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科学科学自身的误区现在反过来看一下科学,请问科学有没有局限性?现代科学有没有自己的误区?科学有其自身的误区。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唯物主义世界观,这本身最大的一个误区是,即唯物主义者却不知道物质是什么!这也使得这一命题具有某种讽刺意味,现在的唯物主义者甚..
信仰
心悟法师:在家居士如何如法擦洗佛像
在家居士如何如法擦洗佛像居家学佛者,皆会供养佛像,朝暮礼拜文,以此践行信仰。佛陀灭后,化相三宝转为住持三宝。今日所供之佛像为佛宝,印刷之经卷为法宝,单身僧装素食之僧为僧宝。三宝具足,代表佛法久住世间。众生供养三宝,可培植福田,种未来解脱之因,龙华三会值弥勒世尊..
怎样在生活中运用佛法
佛法就是艺术化的生活,是一种被净化、优化的一种生活您说到“佛法就是生活,《普贤行愿品》也是一种生活”,您平时在生活中是怎么运用普贤行愿的?如何将佛法融入到生活的?如孝法师:这个问题很重要,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做一个示范。我们首先要明白,生命有三个台阶:第一个台..
电影《神异博士》告诉你的修行密码
世界并不只是我们看的那样有云:如实知世间,即是出世间。很多看似世俗的事情,如果你用出世的心去做,那么这件事情也就变得不俗了。比如说拍电影吧,有些人拍电影纯粹是为了票房,为了名利,而有的人拍电影在启迪人生意义的同时就把票房完成了,显然后者更高级,更聪明。听说最近..
达照法师:回归的道路绝妙无比
身心安住的人,总能够在大智慧的背后,蕴含着无尽的方便法门,常人虽然难以把握,凡夫俗子又怎能望其项背呢!在貌似疯疯癫癫的当下,竟然是不住生死无为无造作的展现;在极力与人方便成人之美的同时,还是无愿无求的契入于空性;在重拈灵山微笑鹿苑悠游的往昔,映衬出千古不变的真..
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生活中的观世音
观世音菩萨我今天要讲的主题是“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生活中的观世音”。所依据的经典是《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诸位大德,今生我们一起膜拜在释迦世尊的金莲座下,终日沐浴在妙法甘霖之中,尽情地吸收佛陀洒落的清凉法水,浇灭了很多埋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烦恼之火,可谓是醍醐灌顶,..
学诚法师:这样的人生是你想要的么?
规划人生一座城市先要进行城市规划,然后才能去建设。人的生命也是如此,先要做好规划,然后一步一步去做。很多人无法很好的规划自己的人生,是因为他们意识不到规划与建设的前提是认识人生,对自己的生命有所认识。规划好自己的一生,首先要注意几个问题:自己与自己的关系,自己..
竺摩法师:人生在世 什么东西最靠得住?
佛法今晚我有机会在此与各位宣讲佛理,真是高兴。现在我要提出一个问题来讲,就是:“人生谁最可靠”?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我们平常或者都有说过或听过,做人要有一个靠山才稳。但这个靠山颇有问题,究竟谁最可靠?靠那一座山才稳?如果靠不稳的话,就算它是山吧,恐怕也有倒下来..
从禅净等持到念佛禅
坐禅禅与净,是两个在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佛教修行方式。禅净等持是自唐、宋、元、明、清以来中国佛教修证的总方向。然而,近年来,由于所谓末法时代的悲观主义,而引发了一些欲以净废禅的偏激思想。我认为,对于佛教的认识,应该是整体、全面的,禅与净是中国佛教的两大基石,..
如何做好临终关怀
从另一方面来看,国人长期受唯物论教育的影响,缺乏信仰生活和心灵归宿。年轻时忙于工作和家庭,可能还没多少感觉;老来无所事事,精神生活显得格外贫乏。所以,全社会都在呼吁关爱“空巢老人”。这固然值得提倡,但我觉得,比儿女不在身边更可怕的,是内心的空空荡荡,无所依靠。..
做人的标准
学佛的最后落脚点在什么地方?我想,落脚点就在实际的做人做事当中。我们学佛就是希望做一个好人,希望人生过得更圆满、更有意义。好人的标准就是向善、向上。向善就是不做坏事,只做好事;向上就是做好人,做圣贤,做伟人,成佛作祖。无论是从佛教的角度来说,还是从社会的角度来..
我们学佛的目标不是出家 而是出世
学佛的目标是什么既然我们要追求智慧,那就不能被形式所局限。我们道场这么多年来有两个愿,第一个愿叫“以法相见”,第二个愿就是“不结人缘,不结财缘,只结法缘”。为什么要发这样的愿呢?这不是冷漠,而是因为在这个愿的基础上,一个初学佛的人,已经知道佛法的规则在哪里了,..
圣严法师对话龙应台:什么是真正的信仰?
佛教对永恒生命的信仰龙(龙应台):在我来之前,您的秘书在电话里问我:“有没有特别的问题想请教师父?”我说没有。可是挂了电话之后,却开始去想:如果一定要有一个问题请教圣严法师,那么,我想还是三年前的那个问题——关于生死。自从父亲三年前过世后,我才开始比较严肃去思..
惊心动魄 一场破斥佛法邪见的空前辩论
黄晓明饰演玄奘大师剧照玄奘大师求学印度期间,戒日王已成为印度各邦国中最大的盟主。当时教派林立,各具强势。戒日王本人是信仰大乘的佛教徒,亲自担任大乘最高学府那烂陀寺的大护法。在历次重大的护法活动中,曾筹巨资为寺院修建一座高过十丈的黄铜精舍。此举引起了小乘佛弟子的..
生活禅与禅生活
今天简单地和大家讲一讲生活禅和禅生活。这是个老题目,也是个新题目,要讲好这个题目并不容易,同时这个题目恐怕永远也讲不完。我说这个话的意思,是希望“生活禅”这一理念真正成为大家修行的理念、生活的理念,成为佛法在二十一世纪接引人的一种法门。尽管现在的信息比较发达,..
圆瑛大师禅净双修的思想
(一)由禅入净的实践圆瑛大师,福建古田县人,十九岁于鼓山涌泉寺拜增西和尚为师。二十一岁从福州到江苏常州天宁寺,亲近禅宗尊宿冶开禅师修禅六年。时常定境现前,身心廓然,曾于定中悟后写了一偈:“狂心歇处幻身融,内外根尘色即空,洞彻灵明无挂碍,千差万别一时通。”到了二..
禅门法眼宗第三祖永明禅师是怎样一位祖师?
永明延寿大师汉传佛教八大教派发展壮大以后,禅门五宗完全独立。在五大宗派中,只有永明延寿禅师及其法眼宗回过头来,沿用完整的教法体系,不仅汇归,而且统摄全体教法。不立文字的禅宗,一旦作起文字商量,便要将所有的文字统摄到一起——这是法眼宗的壮举。提到永明延寿禅师的“..
正慈法师:如何照顾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心
人都要给自己的心找一个归宿,给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心找一个安顿的地方修行最重要是四个字:“信、解、行、证”。为什么会信得不深、信得不真呢?是因为我们理解得不够。有的人不注重形式,觉得形式不重要。烧香、拜佛就信佛了,不需要皈依,不需要受五戒,不需要受在家菩萨戒。甚..
净土信仰是如何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开花的?
慧远大师六朝时期,是中国文化史上最具有超越意识的一个时代,那个时代整个的崇尚老庄哲学。可能站在世间法来看叫“清谈”,甚至说清谈误国、不切实际、放浪形骸——竹林七贤——越名教而任自然,推崇隐逸之风。是这么一个很特别的时代,好像从政治、经济来看,挺混乱的。五胡乱华..
茗山法师日行一善的神奇效验
“慈”,就是牺牲自己而施与他人之安乐;“悲”,就是同情他人而急欲救其痛苦。《大乘义章》曰“爱怜曰慈,怆恻曰悲”,又曰“慈能与乐,悲能拔苦”,《智度论》曰“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即是此义。“主义”,即是“由思想而生信仰,由信仰而生力量”之谓。“慈..
茗山法师《我的慈悲主义》
一、绪言这是作者十年来身体力行并深深获得效验的一个主义,初行时未能自信,又怕人说我自赞、诳他、打妄语,只好自己受用,从未公开发表;今年春,看书看到有“教授的诲人精神,应将一解一得尽以传人”的话,乃于焦院第一周的精神讲话,向各同学讲过一次,最近想把这一得之愚,本..
依赖自己和依赖老师之间的界限在哪里
一信徒问师:师父,对老师的依赖也是一种执著吗?需要老师的肯定也是一种妄念吗?依赖自己与依赖老师之间的界限在哪里?师答:对老师的依赖是一种执著。需要老师的肯定其实也是一种贪执。这里分为两种老师,第一种是真正证得无我智慧的老师;第二种是凡夫的老师。如果是前者,那么..
“还俗和尚”相亲 跟佛教有啥关系?
相关新闻图近日,江苏卫视的《缘来非诚勿扰》播出一期节目,说相亲的嘉宾是一个少林寺还俗的和尚,节目组为了搏人眼球,打着“和尚相亲”的名义,又娱乐了一把佛教。真是感叹,难道社会道德堕落到如此程度吗?为了上头条不惜损毁佛教的声誉,简直有点丧心病狂,不择手段啊!那个人..
日行一善的神奇效验 佛门高僧现身说法
日行一善“慈”,就是牺牲自己而施与他人之安乐;“悲”,就是同情他人而急欲救其痛苦。《大乘义章》曰“爱怜曰慈,怆恻曰悲”,又曰“慈能与乐,悲能拔苦”,《智度论》曰“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即是此义。“主义”,即是“由思想而生信仰,由信仰而生力量”之..
济群法师:如何做好临终关怀
临终助念是书院的慈善项目之一,目前主要针对学员及直系亲属。每次关于助念的培训,参与者都很踊跃,这也反映了很多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需求。生、老、病、死是人生四件大事,尤其是现在的中国社会,已步入老龄化门槛,并处于逐步加深的阶段。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中国将..
让生命启动觉悟的力量 在烦恼中把你的善根种起来!
委骸回视积如山,别泪翻成四海澜。世界到头终有坏,人生弹指有何欢。成男作女经千遍,戴角披毛历万端。不向此生生净土,投胎一错悔时难。让生命启动觉悟的力量当我们安住心性以后,我们就从心性里面开始观察人生的因缘。观察因缘我们先看看我们的过去,就是我们过去是怎么过的。“..
皈依三宝的佛教徒可以拜鬼神吗
有人问:皈依三宝的佛教徒能不能拜鬼神?我们中国人信佛,大部分是神佛不分的,其实那些神佛不分的佛教徒,如果严格地说,他们不是佛教徒,而是神教徒。不过他们之有宗教的信仰,仍是根源于佛教的关系,所以他们本身不会否认他们信的是佛。既然神佛不分,他们所崇拜的对象也就很复..
星云大师:如何充实我们的人生
如何充实我们的人生星云法师答:有人说,时间是最公平的,不管贤与不肖,每个人的一天都是二十四小时。但是同样的时间,为什么有的人日子过得很充实,有的人却浑浑噩噩的虚度一生呢?这当中就在于懂不懂得自我充实,如何自我充实?一、生活佛法化:一般人的生活里无非是金钱、感情..
怎样才能生出坚定的信心和愿心
一信徒问师:师父怎样才能生出坚定的信心和愿心?师答:当我们的修行不再是为了躲避烦恼,不再是为了炫耀功德,也不是为了要成为什么,或最终去到哪里,只是全身心的努力释放自己,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安详,柔软,清明,沉默时所生发的心才是坚定的信心和不退的愿心。之前所有的..
若离妄语,即得八种天所赞法
复次,龙王!若离妄语,即得八种天所赞法。何等为八?一、口常清净、优钵华香;二、为诸世间之所信伏;三、发言成证,人天敬爱;四、常以爱语安慰众生;五、得胜意乐,三业清净;六、言无误失,心常欢喜;七、发言尊重,人天奉行;八、智慧殊胜,无能制伏;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