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生

学过道前基础后的一点思考

《菩提道次第》道前基础的修学,是进入三士道正行的基础,其重要性导师也是反复强调。确实,通过这一阶段的修学,收获非常大。我将自同喜班到现在为止所学的正见进行了一个系统的梳理,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从认识暇满人身的难得和重大意义,到三士道建立的原理,在原有基础上,..

相信心念的力量

2017年1月15日早上,在厦门罕见的阴霾天,净莲寺庄严的一楼佛堂却济济一堂。有师兄,也有师兄的家人和孩子,更有白发苍苍的老听众。相熟的师兄们轻声细语地打着招呼。这场临终助念培训会并没有给大家带来沉重感,而是欢喜的等待。死是一定的,而什么时候死却没有一定。在死亡面前..

小鱼菩萨

下班到家,第一时间冲到鱼缸前,那条孔雀鱼死了,浮在水面,身上受伤的地方翻着白肉。我含着泪,捞出小鱼,口中念着三皈依,把它埋在花盆里,洒上金刚砂。心中无比痛楚。我已经被这种痛悔折磨三天了,今天尘埃落地,它“终于”去了。这是条被我“害死”的小鱼。三天前,看见缸里的..

神秘之YUAN

——班级庆生会“生”是一期生命的开始,我们不断纪念这个出生的日子,特别是在学佛后,我们开始反问自己:“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而在修利他的今天,我们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日会,整场生日会问得最多的却是:“他是谁?”早在半月之前,道睛师兄就在为这次活动积极筹备了,为..

明华居士:横死、夭折、生病等一定是灾祸吗?

在我们世人眼里,横死、夭折、生病,一定是非常不幸的事情,特别是发生在自己身上,会伤心、悲痛欲绝。这是非常正常的,因为我们六道众生视这些为痛苦,而六道众生都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特点,那就是情执非常重。用我们世俗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我们六道众生都非常重感情,夫妻之情、兄..

南怀瑾:一个学佛者的基本信念

学佛者的基本信念——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录南师怀瑾先生讲于十方禅林寒假共修会一九八五年元月你们目前这几天用功修持准提法,一开始还算精进、专一,但是连续的几个七期,是否能坚此一念,贯彻始终,甚至法会圆满后,仍然能将自己全部身心投注于准提佛母无尽无边的深妙法海中,那..

南怀瑾:生死问题,在中国文化看来不成问题

生死问题是人类根本问题,没有人不怀疑它,没有人不怕它,尤其人越老越怕这个问题,因为来日无多了,不晓得死了到哪里去。如果有旅馆可订嘛,也可以预订一个,可是不知道在哪里!这是很麻烦的事。——《庄子諵譁》“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懂了《易经》的道理,像我们学佛、学..

明华居士:清明节祭祖要不要烧纸钱?

1 我们多次说过,祭祖、超度祖先最好的方式是为他们念佛诵经做功德善事,将做善事的功德回向他们,虽然有些祖先我们都没有见过面,但只要我们用心去做了,他们一定能得到好处,如重罪减轻,投生到更好的地方等等。2 世间上的清明节,也是大家追思祖先,缅怀祖先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这世上真的有三生石吗

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这世上真的有三生石吗?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这世上真的有三生石吗?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这世上真的有三生石吗?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这世上真的有三生石吗?宋朝的大诗人、大文学家苏东坡曾经写过一个非常..

沈家桢:学习《金刚经》的真正用途

《金刚经》《金刚经》教人修福修慧消业,是一部各方面都顾到的完善佛典,无怪乎佛在经中说:“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又说:“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金..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有些人是不是不能学佛?

众生平等同体大悲众生有三六九等,有些人做总经理或成为政府高官,有些人是乞丐,朝夕为一日三餐而流浪,甚至有人做贪官,贪取大众钱财,更有人做妓女,用身体换来肮脏的钱。我们生生世世,业力驱动我们在六道中辗转轮回,能投生为人,是因为我们累世有修持五戒的善根,人身难得,..

学《金刚经》有何用途

●金刚经教人修福修慧消业,是一部各方面都顾到的完善佛典,无怪乎佛在经中说:“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又说:“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金刚经在中国是..

持诵准提咒的功德利益

一、前言佛说的法门,有的侧重现法乐、有的侧重后世乐。而准提咒则是以实现‘现法乐’为主。印顺法师在药师经讲记中提到:“近代人类重视现生安乐。现代人类所重视的是现实的人生,要求现实生活得理想、安乐。世间众生有种种苦痛的煎迫,所以要求出苦,倾向安乐;而一般所希求的安..

果卿居士:回忆一代高僧宣化上人

宣化上人:“你们个个都修得比我好,我要更精进一点。”——果卿居士回忆宣化上人我在美国,和我女儿,给宣化上人看病啊,他身体不好,因为我那时候还不知道他的一些事情,我说:“师父,你过去有一世做过土匪,拿着个大刀拦路抢劫。你拿了刀砍人家的后脑勺。”“哦,我过去做过土..

李炳南居士《随师闻法记》

道场是求道的地处,大家来道场,若不求道,只图热闹一场,这样什么好处也得不到。‘道’是什么?‘道’人人皆有,而人人皆不晓得,所以必须求道。现在有现在之道,将来有将来之道,这么说,是二个道吗?不是,‘道’只有一个没有二个。以爬阶梯为喻,上一级阶是上了道,上十级阶也..

禅修者如何才能选择来世投生的地方?

禅修者的来世投生有人问我:“禅修者如何才能选择来世投生的地方?”造成投生的业是在临终时成熟的业。更准确地说,它必须在一生当中最后的速行心剎那,即临死速行的时刻成熟。它决定人死后投生到善道或恶道。如果临死速行心是善的,则他将投生于善道;如果它是不善的,则他将投生..

扎西郎加上师:修持暇满人身的重要性

三士道次第乃西藏佛教的精髓、金刚乘的中心要义,以及兜率天传法的核心。三士道次第的根本在于了解意念或每一个人的心识是无始而持续的;自从无始以来,每一个有情众生的心都被无明、执着、瞋恨所染污。这些邪念使我们造作了恶业,承受痛苦的业果,例如出生在下三道或恶劣的环境之..

扎西郎加上师:皈依三宝及利益众生的重要性

今生今世有谁能够引导我呢?佛、法、僧三宝是我唯一的希望。由于恐惧沦落至下三道,加上全心信赖佛、法、僧引导的能力,我必须皈依三宝。三宝会如何护佑我呢?它们会引领我远离痛苦,并迈向解脱之道。是否要遵循此道,取决于我。奉行业之法则乃是解脱之道的精髓。业是明确肯定的,绝..

下辈子,想要做人不容易

投生为人不容易(资料图)投生为人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众生之中,堕恶道者如大地上的尘土,获人身者如指甲里的尘土。为什么这么说呢?一切众生自无始以来就为无明所惑,错乱颠倒,习气非常深重,所以自然而然、随时随地都可能做出恶事,并不用任何人教唆,直白一点讲,杀盗..

发菩提心:上求佛果,下化众生

开始修菩提心的时候,要造作地强迫自己发心。哪怕这种发心不是那么真诚,也要坚持发心,久而久之,自然流露的菩提心便能被引发出来。菩提心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上求和下化,上求佛果,下化众生。只有同时具足这两点的才是菩提心。以这个标准衡量一下,为了获得声名、利益或为了远离..

会打双盘紧闭两眼就是禅定吗

意不随着外境起舞,心念不执于过去、现在、未来文/嘎玛仁波切禅定波罗密多分为:凡夫行的静虑、义分别的静虑、无分别胜义的禅定。一、凡夫行的静虑很多人学习静坐,不是为了要调伏自己贪瞋痴的烦恼,而是想去感受杂念沉淀下来的过程,追求念头从波涛汹涌到宁静无边的觉受。为了耽..

达真堪布:一股暖风吹来,这也是化身佛

还有作用,各种显现其作用不空,万法皆空,作用不空。此作用是无碍作用。因为无碍作用,所以可以有业力的,可以有因果;一切作用都是无碍的,所以佛可以度众生。作用就是化身佛,三身无二无别指自性身,这叫四身。我们的体是空性、是法身,相光明是报身。我刚才讲的作用是化身,还..

慈诚罗珠堪布:戒杀放生 可以帮助自己心愿圆满

一、戒杀的功德1、现世的功德佛经中说过:诸佛菩萨、世间神灵都会对戒杀行为感到满意、高兴,并竭力赞扬戒杀之人。也许有人会想:诸佛菩萨是否会了知我的戒杀之愿呢?关于这一点,相信很多对佛教常识有稍许了解的人,都会轻而易举地作出解答。我们也有无数的例证可以证明,佛陀是全..

索达吉堪布:征服了外太空 内心却是黑洞

征服了外太空内心却是黑洞(图源:网络)科技时代的佛法今天的主题,我很喜欢。现在是科技时代,你们是科技大学,此时此地探讨科技与佛法,有不一般的感觉。爱因斯坦讲过:“没有信仰的科学是跛子,没有科学的信仰是瞎子。”他为什么这样说?以我的理解,科学若离开信仰的引导,对人..

《你可以更慈悲》正行:上等根器众生的修道(行菩提心:自他交换)——顶果钦哲仁波切

2.行菩提心菩提心有两个面向:相对菩提心和究竟菩提心。究竟菩提心是十地菩萨其中一地的菩萨所了悟之空性。在了悟究竟菩提心之前,重点应放在相对菩提心之上。在本质上,相对菩提心是利他心,也就是利益他人、离于所有自私目标的甚深愿望。如果正确地修持相对菩提心,究竟菩提心将..

《你可以更慈悲》正行:上等根器众生的修道(行菩提心:把衰用于修道)——顶果钦哲仁波切

B.把逆缘用于修道之座下修法为了在日常生活中继续修持相对菩提心,善用一个人注定要遭遇的逆缘,把它们当做修行的资粮是必要的。在座下阶段的修行,是修持与行菩提心相关的法门。逆缘有四种类型:(i)你不希望发生的四件事情,(ii)难以忍受的两件事情,(iii)利与衰,以及(iv)嗔恨与..

“六道轮回” 究竟是怎么回事?

佛教讲轮回,指的是无始以来,我们在“地狱、饿鬼、畜生、人、阿修罗、天”这六道中流转漂泊,受苦无尽。很多人会产生这样一个疑惑:这六道究竟在哪里?龙树菩萨在《中观宝鬘论》中说得很清楚:我们内心之中哪一种烦恼比较炽盛,将来就会投生于相应之处。相由心生,一切外境都是内..

死亡后并非什么都没有 还要经历这些

死亡后每个人会遇到的经历都不同当一个人的呼吸停止,我们往往就说他已经死去,已经往生了。但其实在这个人最深层的意识中,依然还活着,未完全离开。在其心识中还会有三个阶段的感受,才会真正陷入毫无意识的状态。直至恢复意识,经历中阴,逐渐形成来生的意识,再度受生。还要经..

死亡后并非什么都没有还要经历这些

轮回就这样,会带众生去往他该去的地方当一个人的呼吸停止,我们往往就说他已经死去,已经往生了。但其实在这个人最深层的意识中,依然还活着,未完全离开。在其心识中还会有三个阶段的感受,才会真正陷入毫无意识的状态。直至恢复意识,经历中阴,逐渐形成来生的意识,再度受生。..

嘎玛仁波切:修行的目的不是战胜别人

罪恶莫过瞋,难行莫胜忍,故应以众理,努力修安忍。伟大佛陀的一生当中,曾多次受到业障深重者,带着邪知邪见的攻击、毁谤、谩骂甚至羞辱。但佛陀往往慈悲对待,善修忍辱,更时时应机而教,以殊胜妙法度众无数。我等凡夫俗子,在生命当中时而遇到别人的批评、冤枉、讽刺、毁谤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