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

传灯的意义与功德

《般若经》:“诸佛弟子凡有所说,一切皆承佛威神力,与诸法性常不相违。依所说法,精勤修学,证法实性,故佛所言如灯传照。”《维摩经》:“譬如一灯燃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大智度论》:“为令法不灭,当教化弟子,弟子展转教,如灯燃余灯。”传灯的意义很多人都听说..

净界法师:一句话概括我们的人生

文/净界法师我们的人生,只有一句话就可以说完了――“来无所从,去无所止”。人生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果。你说你哪有开始?我们了解人生,佛陀最喜欢用做梦来譬喻。你把做梦了解了,你就了解人生了。你做梦有开始吗?你一个晚上做五个梦,第一个梦,梦到你是国王,从什么地方开始的?..

海涛法师:佛教是怎么解释姻缘的?怎么求姻缘?

姻缘姻缘,旧时谓婚姻的缘分。佛教如何求姻缘(海涛法师开示)尊圣佛母咒:普隆娑哈阿弥达阿优达底娑哈咒心:普隆娑哈(1)用法:夫妻不和时,女方可买一件男方喜欢的衣服,念二十一遍此咒或咒心,然后吹一口气在衣服上,让男方穿上,即得夫妻和好圆满;(2)用法:若男女欲婚嫁前,买一..

要知道,种下去的种子不会马上发芽的

有一天,佛陀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给比丘们开示。佛陀说,农夫耕种有三种需要随着时节而进行的工作,哪三种呢?就是耕田、灌溉和播种。农夫在耕田、灌溉和播种之后,并不会希望今天、明天或者后天就要让它成长,就要让它有结果,就要让它成熟。虽然农夫不会这么想,但是种子已然入..

佛教之中,神通从何而来?其实就是这两个字

学佛的人都知道,佛陀本人是不主张弟子们修神通的,但这一作法,却间接地证明了,在远古的印度,确实有神通的存在,据佛经记载,佛陀的弟子当中如目犍连、迦叶等人是有神通的,而且目犍连还号称神通第一。那么,在佛教之中,神通从何而来?其实佛教之中,神通是经过修禅定来实现的..

大道至简,一点都不麻烦

中国人懂得教育,重视教育,有教育的理念、有教育的方法、有教育的内容。从小教伦理,伦理是什么?人与人的关系。关系都搞清楚了,这就有尊卑,对长辈要尊重,对平辈要友爱,对晚辈要慈悲。都从小时候就养成了,习以为常,熟透了,任何状况之下不会错了规矩。人有喜怒哀乐,喜怒哀..

阿育王的故事

阿育王的故事佛陀灭度后,印度出了一位阿育王,他统一了印度,但同时也造了许多杀业。后来,他皈依了佛门,成为佛教的护法。阿育王想要供养佛陀的舍利,但人间已经没有佛舍利了。他就去问他的国师。这位国师是个有神通的阿罗汉,他告诉阿育王说:“佛陀舍利只有在龙宫和天宫有,你..

《安士全书》:劝莫打蛇(以下说细行不宜杀生)

恭摘自《安士全书白话解》节选32劝莫打蛇(以下说细行不宜杀生)世人都说蛇能害人,惟恐打不到。甚至有人说若不打死,必然贻患于后。这些人不去想想,打不死,尚且要报怨,如果打死,怨恨不是更深了吗?世人无知,所见太小,只知今世,而不知来世。所以作此断灭之想。要知道,蛇来害..

星云大师:《八大人觉经》十讲第五讲01

星云大师《八大人觉经》十讲第五讲精进为降魔的根本01第四:觉知懈怠堕落,常行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在世间上,无论做什么事,必须要有大雄、大力、大无畏的精神不可,我人在社会上兴办的事业,在佛法里修学的道业,所遭遇到的障碍、魔难一定很多,如果犹豫不前,..

索达吉堪布:吸烟饮酒的可怕果报

殊胜本师上师莲花生,教藏持明成就者之前,祈祷汝等以大悲威力,愿救重罪有情离恶趣。蒙受本尊上师之劝请,以极清净发心撰此文,但愿诸位莫违佛陀语,猛厉发誓断恶而行善。在此,对吸烟饮酒以及屠杀野生动物之过患作概括性的阐述。先以确凿可靠的佛经论典中所说的教义为依据,再以..

什么人念经灵?

无论在什么环境之下,绝不退心。常常要想着、念着世界是假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都不是真的。如果对这个世界还有牵挂放不下的,那叫业障。什么叫业障?业是你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有善有恶;那个东西是障碍,障碍我们生生世世都不能回到老家,必须把这个障碍舍掉,这叫真修行。你..

为什么我们天天念阿弥陀佛,还有这么深重的罪业?

『道禁』,望西云:「为佛道故,制禁诸恶,谓之道禁。」这个就是佛法里面的小乘戒,小乘戒的内涵就是诸恶莫作。譬如五戒里头,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叫道禁,禁止,决定不能做。十善里面也是的,它分身口意三业,身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跟五戒相同;口..

地藏菩萨现代灵感录

心然法师等著纪念地藏菩萨的恩德衡钰我能够服务监狱,应衷心感激地藏菩萨的灵感!记得前年秋季,我在病榻上呻吟,既不能坐,又不能站,而环境的逆流,生活的鞭鞑,又容不得我自在安闲!这种苦痛究竟是谁给与我的呀?当时我如不是一个虔诚皈依佛陀崇拜地藏王菩萨的话,至少也会变到神..

向内求,一切圆满;向外求,永远得不到

极其微细的念头是我们觉察不到的,频率非常高。我们根据弥勒菩萨的谈话,菩萨告诉我们,最微细的念头,在多高的频率之下产生的?菩萨说「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三十二亿乘百千,一百个千是十万,三十二亿个十万就是三百二十兆,这一弹指。我们现在科学用作时间单位是秒,那一..

中国这么好的教学理念方法被抛弃了,真可惜

民间通常接受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古时候学校不多,教育,家负主要责任,国家只是开科考试选拔人才,主要教育全是家庭,所以家有家学,叫私塾。私塾里面教学,遵守大自然的规律,老师教学生是采取个别传授的,一个老师能够应付二、三十个人,最多一般不超过四十个人,老师才能完全..

供灯没什么用?真正认识下供灯的功德

namoamituofo南阿陀佛很多人对点灯的功德认识浅薄,甚至觉得点灯没有什么作用,只是照亮佛堂而已。只有出现障碍后,就常点灯,同时诵《地藏经》,等感受到了加持力后,才会对点灯有了信心。众生因为业力不同,对外界环境的感受也不同。比如人在空气可以生存,在水里就淹死了,可是..

嘎玛仁波切:心中有佛,无论走到哪里,既不害怕,也不寂寞

我从小生活在佛教家庭,自幼就开始走修行之路,用现代话来说,是听佛菩萨的心咒出生成长的“佛二代”,享受着被信众高高供奉的感觉。当我离开藏区出国的时候,以前对自己毕恭毕敬的信徒消失了,所熟悉的环境发生了变化,眼下要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在没有共通语言与生活来源的地方,..

近灯法师:感恩是个很重要的法门

感恩是一种力量比丘尼近灯法师讲于万佛圣城大殿2013年11月26日星期二晚诸佛菩萨、宣公上人、各位法师、各位佛友:阿弥陀佛!今天晚上轮到近灯给大家结法缘。明天就是感恩节,对很多国家来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日子。这天一般的家庭都聚在一起用餐,用餐时,由一位长辈领大家念感恩..

为什么不能给别人做媒、劝别人结婚呢?

我们为什么不能给别人做媒、劝别人结婚呢?这些都是去称赞淫欲,害别人继续轮回于生死苦海的行为。现在很多人自己有儿女,当您的儿女想要独身在家修行或者出家,您一定要大力支持他们,这样会功德无量。千万不要去劝他们结婚,而堕落到生死轮回的大火坑里。如果是您的行为致使他们..

普贤菩萨就是以这种态度,立“称赞如来”的愿

称赞如来十大愿王第二条真实的仰慕和对佛的称赞,应该出自如佛一样的作为。普贤菩萨第二大愿是称赞如来,如果您把它想成是世间惯用的赞美,那普贤菩萨的大愿就没什么意义了。难道佛也需要赞美吗?当然不是!佛不像凡夫,如果受到批评,就会难过;听到恭维,立刻开朗起来。佛不受毁誉..

宣化上人:念几个月〈楞严咒〉也背不出来,为什么?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我们现在要研究研究这舍利弗尊者,他怎么智慧第一?他怎么叫大智舍利弗?这就要讲到因果上。舍利弗,在因地的时候,最初他发心学佛,遇着一个师父。这位师父就教他:“你要不要聪明?”他说:“我想要聪明,我想要有智慧。”“你想要聪明、有智慧,你就要学习般若..

德森法师:南通西方寺功德堂记

南通西方寺功德堂记(一九四二年七月一日)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此文载于宣圣孝经。孝顺父母师僧叁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此义着于世尊戒经。盖世出世间,莫不以孝为重。顾世间之孝,专事其迹而不知其本;出世间之孝,专致力于本而略轻其迹。世间孝之..

信佛之人,这三种想法切记不要有,佛会离你越来越远

现在社会,快节奏的生活让每个人都压力巨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学佛来解压。并试图通过烧香求佛,来减轻自己的痛苦。在请教了一位得道高僧后,才明白,是因为他们在学佛的路上走偏了,才会如此。高僧告诫,信佛的人,切记不要有这三种想法,不然佛就会离你越来越远。【一】佛..

星云大师:《八大人觉经》十讲 第四讲 知足为守道的根本03

星云大师《八大人觉经》十讲第四讲知足为守道的根本03觉悟的人就不会非法多求,因为觉悟的人永远是知足的。觉悟的菩萨,并不是不要钱,而是觉悟的菩萨善于用钱。钱财保存得再多,并不属于自己,把钱财用于有用之处,才是属于自己的。所以觉悟的人处理财富的方法:十分之二用于救济..

《安士全书》节选30:求长寿的人不宜杀生

恭摘自《安士全书白话解》劝求寿的人(以下说疾病不宜杀生)人既然贪生怕死,就应当知道趋吉避凶。我与物类同禀天地之气,我爱天所生,天也爱我生。我愿物不死,物也愿我不死。今人从少到壮,从壮到老,无时不在杀生。当人刚离母腹时,即称庆而杀生。没有多久满月了,又杀生。没有多..

《安士全书》节选25:劝避难的人不宜杀生

恭摘自《安士全书白话解》劝避难人战乱之际,世人避处深山旷野,颠沛流离。望旌旗,则母离子散;闻金鼓,则胆落魂飞。如此流离失所,虽然是国家定数,但也是自心恶业所感招。慈受禅师偈说:“世上多杀生,才有刀兵劫。杀生必抵命,欠财必还债。离散你妻子,曾破他巢穴。报应各相当..

药师如来的护法十二神将

善住宝海妙宝同法幢光音光胜融无忧自在净琉璃圆满香积七佛通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的《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是佛教大乘经典之一。药师佛有十二大愿。十二金刚大菩萨,现身为十二药叉大将护法。药师十二药叉,又作十二神将,十二神王、十二神将。尔时,众中有十二药叉大将,..

菩萨不怕老不怕死,但是很怕病痛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得金刚那罗延身者,不取正觉。这个愿跟前面的寿命无量愿是有关系的。因为我们讲到正报,当然第一个谈到他寿命的长短,现在再进一步谈到,在这么长的寿命当中他的整个身体状态是怎么回事。前面是讲他的结果,这个地方讲到他生命的过程。我们加以消释。在我成..

用什么心态来修学,才会比较圆满

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无动转。阿难尊者发了愿以后,他用这两句话来表达他的心态。“舜若多”就是虚空的意思。他的意思就是说,即使虚空是可以消灭……当然,我们知道虚空是不会消灭的。你盖一个房子,地震,这房子破坏了,但我们没有说哪一个人把虚空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