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佛陀,认识佛法》之二的修学,让我深深地看到自己身上的魔性,经常跟着念头跑的状况。为此,一度沉溺、消极,看不到自己内在也有觉悟的潜质。班级共修上,师兄们的分享让我很获益,也让我重新去审视了自己,重新学习法义,梳理、思维、对照。(1)我的生命也具有觉性吗?导师在..
正念
爱的力量
每次遇到慧娅师兄,总不忘向她取经。今年2月去厦门时,和她并行走了一小段山路,就抓住机会请教慧娅师兄,是如何把这么多义工工作又快又好地完成的。因为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我一段时间。慧娅师兄依旧露出纯纯的羞涩的小女生笑容:我真的没做什么啊。她想了一下,说:“可能受我妈..
责任与利他
我进入辅助员的义工岗位刚刚满三个月。这三个月中,和师兄们一起学习同喜班的课程,不仅自己要修学,同时还要熟悉模式,辅助引导师兄们修学。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投入,对于我来说,这是修学上的一个新起点,也是一次质的改变和提升。以前都是自修后进入小组和师兄们一起共修,再到班..
戒为正顺解脱之本
适逢五一,我再次受皈依,受五戒。为什么重复受?只有我的内心知道,原因是,自己做得实在不好。这一天,来皈依受戒的人很多,站都站不下,已经排到天王殿的台阶上了,拜垫都来不及摆。队伍一直在变化位置、顺序,尽量让大家都站开些。义工师兄们见缝插针地递来小垫子,此时,我已..
做一名终生的学习者
一早准备出门上班,手机上收到了一条信息,是师兄发来的。粗粗浏览了一遍,是新班一位学员对刚刚开始三级修学的一些思考,看得我心情有些沉重。没来得及细想,就匆匆出门了。送完孩子,在地铁上,又翻出了这条信息,再一次仔细地看。这是我第二次做新班辅助员了。面对新学员的种种..
从痴情到法情到多情
学到《佛教徒的人生态度》之三,导师讲解了出世与入世、多情与无情、随缘与进取三个主题。班级共修的时候,除辅助员师兄分享了“随缘和进取”之外,师兄们都分享了“多情和无情”。看来,大家的角度多是以自己为原点,用法来审视自己的因缘和亲友、爱人......有心学佛,本身都有一..
践行八字方针,转化违缘
随着同喜班的结业,班级的氛围、凝聚力、修学效果好像都还不错。于是,在同行的赞许下,在学员们的感恩中,作为辅导员的我渐渐地迷失了自己,陷入了我执的迷境中,傲慢,自以为是随之而来。一、在对境中,照见设定一切都是因缘和合的假相,好与坏的转变就在瞬间,让人防不胜防!在..
晨起定课
许久没有跟师兄们一起定课了,今天一早,手机信号挺好,想着跟大家一起定课吧。可是进班级群以后,发现师兄们都还没来,只有辅导员师兄在群里,等待着大家。一看没有人就自己准时开始了。看到这样的情况,心里一阵内疚。前段时间,一直跟大家一起定课,可是后来因为手机流量不够了..
皈依中的“蜕变”
今天又一次参加皈依了,算上来,加上这次已经参加四次皈依了。感觉每一次参加的感受都不一样,一次一次在成长,一次一次在蜕变。还记得第一次参加皈依,对皈依朦朦胧胧的,甚至傲慢得执着于“我没有彻底明白皈依的目的”而没有选择皈依三宝;第二次参加皈依,是抱着一定要去皈依的..
清晰定位,彼此成就,相互促进
2016年,我在承担实习辅导员的同时,又有幸承担了另一个班的辅助员。这里和大家分享的是,在清晰定位的基础上,辅助员和辅导员应该如何与对方配合,共同成就每一位学员。第一,站在辅导员的视角,辅助员应该如何与辅导员配合呢?答案还在辅导模式的定位中。整个辅导团队的定位无疑..
走出阴霾
最近一段时间,感觉自己的小心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伤害,来自家庭、事业、修行中的各种误解、指责、对立……各个角度的观察修都尝试了,可不良情绪依然反复无常,正知正念依然力量不足,这使我不得不停下来反思自己:我到底怎么了?我该如何走出这种阴霾?观察的过程中,我看到自己的..
我知道八步骤怎么用了
这次的十八字方针大共修,让我受益匪浅。之前学习八步骤,觉得八步骤真的很好,但就是很难落实。通过一天半的学习,我发现自己终于明白如何操作了。在此,和师兄们分享一下我的收获。对于八步骤,第一步的重点在于了解每句话的含义,而不是对名相进行“钻研”,那是在钻牛角尖。修..
担任实习辅导员的福利
回顾自己的修学历程,发现不知不觉中已在三级修学模式里学习将近四年了。从前年的辅助员、去年的实习辅导员,一路走来,发现自己有很多的收获与感恩,在此分享给大家。导师说,做辅导员是一条最快的成长途径。当时,我就是冲着导师这句话去承担的,实践证明,一点儿也没有说错。我..
艰难处的修行
回忆过去的经历,真是悲欢苦乐全不由我,一切都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着向前走。而无明迷惑的凡夫却在悲苦中挣扎,努力,最后适得其反。一切都源于迷惑,且不自知。当下正经历的一件事,似乎是为了让我对轮回有更深刻的体验而来的。家里师兄因一个电话对我产生了毫无根据的猜忌怀疑..
归心似箭,一路波折
到西园寺是来朝圣的,回菩提家园,早已成为众学子们的共同心愿。故对于此次来西园寺参加培训和菩提家园义工行,我内心十分好乐,充满着期待。正所谓好事多磨,一路的波折也考验着自己,检验着心行。每年都会去一趟西园寺,对于行程再熟悉不过,所以也就落入了理所当然的设定,就如..
禅行世纪公园
五月,携一缕浅夏的芬芳,拂一把五月的清风。期待已久的网络小师兄慧悦归国啦,班级师兄们激动不已,早已策划好了迎接小师兄的活动。在世纪公园的绿色步道旁,我们排成一列,保持正念,觉知着自己的每一步,就这样开始了一小时的晨练“行禅”。慧万师兄告诉我们,行禅的目的就是行..
一个馒头引发的思考
机缘巧合,我在班级共修前品尝到八宝馒头,一个中间馅是坚果的杂粮馒头。当时自己的感受是行百里者半九十,要一口口坚持才能发现精华,如果中途放弃了,就如深入宝山空手而回。也联想到佛法的修行都是在心,外在都是表象(因为这馒头外表而言很普通),内心的富足才是最重要的。恰好..
在集体活动中调整心行
春天,本是踏青好时节,又逢本季度班级庆生,商议决定把庆生活动选在上方山。慈善义工很早就拿出了活动方案,奈何师兄们响应度不高,加上近期阴雨,不敢保证活动当天是否放晴。面对师兄们的冷淡,慈善义工颇有无力感,我也很着急:班级氛围如果一直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才能有凝聚力..
班级共修是我们的加油站
最近我们学到了佛陀传,师兄们对佛法的整体理论架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找到了佛法的“树干”如四圣谛,十二因缘等。在班级共修时,师兄们围绕着法义谈到了各自的收获和理解,整场共修法喜充满,收获良多。首先分享的是道之师兄。道之师兄由于工作比较繁忙,用于学习的时间比较紧张..
重温学前引导
因培训与共修冲突,没能参加本次共修,感觉有些遗憾。另外,我要表达一下思念之情,我非常非常地想念师兄们:五一约不约?自从学完第一遍《道次第》,再次学习学前引导,我有两种心行产生:第一,自责的心理;第二,欢喜的心理。自责的心理源于,对之前学过的内容,我已经不记得了,..
进入书院这一年
不知不觉,进入书院已近一年。这十一个月,是除了上学工作外,目标最明确、过得最清朗的十一个月。甚至这十一个月,铸成了我以后人生的里程碑,将我带入了崭新的岁月长河中。不再浑噩、迷乱、随波逐流,用所谓的充实打发人生,而是在清澈与日渐清醒中整理前进、蓄势待发,给自己和..
在辅导中安享随喜乐
《学员手册》中讲到自修方式的第三点是在生活中检讨自己的不足,随喜他人的进步;在共修的意义中也讲到共修可以让我们检讨自己不足,随喜他人功德。《道次第》在七支供里也讲了随喜支。《入菩萨行论》的《受持菩提心品》也讲到随喜是积累资粮、帮助发起菩提心的方式;《护正知品》讲..
我为何选择提前退休
回顾我的学佛因缘,其实最初的时候也很简单。一是几十年人生,经历过甜酸苦辣、爱恨情仇,我总想找到一个究竟的答案,想知道这到底是为什么。二是临近退休,想找个精神寄托,有点精神追求。但深入经藏才发现佛法智慧如海。随着修学的不断深入,越来越感受到,佛法确实是最高的智慧..
念恩生敬,如何才能更有力量
念恩生敬,意在强化对上师的意乐依止。现在的社会接受教育太容易了,觉得老师是一种职业,学习就像是“批发知识”的过程,特别是我们在世俗中的教育。这就造就了我们对老师不会有感恩心。对导师没有感恩心,对导师所说的法也就没有感恩和希求之心。论中引用了《十法经》和《华严经..
略示修法——让法落实到心行的方法
本节课开始学习略示修法。法义概述了略示修法,并讲到加行修法的前四项。在此,结合本节法义进行简单的几点观察思考,供养师兄们。1.为什么很多法义自己用起来没有力量?这一年多来学习了不少法义,经过各种细致入微的引导,法义学的时候也挺有感觉,但遇到对境却经常用不起来。比..
通过如理思维,摆脱对游戏的痴迷
什么是禅修?以前我认为,禅修就是打坐、诵经,是在山清水秀、远离喧嚣的地方,放松身心、调节情绪的方式。学完“八步骤三种禅修”这一课,我才明白,禅修是在心底下功夫,关键是保持正念,贯穿在一切时、一切处;是通过理性思维改变错误观念,形成良好的心态。通过八步骤学习法义,..
一心跟随佛号
我婆婆是今年大年初三往生的,她生前吃斋念佛二十多年,每天早晚定时诵经,对佛菩萨是深信不疑的。记得她曾经多次跟我和先生有讲过,死了一定要去西方极乐世界,那时,我俩也不太明白。三年前婆婆大病一场,康复后她还是依然吃斋念佛。就在半年前,她的病情又一次复发,病魔缠身,..
认知、对治十不善业的修学思考
学完不善业的认知及对治,感觉修学和生命重新燃起了希望。在对往昔所造无量恶业的无尽惶恐中,看到了解脱、救赎的方向,也感觉抓到了修学的一个着力点。首先,关于业的认知。业不只是佛教的核心问题,更是我们生命的核心问题。导师说业的道理是蛮深奥的,因为佛教认为“无我、无作..
心灯照亮来时路
一、缘起阳光和煦,我和同事坐在西园寺池塘边的石凳上。虽然鸟鸣、游客声、风卷草叶声在耳边此起彼伏,我心中却感到万籁俱寂。静坐半晌,同事开始倾泻心里的委屈。她刚生了孩子,面对疲惫的身心、沉重的房贷、难以琢磨的单位变革、闹心的婆媳纠纷、挥之不去的丧母阴影......她真的..
法镜除垢
《道次第略论》云:"欲知自面有无垢秽,照镜知已,而除其垢。自行之过恶,于法镜中毕现,心生热恼。除过修德,须随法行。"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关注自己的脸脏不脏,但是自己的眼睛看不到自己的脸。如果想看脸干净不干净,就必须先照镜子,然后用干净的水洗脸,彻底地把脸上的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