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愿

大安法师答:如果修药师法门,生能消灾延寿,死能往生东方净土,不是更好吗?

问:有说弥陀法门是送死的法门,如果修药师法门,生能消灾延寿,死能往生东方净土,不是更好吗?大安法师答:净土法门义理境界深邃广大,功德力用无量,唯佛与佛方能究竟,非凡情所能妄测。有些人未能深造念佛法门,率尔出言,皆非公允之论。修弥陀法门何以说是送死的法门呢?念佛..

大安法师答:圣人为什么要以神道设教呢?

问:六道轮回、因果观念是道德建设的必要前提,那么这仅仅是理论假设呢,还是真有其事?圣人为什么要以神道设教呢?大安法师答:善恶因果报应与六道轮回,不仅仅是道德理论的一种悬设,而是实存的事实,由五眼圆明的佛陀所现量亲证亲见到众生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广阔的时间当中..

大安法师答:我受了五戒修持净土,早晨诵楞严咒。这是杂修吗?

问:我受了五戒修持净土,现在早晨诵楞严咒。有的佛友说,这是杂修,但我已经在佛前发誓,一天诵楞严咒一部。请师父开示。大安法师答:你能够受三皈五戒,修净土,这非常难得。对修净土的人来说,原则上,以一门深入、专修为上,读诵净土经典,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但如果你..

梦参法师答:什么是善用其心?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怎样善用其心呢?

问:老和尚在讲《华严经.净行品》时说到“善用其心”,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怎样善用其心呢?梦参法师答:善用其心,就是知道什么事情不能做,就不会去做;知道什么路不该走,就不会去走。一举一动都在发愿,一个发愿度众生,一个发愿成佛。成佛是做一个有觉悟的人,明白事理的人..

大安法师答:有些人说修学佛法,没有传承不能成就,那修学净土是否也需传承?

问:有些人说修学佛法,没有传承不能成就,请问修学净土是否也需传承?如何成就?大安法师答:修学佛法,没有传承不能成就,这个观点原则上是对的。吾人目前所修的无论何种行法,都是传承释迦本师遗教,依照教理行果而修持的。具体说到传承在各宗派的表现方式,却是多样化的。有的..

大安法师答:如何理解“直心是道场”的“直心”?

问:如何理解“直心是道场”的“直心”?大安法师答:直心就是正直心、真诚心,而凡夫众生大多是弯曲的心,就是伪诈的心。在我执和利益的驱使下,充满机心用事,由此导致人格的瓦解,人际的紧张摩擦,种种烦恼。是故儒佛圣人悉皆教化众生要具真诚心。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

大安法师答:念六字洪名和四字佛号有何不同?

问:念佛法门下手易而得效速,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持名念佛确实是修持净土法门的一种非常便利直捷的方法。那么,在持名念佛时,念六字洪名和四字佛号有何不同?有哪些持名念佛的方法可以采用呢?大安法师答:持名念佛念六字或四字并无大的区别,总在念佛人的习惯、方便、欢喜而定..

印光法师答:信愿行三法是什么关系?

问:请问信愿行三法是什么关系?印光法师答:(附来书)鄙人信从净土,已决定奉行,而于愿行两字,尚须乞教,愿与行是否两种分运,抑须同运,一,若以两种而论,则念佛时先发愿求生,如慈云十念求生文然后再念,惟念佛时只存心外无佛佛外无心之旨,心口如一,历历而转,于念念中但..

印光法师答:永明禅师的四料简讲的是什么?

问:永明禅师的四料简讲的是什么?印光法师答:又永明禅师,为修行人确示要道,开出四料简。(一)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二)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三)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四)无禅无净土,铁..

印光法师答:专修念佛,则发愿礼佛之事都可以省去不做吗?

问:专修念佛,则发愿礼佛之事都可以省去不做吗?印光法师答:常闻有人主张专修之益,只令人念四字,发愿礼佛,皆云不必,则完全一门外汉。只知自己做功夫,不知求佛慈悲力。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彼只在行上讲究。而行又去却礼拜,其行便难十分恳切。久则涉于悠忽浮泛,祈..

印光法师答:佛为什么要说净土法门?

问:佛为什么要说净土法门?印光法师答:如来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所谓大事因缘者,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直下成佛而已,岂有他哉。无奈众生,根有大小,迷有浅深,不能直下畅佛本怀。因兹随机设教,对病发药。为实施权,开权显实。于一乘法,作种种说。或有善根成熟..

印光大师惜福的故事

惜字文字为世出世间一切言教之本。惜字所以重文,重文所以重道,大师对于这点也极其重视。末学从前对于惜字的怀疑,曾受到过大师的呵斥,现在字纸充斥得太多了,实行惜字,实感到麻烦(尤其在都市中)。因此忽略疏懈的人很多,但是应行之道,是不应惮烦的。须知克己制欲的事,都是..

印光大师对一位囚犯的开示

印光大师对一位囚犯的开示原文:接手书,知发勇猛心,不胜欣慰。但只以终身吃素,一心念佛,为惟一无二,决不更改之行为事。不食油盐,固不必也。佛制无此一说,外道则或有之。但随缘即已,咸淡了不分别。不以淡则生嫌,咸则起憎,即为解脱法门。念佛当发志诚心,深信心,回向发愿..

参禅

参禅是禅宗用以学人求证真心实相的一种行门。参禅最要生死心切。和发长远心。若生死不切。则疑情不发。功夫做不上。若没有长远心。则一曝十寒。功夫不成片。只要有个长远切心。真疑便发。真疑发时。尘劳烦恼不息而自息。时节一到。自然水到渠成。《红楼梦》中贾母训宝玉黛玉“不是..

水供

怎样进行七支水供?在佛台前放置七只供杯,以清水为所依物供养三宝。因为我们对水不会有任何舍不得的心态。所以供水是积聚资粮,消除贪嗔痴的一个很好的方法。我们做功德,好好的修行,可以很容易很殊胜的改变因果,增加福报和智慧。有了福报和智慧不但事业上有所成就,学佛也很容..

拜佛

注音:baìfó词解:到寺院对佛像虔诚跪拜,拜佛是通常有礼佛三拜的步骤,这也是表达对诸佛菩萨的礼敬、感恩,而从柔软、徐缓而安详的弯腰礼佛动作里,感受到礼佛者的安定与谦卑。拜佛礼仪每当到了寺院,感受到一份超尘的清净与安详,生起了一份庄严与宁静的心,令人自然而然的想..

鬼世界的详细揭秘

我们今天讲的题目是说鬼,说说鬼,接下来的资料是关于鬼的描述。就是根据佛经上对鬼道众生的介绍,我们来介绍一下鬼道的情况。长阿含经卷第二十,是这样说的。佛告比丘:一切人民所居舍宅,皆有鬼神无有空者。知道佛经当中说的含义,我们能够树立起佛教的正知见,对于我们的佛弟子..

历代净土圣贤传二(白话)

往生比丘清朝性修法师,不清楚他是哪里人。顺治年间,住在常德府圆照庵。布衣蔬食,每天念佛一万声为功课,寒暑不间断。遇到有收成不好的年代,就把所有的钱、米、布匹都布施给饥寒孤苦的人。徒弟们都责备他,他只是含泪念佛而已。70岁那年,一个月前,自知时至。到期,含笑坐逝。..

历代净土圣贤传一(白话)

往生比丘晋朝慧远大师(莲宗初祖),雁门楼烦人,小时候非常好学,对儒家六经都有广博的通达,尤其擅长《庄子》《老子》。当时的高僧道安法师在太行恒山建立宝刹,慧远就去归投他。当他听到道安法师讲述《般若经》时,豁然开悟。因此出家依止道安法师学习。求学时,对佛法非常精心..

益西彭措堪布:西方愿文解讲记

古来汉地流行有几种净土文,但以这篇《西方发愿文》作得最圆满,因此得到先贤古德一致推崇。印光大师说:“此文词理周到,为古今冠。”意思是这篇净土文不论文词、义理,都完备周到,是古今最好的发愿文。根据省庵大师的解释,这篇愿文分为六大章节:一、发菩提心;二、..

益西彭措堪布:谈谈熟溜病的对治

念《普贤行愿品》是很多人的功课,而且每次上课的前后、修法的前后也都要修持,所以我把修法当中最容易犯、又最难以觉察的问题,在此做个提醒。不如法的念诵,就好像从前的留声机(一种通过唱针在旋转的圆盘或圆筒上的螺纹中移动来放声的装置),它的机关并不紧,只是借一个余留的..

不可甘心苦趣束手死门

遂使垂手徒勤,倚门空望。上孤佛化,下负己灵。今生以及多生,一误而成百误。甘心苦趣,束手死门。无救无归,可悲可痛。——《佛说阿弥陀经疏钞》这段是抒发感慨,如果我们陷到了或是执事,或是执理,不具足信愿的话,其结果就是辜负了阿弥陀佛了。阿弥陀佛十劫以来,都在兑现他接..

独步楞严的圆瑛法师

圆瑛法师,俗姓吴,出家後法名宏悟,字圆瑛,号韬光,又号一吼堂主人。他是福建省古田县人,父名元云,母亲阙氏,因祷于观世音菩萨,梦观音送子至,于清光绪四年(一八七八)生此子。在他五、六岁的时候,父母先後去世,由叔父照应他的生活。入塾读书,十分颖悟。年龄渐长,感到身..

莲宗四祖法照大师画传

一、禅观入定,得睹远师法照大师(公元747—821年),身世事迹多不详。有一说云,大师是南梁人,初由东吴来庐山,慕远公之芳踪,结西方道场,专修禅观,一日入定往极乐世界,见承远大师侍于佛侧而大惊悟。永泰年中(公元765—766年),登南岳衡山,师从承远大师受净土法..

供养佛塔获殊胜功德

佛陀曾开示,供养佛塔功德甚大,应当精勤诚心供养。过去,波斯匿王前往佛所,顶礼佛足时,闻到一股比天香还要香的香味,波斯匿王四处张望,寻着这股特殊浓郁的香味,不知道香气是从哪里飘来的,大王便向世尊请法:“世尊,这一股香气是从哪里来的?”佛陀说:“大..

如何让自己一心不乱,增强记忆力

问:一、在修行的过程中如何让自己一心不乱?二、怎样才能增长智慧、增强记忆力?宏海法师答:首先一个一心不乱,如果做到的话已经非泛泛之辈了。那么我们在学修佛法的时候,我不知道这位同修,他已经学修到了一个什么地步,或者是时间有多久,或学修相续有多长的一个过程。那么一..

大安法师:大势至念佛圆通章讲记

前言诸位大德同修:在结夏安居精进佛七期间,与大家共同讨论《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因缘殊胜,本人随喜赞叹。这部经典是《首楞严经》中二十五圆通里的一章。近代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誉之为净宗最上开示,一生致力于这部经典的弘扬,别具择法眼,将其列为净宗根..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

前言诸位大德比丘、诸位居士同修:在东林祖庭,我们一道来研讨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是非常殊胜难得的因缘,亦是诸位同仁宿世善根福德所致。佛经常说人生难得、佛法难闻、中国难生、净土难信,确是真实不虚的。人身之难得,释尊以盲龟值木来比喻。譬如浩瀚无际的大海中飘浮着一块木..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一部分背景资料的介绍应劫而生的印光大师印光大师是中国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出生于咸丰十一年,往生于1940年,是距离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比较近的一位祖师。印祖出生的时代,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内忧外困的时期,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日益凋零的时期。随着西方文化以强势姿态进入中国,儒..

业力不可思议,但愿力也更不可思议

业力固然不可思议,但愿力也更不可思议;众生心地无明,受无明支配,不得洞彻诸法实相,生心染污五欲六尘,因而造作一切恶业,也因造恶业,感召无量苦,如是起惑、造业、受苦,有如车轮辗转,终无止息。若能遇到诸佛菩萨,乃至善知识指点迷津,必能转迷为悟,离苦得乐,趋向解脱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