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

佛说难提释经

佛说难提释经西晋沙门法炬译闻如是。一时佛行在俱舍梨国。树名尼拘类。是时多聚会比丘在迦梨教室。树间会坐为佛作衣。今佛不久夏竟。夏已尽佛自说。三月已竟作衣已。当到多人处便难提释闻多聚会比丘在迦梨教室树间会坐。为佛作衣今佛不久夏竟。夏已尽佛自说。三月已竟作衣已。当到..

五浊恶世是什么意思?是哪五浊?

五浊恶世是什么意思?五浊是哪五浊?五浊恶世,也就是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娑婆世界)有五种浊恶,等于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具有这五种众生生计状态的时空,谓之为五浊恶世。「劫浊」人寿本来八万四千岁,后因德薄,而寿亦每百年递减一岁,减至二万岁时,即步入劫浊..

《信心铭》释义

禅宗三祖僧璨的《信心铭》,在禅宗史上,一向占领很重要的地位,古有禅师教人,每晨诵《信心铭》,把《信心铭》算作早课来诵。《信心铭》,表达了传统禅宗的修行理念与方法,提示了禅门不二(一亦不守)的修持。阅读之下,令人有一种原来如是的感触感染,认为轻松、舒适。禅宗的这..

【法事】仪轨是如何的?佛教法事活动包括哪些?

法事(佛教解释)法事,在佛教中是指供佛、礼忏、打醮、修斋等宗教法会、典礼。法事是寺院道场重要行事之一。在所举办的法事傍边,有的是自我悔过的方法,如忏摩;有的是经群众附议经由者,如布萨;有的是对群众宣说佛法,如升座说法;也有于新春时为国家、檀那祈福祝祷者,甚至到..

净土法门:念佛要记住关键在一心,一心念佛六度万行就圆满了

疏【而今一心念佛。】『一心念佛』,就是这个法门,念佛要记住是一心,关键在一心。凡是念佛功夫不得力的,他不是用一心,而是用散心、乱心、一天到晚胡思乱想的心来念佛,这个不得力,这一生不能成就。怎么不能成就?伏不住烦恼。你纵然不能断烦恼,你要能伏得住!散乱心、妄想心..

净土法门:怎样才能得到清净心?

学佛要有学佛的条件,古人讲法器,你是不是一个法器?如果你不是一个法器,这个法给你没用处。譬如我们想要水,问你你有没有盛水的工具;我有一个杯子,我这杯子就是法器,我可以盛水。你拿那个大杯子来,我就给你盛多一点,你拿小杯子来,就给你盛少一点,各如其量!你说「我没有..

净土法门:只要对世间有丝毫留恋,就出不了六道轮回

永离三界,贪瞋痴慢疑,你就能超越!你对这个世间有留恋,你就离不开它。这一点我们必须有高度的警觉,什么都不可以留恋,只要有丝毫留恋,你就出不了六道轮回。你学佛了,对世间你能够放下,可是佛法放不下。我在美国见到一位法师,他爱好收藏古董,他收藏什么?佛像、古代的古物..

评《禅宗思惟渊源》

禅宗是中国佛教八大批派之一,也是最中国化的佛教,因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而得以在中国长久存在和蓬勃成长。因为唐代是一个文化开放、思惟宽容的时代,三教并存,互相融摄,作为唐初思惟产儿的禅宗自然亦是儒释道三教融合的结果。儒家心性论、道家本体论以..

参考:十二类生分类的细表(其中有细菌)

/*Generator:eWebEditor*/p.MsoNormal,li.MsoNormal,div.MsoNormal{margin:0cm;margin-bottom:.0001pt;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0.5pt;font-family:"TimesNewRoman";}div.Section1{page:Section1;}参考:十二类生分类的细表(其中有细菌)十二..

唯识的中心思想

作者:馨缘佛最初说法,从讲“四谛十二因缘”开始,这时主要是讲业感缘起,十二因缘,说明众生怎样流转世间,怎样出离世间。流转世间,无非是由于业。业就是由于烦恼、无明,无明烦恼生起,造业是由于什么呢?心。小乘的“业报论”重点就是突出这一点。唯心因果是佛教的基本思想。..

四念处—让我们看到真相

作为解脱道的行者,要想出离三界,了脱生死,应如何令念头安住呢?佛陀临涅槃时告诫弟子们说:应依四念处而住。一、观身不净。凡夫虽有种种执著,但其中最执著的,往往是这个身体。很多人终其一生,忙忙碌碌,无非是为了这个色身的吃、穿、住,为了这个色身的调理、保养、康复。年..

佛教里不同大小的钟有那些叩击讲究

吉祥钟(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摄影:于发文)在佛教里,钟分大钟和小钟两种。大钟,又称为梵钟、洪钟、钓钟、撞钟、鲸钟等等。因为它在撞响的时候,能够清净寺院梵刹,所以称为梵钟因为它的声响洪亮致远,所以称为洪钟;因为它是吊在钟架上被撞击而响的,所以称为钓钟、撞钟。..

世尊对邪淫全方位的开示

世尊对邪淫全方位的开示怎样对治邪淫?慈悲的佛菩萨们不会丢下任何一个与佛有缘的众生,佛菩萨们有最了不起的法门,可以断除淫欲,保护我们末法众生。具体来说分以下几种:一、持戒《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云何助因?阿难,如是世界十二类生,不能自全,依..

农历四月初四(4月24日),恭迎文殊菩萨圣诞日

农历四月初四(4月24日),恭迎文殊菩萨圣诞日文殊礼赞南无清凉山金色界,大智文殊师利菩萨。东台望海峰望海寺,聪明文殊师利菩萨。南台锦绣峰普济寺,智慧文殊师利菩萨。中台翠岩峰演教寺,孺童文殊师利菩萨。西台挂月峰法雷寺,狮吼文殊师利菩萨。北台叶斗峰灵应寺,无垢文殊师..

佛经中对“占卜择日”如何看待?

《渐备一切智德经》节录西晋月支三藏竺法护译又弃邪见。奉于正见。不堕外学。舍于贪事虚伪之术。吉良之日。不择时节。不思国位。若睹帝主。不以为贵。不怀谀谄。表里相应心性仁和。奉佛法众不失三宝。愍哀三界皆欲度脱。《佛说阿难分别经》节录乞伏秦沙门释法坚译为佛弟子。不得卜..

四生九有、八难三涂的含义?

/*Generator:eWebEditor*/p.MsoNormal,li.MsoNormal,div.MsoNormal{margin:0cm;margin-bottom:.0001pt;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0.5pt;font-family:"TimesNewRoman";}div.Section1{page:Section1;}“四生九有,同归净土法门;八难三涂,共入弥陀..

火宅清凉

火宅清凉三界无安,如同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法华经卷二譬喻品》此偈是说,我们所处的情况,不论短长,都像是火宅一般,充满各类危险,其实恐怖恐怖。然则众生无智,没有警醒,都活在醉生梦死傍边。何谓三界?根据人心的体验、感触感染和熟悉,而有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

佛教是未来解决人类精神问题的必由之路 -智悲佛网

手机阅读|返回上级佛教是未来解决人类精神问题的必由之路自佛教于汉代传入中国以来,高僧大德傲啸天下,名山古寺独步红尘,为华夏文明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纵观佛教,过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未来是解决人类精神问题的必由之路。所以..

大乘起信论译文

《大乘起信论》译文马鸣菩萨造梁天竺三藏法师真谛译明憨山德清禅师直解中华习教沙门超然白话沙门来华白话证义《大乘起信论》白话(一)我以生命皈依那穷尽十方的,具有最殊胜意业的正遍知者;其身业殊胜于色法安闲无碍,以最胜语业救世的大悲佛陀!我归依佛陀的法身实相妙体,那无..

大乘起信论原文(马鸣菩萨造 梁真谛三藏译)

本文是大乘起信论原文阅读译文请点击:大乘起信论译文马鸣菩萨造梁真谛三藏译归命尽十方,最胜业遍知,色无碍安闲,救世大悲者。及彼身体相,法性真如海,无量功德藏,如实修行等。为欲令众生,除疑舍邪执,起大乘正信,佛种赓续故。论曰:有法能起摩诃衍信根,是故应说。说有五分..

梵摩渝经

梵摩渝经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闻如是。一时佛在随提国。与五百沙门俱行。时有逝心。名梵摩渝。弥夷国人也。年在耆艾百有二十。博通众经星宿图书。豫睹未萠一国师焉。梵摩渝遥闻佛王者之子出自释姓。去国尊荣行作沙门。得道号佛清净至尊。与五百沙门处随提国。开化众生。梵摩渝深惟叹..

宝藏如来解析梦境

宝藏如来解析梦境一日,海尘心生一念:我已让万千无量众生皆发无上圆满成就佛果之菩提心,不知辐轮王又是如何发心?是人王发心,还是天王发心?那些发愿得声闻、缘觉或无上菩提之人的心行又如何?我发愿获无上圆满佛果并度化所有有缘众生,国王所愿为何?佛陀、声闻圣者、天龙夜叉..

弥勒菩萨应化事迹:傅大士

/*Generator:eWebEditor*/p.MsoNormal,li.MsoNormal,div.MsoNormal{margin:0cm;margin-bottom:.0001pt;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0.5pt;font-family:"TimesNewRoman";}div.Section1{page:Section1;}傅大士(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七)善慧大士者。婺..

福光王子出家—佛陀本生故事

福光王子出家——佛陀本生故事具足相好无垢月,金色如来前顶礼,三界无等汝离垢,遍知如来前顶礼。无数劫之前,义成慧如来出世说法,当时人寿为一亿年。具光国王即于彼时统治六千万由旬内之国土,国王所居宫殿纯以七宝制成,名为宝光王宫。人人皆谓国王财富圆满,而国王所生太子福..

白净比丘尼

白净比丘尼在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代,舍卫国中有一户富豪人家,他们都是佛陀的在家弟子。这位富豪的女儿生得相貌庄严、端丽,最奇特的是,她一出生时身上就裹着一件雪白的柔细软毯,所以双亲特为她取名为“白净”。随着她日渐成长,这件与生俱来的雪白软毯也随着变化而非常合身。时..

如何才能忆起前尘后世之事的方法

如何才能忆起前尘后世之事的方法一天,佛和弟子们在罗阅只城外的一颗大树下休息,有一位新出家的比丘名叫见正,心里正在琢磨一个问题:佛说人死有后世,为什么不见有人回来报告呢?我要问一下佛陀。还没开口佛已知道,世尊就先说道:弟子们,你们看这棵树,本来只是一颗种子,现在..

略論藕益大師念佛即禪觀思惟

略論藕益大師念佛即禪觀思惟──紀念藕益大師誕辰四○○週年學誠法師/福建佛學院提纲千百年來,由於淨土思惟的廣泛弘傳及對念佛法門的鼎力提倡,人們對持名念佛求生極樂再熟悉不過了,然则,對於念佛法門的真義卻缺乏仔細的分析和深入的探討。在中國佛教史上,人們往往將念佛與禪..

“东山窍门”及北宗禅心性思惟的特点:本寂真心与守本归真

达摩禅法留存可知者虽少,但却奠定了此后东山窍门及北宗禅心性论的基调,即以本寂真心为本体及守本归真以除妄的真妄对立模式。因为达摩之后的传承模糊,我们姑且略去一些环节,直接从东山窍门及其后继的北宗禅作些分析。所谓东山窍门是指四祖道信及其高足弘忍师徒两代所弘之禅法。..

南能北秀

弘忍的学生浩瀚,出类拔萃的也不在少数。个中最著者有十学生,而惠能、神秀又是十学生中的俊彦。因为他们两个后来各在一方传法,禅法上又有着渐、顿的不合,被算作南顿北渐的代表。神秀(?~706),俗姓李。汴州尉氏人。年四十八,从忍禅师所受得禅法。据张说《唐玉泉寺大通禅师..

韩国知讷及其“心性论”研究

韩国高丽时期的著名僧人知讷生活在毅宗(1147~1171)至熙宗(1205~1212)时代。现存和知讷直接有关的资料有:(一)金君绥撰《泰平承平府曹溪山松广寺佛日普照国师碑铭并序》。(二)《大乘禅宗曹溪山修禅社重创记》。(三)《松广寺再建普照国师碑铭并序》,又作《海东朝鲜国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