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恶语?无论所说的是何种话,无论是好听的还是难听的,只要让对方生起烦恼,让对方反感了,就是恶语。所以说话要把握分寸。虽然你说的话没有不悦耳的,但让对方起烦恼了;如果你说的话都是好听的,但是让对方起反感了,就是恶语。什么是绮语?到处说没有用的话,或者说了不该..
愚痴
跟菩萨学勇猛的心
为什么说菩萨是“勇士”呢?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心里没有畏惧。众生什么样的都有。我们现在的状态是“这个人比较善良,我可以帮助帮助,可以度化度化;那个人脾气太暴躁了、太凶恶了,我不能帮助,不能度化……”就厌倦了,远离了。这不叫勇士,..
发现错误就是一种开悟
以前,密勒日巴的弟子们说:“上师您肯定不是凡夫,肯定是佛菩萨或者大成就者再来。”密勒日巴说:“大家这样认为,对上师来说是一种恭敬,但是对佛法来说是最大的诽谤。我刚生下来时不是大成就者,更不是佛菩萨再来。起初,家里遭遇灾难,后来为了报仇杀了很多人..
怎样判断善与恶
问:怎样判断善与恶?达真堪布答:一般大乘和小乘共同承认的善恶标准,就是以贪嗔痴所做的一切都是恶,在不贪、不嗔、不愚痴的状态下所做的一切都是善。善恶的标准是很重要的,要取舍善恶,首先要懂得善恶的标准,然后以这个标准去判断善恶,去取舍善恶。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
布施波罗蜜
做布施应该像仙人做布施一样,仙人们宴请客人或发放布施的时候,对于高贵卑贱、强大弱小、贤善恶劣、高级中等的所有人,无有差别同等施舍。因为众生最可怜的地方,不是没吃、没穿、疾病这些暂时的困难,而是众生愚痴颠倒,烦恼痛苦。除了佛菩萨之外,众生都是一样的。不管是穷人、..
三轮体空,不要执着
我们讲过三轮体空,第二个是正行无缘殊胜,就是修正行的时候,一定要站在三轮体空的角度,不能执着。比如念佛的时候,不能执着自己,不能执着所念的阿弥陀佛,也不能执着念佛的过程。拜佛、诵经、持咒也是一样,如果执着了,还是没有做到正行无缘,还是不能解脱。我经常说,善业恶..
认真不执着 放下不放弃
《心经》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个道理说得容易,但真正要明白含义,要做到非常困难。“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在我们的思想概念里是矛盾的,实际上不矛盾,这叫超越,这是真正的诸法实相。用生活化的语言简单来解释,就是我们无..
父母应以什么心态处理与子女的关系
现在这些父母,大部分都成为儿女的“鬼”了。这个怎么讲?因为现在的父母都特别执着,特别牵挂儿女,所以都变成儿女的活鬼了,活着的鬼。我们讲过王鬼。它是怎么来的,就是人到临终的时候放不下,特别牵挂执着,死后神识离不开,无法解脱,于是堕落饿鬼道叫做王鬼。现在..
明观此心,哪个起心动念是痛苦的因
人都是一样,谁都不愿意感受痛苦。如果不想感受痛苦就不要造业。造业了就有因,有因就有果,就一定要承受果报。没有修行的凡夫不怕造恶业,就怕感受恶报。有修行的大德高僧、佛菩萨怕造恶业,不怕感受果报,所以他们特别注意,轻易不会造业。不造恶业就不用感受恶报了。很多人现在..
利益众生是圆满自己的方法
一提到发菩提心,利益众生,很多人有这样的心态,“我不为自己谁为我呀?我不利益自己谁利益我呀?”还有的人想,“难道学佛不能利益自己啊?那我学佛有什么意义?”不是这样的。你发菩提心,不自私、真心地去对待众生,这样才能感化众生。利益众生是解脱自己..
慎防无意义的绮语
现在很多人都有个毛病,闲话不离口。一见面就唠孩子怎么样、家里怎么样、单位怎么样,说这些没有用的话。我们都是学佛人、修行人,彼此之间都是善友,应该统统断掉这些闲话,交流佛法里的话题,谈谈修行上的体会,讲讲大德高僧的传记、经藏里的公案,这样能种下善根,培养慈悲心,..
心胸要打开,不要太狭窄
我们无论是在家里、单位还是在其他地方,任何时候对任何人应该都是同样的心态。对亲人、仇人、善人、恶人等一切众生,都不能有轻视和怠慢,应该恒时把自己放在最低处,把别人放在最高处。你能把自己放在最低处,实际上你就在最高处;如果你把自己放在最高处,实际上你就在最低处。..
把一切功夫下在心地上
我们无论是消业还是积福,主要都是调整这颗心。不管是好还是不好,不管是快乐还是痛苦,都是自己的心。包括这些鬼、魔,也都是心的显现。若是心里不乱,心里清净,这些外表上的显现自然就清净了,不会有什么不清净的。有的人总是疑惑:“是不是我身上有东西啊?是不是我家里..
心现地狱与极乐
地狱有八寒地狱、八热地狱、近边地狱、孤独地狱、无间地狱,这些地狱的痛苦都是不可思议的,都是因业力所现,因业力所感。比如,八热地狱里到处都是火焰,一进去就会被烧焦。地狱的众生就在那里感受这些痛苦,想死也死不了,活也活不了。各种兵器向这些众生刺啊、扎啊,砍啊、割啊..
出离心是别解脱戒的基础
戒律有别解脱戒、菩萨戒和密乘戒,在别解脱戒里我们讲了居士五戒。在有出离心的基础上受持居士五戒、沙弥十戒、二百五十三条比丘戒和三百六十四条比丘尼戒,才是真正的别解脱戒。如果没有出离心,受持这些戒就只是一般的戒律,不是别解脱戒,持戒持得再好,修得再精进也不能解脱。..
随喜就能获得他们的功德
我有时候真地想不通:我们这些学佛的人怎么这么愚痴啊?这么简单容易的事情做不到;这么简单的道理还不明白。佛讲的清清楚楚,你没有这个条件,你可以不出钱、可以不出力,然后不能嫉妒人家,一定要随喜。如果你能真正随喜了,佛说过,你也一样能得到这些功德。多好,这都是方便法..
身苦心不苦,身累心不累
你真正能够放下了,那个感觉我们很多人还体会不到。真正从心里放下了,那个时候才不要放弃、才不要失去呢,一切一切都是你自己,整个宇宙、整个法界都是你的。这么一说,糊涂了吧?很多人不懂这个道理。整个宇宙都是你的家,一切众生都是你的家人。你家多大啊,你的家人多多啊。都..
正视偷盗的果报
很多人家里很贫困,特别想改变现状,想发财,因此采取了各种方法,起早贪黑地积累财富,但是始终没赚到钱,也没发财,还是那么贫穷。这是什么原因?就是往昔偷盗的果报。偷盗是指将不属于自己的,而是属于别人的财物、受用,在没有经过对方的同意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渠道、手段据为..
不要遇见一点点障碍就退缩
我们都是修大圆满法的人,当下就是圆满,哪个不圆满?违缘是自己找的,障碍也是自己执着的。怎么去对待,怎么去接受,怎么去运用这些,靠你自己。如果你有智慧、有修行,这些都是好事。你看见有坏事、有坏人,这都是自己的问题,重要的是你从哪个角度去面对,从哪个层面去理解。你..
浪费公家财物是消自己的福报
有机会使用公家、单位的财物,这也是自己修来的福报,浪费这些就是消耗自己的福报。一旦福报耗尽了,就要感受恶果。现今社会,占用、浪费、挥霍公家和单位财物的现象非常普遍,其实这个罪过特别严重,这都是消耗自己的福报。通常,人们都会认为这是单位的、老板的、国家的,可以随..
转变因果,改变命运
用佛法衡量自己,才能找出自己的毛病;用佛法改正自己,才能真正地改变命运。佛讲“唯心所现,唯识所变”,都是因业力所现,因业力所感。一切都是自己造作的,自己的心改变了,一切都将改变。人有各种愿望、欲望,且都想实现愿望,满足欲望,而很多时候却事与愿违。其实..
度化众生,智慧比神通重要
现在很多人都想玩神通玩神变,说的还很好听:“有神通多好啊!更有能力帮助众生,利益众生。”如果你的内心里有智慧、有觉悟,那你活着就成菩萨、成佛了;如果你的内心没有智慧,只有神通,那你活着就变成鬼神了。如果活着成鬼成神了,还能利益众生吗?《佛子行三十七颂..
心态放平了,一切都一帆风顺
修行,就是要把心态放正、放平。心放正了,一切都风平浪静;心态放平了,一切都一帆风顺。我们有的时候会遭受种种磨难,一切不吉利、不幸的事都遭遇了,这个时候也不能自卑,要多看自己的功德和成就,往下比:“我虽然很痛苦,但是和地狱的众生相比,我的痛苦不算什么。虽然..
变化之苦
变苦是六道轮回中的三大根本苦之一。比如说在人道中,人们即使拥有了快乐,也是一时的,瞬息万变。健康、幸福、名誉、财富、感情等,转眼间就会变成痛苦。即使有再多的财产,有再大的名气,有再深的感情,也是说变就变,说失去就失去。这个世上没有不变的,没有恒常的,都离不开无..
佛法是种活法
今天我在这里给大家简单地开示一下。我们学佛修行,不仅仅是来世不堕落恶趣,能够往生西方净土,今生今世也有非常大的好处和利益。我们学佛修行不是要为了今生这些暂时的利益,也不是特意要求世间的这些名闻利养,这都是自然而然就能得到的。每一个人都一样,都想自己能够得到幸福..
求之不得的违缘障碍
如果今天我们突然得到了好多财富,心里会非常高兴。同样,对于一个真正的修行人来说,遇到了违缘和障碍,那是求之不得的,因为那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那才是真正的如意宝。要成就,就要从这些对境当中修练。不是要逃避,而是要面对。若是有智慧,我们可以在生活、工作的场所中磨练..
出轮回要先断除对世间的贪欲
佛法里讲的善恶的标准,最低的是小乘。若是为了世间,所做的一切都是恶;若是为了解脱,所做的一切都是善。对世间没有任何贪恋,日日夜夜求解脱,这就是出离心。上三道的众生虽然有福报,但是为什么没有摆脱烦恼和痛苦呢?就是因为有贪心和欲望。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痛苦的因叫恶..
修行人主要存在两个问题
修行人主要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不按次第修行;第二个是修行和生活脱节。所以学佛修行不得力。有的人修行好多年,但是越学越糊涂,越修越没有信心,最后灰心退步了。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从佛法中得到利益。如果得到真实的利益了,不可能放弃。有的人,每天做早晚课都特别勉强,当..
心在散乱吗
如果一个人手里拿着锋利的宝剑,让另一个人端着装满油的器皿走路,并且威胁他说:“如果有一滴油溢出来,就砍断你的头。”这个人肯定会小心翼翼、特别集中精神地端着这个容器。这种状态就是不放逸,内心专注。我们就应当这样去分辨善恶、取舍善恶,时刻集中精神,唯恐生..
如何对怨敌生悲悯心
我们所谓的怨敌等,其实都应该是我们悲悯的对境。我们不应该嗔恨他们,更不应该伤害他们。这些所谓的怨敌,由业力牵引,受烦恼控制,经常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总是不小心就伤害到自己,处处遇到不幸和痛苦。他们的内心如此愚痴、盲目,他们的所作所为也是如此。人们常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