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心

传喜法师:为什么要超度婴灵?

为什么要超度婴灵?一个小孩能到人道来投胎,能到我们肚子里来投胎,那是他有福报的,修了多少多少世,跟你家有因缘,但是我们总是找原因不要他,把他堕掉。堕胎最大的受害当然是小孩,其次就是妈妈,妈妈也是非常大的受害者。做妇幼研究这方面的专家曾经告诉我,生小孩之后的忧郁..

星云大师:人生幸福课

我们看到世界上形形色色、日月星辰、树木花草、山河大地,我们都看的清清楚楚,甚至人——老人、小孩、男人、女人,我们也看的清清楚楚。问题很严重的就是看不到自己的心,我们的心才是自己。可能是人生无常,生老病死,到了有一天身体都毁坏了,但是我们看不到的心,它不会坏,它..

虚云老和尚:有眼的人 看你一举一动 就知你有道无道

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资料图)佛所说法,千经万论,总是要众生明自己的心。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众生无量劫来,被物所转,都是心外见法,不知自性。本来无一物,万法了不可得,妄执心外有法,成邪知邪见。既然说识得心无寸土,那就算了,何必还说许多名堂,什么三归五戒,三千..

贤书法师:一位出家父亲的自白:出家是追求真理的道路

父子(资料图)刘二子:你好!你妈妈带来你的消息,说你读书读得很好,在山里一边读书还能帮着做很多事情,我很高兴,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明年我就在北京的龙泉寺剃度出家了。上一次我和妈妈去看你,那算是在世间的最后一次,你送我下山,你拉着我的手说不愿意走近路,宁可走远路是为..

这样你修一年,就超过人家修十年的功德

学佛人要自利利他,要发心度人。你度一个人学佛,承此功德,自己修行时能减少障碍。你无心度人,怎会有福报?若能发心度十人、二十人,甚至一千人、二千人;这样你修一年,就超过人家修十年的功德。随缘随时都要做善事,无时无处不是求福处。「人能弘道,道不自弘」,说到弘法,佛..

仁清法师:佛光普照摄受每一个众生

「阿逸多我不为心口想相违诳惑之人而说菩提不为嫉妒之人而说菩提不为傲慢不敬之人而说菩提不为无信之人而说菩提不为不调伏之人而说菩提 不为邪淫之人而说菩提不为自是非他之人而说菩提 」这一段非常容易理解,释迦牟尼佛说弥勒,我不想给那个心口不一的人说无上大法,我也不想给那..

定弘法师:往生的时候不是你的口去往生,是你的心去往生

往生的时候不是你的口去往生,是你的心去往生。用菩提心来念佛。问:下面一个问题讲,念佛没有清净心则不得受用,要听经明理。请问是先念佛重要,还是先听经明理重要?因为时间紧迫,怎样做才能救急?答:你问这个问题,证明你有疑惑,你道理都不明白,那我就劝你应该多听经,把经真..

见穑法师:丛林出坡的意义

“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开启中国禅宗僧团制度的恢弘气象,使禅宗法脉传承至今仍历久弥新而不衰,能顺应时代及地方的不同随宜施设,成就自利利他的菩萨行履。其中,“出坡”不仅是维系僧团运作的重要制度,更是成就大众道业的胜妙福田。丛林,又称禅林,通常指禅宗寺院,取其草..

祺云法师:怎样才能留住你的护法神

依《阿含经》表示,每个人一出生时,就有鬼神随侍左右,但其数量不一,如果是善人,其跟随众可能数百个,甚至是上千个。如果是坏人,也有护法神,但可能数百人、千人才有一个护法神。这些鬼神,就像当今总统的侍卫,你到哪里,他们就跟到哪里。但是,这些护法神的数量是有增减的,..

以平常之心,精进之志,忍辱之行,圆满皈依时发心

一信徒问师:师父,您好,听说寺院要传授在家菩萨戒,我想提高对自我的要求,但又怕受持不了而犯戒获罪,请您慈悲给我拿一个主意,现在是受戒还是不受戒好?师答:寺院确实应部分在家佛弟子的多次祈请,定于农历闰六月举办传授菩萨戒法会。菩萨戒从文字上理解是做菩萨的标准和要求..

以佛法的角度看 六道轮回全都是因为妄念!

六道轮回,全部是妄念(资料图)一念心性的本体是清净的,而且是具足染净诸法的清净,这个清净当中,有十种可能性的激发。先看第一个,瞋恚邪淫。假设我们的妄念,经常起瞋恚,起邪淫,而且这个念头是数数现行,深生好乐,你自己会把你心中地狱的法界激发出来,就显现地狱的果报让你..

虚云老和尚:了生死的十件难事,做到就了生死

《禅门日诵》上载有憨山大师《费闲歌》十首,讲十件难事。这十件事办不到,就是空费力,就是闲无用,故日《费闲歌》。若把这十事做到,就了生死。十件难事是:体道难,守规难,遇师难,出尘难,实心难,悟道难,守关难,信心难,敬心难,解经难。我与古人一比,自知惭愧,不敢多舂..

宽见法师:方便语和妄语的区别

问:弟弟每次钓鱼给我,我如果说放生就不送给我,如果说吃的话就给我,于是我就回答说吃。这算是打妄语吗?宽见法师:这不算是妄语,这叫方便语。五戒是有“开遮持犯”。为了利益众生的发心而讲妄语,不算欺骗。打个比方,佛经里讲:有有个猎人要杀一只兔子,兔子就跑到你的身后躲..

宗性法师:因果面前没有行贿受贿,人人平等!

(一)善恶果报不相应和修行没有必然联系人世间的道德应该以正义为坐标和参照,正义的道德才是人世间真正需要的。换句话讲,就是善意的、符合善的标准的道德修养,才是人世间需要的道德修养;恶的、不健康的道德形式是需要排斥的。可在现实生活中,大家又总是遇见看似相反的情况:善..

仁清法师:遇到真修行者,如见佛

古代那个佛塔是什么呢?是供养佛的遗留物的或者是供养圣者的遗留物的。一般的是供养的舍利子也叫遗骨,一般的供舍利子呢, 就陪着很多佛像金银珠宝这一类的。这个金银珠宝也局限于佛教的形象,比方说念珠啊、佛像啊、佛塔啊,小的佛塔在大的佛塔里面一块跟着舍利子一起保存起来,是..

如何用佛法的智慧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世间存在种种诱惑(资料图图源网络)佛法的智慧深如大海,我们要知道,有困难就有佛法,有佛法就有办法。我们要想得到一个成功的人生,在从你发心至达到成功人生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诱惑,一个是障碍。有些人在前进的道路上被诱惑给障碍住了,所以得不到成功的..

如何在生活中践行菩萨道

一信徒问师:师父,如何在生活中践行菩萨道,我有点迷惑,求师父解释,阿弥陀佛。师答:学习佛法就是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用智慧的心指导我们的一切行动。如何指导生活呢?打个比喻:你上街买菜,不要过分挑捡, 有些人把人家的菜捡了又捡剥了又剥,最后菜被捡的不能卖了。你该拿多..

真正的快乐是无求----宣化上人开示(中英双语版)

问:弟子的妹妹于就读三专一年级时,曾有自杀倾向,于二年级住校时,便有行为举止异常,言语不合逻辑,家人曾帮她超度冤亲债主,现在病况已改善,但仍会定时发作,请教上人是否有方法可治愈?Q:VenerableMaster,whenmysisterwasafreshmanincommunitycollege,sheshowedsuicidaltend..

仁清法师:学佛仅有虔诚是不够的

「亦于初发菩提心者能作障碍令退正道」 对于初发心的人,我们一定善巧的引导,决不能因为我们的言行,我们不太如法的脾气态度或者是工作方式,而断送了他们求学佛法的善心,这个在佛教道场或者是寺院就非常容易发生。远路的非常虔诚的佛弟子,如果到寺院来求法,或上寺院来他不知..

当代居士教育的探索

一、引言:当代居士修学的困扰近年来,随着物质条件的极大改善,人们萌生了更多的精神需求。社会上在家学佛的信众与日俱增。这是一个有目共睹的可喜现象。但是,这些信众能否真正通过修学佛法,解脱烦恼,走向生命的觉醒呢?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是很不容易的。我们发现,这些信众..

传喜法师:供僧是给我们种下解脱缘

供僧是给我们种下解脱缘有人说:“出家人游手好闲,不干活,出了家也不管家,在社会上就靠别人养活。出家人是不是废物啊?”出家人能够放下万缘,让身心清净,让大脑冷静,能具有智慧,是不是人群当中的明灯啊?(众:是)智慧是不是财富?(众:是)清净莲花目如来的像法中,距离圣贤的..

命运要靠修福修慧、从因缘果报上来改变

命运要靠修福修慧、从因缘果报上来改变福报代表这一生当中的经济环境,有福报的人做任何事都很顺利;没有福德,做任何事都会遇到困境,经常一筹莫展,所以福报的熏修很重要。中国有句俗话,“大树底下好遮荫”。一棵树枝叶茂密,树荫愈大,就能容纳许多人在树下乘凉遮荫;相对的,如..

不要在吃饭穿衣等生活之外 再去找成佛的法

希望大家不要在吃饭穿衣等生活之外,再去找一个成佛的法,再给自己找一个训练的基地,那恐怕就大错特错了。从你当下的每一个行为、每一句话、每一个心念做起,这样很快就会有进步的。把握当下一念(资料图图源网络)说到修行,在最初的时候,需要很多的外缘和很多的方法来调教我们这..

至心念佛能消百世业障

至心念佛,能消百世业障中国向有“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之说,侧面反映出中国所有佛教宗派中,就普通老百姓来说,净土宗影响最广泛。很多老人都不识字,但却知道念佛,一句“阿弥陀佛”,从小到老念念不休。现在肯定有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封建迷信,怎么可能念佛就能往生极乐世..

宽见法师:磨炼心志二十四字

磨炼心志二十四字,离苦得乐超越生死:别不平、莫抱怨、会欣赏、勿强求、要感恩、习莫牵、为意主、普贤行。一、别不平:“别不平”,指于内,心中不平。当我们受到不公正对待时,不必心中不平和委屈,不平且拒绝面对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而坦然接受则使一切皆有可能,甚至坏事也可..

为什么信佛好多年 还没有什么成就?

为什么信佛好多年了,还没有什么成就,什么原因呢?我们的身口意三业,造太多了,你不知道这是在造业。如果对照一下《大集十轮经》,你才知道身口意十业,十善业跟十恶业,十恶轮跟十善轮,特别难防护的。我们认为好像很容易,那是骄慢的想法,不是真实的。所以,菩萨以殊胜的方便..

衍慈上人讲解《佛遗教经》因缘

-----衍慈法师《佛遗教经与现代生活》《佛遗教经》亦名《佛垂涅槃略说教诫经》衍慈法师主讲于香港佛教律仪净苑二000年冬第一讲提要、科判、经题、译者《佛遗教经》亦名《佛垂涅槃略说教诫经》各位法师、各位善知识。承蒙在座发心请讲《佛遗教经》,衍慈答应以此因缘,互相学习勉励..

佛法帮你解决人生三大问题——生存 生活 生死

佛法解决人生三大问题人生所要面对的有三大问题,这三大问题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不可回避的,都平等地存在着。这三个问题就是:生存问题、生活问题、生死问题。这三个问题自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着,也将伴随人类永远存在。虽然地藏菩萨的大愿是要度尽一切众生,但那只是地藏菩萨的慈..

佛教常识:为何要回向

佛教常识:为何要回向?拜佛、诵经和抄经都是在修福德、做功德,回向的回就是回转,向就是归向,把自己所修的功德回转到一个指定的方向。经论中说,“众生无善我以善施,施众生已,正向菩提,如回声入角,响闻则远,回向为大利。”把功德回向给众生有大利益,究竟有多大?以修习净土..

因果面前没有行贿受贿

(一)善恶果报不相应和修行没有必然联系人世间的道德应该以正义为坐标和参照,正义的道德才是人世间真正需要的。换句话讲,就是善意的、符合善的标准的道德修养,才是人世间需要的道德修养;恶的、不健康的道德形式是需要排斥的。可在现实生活中,大家又总是遇见看似相反的情况: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