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向

摧毁善业的四种因

行善就一定会积德吗?不一定啊。播种下的善业有时会被摧毁,让我们学习一下,防止摧毁善业的四种因。第一、发出嗔恨心“罪恶莫过嗔”、“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所以,千万不要嗔恨,如果你喜欢发脾气,很容易将好不容易累积的功德,烧得干干净净。嗔恨心,能够快速、全力摧毁..

正确的随喜,可以获得无量无边的功德!

索达吉堪布讲解《正确的随喜》菩萨的善心不能离开随喜,随喜在整个大乘佛教中一直具有无比的功德。乔美仁波切在《极乐愿文》中说:“假如我们听到别人行持善法,心里没有嫉妒的恶心,且诚心诚意对他的善根进行随喜,那么佛陀说此人能获得同等的福德。”佛经中也有一个公案:从前,..

佛教徒要学会智慧的放生

佛陀制定的一切戒律,都是让我们懂得众生平等,尊重自他生命,用我们的心,“听懂”众生的语言。会给众生带来伤害的身口意,不要去做;能够给众生带来快乐的身口意,努力无私付出。众所周知,一个人如果杀人,会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这不仅是佛教的戒律在约束。人们在杀牛宰羊,杀..

喜欢嫉妒争斗,当心投生到阿修罗道

阿修罗,又名非天,是喜妒善战的神祗,因为他们总是与天人战斗,常被视为恶神。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记载:身、口、意行微恶,起骄慢、我慢、增上慢、大慢、邪慢、慢慢,回向善根愿投生阿修罗道等,均会成为投生阿修罗道之因。如果前世喜欢妒忌,看不得别人比自己优秀;爱..

索达吉堪布:喜欢念《心经》的人,都是有大福报大智慧之人

释迦牟尼佛即将示现圆寂的时候,曾将大、小乘的八万四千法门交付于阿难尊者,并郑重其事地告诉他:“如果你把除了般若波罗蜜多之外的八万四千法门全部忘掉、全部损坏了,我也不会责怪你;但如果你把般若波罗蜜多当中的一个偈颂丢失了,我就要怪罪于你!”这就说明,除了般若波罗蜜..

索达吉堪布:有什么诀窍能把接触到的人和事,都转化成修行的善缘?

问:有什么诀窍能把接触到的人和事,都转化成修行的善缘?答:如果你的修行见解坚固,恒时按三殊胜而行,任何事皆可成修行的增上缘,在现生积累起巨大福慧资粮。在文革时,藏地有一位老堪布——嘎秋仁波切,当时红卫兵批斗他,每次押他上台时,老堪布观修:现在为了利益一切众生,..

黄念祖:无量寿经(第28集)

上一次介绍了「三辈往生」,在结束的时候也把「往生正因」里面第一段正因里头的第一句话,要读诵《大乘无量寿经》,这个上次也做了介绍。这两品所谈的都对於我们来说非常切要。我们知道了很多很深的道理,知道了很多极乐世界的好处,知道这是度众生可以说唯一的方便法门,但是具体..

施者比受者有福报

佛教徒常常给人留下乐善好施的好印象。施舍,施舍,施就要舍得;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施舍出去就是在播种福报,播种之后才能有数不尽的善果。佛教徒心甘情愿欢喜做,并喜欢用“布施”这个词,表意广泛地行施。上供下施,往上叫供养;往下叫布施。为什么这样分呢?供,是因为对..

益西彭措堪布:关于放生和怎样放生

(一)放生的意乐放生时,调整好自己的发心十分重要。功德的大小不是取决于外在形相,而是完全取决于发心的大小,在放生当中发心越大,培植的福德也就越深。《普贤行愿品》说:能令众生得欢喜,即令诸佛欢喜,在对待众生的态度和行为上,应该和承事父母、师长、阿罗汉、乃至如来等..

达真堪布:对宠物的饶益

旁生道的众生有各种各样的痛苦,但是最严重的就是互相吞食,时时处于恐惧的状态,内心得不到一丝的安乐。大家看看《动物世界》就能了知,哪怕就吃一口草,也得东张西望,这就能看出它的内心是多么恐慌和不安,非常痛苦啊!我们没有仔细地去了解过,更没有去接触过。虽然现在很多人..

达真堪布:一滴水也可以有大海的力量

佛曾说:三千大千世界及须弥山都能衡量出大小,但诚心随喜的功德却是无法衡量的。随喜是一种特别殊胜的积累资粮的方法。当看到他人行善积德,修行上有进步了,学习上有进步了,生活各方面有好转了,我们要发自内心地高兴,诚心诚意地随喜,这样双方得到的善根、功德、福德是完全一..

达真堪布:观修中的六波罗蜜多

我们每一座观修的时候,首先观察自己的相续,调整身心,端正身心,遮止不如法的行为,三门保持清净,这就是持戒度。打坐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困难,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腿痛、腰痛、后背痛、昏沉、打瞌睡等,这都很正常,都需要调整,不起厌烦心,不失去坚定的信心。你应该这样想:..

达真堪布:化解与所有人,与其他道众生之间怨恨的殊胜方法(三)

我们学佛修行,不是要逃避现实、逃避生死,而是要有所准备。有准备,到时候就不会烦恼了。有病了,甚至要死了也没什么,也是缘聚缘散么!生老病死本身就是一种解脱。你不明白、不了解,没有见到它的本性时,生老病死是恐怖的、痛苦的。一旦你真正见到了它的本性,真正了解了以后,..

嘎玛仁波切:学佛不会老年痴呆

当一个人皈依成为佛弟子,为自心找到了家,有了坚定不移的信仰,就会拥有一个大家庭。即使年老体弱,无人赡养,即使身边的亲朋好友一个个离你远去,信仰却会陪伴你一辈子,佛菩萨永远都会和你在一起。多少老人,晚年孤苦伶仃,因为信佛,却能活得快乐,喜乐终老。在马尔康,我们有..

达真堪布:什么叫学佛修行?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今天我在这里给大家简单地开示一下,什么叫做学佛,什么叫做修行。现在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学佛、修行到底是怎么回事,都处在一种迷信的状态,都没有懂得学佛修行的真正含义。学佛人..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学习对自己的习气弯腰

请记住圣哲曾经讲过的一句话:「败坏的先兆是在于一个人的骄傲,骤跌之因是因有狂乱之心。」我们本身之所以会累积着数不清的烦恼,最主要的原因是来自于我们没有办法很清楚的往内观看自己的习气,所以对自己完全不了解,所以才会在人生的旅途上不断地跌倒。这另外一个原因是不懂得..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你被恐惧感俘虏过吗?

只要是正常的人,以他一生当中诸多密不可分的人格特质元素当中,恐惧感应该是生活当中时时刻刻会无预警地闯出来的不速之客,我相信所有的人一定都会有很深的经验跟印象。如果人类没有恐惧感,就不会有这么多人去寻求宗教的力量或思想的力量,或对大自然不可知的世界不断地去探索。..

达真堪布:保护善根的好方法

只有及时回向了,才能真正留住相续中的善根,才能真正保护善根,令善根安全。大乘佛法里讲的回向要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回向给一切众生,一个是回向给菩提。众生无量无边,善根也会变成无量无边。我们回向善根,愿成为众生成佛的因,这是无上的、究竟的果位。既不是愿善根成为他们..

慈诚罗珠堪布:学佛多年,善行做了不少,为何没有进步?

很多人学佛多年,仍然是烦恼不断,进一退九,没有获得甚深法益。究其原因,无外乎“开源”与“截流”二者没有做好!所谓“开源”,是指发心。须发广大菩提心,“只为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如果做任何善行,自始至终只为求自己一人(或家亲眷属)的现世利益,健康、平顺、..

希阿荣博堪布:为故去亲人作法事,生者亡者都有功德

如果请的是真正的僧人,念的是真正的佛经和往生仪轨,对亡者确实是有帮助的。为亡者作超度,除了请僧人作法事,还包括供斋、布施、放生、刻玛尼石、做经旗等各种善法,除了能超拔亡者的痛苦,生者也能获得利益。《地藏菩萨本愿经》中说:“若有男子女人,在生不修善因、多造众罪,..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香仁波切的两段小故事

有弟子问我,他们在上密勒日巴金刚歌集的研讨会,有些人从读书会里面获得很多提示。令我觉得感动的是,很多同修由于研讨歌集,体会到了上师和弟子之间那种密不可分、血浓于水的感情。其中有人问我:「上师,过去您在看这套书的时候,是不是也有一些深刻的感受呢?」我思索了一下,..

索达吉堪布:放生仪轨甘露妙药

顶礼根本上师足!1、皈依、发心(三遍):诸佛正法贤圣三宝尊,从今直至菩提永皈依。我以所修施等诸资粮,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2.发四无量心(一遍):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愿诸众生远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3、供养..

达真堪布:成就的要门——二谛双运

释迦牟尼佛成道以后,宣讲了八万四千法门,这一切法都包含在二谛(世俗谛、胜义谛)里,都是不离二谛的,同样,我们的修行也不离二谛,并且二谛是要双运的。比如,皈依有世俗谛的皈依和胜义谛的皈依,发心有世俗谛的菩提心和胜义谛的菩提心。皈依是入门,如果没有胜义谛的大空性见..

索达吉堪布:爱得死去活来的,往往是前世的冤亲债主

从前,嘎达亚那尊者去化缘,看到一位施主怀里抱着儿子,正津津有味地吃着鱼肉,(我在家时从来不敢吃鱼。学校食堂一吃鱼,我就很苦恼,因为当天只能吃米饭,其他什么也吃不了。可你们很多人一提起鱼肉,包括有些出家人,也开始垂涎三尺,以前的习气复苏了。你们大口大口吃过是吧?..

慈诚罗珠堪布:因果学说与现代文明社会

佛教的因果学说,可以从三个部分来介绍:第一,因果的本质,也即什么是因果;第二,因果学说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第三,释疑。一、因果的本质大乘佛教的《稻秆经》与《缘起经》,很清楚地阐述了因果。(一)因果的定义因果有广义和狭义两种。1、广义的因果释迦牟尼佛的弟子曾经问佛..

达真堪布:念佛还是念魔

学佛修行的过程一定要如理如法,明理很重要。最基本的道理都不懂,最基础的修法都没有,还去学佛信佛,这都是迷信,都是盲修瞎炼,永远成就不了。很多人学佛修行很长时间,但是始终达不到效果,最后都灰心退步了。这是什么原因?就是没有如理如法地学,没有如理如法地修。比如说念..

达真堪布:要有相似的空性见

我们天天做功德回向,每次修法结束的时候也会做回向,但也要有智慧的摄持,要站在三轮体空的角度——回向者自己,回向的善根,回向的对境一切众生,都是显而无自性的,都是空性的。一定要有这样的见解。也许有些人会想:我现在是凡夫,还没有证悟空性。但是我们可以有相似的。我们..

嘎玛仁波切:你怎么看香火鼎盛?

一直以来,人们以“香火鼎盛”来形容寺庙的事业发展良好,认为如果一座寺庙,去的人多,点蜡烛、点香的人多,这里的佛教发展就很兴盛。这是一个误区,佛教弘法利生事业的兴盛,主要体现在僧团的精英教育,以及带领信众闻思修佛法上,要能够将佛陀的教义广传兴盛。如果一座寺庙,没..

索达吉堪布:亲朋好友临终注意事项与丧事办理之细节

现在很多人,甚至包括一些佛教徒,为亡人做的事情远远不够。在我们藏地,对于如何为临终者念经,死后四十九天作哪些佛事,怎样处理亡人的尸体和骨灰,去世一周年后作什么佛事……在这些事情上特别讲究。从一方面看,这是藏族的一种传统,但从另一方面看,这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佛教..

索达吉堪布:学会储存善根,不要让辛苦积累的善行空耗了

如是诸观行,所积一切善,以彼愿消除,有情一切苦。我们所有的学习,要观想将这些善根全部回向给所有众生,但愿他们获得无比的快乐,暂时得到人天福报、健康无病等利益,最终获得无上圆满正等觉的菩提果位。以前上师如意宝在讲《文殊大圆满》时说过:“我们的回向就是愿众生获得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