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

呷绒多吉上师:《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103)我们在平时生活中不能太看中这个肉身

《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讲述:呷绒多吉上师时间:2013年11月12号(藏历九月初十,天降月的莲师荟供日开讲)颂词:诸苦生于欲自乐,诸佛生于利他心,由此自乐于他苦,真当交换佛子行。我们不能把这个色身看得太重,而是要学会利用它。怎么利用呢?用它来利益他人,帮助众生。这样你的..

仁清法师:学习是因开智慧就是果

去年,这就说前年了,全国去了十一个地方,讲有关非常深的禅修方法。那时候讲到八种次第了,有两个已经非常可惜,再也不修了,就是吓着了。有两个在我讲课的过程当中,面前就完全出现那种境界,就是会场上,讲法的法场上就那样了,完全出现,因为他是画家吗,课下他过来说,师父,..

星云大师:金刚经讲话 大乘正宗分第三

大乘正宗分第三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

净土法门:这叁种病,在现前社会常常见到,得病的人若自己知道病因,如教修行,无一不得救

疾病的根源有叁种:第一是生理病。《华严经》讲,虚空法界一切诸法,皆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是佛法的基础、根本,一切诸佛就是从此基础上建立佛法,为众生宣说无量无边的法门。所以,事实真相是「依报随着正报转」,正报是心识,能变能现的是正报,所变所现的是依报。若依..

开悟的十个标准

开悟的十个标准永明寿禅师《宗镜录》卷一:“设有坚执己解,不信佛言,起自障心,绝他学路,今有十问以定纪纲。”一、还得了了见性,如昼观色,似文殊等否?二、还逢缘对镜,见色闻声,举足下足,开眼合眼,悉得明宗,与道相应否?三、还览一代时教,及从上祖师言句,闻深不怖,皆得..

南怀瑾:静下来,一切会不同,生命的真正能源来自宁静

文:南怀瑾宇宙万有的一切活动是动态,太阳、月亮、万物都在动。这个世界如果不动就毁了、空了。我们认为这是死亡了,其实不是死亡,死亡仍是一个动态。世界上有没有一个真正的静止状态呢?没有。从物理、生理,还是思想等方面看,没有完全的静态。静态,是一种缓慢的动态,一种延..

作得主才不被转,但如何才做得主呢?

今天雨水纷纷,寒风彻骨,大家不避艰辛地插秧,为了何事呢?昔日百丈惟政禅师向大众说:“你为我开田,我为你说大义。”后来田已开了,师晚间上堂,僧问:“田已开竟,请师说大义。”师下禅床行三步,展手两畔,以目示天地云:“大义田即今存矣。”大家想想,百丈老人说了什么呢?要..

阿姜查尊者:有所求而为之时,总会苦不堪言

说真的,佛陀的教法实在有道理。你所想象不到的事却如此千真万确,实在不可思议。刚开始时,我对坐禅没有什么信心,认为那样坐着能有什么意义呢?还有就是经行,我曾试着从这棵树到那棵树来来回回地走呀走,走累了心里便想:“我这么走为的是什么?来回走来走去一点意义都没有啊!”..

达真堪布:《现观庄严论》讲记二十五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今天接着讲《现观庄严智度窍诀论》。全论分四部分,今天是甲三、论义分二(乙一、造论分支;乙二、所造正论)乙二、所造正论分三部分丙一、今天是针对欣乐广讲者之八现观分类,分二丁二..

宏圆法师:《普贤行愿品》称赞如来之三

在很久以前,古印度有个啊输迦王,国王虽然没有契悟佛法的真理,我们说没有开悟,但是他对佛法非常有信心,而且发心也非常大,他建造了八万座佛塔。国王不仅建塔,而且还虔诚地供养很多的法师,并且恭请法师讲经说法。有一天,国王和往常一样,请一位年轻聪颖、相貌庄严、精通三藏..

懂得用心方法方能随顺境界

每个人都要走出自己的路,善财童子是修行人的榜样,他在伊舍那所参学完毕,听其推荐,继续向南参访第八参善友大威猛仙,一路随顺思维所学正行,起增长福力、散灭障碍、获得法藏等十个速疾心。每一参前言,都表达善财童子内心的殊胜境界。第八参只破七分无明。有的说明心见性了,境..

德巴堪布:这十三个“知道吗”的教言,囊括了修行的各个次第!

德巴堪布的著作已整理完毕,一共有四函。其中的教言囊括了修行的各个次第,今天我想把其中的十三个“知道吗?”翻译出来与汉族道友分享:我为曾经所造的业力相同,如今之迷乱显现相同的朋友讲述此教言,无论是谁,只要有信心,都可以听闻:1.茫茫轮回大海,利用短暂一生即能超越的..

广钦老和尚:最上供养

1。人家侮辱我、欺负我、占我便宜,如果我们能忍下来,不去斤斤计较别人占我多少便宜,也不去挂碍它,这样,不但宿世业缘消除,且当下便能平静无事,又能增长福慧,延长我们的寿命。2。有功夫的人,耳朵不听人的是非,眼睛不看人的善恶,人家毁谤我们,骂我们恶人善人,都当做没听..

劝君勤放生,终久得长寿,若发菩提心,大难天须救!

若想长寿,则应放生,《放生赞》云:“汝欲延生听我语,凡事惺惺须求己,汝欲延生须放生,此是循环真道理,他若死时你救他,你若死时天救你,延生生子无别方,戒杀放生而已矣。”又弥勒菩萨偈云:“劝君勤放生,终久得长寿,若发菩提心,大难天须救。”佛经中说人天七德:“种姓高..

经常放生者,得无病和长寿报,放生的意义在真诚护生

若想长寿,则应放生。《放生赞》云:“汝欲延生听我语,凡事惺惺须求己,汝欲延生须放生,此是循环真道理,他若死时你救他,你若死时天救你,延生生子无别方,戒杀放生而已矣。”又弥勒菩萨偈云:“劝君勤放生,终久得长寿,若发菩提心,大难天须救。”佛经中说人天七德:“种姓高..

净土法门:现代人怎样理解:“境缘无好丑,好丑在人心”?

所以有很多同学问我,我都告诉大家,我们生在这个时代是很好的、很幸福的一个时代,为什么?灾难这么多,社会这么混乱,你对于这个世间没有留恋,正好到极乐世界去。如果这个世界太平盛世,你生活在这头,你对它贪恋,你不想往生,就把你这一生作佛的机缘错过了。所以益大师讲得好..

嘎玛仁波切:真正的“佛系”随缘,是我们经过努力让这个缘分成熟

佛陀是梵文的发音,意思是觉悟者。所谓的觉悟,就是他的潜能开发到了完美的境界。释迦牟尼佛的智商和情商都已经开发到了一个完美境界,这就是觉悟,我们称他为觉悟者――佛陀。他觉悟了,明白万事万物都是来自因缘和合。比如有个名叫嘎玛的喇嘛要来上海,大家在手机或互联网上发布..

梦参老和尚:华严经梵行品

(梦参老和尚二○○四年讲于五台山普寿寺)第一讲我们前面讲的是〈十住品〉,讲如何证得十住,讲如何修行来进入十住的位子,而且是一住一住的说。〈梵行品〉呢?是通说十住菩萨修行的方法。在〈十住品〉中,不论出家的、在家的,是通修的;在〈梵行品〉就不是了,〈梵行品〉专指出..

梦参老和尚: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上卷《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是经的题目。这个经字不多,二百六十个字,义很广。般若经一共有八部:《大品般若》、《放光般若》、《光赞般若》、《道行般若》、《小品般若》、《天王问般若》、《文殊问般若》、《金刚般若》,这八部经有六百多卷。咱这部《般..

宏海法师:净土资粮--信愿行

信(一)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同修,大家合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好,请放掌。尊敬的各位常住法师们,特别是我们住持法师,还有诸位居士同修,刚才法师也讲了,今天呢因缘非常殊胜,刚好是初一,又是&l..

因《楞严经》开悟的六位大禅师

1、唐·玄沙师备禅师《景德传灯录》卷十八记载,玄沙备禅师,生于唐末五代,福建人,因阅《楞严经》发明心地,此后“应机敏捷,与修多罗冥契。诸方玄学有所未决定,必从之请益”。至若与其师兄雪峰和尚征诘,亦当仁不让。雪峰和尚称他为“再来人”。有..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白话文

(曾琦云译注)《印光大师说净土》译注的印光大师的文字,皆选自李净通居士所编的《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是李净通居士于1952年从《印光法师文钞》正编、续编、三编中选出的精粹部分,分为十类,一共有333则。李净通居士说:“今为便利阅读《文钞》计..

为什么选择佛教?

全世界有很多宗教,为什么我们选择佛教呢?因为佛教具有最大的包容性,对六道所有众生一律平等。无论是佛教徒或非佛教徒,或是其他宗教的信仰者,佛教认为对他们都要一样的关爱和慈悲。世界三大宗教之中,佛教是传播时间最久远的,而且不需要通过枪炮或任何武力,就延续了二千五百..

诚信艺术家李苦禅,为老友焚画

李苦禅(1899-1983),男,出身贫寒。现代书画家、美术教育家。原名李英杰,改名英,字励公。山东高唐人。1923年拜齐白石为师。曾任杭州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擅画花鸟和鹰,晚年常作巨幅通屏,代表作品:《盛荷》《群鹰图》《..

“绝待圆融”的意思是什么呢?

莲友问:“绝待圆融”是什么意思?宗柱法师答:首先说这不是世间法的特点,我们这个世间是二元对立的,有彼有此,有好有坏,有善有恶。“绝待圆融”在圣道门的解释,说的是佛性,不二的意思。“绝待”就是绝诸对待、唯一的、没有和它相对待的东西,..

目犍连、舍利弗都逃不过业力,凡夫念佛就能消业吗?

弟子问:师父,大目犍连、舍利弗学佛、修佛不可谓不好,可是最终却没能消业,被异教徒伤害,这是为什么?我们普通人学佛的能力不会超过这两个尊者,通过学佛、念佛就能消业吗?能照法师答:首先,我们对业应当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业分善业、恶业和无记业,可往往我们习惯把重大的逆..

燃灯供佛的功德(住真实慧有声书第八十篇)

现在有些信佛的人发心举办燃灯供佛法会,他们操心受累,忙前忙后,天还没亮就在空地上搭起了帐篷,在帐篷里面摆上很多的佛菩萨像,供上水果,点上油灯,耗费了很多人力、财力,物力。并且特别地规定,为了防止凡夫的气味熏坏了佛菩萨,参加法会的每一位信众,进入帐篷时必须要戴上..

睡醒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你做对了吗?

若洗足时,当愿众生,具神足力,所行无碍。(图片来源:资料图片)编者按:”“菩萨”,全称“菩提萨”,觉悟有情之意,自己觉悟又能觉悟一切有情众生,故名菩萨。菩萨平日有何表现?究竟是啥境界?诵读《华严经净行品》,就能获得最佳答案。若洗足时,当愿众生,具神足力,所行无..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一颗平常心

淡定是一种人生态度,它是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稳定自己的心态不受外界的影响,不以一时的“得”而过分喜悦,也不因为一时的“失”而烦恼。万物自有它自己的规律;我们对待自己的未来要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平常心。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提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学会感恩,你的人生一帆风顺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优秀品质,是一种道德情操。感恩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也是一种歌唱生活的方式,他来自对生活的爱和希望。一个懂得感恩并知恩图报的人,才是天底下最富有的人。感恩是一份美好感情,是一种健康心态,是一种良知,是一种动力。人有了感恩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