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大师告诉我们,若想真正将罪业忏悔清净,可以采用十种忏法:一者明信因果。明是明白,信是相信,因果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好心有好报,恶心有坏报,清净心得清净报,因果定律丝毫不爽。凡事都有起因,都有结果。如果我们的心里充满仇怨和愤恨,虽然还没有去杀生害命,但是..
般若
宏圆法师:观照般若
净土法门:生活在灾难的边缘,如何趋吉避凶?
生活在灾难的边缘,如何趋吉避凶?古今中外,人人皆有趋吉避凶的观念,但对如何趋吉避凶一无所知,如果此地有灾难,另外找个地方去躲避,行不行?谚语所谓“在劫难逃”。若在劫数之中,逃到哪里都没有用。因此,一定要从心地上做个转变。个人能转,个人就趋吉避凶地,即使所在之处遭..
大安法师:果能志诚之极,教理自会透彻
问:印祖在一篇文钞中这样开示:“倘有余力,诸大乘经,不妨随意受持读诵,当以志心受持为本,且勿急欲洞彻其义理为事也,果能志诚之极,教理自会透彻。若先欲透彻,不从志诚持诵做,即透彻亦无实益,况决难透彻”。其中一句“果能志诚之极,教理自会透彻”,请问法师,这是印祖的..
星云大师:金刚经讲话 妙行无住分第四
星云大师:金刚经讲话妙行无住分第四[金刚经]发表时间:2015-07-23作者:星云大师[投稿]放大字体正常缩小关闭妙行无住分第四「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
什么是“菩萨”?如何成为“菩萨”呢?
在诸佛菩萨中,大悲观世音菩萨、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大愿地藏王菩萨、大行普贤菩萨特别受佛教徒的崇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称口就来“菩萨”、“菩萨”,那什么是菩萨?如何成为一个菩萨呢?什么是“菩萨”?“菩萨”是“菩提萨 ”之略称。意译作:道众生、觉有情。意即求道求大觉..
玄奘法师佛经翻译有何规则?为何有些词没翻译?
佛经五种情况下不翻译,是指由唐代玄奘法师所提出的翻译理论。其具体指在将梵文译成汉文时,遇五种情形不进行意译,而保留其原音,即进行音译。五种不翻的理论具体是指:01秘密故甚深微妙而不可思议的佛之秘密语不翻。如,《般若心经》最后一节的“羯谛羯谛波罗羯谛波罗僧羯谛菩提..
说话,也是一种禅修
佛堂里,观音像旁;我盘腿坐在那里。眼泪止不住地往外流,内心的感受是苦涩的。而缘由来自于只是一位师兄的一句话……我这个人有个毛病,容易激动,因为激动所以说话就会很快。这就很容易一不小心让人误解意思,更容易让人以及自己产生一系列的烦恼。这一天,有师兄就和我说了:“..
《金刚经》是解决“心”的问题!
世间一切有形的事物、有为的方法,都如那美梦、幻景、水泡、影子、露水、闪电一般。梦、幻、泡、影、露、电六种事物,都是不真实的,可望而不可即,所以才不能够扑上去、陷进去。对任何事物都应该采取这样的态度,才不至于被迷惑、生烦恼。《金刚经》是佛教史上最伟大的一部经典,..
修心修什么
缘起修心修什么?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它的现时翻新者一定学习过恒河大手印(等同于楞严大定),或深解点金刚经的“三心论”,从而了知点任运自在无所不定的高深教法,以至对日常作修产生了疑惑。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关乎着日常作修到底该咋办的事,末学不揣其陋也言说一二。正文佛曰..
信愿法师:《观经四帖疏》〈玄义分〉七门料简之和会门(五)
【观经四贴疏讲义】《观经四帖疏》〈玄义分〉七门料简之和会门(五)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上回我们探讨到第一卷〈玄义分〉七门料简的第六门“和会门”。和会门善导大师再分为六小段。六小段上回我们探讨到第二段,善导大师以道理来论破诸师对《观经》的错解。..
宏圆法师:《心经》的宗旨,也是整个佛教的宗旨
《心经》中说,以无所得故,菩提萨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心经》是以无所得为宗。无所得,不仅是《心经》的宗旨,也是整个佛教的宗旨,也正因为如此,佛教才是最彻底..
将心融入佛的智慧
学佛就是要懂得人生苦空无常,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留下的只有一生的遗憾与悔恨。学佛就是在激活我们的慧命,人生在世,短短几十年,如过眼云烟,对于大千世界来说,我们人非常渺小,只是一粒微尘,要学会放下。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只有将它放入大海;一..
星云大师:金刚经讲话 大乘正宗分第三
大乘正宗分第三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
达真堪布:《现观庄严论》讲记二十五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今天接着讲《现观庄严智度窍诀论》。全论分四部分,今天是甲三、论义分二(乙一、造论分支;乙二、所造正论)乙二、所造正论分三部分丙一、今天是针对欣乐广讲者之八现观分类,分二丁二..
大安法师:何为“大导师”?唯有他才称得上这七个字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莲池大师《西方发愿文》“导师”,引导人到菩提正道的就叫导师。因为我们众生都是无明、颠倒的,虽然有趋乐避苦的生命本能,但往往我们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乐,什么是真正的苦。我们往往以苦为乐、将邪为正,知见颠倒。三界火宅,我们觉得活得..
梦参老和尚:华严经梵行品
(梦参老和尚二○○四年讲于五台山普寿寺)第一讲我们前面讲的是〈十住品〉,讲如何证得十住,讲如何修行来进入十住的位子,而且是一住一住的说。〈梵行品〉呢?是通说十住菩萨修行的方法。在〈十住品〉中,不论出家的、在家的,是通修的;在〈梵行品〉就不是了,〈梵行品〉专指出..
梦参老和尚: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上卷《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是经的题目。这个经字不多,二百六十个字,义很广。般若经一共有八部:《大品般若》、《放光般若》、《光赞般若》、《道行般若》、《小品般若》、《天王问般若》、《文殊问般若》、《金刚般若》,这八部经有六百多卷。咱这部《般..
宏海法师:净土资粮--信愿行
信(一)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同修,大家合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好,请放掌。尊敬的各位常住法师们,特别是我们住持法师,还有诸位居士同修,刚才法师也讲了,今天呢因缘非常殊胜,刚好是初一,又是&l..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白话文
(曾琦云译注)《印光大师说净土》译注的印光大师的文字,皆选自李净通居士所编的《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是李净通居士于1952年从《印光法师文钞》正编、续编、三编中选出的精粹部分,分为十类,一共有333则。李净通居士说:“今为便利阅读《文钞》计..
关于“马郎妇观音”的传说
元朝时,浙江吴兴有个名叫觉岸的僧人,写了一部名叫《释氏稽古略》的书,其中记载了马郎妇的传说。在唐朝的宪宗元和十二年,陕西某地突然出现了一个十分美貌的提篮卖鱼少女。当地的少年见了,都争着想娶为妻子。于是少女就向所有的求婚者提出要求:如果有人能在一夜之间背诵出《妙..
一位经历坎坷的奇僧: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是中国佛学史上占有重要一席的译经大师,又是一位经历坎坷的奇僧。鸠摩罗什早在少年时代就已崭露头角,名噪一时。他是龟兹人(新疆),祖上原是天竺人(印度),出身婆罗门族,在印度世袭高位。他的父亲名叫鸠摩罗炎,青年时弃相位出家,东渡葱岭,远投龟兹,当上了该国的..
《心经》里的不生不灭是指什么?
居士问:师父,《心经》里讲的不生不灭是指什么?常敏法师答:我们的业力来自于因果。我们的烦恼是心中所生。这个心,不是指肉团心,是指分别心。这分别心怎么体现出来呢?当我们的六根与六尘相对时,产生的六识,与之分别。分别心都是六根六尘因缘和合幻化出来的虚妄相,本来并非..
震惊!宿命通一看,你还敢结婚吗?
看看人和人的关系:“当年恩爱,今作怨家。昔日寇雠,今成骨肉。昔为母而今为妇。旧是翁而新作夫。宿命知之,则可羞可耻。天眼视之,则可笑可怜。”这是人和人的因果关系,也是非常错乱颠倒的。“当年恩爱”,当年就是指过去生是很恩爱的,今生一过来就成为怨家对头。要知道恩爱和..
该如何行持利他的行为?
问:大乘学人该如何行持哪些主要的利他行为?索达吉堪布答:我们发了无上菩提心,进入大乘菩萨道后,所学所行,都应当是为了利益他人,为了无边无际的轮回众生得到解脱而行,除此之外,不应该去做其余事情。饶益众生的事业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地饶益众生,如讲经传法,引导众..
宏圆法师:般若是出苦海到彼岸的大慈航
下面我们讲波罗蜜多。波罗蜜多也是梵语,波罗翻译为彼岸,不是我们吃的菠萝。曾经有个老和尚,师父刚刚出家的时候,老和尚给师父讲,菠萝里加蜜,宏圆你说能不甜嘛,意思是般若波罗蜜多非常甜。这个波罗是梵语,意思是译为彼岸;蜜是到的意思,不是蜂蜜的蜜,是到的意思;多是语尾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