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号

昌臻法师《修念佛法门有密切关系的问题》

“万修万人去”。这个话是净土宗的祖师永明法师提出来的。“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祖师的开示决定正确。但是不能错误的理解认为我现在都在念佛了,我就属于万修万人去了。不是这样理解的,下面从几个方面说明一下:第一、“万修”,什么叫修?..

昌臻法师《05年6月答西昌居士问》

一、问:我们怕冤亲债主鬼怪妨碍我们念佛,障碍临终正念,因此到修地藏法门的僧人那里,请他找冤亲债主,替我们超度,一个冤亲债主才花三元钱,这样的好事,应该推广吗?答:从佛法讲,我们每个人,从无始到今天,造的罪业无量无边,结的冤亲债主,也多得不可胜数。佛法教导我们,..

昌臻法师《重温印光祖师偈语的体会》

学佛的目的,是真为生死。了生死的捷径,是念佛求生净土。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是乘愿再来的人。弘一大师称之为三百年少见的高僧,并恳求为弟子。印祖一生专修专弘净宗,皈依者五十余万人。《文钞》广传海内外,影响深远。被尊为净宗十三祖。印祖这首偈语,是对净宗十二祖彻悟禅师那..

昌臻法师《以折服现行烦恼为修心要务》

我们今天讲的题目是:“以折服现行烦恼为修心要务。”“以折服现行烦恼为修心要务”是净土士宗第十二代祖师清初的彻悟禅师提出来的,对我们的修行很有帮助,现分四个问题来讲。第一,修行为什么重在修心。修行,也可以说修正我们的三业,关键就是修心,就是要..

昌臻法师《正助双修与理事双修》

这一期念佛七明天就圆满了。为了便于大家讨论,今天提前总结一下。通过几天的念佛,大家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对于净土法门,“十六字”纲领,学佛是为了生死,要发部提心,以及念佛的方法和要领也基本掌握了。普遍反应,在这里集中念佛一天,甚过平常念佛一个月。一般的..

昌臻法师《七佛通戒偈》浅释

这首偈语是过去七佛教化众生用的,非常重要。实际上只有四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前三句话就概括了很多内容,把佛教的基本教理都包括进去了,这也可以说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教化众生的纲领。作为佛教徒,我们应该很好的学习、领会、信受奉行。..

昌臻法师《净土是易行难信之法》

昌臻这一次回寺以后,早就想给大家谈一谈,可是因为病的原因,到今天才给大家见面谈这个问题。我今天想谈的,就是《净土是易行难信之法》,讲两个大的问题:一、易行。分为五点:第一点,念佛,三岁小孩,一教他都可以念。近现代天台宗的高僧倓虚大师本来是讲“教宗”的..

昌臻法师《临终助念往生》

今天谈的题目是“临终助念往生”。学佛的人特别是修净土的人,都希望临终能够念佛往生。那么要怎样才能作到呢?就不能不研究这个问题。净宗祖师印光大师的《临终三大要》,对此作了重要开示。还有《临终须知》、《临终津梁》、《临终切要》一类的著作,也是应该学习的。..

昌臻法师《佛七的目的意义和一心不乱》

我们的“念佛七”今天开始了。我想在这里谈两个问题:一、念佛七的目的及意义“打念佛七”,这个“打”字,就是举行的意思,我们平常说“打普佛”的“打”字,也是举行的意思,“七”就是七天的时间。“打念佛..

昌臻法师《一句佛号,一部经,一生成就》

一切法门,都要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才能有成就,净土法门当然也不例外。要想有成就,必须专修,不能杂修。但是,不少同修对于这个问题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错误理解,总觉得一句佛号太简单了。怕不保险,所以想方设法多增加一些。念这样经那样经,这样咒那样咒,甚至于兼修其他的法门..

昌臻法师《净土法门是末法众生的对症良药》

佛所说的一切法门,都能了生死,证菩提,法法平等,无有高下。但是,由于时节因缘不同,众生根机各异。如同治病,心须对症用药,方能获得疗效。从这个意义讲,当前提倡修习净业,更具有适时契机的特殊意义。第一,净土是末法最为适时契机的法门,一般说末法众生,善根浅,福报薄。..

昌臻法师《净土法门的十六字纲领》

净土法门的纲领,概括起来,就是四句话,十六个字:“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这是清代彻悟禅师提出来的。彻悟禅师早年参禅,大彻大悟后,改修净土,致力专弘净土法门。太虚大师论述近代中国佛教史,谈到由禅而净提倡净土的大师们时,说:“&he..

昌臻法师:「念佛现世获十种殊胜功德」浅释

一句佛名,是万种功德的结晶,具有不可思议的大威神力。它是生死苦海中的慈航,是漫漫长夜里的明灯。尤其是末法时期的众生,人根陋劣,退缘很多。正如《大宝积经》所说:“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证道果),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当代高僧道源法师也说:“末..

慧律法师《生从何来 死往何处》

前言好生恶死乃人之常情。多数的人忌讳谈死,殊不知‘人生自古谁无死’,死亡岂是逃避或所谓的‘看开’就能解决的。对于迟早都将面临的事实,早一点认识并作充分的准备,只会有好处;如此一来,将不至于对死亡的愚痴无知而产生不必要的焦虑与害怕,更不会因为..

常行精进,出阴界狱

【第四觉知:懈怠堕落,常行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佛说八大人觉经》【懈怠堕落常行精进】常即不间断;行即行持;精即不杂,专心致志、一门深入;进即有进无退。精进是要培养我们的意志力。修道就像战士披上盔甲上战场,跟百万魔军去对决,要有荆轲刺秦王“..

为家人买肉和烟酒会影响往生吗

问:我想吃长素和受持五戒,但是身边家人朋友要我帮忙买众生肉、马票和烟酒等不如法的事。如果不做会伤和气,如果做了又觉得内疚不安,不像佛弟子。这种情形请问应该怎样恒顺众生?在日常生活中有如上不如法的行为,如果有忏悔和念佛号是否可以带业往生西方净土?如果不可以往生西..

念佛之功德殊胜

《印光法师文钞》原文:十五一函接到,知徐老太病已大有起色。凡临终人,神识昏乱。若服大悲水,或香灰水,大悲米水,均可神识清明。若又有人助念,决定念佛而逝。一二年来,已有三人如是者。于十七日与汝一包香灰,连皮及药方重四两,作八封信寄,想已接到。念佛一事,约现生得利..

路边的「阿弥陀佛」

在台湾参学其间,我发现一个现象,在台湾的道边路旁,不时能看到写有“南无阿弥陀佛”字样的牌子,附近也没有寺院。这六个字,或者刻在石碑上;或者贴在钢板牌子上;抑或是立起一个方柱子,四面都写是“南无阿弥陀佛”;还有更简单的,就在道边竖起的一块高大的木板,用毛笔墨汁写..

念佛成就了一尊肉身菩萨

这是发生在浙江省岱山县衢山镇法华禅院的一件真实奇事。法华禅院的厚存老法师,一生修行以念佛为主,2009年12月示现小病,安详示寂,圆寂四年后开龛,惊现肉身不坏。厚存法师生于1928年,岱山县衢山镇鼠浪村人,俗名金彩利,三岁被别人领养,六岁因全身出水痘导致双目失明。之后,..

印光法师小传

一、简状印光法师,法讳圣量,自署常惭愧僧。1861年出生于陕西省合阳县,俗姓赵。幼攻儒书,21岁出家,22岁受具足戒。行脚参方,博学多闻,勤于劳作苦行,而以净土法门为根本之修持。33岁,由北京至普陀山法雨寺,精修念佛达20余年。1918年,法师58岁,始有居士将其文稿20余篇刊印..

静老说的话

前言佛法是「心」法,所以一切得要从「心地」做起。自己要往六道路走或要往西方极乐世界的路走,完全都在自己「心的品质」。我们凡夫因为八识(仓库)存档了很多很重贪、嗔、痴、妄想、执着、分别、我执五欲六尘…等等习气的种子。要是没真修行,就会永远留在六道转圈圈。因为凡夫..

多学习在逆境中念佛

人说世间的境缘,正是自己修行的助缘。以这个痛来说,不论是生理痛,肚子痛,病痛,或者什么痛,正好可以让自己观照自己的修行。当痛来临的时候,观照自己的心,此刻如此之痛,自己是否还能保持正念念佛?这个念佛的心力是否能强过你痛苦的力量?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自己临..

用短暂的痛苦,来解决长远的痛苦

什么叫精进呢,《广论》当中提出了两个定义。就是当我们在断恶修善度众生的这个三大的修学过程当中,你要保持两个状态。第一个,其心勇悍,你的心是勇猛强悍,没有怯弱,退怯之心,这第一个;第二个,你是无有颠倒,你是跟整个大乘的空假中三观智慧相应,你不是盲目的冲刺。我想我..

净空法师答:这样的出殡可以吗?

问:出殡,亲戚朋友送花圈,乐队奏歌曲,杀生大摆酒席,热闹非凡,虽亡人不能得利益,但做的人仍是很多。莲友们提议要改变这种传统出殡的方式,动员亲戚朋友不要送花圈,念佛、吃素、不杀生,组成一支念佛出殡的队伍。先是小车在前面开路,车背站着阿弥陀佛接引像,车内音响播放阿..

净空法师答:什么时候只一句佛号,而经咒都不需要?

问:老法师曾说“经典、往生咒到时间都不要,就是一句阿弥陀佛”。请问这是什么时候?净空法师答:临终往生的时候,以及往生之后八个小时,或者是十个小时、十二个小时,这个时候就是一句佛号,其他的什么都不要。人在病重的时候也只有一句佛号,所有这些经咒都不要,让他专心一句..

净土门内的上上人

净土门内的上上人,就是老实念佛人。老实念佛不容易啊!真正能做到老实念佛的只有两种人,一是通宗通教的大智慧者,一生精勤修学,一大藏经通彻明了,真正弄懂了世尊出兴世间的本怀,千经所指,万论所归,种种权巧方便,原来都是劝人念佛求生净土。此时方能放下世出世间一切,死心..

迷乱由主,悟则必胜

佛陀说,我们修止观的人就像热汤一样,魔王冤亲债主活在妄想当中,他就如冷坚冰。诸位你想想看,是坚冰把热汤消灭,还是热汤把坚冰消灭?当然是热汤把坚冰消灭,我是热汤,你靠近我,你就融化,这是邪不胜正的道理。所以徒恃神力,但为其客,魔王冤亲债主在那个地方很生气,但是他..

有佛法就有办法

在我这一生中,俗家父母生养我的色身,固然劬劬劳苦,但十二岁出家以后,佛教却给予我教育,长养我的法身慧命,让我受用不尽,更是功德巍巍。我在佛教里近一个甲子,深深体会出佛法的妙处,如果有人问我佛法有什么妙处?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有佛法,就有办法!」年少在丛林参..

广结善缘的几种方法

有人说: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佛经上也说:“未成佛道,先结人缘。”所谓结缘,就是和他人建立融洽的关系和良好的沟通。人生最可贵的一件事就是“结缘”,为了我们自己的生活愉悦,也为了大家的生命快乐,广结善缘实在重要。那么,怎么样才能广结善缘呢?..

般舟三昧的问答

问:有一部经叫《般舟三昧经》,尼众能不能行般舟三昧?答:不论是谁都可以。修行不分比丘跟比丘尼,僧众跟尼众是一样的。总说僧宝的时候,就包括比丘尼众。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这个僧宝,不是专指男众说的,女众也叫僧宝,这是不分的。问:行般舟三昧要怎么样设置?答:什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