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愿

圣严法师谈祈愿·发愿·还愿

圣严法师谈祈愿·发愿·还愿发愿与发誓佛教徒常常“发愿”,一般人则常常“发誓”,那么发愿与发誓的意思到底相不相同?“誓”和“愿”都是一种希望、一种承诺,譬如说青年男女互订终身,男孩说非她不娶,女孩说非君不嫁,这是山盟海誓,可以说发誓,也可以说许愿。有时,誓、愿两字也会连在..

祈愿正法重现

【前言】本光碟所提建言绝非针对任何道场或个人,纯系依据修行三十载所见所闻,就一般常见弊病,至诚恳切,慨陈管见,衷心所愿,但求佛教兴盛,正法重现。此心可昭,诸佛明鉴。释慧律题未曾听闻佛法,生命就毫无意义可言。得闻解脱之道,而未能依教奉行,则是人生最大的悲哀!如果道场没有法,..

信愿法师:净土不远,有愿即生

净土不远,有愿即生『《阿弥陀经》言:「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此说为远。《观经》言:「阿弥陀佛,去此不远」,此说为近。二经其文虽异,其义相同,盖《阿弥陀经》就凡眼劣心说远,《观经》就佛眼胜心说近,彼此不相违背。凡眼障而不通,所见非真,佛眼通而..

业力的累积,让我们看不到真相

我给大家讲一个记录在经典里面的真实故事,主角是佛教里面唯识派非常重要的一位导师——印度无著菩萨。无著菩萨刚开始学佛时,住在鸡足山,发愿要见弥勒菩萨请问法要。于是,前往山洞中苦行观修弥勒菩萨。一晃六年过去了,无著菩萨虽然精进观修,结果连一个吉祥的梦兆也没有,他觉..

会同法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的启示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作为净宗根本经典之一,是释迦牟尼佛在摩羯陀国应国太夫人韦提希之请而宣说的。内容包括定散二善: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则废恶以修善。定善包括十三观,散善包括三福九品。十三观分依正二报:前七观是观依报(日观、水观、地想观、宝树观、宝池观、宝楼观、华座..

慈舟法师:学佛从受戒开始

修行了生死,除了持戒,莫说了生死的话;除了求生净土,也莫说了生死的话。但只是持戒也不是容易事,因为不顺习气,所以发不起持戒心。故《梵网经》佛诃责不受戒众生,畜生无异,木头无异。这话怎么讲呢?因畜生不知善恶,故不能受戒。人若不知好丑,不肯受戒,甘心下流,这不是与..

你要德行够了,那叫天天应叫地地灵

因为不会做事,我就从十二岁发愿,向一切众生来认错、忏悔。我想我从无量劫以来,生生世世有的时候做蚊虫、有的时候就做蚂蚁、有的时候做蜜蜂、有的时候又做毒蛇、有的时候又做老虎,这个六道轮回里都走遍了,得罪的人多如恒河沙数,所以我要向所有的众生来悔过、认错。我说「一切..

信愿法师:燃指供佛自在往生的宋朝于氏善女人

【善女人往生传】燃指供佛自在往生的宋朝于氏善女人底下跟大家报告第八则念佛往生的公案,这一则公案对我们启发性很大,师父也曾经跟大家报告过几次。因为这一则公案的善女人,是一位年纪很大的老太太,年老了家境穷困,生活困顿想要自杀,结果受到了法师的鼓励念佛,念了十年,就..

信愿法师:何故专念弥陀不念他佛?

问:何故专念弥陀不念他佛?晚上藉着大家念佛共修的殊胜法缘,师父来跟大家报告《念佛专又专》。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一心专注的称念,对于念佛人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言,确实非常的重要。中国净宗祖师善导大师,非常提倡念佛专修。在《观经四帖疏》里,告诉我们净业行人,修学..

创建道场:香港佛教律仪净苑之法会

第九章创建道场香港佛教律仪净苑之法会(二)拜忏,不论是大悲忏、净土忏或水忏等,内容都很丰富,每部忏本都有它的缘起,是古代高僧大德根据当时要忏悔之因由,参考大乘经典而写成的,可以说是针对须要,在拜忏之时,要我们诚心诚意地去忏悔,把积习之恶行,慢慢去掉,所以说是佛弟..

移民到西方极乐世界 那儿才是我们的安乐国

西方极乐世界(资料图)安乐国是极乐世界的另一个称呼。极乐世界又被称作安乐、安养、清泰,这些都是极乐世界的表述。“安”,怎么叫安?极乐世界能够令我们安心、安乐,那里没有种种的苦难。“乐”,西方极乐世界没有贪、瞋、痴三毒,没有人我的分别,他所安享的都是涅槃法性的快乐..

从戒律精神看现代佛教字纸的处理

字与纸(资料图)一、缘起中国自古有惜字的传统,在书籍、知识难以获得的古代,惜字体现了对知识、对人类文明的恭敬,更有对文字所载之“道”,提升心灵的“身心性命之学”的仰望、渴求。古人认为,惜字是长养智慧、积累福德的良方。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中说:“娑婆世界,以音声..

信愿法师:信深愿切故,邪说勿动摇

信深愿切故,邪说勿动摇下午藉着大家念佛共修的殊胜法缘,师父来向大家报告《念佛重信愿》。念佛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重是注重,信愿是往生三法之一信,之二愿,当然有信、有愿,必定有行,念南无阿弥陀佛是行。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行者,当然要注重信、愿、行往生三法,因为信、..

修行就是心灵的跋山涉水

修行就是心灵的跋山涉水修行就是心灵的跋山涉水,每个人都应该时时省察自己所处的境界,立志,发愿,精进,解脱。宋代青原行思禅师说,参禅有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悟渐深,则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彻悟后,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其实,在现实的人生中..

海涛法师:放生做得完美,则能涉及菩萨六度万行!

放生兼修六度放生做得完美,则能涉及菩萨六度万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一、布施有四种:慈心施、无畏施、法施、财施。(1)慈心施:我们不仅希望动物获得安乐,而且实际透过放生,带给牠们安乐。(2)无畏施:透过放生,解除动物即将受伤害和死亡的恐惧,放生仪式还..

宗舜法师:佛经要怎么读?这里有一个方便易行的诵经仪式!

诵完《涅槃经》后,我写了点东西,谈了一下诵经的心得。原本以为这样枯燥的文字,没有人看的。没有想到,阅读量比其他的文章还多,而且有很多朋友觉得很对他们的路子。因此,想给这些初学的朋友,列出一个诵经的最简单实用的仪轨(仪式)来,方便大家。一、供养在佛、菩萨的像(塑像..

净土法门的至简至易

净土法门的第二个特点就是“胜异方便,速疾解脱”。这跟之前讲的“念佛往生,径中径又径”有相似的地方,但角度不一样,一个是从修行方法来看,一个是从其他法门的体现来看,我们可以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思惟一个什么道理呢,就是“胜异方便”。净土法门有个特点是简易,又称为至简..

深入佛门多年 你知道有几种礼拜的方法?

恭敬礼拜心中无我(资料图)有一位法师拜见六祖大师,这位法师七岁出家,平时常诵《法华经》。他拜六祖大师的时候头不着地,六祖大师就呵斥他:“礼拜不投地,不如不礼,心中必有一物。平常修什么?”法师说:“平时念《法华经》,已经念了三千部。”六祖大师就对他说:“礼本折慢幢..

广钦法师:明白这些道理,就知道该如何修行了!

一、念佛也不是简单的,必得通身放下,内外各种纷扰,都要摒弃,一心清净称佛名号,然后才能相应。要能将一句六字洪名,念得清清楚楚,听得明明白白,不要有一丝疑念,其他杂念自然消除,决定会证到一心不乱。如果你们信我的话,老实念佛,行住坐卧,不离这个,甚至在梦中都能把持..

超赞!佛经中居然有这么多青年才俊

善财童子(资料图)佛教是一个非常重视青年的宗教,佛菩萨的圣像中,大都没有胡须,几乎没有皱纹,是象征青年的意思。所有的菩萨圣像都是慈悲祥和,这是表示佛教重视和平。可以说每一位菩萨都是青年,都非常清净、纯洁,具备一颗慈悲的心。青年在佛教里有一定的地位,他们智慧具足,..

如果不想被骗 那就不能去骗人

不能骗人(资料图)发愿坚决不说妄语骗人,因为那是将来被骗的因。如果我们不想被人骗,那就不能去骗人。骗人等于浪费我们的生命,自找苦吃,还衰损自己的智慧,使自己远离真相。如果这一天我们被人骗,就要想到这是自己以前骗人的因果,请大家善护身语意。——宗宙上师2016年开示骗..

静波法师:如何跟善知识修学?

佛说了八万四千种法门,就是针对八万四千类众生,对治八万四千类烦恼。要多闻多思,适合自己的法门就是最好的。真正要体悟佛法,善知识就好比一条路、一座桥梁,顺着他的指引,能够达到解脱的彼岸。视师如佛佛法从恭敬中求,弟子需要一心敬信师父,由此而净除罪障,积聚资粮,广增..

学佛最重要是亲近善知识

佛说了八万四千种法门,就是针对八万四千类众生,对治八万四千类烦恼。要多闻多思,适合自己的法门就是最好的。真正要体悟佛法,善知识就好比一条路、一座桥梁,顺着他的指引,能够达到解脱的彼岸。视师如佛佛法从恭敬中求,弟子需要一心敬信师父,由此而净除罪障,积聚资粮,广增..

只有发菩提心才真正有利于往生净土!

智敏上师(资料图)我们修净土宗的,如果把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当做阿伽陀药的话,这就是无上的密。这一句“阿弥陀佛”,里面可以包涵八万四千法门,这么多法门都摄在一句佛号里面,即是密法的陀罗尼总持法门。因此,希望大家在听开示之前,思想要有个准备,所谓密法对显教并不是..

在末法时期还可以发轮回度众生的愿吗?

西方三圣接引图(资料图)在末法时期还可以发轮回度众生的愿吗?净土祖师讲“愿立则道业可成”——发愿为先。那我们该发什么样的愿?有人学佛后发愿:“我要生生世世童真出家,遇善知识,深入经藏,广弘佛法”,古往今来都有这样的人。那发这个愿行不行?如果在正法、像法的时候,善知..

生死业力凡夫如何才能发大愿

问:阿弥陀佛在因地里广发四十八大愿时,已是大菩萨身份,而我等乃是生死业力凡夫,身心所感诸事不顺,苦恼不已。此时我等应如何才能广发大愿,坚固大愿,落实大愿,是否广发大愿,我等业力方可转过来?大安法师答:这要注意,我们一定要有自知之明,四十八大愿是阿弥陀佛称性宣说..

传喜法师:依靠愿力改变生命

依靠愿力改变生命这个生命,你要选择什么?你选择光明还是选择黑暗,这是自己决定的。佛讲了那么多道理,不帮我们选择,这就是尊重我们。人都有理智的,你选择光明就是解脱的,否则就是黑暗的堕落的,这很重要。选择了之后要下定决心,为什么大愿地藏菩萨,愿力这么重要。像有位菩..

是佛护短吗?为何佛说破戒的僧人都不能诽谤?

比丘(资料图)依止三宝为自心清净成圣道之因,而非依止三宝为挑别人毛病、污染自清净心、造地狱业之因。“于三乘中,随所欣乐,速能趣入成办究竟。是故真实求涅槃者,宁舍身命,终不毁犯如是四法。所以者何?诸有情类要由三因得涅槃乐,一者依止如来为因,二者依我圣教为因,三者依..

圆满您的圣迹之旅:朝山者必读

朝山之旅(资料图)一、前行:明确参访朝礼目标,调整意乐动机(一)明确此行所为,确立参访朝礼目标首先要明确自己为何要去朝拜圣地,想清楚自己此行所求。总的来讲,参访朝礼可达成一些共通的目的:①集聚福慧资粮;②忏悔业障;③报恩(如虚云老和尚报母恩);④求加持。个人可以把目标..

广钦老和尚:越是在修行的人,罪业越是会现形

傍晚,某某法师与一些信徒,近十人上承天寺请示老和尚,在大殿外,一行人顶礼老和尚后,某某法师对老和尚说:“出家以来,我一直深受种种人事上的刺激打击,与精神上的种种挫折磨难,不知是我没有修行,还是业障特别重?”老和尚说:“越是在修行的人,那些无始来的罪业越是会现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