受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所以中国佛教,是外来..
圣严法师:如何种植福田
有一回释迦牟尼佛向一位农夫托钵,农夫却对佛陀说:「我耕田种穀,所以有饭吃;你不耕田种穀,何以要饭吃?」佛陀说:「我也耕田种穀,我是在所有的众生心中种田,播下善种子,善根会发芽茁壮;而你布施给我,就象是在种福德田,当我度众生时,你的供养便在其中。」有些人为求五福..
圣严法师:佛化婚姻与佛化家庭
谈如何建立美满婚姻佛教是不赞成结婚的吗?当然不是。不过,佛教的确赞叹出家的功德,那也并不等于反对在家人结婚,信了佛教的人也不会都该出家。其实,唐宋时代,在家的佛教非常兴盛,我们可以从敦煌石窟的文字记载、图画、或雕刻中,看到许多关于在家居士家庭生活的描述。宋、元..
圣严法师:把最难放下的东西放下
圣严法师是台湾法鼓山创办人,自喻为“风雪中的行脚僧”,曾获选为“四百年来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长期患肾疾的圣严法师,在2009年2月3日下午4时圆寂,享寿80岁。凤凰卫视于2008年底专访圣严法师,成为老法师人生最后一次透过媒体向世人开示。..
圣严法师:不要让「重话」变成「恶口」
「恶口」是用恶劣的、恶毒的、不堪入耳的言语侮辱人、伤害人,这种话最好不要说,因为说出来一定会伤人。一般说来,当父母、老师在管教孩子时,适时说一些重话,的确能对孩子有所助益。说重话时用比较严厉的语调,或者是措词重一些、音量大一点,不一定就是恶口。可是如果重话变成..
修行与工作互不抵触的
一般人对修行的认知、想象,大概只停留在打坐、念经、拜佛、闭关、打禅七等行门的修持,这其实只说对了一半。佛法讲的修行是要修正和调整我们身、口、意三种行为。也就是说把我们身体的、语言的、心理的三种行为,修改一下、修正一下,这就是修行。修行最要紧的就是随时随地保持念..
如何建立美满婚姻
(一)前言很多人以为,佛教是出世的,不主张有家庭,不希望人家结婚,这好象是说,信了佛教的人都应该出家,这绝对是错误的观念。其实,唐宋时代,在家的佛教非常兴盛,我们可以从敦煌石窟、文字记载、图画或雕刻中,看到许多关于在家居士家庭生活及婚姻生活的描述。元朝以后,佛..
星云大师《不能不信的因果》
信佛重要,还是信因果重要?我个人认为:宁可以不信佛,但不能不信因果。因为不信佛,佛祖不会气恼怨怪我们,降罪伤害我们,所以信佛固然对人生有很大的助益,不信佛也不会产生不好的后果。但是不信因果、不明因果、不知因果、不顺因果而行,则后果不堪设想。因为“因果&rdqu..
智慧与福报
一、福慧双修一般人拜佛都想祈求福报,但是有福报却不一定有智慧,若无智慧,福报本身就可能带给我们困扰。有福的人一定要有智慧,有了智慧,才知道如何运用福报和增长福报。因此佛教主张“福慧双修”,主张“悲智双运”,那才算是健康的修行。不管是福慧双修..
三种念佛的方法
一、共修念佛当我们要来寺院念佛的那一天,应该从早上就开始作好身心的准备。这一天最好能不吃荤腥,至少也只吃肉边菜,并且不抽烟、不喝酒。万一无法做到,或是到了晚上才想到要来共修念佛,而当天未茹素,没有关系,不要因此就不来,来了总比不来更好。来参加共修念佛时,一入寺..
禅修应该要注意些什么
通常凡是有心或有兴趣于禅修的人,比较不容易有宗教层次的信仰心,因为信仰本身是属于感性,而禅修的人,多重视自己的修行,希望从修行中得到身心感应,得到禅修的经验,因此很不容易接受宗教层次的信仰,其实这是绝对错误的事。很多人都以为,禅修要全靠自己,属于“自力&rd..
星云大师回忆母亲的感人事迹
身为佛子的大家,不但要以历代前贤为“根”,努力发扬他们利众无我精神;自己也要健全起来,立志成为万世子孙的“根”。1994年4月,是我十年来的第三次赴大陆探亲。从扬州来的兄弟,从广西来的姐姐,从上海来的表亲多人,都来到南京的雨花精舍,挤在母亲的床..
星云大师《命运的主人》
「世间上,不论是富商巨贾,或是贩夫走卒,每个人对自我都有一些期许和信仰。一般人除了信仰宗教以外,有的人相信金钱万能,有的人相信权势有力,有的人相信情爱美好,有的人相信友谊关怀胜过一切。当然,也有的人相信因缘果报,但是,芸芸众生中绝大多数的人还是喜欢相信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