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痴

印光大师:如何对治淫欲

以下内容,为印光大师开示:对美色的欲望是全世界人的通病。不仅中等和下等根器的人,被美色所迷惑,就是上等根器的人,如果不努力约束自己,警惕观照念头,也难免被美色所迷惑。观察从古到今有许许多多出类拔萃的英雄豪杰,本来足以成为圣人和贤人,只是由于打不破美色这一关,反..

宏圆法师:佛的三达智:知过去、知现在、知未来

佛不是常常出现于世,是要众生善根成熟,有感才应,佛才出世。比如我们现在,释迦牟尼佛灭度,释迦如来灭度了,我们现在就是无佛期。因为众生的因缘善根不够成熟,要等到五十六亿七千万年的这么一段时间,我们大家善根成熟,才能感弥勒菩萨出世。弥勒佛出现世间,到时候龙华三会度..

大安法师:《往生论注》2016第六讲(3-4)

《往生论注》2016第六讲(3)――大安法师请看下面偈颂:【雨天乐华衣妙香等供养赞诸佛功德无有分别心】这是第三种功德成就“无余供赞德”。无余就是在十方所有世界当中,不会有遗漏,去供佛、赞佛的这种德能。偈颂就说“雨”,就是到他方世界去供佛,雨种种的天华、天乐、天衣、种..

印光大师极力推荐的《太上感应篇》《集福消灾之道》精简本

科技愈发达,人心愈迷失;物质愈文明,道德愈堕落;心灵愈染污,治安愈败坏。如何才能挽救世道人心、减少犯罪、自求多福、消灾免难,乃至如何才能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永息战争、天下太平呢?这些都是现代人最关心与忧心的问题。然而,尽管有不少人关心与忧心,但对于世间乱象、天灾..

宣化上人: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一失人身,万劫不复今天谈谈在佛教里忏悔的道理。诸佛菩萨不见众生过,众生有过当没有过,佛是不管的。可是自己所造的罪业,当时间成熟了,你自己便要受果报。众生觉悟的少,迷的多;明白的少,愚痴的多。所以规矩的、明白的众生..

宣化上人:把贪痴三毒心,烧成戒定慧

如何烧法?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什么叫金刚?就是不坏的意思。什么叫菩提海?就是大觉海。其实比海还深,比海还远。这种觉性是无边际的,是不可思议的。我们人人修金刚的法,把自性修成金刚般的光明,把真心修成金刚般的坚固,把身体修成金刚般的不坏。我们在般若堂参禅,就是修金刚大..

佛经中的经典名句:401句

1.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金刚经》2.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3.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圆觉经》4.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佛..

五盖四障与八寻思

菩萨四十六轻戒之三十七于他有苦不为拔《集颂》:“疾病、根残、体缺肢,远行、疲困身苦四。五盖四障八寻思,不赖他胜心三苦。嫌恨、恚恼不济扶,是犯非犯同前论。”前条重点在病,此条重点在苦,当然病本身就是苦。“根残”和“体缺肢”都是残废,..

这个佛七改变了我

我叫净玉,这是我第一次来到东林寺打佛七,这个佛七让我变成了一个真正的信佛者,让我终生受益,我知道自己的人生将从此改变。前几年,姑姑得了淋巴癌突然去世,让我感受到生命的无常。我开始烧香拜佛,想要祈求全家身体健康。那时,我总有种不祥的预感,2016年就开始,我经常带着..

若遇邪淫者,说雀鸽鸳鸯报

“若遇邪淫者,说雀鸽鸳鸯报。”——《地藏菩萨本愿经》假设要是遇着欢喜行淫欲的人。和自己的配偶──正式的夫妇,这不算邪淫。而是指非正式夫妇,为贪一时的快乐而去邪淫,这是错误的。即使就是正式的夫妇,要是能少有这种性行为,也是最好的。不要以为和自己的配偶,就可以随便..

周利槃陀伽的故事

周利槃陀伽,此云继道。其母省亲,生于路傍故。姿性鲁钝,惟诵半偈,证罗汉果。——《弥陀略解圆中钞》这是介绍十六位尊者的第七位——周利陀伽。这位尊者很有特点,极为愚钝。“周利陀伽”,翻译成中文是“继道”。那个时候,当地有个风俗,女人快要生产时,是要回娘家的。周利陀..

印光大师:当天灾人祸相继降临之时,须改恶修善

观世音菩萨,于无量劫前,久成佛道,号正法明,安住寂光净土,恒享真常法乐。但以悲心无尽,慈誓莫穷,救苦情殷,度生念切,故复不离寂光,垂形九界。于十方微尘佛刹,普现色身,寻声救苦,而于娑婆世界,愍念更深。其有善根未种未熟未脱者,令其即种即熟即脱。应以何身得度者,即..

佛像流泪的原因

namoamituofo南阿陀佛现在的人们大部分都是颠倒过一生-01-两个人非常渴,喝同一口井水时,一个用金杯,一个用泥杯。前者觉得自己富贵,后者认为自己贫贱;前者得到了虚荣的满足,后者陷入无谓的烦恼中。他们都忘了,自己需要的是“水”,而不是“盛水的杯”。其实,不论是“虚荣的..

宣化上人:没有自私心,就不会发那么大脾气

常行六度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布施度悭贪:人要是有悭贪,就要行布施。那么没有悭贪的心,要不要行布施呢?更要行布施!所以说,你能行布施,就没有悭贪。持戒度毁犯:持戒就会守规矩,不守规矩的人,就是不持戒;不持戒的人,就是不信仰佛..

度众不以为烦-佛为度一人曾用8万年

namoamituofo南阿陀佛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六精进品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劫之前,有一世界名为寂灭世界,正处喜爱劫中,净现如来应世说法。人民生活快乐幸福、财富圆满,寿量可达八万四千年。当时有一王子名为吉祥宝,相貌端严、财富广积、为人傲慢,他从未拜见过净现如来,..

这七种情况下绝不能杀生,护生放生积德改命

世人吃肉,认为理所当然,就任意杀生,积集恶业,世代相传,成为风俗习惯,不明白有什么过错。真是古人所说的:令人痛哭流涕,叹息不已!世人执迷不悟的大略有七项,列在后面,其他的可自行推想。第一,祭祖不要杀生先人如何佑子孙,代造杀业添罪孽当从修身立宗门,为人子女欲报恩..

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15

【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这是三毒中的第三愚痴。愚痴是智慧的反面,能把智慧的光明盖覆了而成无明。经上说愚痴能增长三毒,也是一切凡夫的生死根本,是八万四千烦恼的根源。愚痴增长便成邪见,从邪见遂受畜生的果报。爱欲拿水来比喻,嗔恚拿火来比喻,这都是..

印光大师:修持戒行,为末世众生,度脱生死苦海,最重要最切用之一方法

省庵法师劝发菩提心文有云,我释迦如来,最初发心,为我等故,行菩萨道。经无量劫,备受诸苦。我造业时,佛则哀怜,方便教化。而我愚痴,不知信受。我堕地狱,佛复悲痛,欲代我苦。而我业重,不能救拔。我生人道,佛以方便,令种善根。世世生生,随逐于我,心无暂舍。佛初出世,我..

宣化上人:在家如何修行?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师言。善知识。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韦公又问。在家如何修行。愿为教授。师言。吾与大众说无相颂。但依此修。常与吾同处无别。若不作此修。剃发出家。于道何益。”“师言..

这个心永远是清净慈悲,这是真正修菩萨道

萨道真正难行,你不发心则已,发了心就有天神鬼神来考验你。如果你不是真正的发心,必定会退转。真正的发心,你心是清净的,在顺境里面决定不生欢喜心,逆境里面不生嗔恚心,这个心永远是清净慈悲,这是真正修菩萨道。清净慈悲都要以平等心为基础,如果心不平等,你就决定不清净。..

圆瑛大师:别说没时间,这十种人正好念佛

念佛法门,对上中下三种根机,无机不摄。有情众生,具有知觉,但发真心,无一不能得度。只要一心称念六字洪名,不必广学诸法。善导大师云:“若要学解,从凡夫地,乃至佛地,一切诸法,无不当学。若欲学行,当择其契理契机之一法,专精致力,方能速证实益。否则经劫至劫,尚难出离..

妄想、分别、执着,什么是妄想?看完这个就懂了!

namoamituofo南阿陀佛什么是妄想?两个人非常渴,喝同一口井水时,一个用金杯,一个用泥杯。前者觉得自己富贵,后者认为自己贫贱;前者得到了虚荣的满足,后者陷入无谓的烦恼中。他们都忘了,自己需要的是“水”,而不是“盛水的杯”。我们在生活中也是如此,不要被自己不需要的东..

方海权:居家也需要良方

摘自《人生改造命运要义》之七我们生活的环境,对于自身来说,非常关键。而生活的内容,更加是息息相关。做为一个居家之人,一生运用得好。不单是能改造现生的命运和环境,而且能使未来得大福乐,心安理得。人是家庭的灵魂,住宅是家庭的外衣。我们对于衣服不修边幅,不只是外观为..

周利磐陀伽的故事

周利磐陀伽,此云继道。其母省亲,生于路傍故。姿性鲁钝,惟诵半偈,证罗汉果。——《弥陀略解圆中钞》这是介绍十六位尊者的第七位——周利陀伽。这位尊者很有特点,极为愚钝。“周利陀伽”,翻译成中文是“继道”。那个时候,当地有个风俗,女人快要生产时,是要回娘家的。周利陀..

黄念祖:修行人常犯轻敌之病

《谷响集》本集所答之问者,有初信、有未信,有初修、有久修,有禅、有净、有密,有专修、有兼修,种种不一。故所答亦随机而异。但万变不离其宗,唯以般若为导、净土为归。――黄念祖◎答信摘抄・答A居士(一)劝继续忏悔,念佛求生三月十二日来信收到。此信实是您能否往生的关键,..

海涛法师:不生气、不破戒、断恶修善改变命运

佛过去就和我们一样,都是造恶业的,不动如来,宝生如来,阿弥陀佛,不空成就如来,过去都是破重戒要堕落地狱的,但是碰到了中间「毗卢遮那佛」的慈悲,引导他们去大忏悔,忏悔以后,发了一个不动的誓愿,最后,不但消了自己的业障,还能够成佛,帮助更多受苦的众生,不动比丘过去..

梦参老和尚:这是修行最大的敌人

你想修行脱离苦海,第一要先断烦恼梦参老和尚《浅说地藏经大意》你想修行脱离苦海,第一要先断烦恼。你学戒、修定、成就慧业,目的是什么?断烦恼。坐禅持戒,这是很重要的,得定可以开智慧,但是比这更重要的是断烦恼。你修行的时候还有些障碍。我的道友来找我,我就告诉他,要注..

学佛人,一定要去掉这种心,否则修行很难有成就

每个人学佛的目的都不一样,但是终极的都离不开达到得道开悟的境界。学佛的本质在于看清现实,看懂人生,对一切事物不再执着,也不再迷茫。一步步的通过修行,净化自己的身心,每个人都是可能有所成就的。佛教中,“贪嗔痴”被称为三毒,每个人都深受其害,被它们所障碍。而最起始..

生活七巧,减少困难障碍

做人不能太过刻板、执着,不可以不知圆融、变通,否则在做人处事上会增加很多的困难、障碍,所以生活里要有智慧、巧妙。兹举‘生活七巧’如下:一、说话要有技巧:一句话能给人欢喜,一句话也能让人生气,就看说话者的技巧如何。有时候困难的事,经他一说,易如反掌;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