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性

圆瑛大师:若照见蕴空,超登彼岸,自可度脱一切烦恼生死之苦厄矣。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义》丁四明观实效【经】度一切苦厄。【解】‘度’者,脱也。‘切’字,去声读之,非切物之切。‘一切’者,包括无余之义。界内有见思烦恼之苦,分段生死之厄。界外有无明烦恼之苦,变易生死之厄。若照见蕴空,超登彼岸,自可度脱一切烦恼生死之苦厄矣。丙二正..

唯有阿弥陀佛才称得上这七个字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莲池大师《西方发愿文》“导师”,引导人到菩提正道的就叫导师。因为我们众生都是无明、颠倒的,虽然有趋乐避苦的生命本能,但往往我们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乐,什么是真正的苦。我们往往以苦为乐、将邪为正,知见颠倒。三..

趣说无生

趣说无生学净土的都知道这首回向偈“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初学的人可能不明白,开始说生到净土,怎么又说悟无生?此处的无生指的是无生法忍,是空性的智慧,很高的境界。我们很难证入无生法忍,但应该了解一下它的含义,否则你看金..

宏圆法师:《普贤行愿品》请佛住世之五

作为能让众生依止和亲近的善知识,不是因为他的信众多名气大,也不是因为他能敲会念,更不是因为他的手段圆滑,而是要具足以下的十种功德。第一、就是要持戒精严;第二、要有定,能依正知正见对治烦恼的散乱;第三、要有智慧,这里所说,由持戒精严而生定,由定而开无漏妙慧;第四、..

放下了,就能拥有更多

2018阿青寺百日闭关10月23日,藏历九月十四日,又一年修学圆满的阿青佛子们,与亚青寺同步进入了冬季的“百日闭关”。《大圆满心性休息》中说:“乃至自己之内心,尚未获得稳固前,易受外境诱惑故,当喜安住静林间。”在一座座通往幸福的金顶下,他们正在以信心实现着“愿力”。由..

柏霖:印光大师对安士全书开示2

印光大师的对安士全书开示2《安士全书》(第002集)黄柏霖老师讲于2018年07月11日台孝廉讲堂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今天我们研讨《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今天跟各位报告的是:印光大师对《安士全书》的开示,〈序文二〉。在佛陀教育基金会所印的版本里面,《安士全书》,..

大安法师:唯有阿弥陀佛才称得上这七个字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莲池大师《西方发愿文》“导师”,引导人到菩提正道的就叫导师。因为我们众生都是无明、颠倒的,虽然有趋乐避苦的生命本能,但往往我们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乐,什么是真正的苦。我们往往以苦为乐、将邪为正,知见颠倒。三界火宅,我们觉得活得..

念此佛号,可得转轮王福报,现身飞游诸佛净土!

转载自倾莲池的博客论及诸佛名号功德,众所周知者,有如阿弥陀佛之四十八愿,药师琉璃光如来之十二愿,释迦牟尼佛之五百大愿。在佛经中,尚记载诸多殊胜佛名,以如来因地之不共愿力故,称念佛名会得到不同的功德利益。念诵阿弥陀佛圣号,如来接引往生之愿力,会特别加持于行者。而..

海涛法师:碰到人事的逆境,先退一步,安定自己的心,再以佛法来处理,事情才会有转机

佛法的目的是解脱生死。要「解脱生死」,重点在于心不要被抓住了。你的心被什么抓住了?这个叫「执着」。你一执着,你就会产生很多的分别心,你为了保护你所执着的东西,你就会起心动念…等等。所以我想,各位一定要经常念《心经》,念《心经》不是我会念不会念,而是知道#我为什么..

圣严法师:人的三世因果观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此乃说明十二因缘的流转和还灭也是离不了空性。从无明到老死一共有十二个阶段,显示生命的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流转的过程,这是佛法里很重要的理论和观念。佛法讲众生,是包括六道中的一切众生,而十二缘则是专从人的立场来看。..

海涛法师:以怨念报复去害人,百千倍会弹到自己

我想世间的这些法术还是有力量的,如果你的八字甚至有人给你作法,放头发、放指甲,都会有力量的。有一些菩萨说,师父说要剪指甲、头发做替身,她干脆把指甲、头发放在红包交给我们,然后我们那些小师父一打开就生病了,打开就睡不着觉。然后就终于找到是那些东西造成的,就问他,..

海涛法师:所谓善业、恶业不在于你念什么,而在于你的动机是什么?

有时候因缘不具足没有吃素,但是你以一个惭愧心说我先来念佛,要来超度这些不得不吃的肉,这也是个很好的动机。所谓善业、恶业不在于你念什么,而在于你的动机是什么?你的动机是希望吃肉的人多消业障,包括你自己,(以这样的动机)而念大悲咒,就好了;如果你不断念念念,念到一个阶..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和我们是什么关系?

我们念佛常常会生起一个问题:阿弥陀佛跟我是什么关系?我为什么要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会关心我吗?阿弥陀佛认识我吗?甚至说阿弥陀佛是不是真的存在,都是一个大问题。有个居士说他进关,他确实是有怀疑,但是有机会也就试试看吧。他出关的时候谈,开始都在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

嘎玛仁波切:金刚萨稀珍法忏悔罪业需趁早

有些弟子,接受了灌顶,却与金刚师兄弟发生严重矛盾,或者诽谤金刚上师,这就失坏了三昧耶戒。因此,在接受灌顶或听闻密法之前与之后,必须了解相关要守持的誓言。密宗三昧耶誓言,若详细分类,不下十万种。密宗诸续部中说:“三门即使一刹那离开三坛城之本性,也违越密宗誓言。”..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圆觉经原文唐佛陀多罗译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十方,不二随顺,于不二境,现诸净土,与大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

济群法师:“进取”与“执著”有何区别?

济群法师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近佛教,其实这是对佛教的误解。从世俗意义上说,进取心是好..

佛陀箴言:如来身到底会不会入灭

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化身《大般涅经》:迦叶,如来所以示病苦者,为欲调伏诸众生故,善男子,汝今当知,如来之身即金刚身。汝从今日,常当专心思维此义,莫念食身,亦当为人说如来身即是法身。【注】佛有三身之说,法身报身化身。法身空寂,本自清净,本来不生不灭,周遍含融,能生..

星云大师: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文:须菩提心有所悟,向佛陀说:「佛陀!您得无上正等正觉,是真无所得!」佛陀印可说:「是的,须菩..

仁清法师:不是所有的经典都讲空

所以接下来讲的那个识,识啊是一种垢然的心,为什么叫它个垢然的心,是因为我们讲的是顺生无明,顺生无明是一般凡夫在这个十二个链条当中轮转。在这个十二个链条当中轮转。《识经》当中说了,它叫六识身,六识身,然而呢,其中主要说的是阿赖耶识这个识。牵涉到很多的佛教名词,佛..

海涛法师:什么样的心念,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过去种了一个恶因,这个叫「因」。现在你起心动念,离开了悲心空性,这个贪痴的「缘」,它就会把业力拉过来。所以你越痛苦的时候,越不能起抗拒、排他、抱怨,否则你会恶性循环。那个时候你最好去做一点慈悲的事情、念佛,转变念头,#念头一改变业报就改变。所以每一件事情都有两..

信愿法师:《观经四帖疏》〈玄义分〉和会门之四番问答(一)

【观经四贴疏讲义】《观经四帖疏》〈玄义分〉和会门之四番问答(一)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上回我们探讨到第一卷〈玄义分〉七门料简的第六门和会门。和会门第五段“会通别时之意”。会通别时之意分为,成佛别时意以及往生别时意。我们已将这二段别时意探讨过..

海涛法师:碰到好的或不好的,完全决定在你的念头,念头决定一切

各位,当你心里对某一个事情不满的时候,你要赶快「嘛呢呗美」,你赶快「阿弥陀佛」。当你觉得这个事情被欺负了,这个习性又跑出来了,甚至你的嘴巴要开始去骂他了,你赶快停止,你一定要转念,因为我们是佛教徒,佛教徒要保持「正知正念」。「正念」,就是慈心、悲心、菩提心、善..

净慧法师: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

“唐朝蕲州双峰山道信禅师,承璨禅师后。其信禅师,再敞禅门,宇内流布。有《菩萨戒法》一本,及制《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为有缘根熟者说。”璨禅师就是三祖僧璨,信禅师就是道信禅师。“再敞禅门,宇内流布。”这句话的份量非同一般。达摩禅传到了第四代祖师道信禅师的时候,再..

达真堪布:《现观庄严论》讲记二十九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今天接着讲《现观庄严智度窍诀论》。己一、(广讲自在之因果)可分为二:一、广讲自在之因――正等加行;二、广讲自在之果――顶加行。庚一、(广讲自在之因――正等加行)可分为二:一、..

达真堪布:若是有智慧,在哪都幸福,在哪都快乐

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这是六度中的前五度,若是没有智慧的摄持,这些都不能成为般若波罗蜜多,不能成为到达彼岸的因。要到达彼岸,尤其要成佛,必须要有智慧。前五度是佛为了智慧而宣讲的,是为了产生智慧要修的。若是没有这些,很难产生智慧。若是没有智慧,这些都不能..

海涛法师:要改造体质,改变我们的相貌,用什么方法

1什麽心态,就会招感什麽状况。你希望你很快乐,那你要有好心,自然快乐的事情就跟著你来。2一手拉着苦难众生,一手不离开佛法经典,读经典的目的是要来帮助众生、帮助世界离苦的,这样才是学佛的真正目的。3我们要改造体质,改变我们的相貌,用什麽方法,就是用心,心善;相就善,..

嘎玛仁波切:认识罪障常常忏悔

罪障是总称,可分为业障、烦恼障、所知障和习气障四种。这些会对解脱形成障碍,因此称为“障”。一、业障:指自性罪和佛制罪(1)自性罪:自性的意思,是说只要去做,本身就属于罪业。比如十不善和五无间罪等一切罪业,就是自性罪。不管是不是佛教徒,不论有没有受戒,任何人只要杀..

佛教家庭观:夫妻不是冤家 儿女不是讨债鬼

家庭是一个人一生成长的重要场所,从出生到婚嫁另组家庭,家是生命的延续,是个人身心调和、价值观念养成的基础,是社会组成的基本单位,也是国家社稷安定的主要力量。在世界各民族、宗教中,中国提倡五伦、十义,家庭关系即占半数以上;印度婆罗门一生的修行,以居家期最长,强调..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是什么意思?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是什么意思?「无缘大慈」即诸佛菩萨利益众生是不需要任何外在的条件,虽与众生无缘,但是也发大慈心而救渡之;佛菩萨随时随地开放慈悲心,只要众生接触到他,众生就得度,接触不到他,菩萨还是在度众生。佛菩萨无处不在度众生,无时不在度众生。「同体大悲」即诸..

禅定与坐禅

关于禅定,《大智度论》卷五,龙树菩萨言:“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大智度论》卷二十八,龙树菩萨又言:“一切禅定,亦名定,亦名三昧。”可见,定(三昧)是指意识心专注于某一对象,而达于不散乱之状态。根据唐代高僧宗密的说法,禅有五种层次: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