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北周武帝宇文邕下诏禁佛、道二教,一时间北周境内融佛焚经,驱僧破塔……禅宗二祖慧可来到江淮之地。这里奇绝的高山为他的藏身提供了最好的场所,于是,慧可往来于司空山和天柱山以及太湖之间。而更多的时间,他居住在司空山的一间临时搭建的石屋里。站在石屋前的空地上,可以..
禅宗
净因法师:学佛一定要清贫吗?
外出朝山,行走于东北乡间小道上。一老农肩挑重担,迎面而来。他好奇地问道:“请问小师父,你是信佛教还是道教?”“佛教,你呢?”老农认真答道:“我既不信佛教,也不信道教,就信‘睡教(觉)’。”说着,他又继续干他的农活。而我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是啊!这位老农为了养家糊口..
仁清法师:空性层面没有对立面它不是二元对立的
“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这个是从事相上看。但是后面一句话,“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这一类的人,他做了这些事,就是这部分人他可以不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上一个是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但是后边这个“..
宏海法师:观无量寿佛经
(第一讲)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好,请放掌,阿弥陀佛。各位同修,各位莲友,大家下午吉祥。那么因缘殊胜,现前具足,今天我们在这里开始宣讲《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在我们这个净土之路的系列讲座里边呢,..
在家佛教徒必读经典“佛门圣经”
人们往往用“浩如烟海”或“汗牛充栋”等词汇来形容佛经数量之多。对于一些想了解佛教的人来说,面对如此浩瀚的经典,难免望洋兴叹,望而却步;那些开始信佛、学佛的人,究竟合适读哪些经典呢?这几年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编一部类似基督教《圣经》那样的书,供一般在家信..
慧律法师:你要见性,几本禅宗的书一定要看
VCD啊,DVD啊,手机啊,能帮上大忙,网络Facebook、播经机、DVD啊,还有,唉呀,这个科技日新月异啊。所以,我们佛弟子,要把这个科技运用佛法配合科技,把他传开来!为佛弟子,我们刚刚也讲过,应当对整个国家社会,扮演一个稳定、重要的角色,要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对党、对..
慧律法师:空是什么意思?
空是什么?就是缘起无自性。这个不太好懂,第一次听到,这个很深――缘起无自性。没关系师父慢慢地给你解释,你听得懂,用现在的例子――譬如说:我们今天的体育馆,据说有一、两万人,几万人不知道,要筹备,主办单位很辛苦地筹备、开会,现在因缘具足了,从去年就讲讲到今年,因..
这些耳熟能详的词语都源自佛教!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随着佛经的翻译流传,反映佛教概念的词语也大量进入汉语语系,使汉语词汇丰富了起来。纵览汉语,来自佛教的词语,其数量之大,令人叹为观止。梁启超生前,曾用过不少精力从事佛学研究。据他说,由于佛教的传入,至少给汉语增加了3万5千多个新词汇,等于增加了3..
仁清法师:一旦证空性你就会了脱
所以说圣者,很多的圣者,从破无明开始,把那个根拔掉了,这里也是还灭门的最重要的一点。也就是说,很多高僧大德,不管他是修什么法门的,特别是禅宗坐禅修自性,都是从证空性开始。当你证空性开悟的时候,那就是断轮回链条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当你证空性了,这个轮回链条就断了..
净土法门:一切法不离自性,你见性,一切法自然通达
理统统搞清楚、搞明白,障碍就没有了。所以这个清净,这前面三门都讲清净身业、清净口业、清净意业,清净两个字是关键。一定要清净心,再提升到平等心。有清净、有平等,那个觉就冒出来,觉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原理原则真通达了,就应该要知道「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为什么..
仁焕法师:集中精力念佛
问大家,今天是这一周的第几天了?(众答:第五天。)你们这几天念佛有没有效果啊?(众答:有。)下面就用科学原理来说明集中精力念佛能产生效果的道理。我们有业障如同被锁住了,想开锁该用什么样的钥匙呢?用对号的钥匙。因为不是所有的钥匙都可以打开这把锁。开锁不在于钥匙大小,也..
索达吉堪布:如何不造舍法罪!
有些人经常说某个法和自己不相应,其实这是很正常的。佛陀宣说了八万四千法门,不可能一个法门相应一切众生。如果是这样,那佛陀只要宣说一个法就足够了,没有必要说那么多法。面对佛法的大海,我们应该在不舍一法的前提下,着重修持和自己有缘的法。什么是和自己有缘的法呢?关键..
观世音菩萨祝圣仪轨
观音菩萨是大乘佛教中大众最熟知的菩萨之一,我国几乎所有的佛教寺院都供有观音像。如天台宗、密别传有“六观音”,禅宗亦有各种观音像。观音菩萨更是极乐世界的大菩萨,与大势至菩萨一起,辅佐阿弥陀佛救度接引众生,净土宗称为“西方三圣”。从隋唐以来,民..
禅宗讲的「不立文字」是什么意思
关于“不立文字”的真实含义,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讲得非常清楚,他说:“所谓不立文字,并非不用文字。”“不立”和“不用”是两回事。“立”就是执着,“立文字”就是执着于文字。叫你因指见月,你不去看月,却..
净土法门:《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
净土法门:《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第一集)1983/12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档名:08-004-0001【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这一次在我们观音佛七当中,为了求得解行相应,所以在七天当中,每一天有四个小时讲经,四个小时称扬菩萨圣号。在讲席当中,我们采取前清大义法..
独尊湛现:人生的一切,都是自心所定
阿弥陀佛,大家好。在我们人生中,有好多事情,把简单化搞复杂了,把复杂的搞简单了,给自己制造了困惑与烦恼。就是因为自心的迷茫所造成,俗话说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就是说尘世间的事情,根本就没有那么复杂。如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曾说,世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就是..
星云法师:顽劣愚痴的众生,也有圆成佛道的一天
星云法师佛教信仰的主要内涵在于向‘佛陀’学习,此即所谓‘学佛’;亦即以佛陀为导师,学习佛陀的慈悲、智慧、威力,及其殊胜功德,达到三觉圆满,万德具足,完成人格,成就佛道。因此,学佛首先应该了解‘佛’的意义。‘佛’是‘佛陀’的简称,来自梵语Buddha的音译。又称浮图、..
净土法门:一门深入,没有听说二门、三门可以深入!
所以大经里面讲的「十方如来与大菩萨」,他们都是住在三摩地中。三摩地是禅定,以本经来讲是住在一心不乱之中。我们如果也住在一心不乱,那不是佛菩萨是什么?佛菩萨与凡夫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佛菩萨常住一心不乱,凡夫一天到晚胡思乱想。凡夫跟佛没有两样,就是用心不一样,人家那个..
宗舜法师:一举四得抄佛经(附:抄经礼仪)
一举四得抄佛经(附:抄经礼仪)宗舜法师一、古以写经增福延寿抄经,古称写经,即书写佛教经典。大乘佛教特别强调受持、读诵及书写经典的功德,如《法华经・法师品》云 “若复有人,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妙法莲华经》,乃至一偈,于此经卷敬视如佛,种种供养……当知是诸人等,已..
虚云老和尚:一有动作威仪,就不是本来面目
云居山方便开示七月初八日(1955年8月25日)我是一个闲人,常住什么事都与我不相干,与大众有缘,在堂里摆摆闲谈。百丈大智老人,以禅宗肇自少室,至曹溪以来,多居律寺,虽别院,然于说法住持未合规度,于是别立禅居。古人一片婆心,为了培育人材,而定规矩、立次序。时至今日,认..
虚云老和尚:痛下苦功不要弄假
文/虚云老和尚我们不论已悟未悟,解悟证悟,一样的要修学,真实行持。所不同者,先悟后修的人,如识途老马,不会走冤枉路,比先修后悟的人较为容易;证悟的人脚踏实地,不像解悟的人浮浮泛泛,也较易得力而已。赵州老人八十犹行脚,四十年不杂用心看个“无”字,便是我们很好的模范..
觉醒法师:为什么历代禅宗祖师都看重“不忘正念”这个法门?
古代的禅师在教化弟子时,当弟子产生妄想,失去正念的时候,禅师常常以不着边际的禅语,或者反问,抑或是棒喝等方式来斩断学徒的妄念,使他们在“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绝境下豁然悟道。何为祖师西来意“祖师西来意”是禅林中的常用语,又称“西来祖师意”、“西来意”、“祖意”..
「粪扫衣」与「祖师衣」的释义
【粪扫衣】,就是到垃圾堆去捡破烂的布料,然后呢拼凑而成粪扫衣。有的呢是到埋死人的地方,死人或者烂了,把那个衣服捡来洗一洗缝起来。两千多年前的物质不可能有现在这么丰富啊,就是到那些地方去捡叫做『粪扫衣』,人家不要,丢掉拼凑而成。所以说我们的【袈裟】是这么一块,东..
净土宗历代祖师传记
净土宗第一祖慧远大师大师法名慧远,俗姓贾,是雁门郡楼烦县人。大师从小爱学习,13岁时,就跟随舅父到许昌、洛阳一带游访参学。由于大师博学六经,融会贯通,尤其精通老庄之学,因而儒门宗匠、达官显贵,没有不佩服大师的。21岁那年,大师本想南渡长江,拜当时的大学问家范宁为师..
普陀山「观音跳」的内涵义理
诸位有缘,大家吉祥。今天呢,我们来到普陀的又一处圣景。上面的一个小寺院呢,叫做“西方净苑”。可能听过讲法的人,基本上都知道,整个我们汉传佛教,各大名山古刹,所有天下的寺院呢,几乎都称之为禅寺。是以禅宗的法为根本的。还有一些是讲经说法为主的叫讲寺。如果..
宏海法师:宗教不宜混滥论
(第一讲)各位闻思讲堂莲池海会的同修们,大家晚上吉祥。因缘非常殊胜,今天又跟大家一起来学修,特别是今天的缘起是我们要讲一部,内容与净土貌似没有多少关系,可是最后导归净土的这种发心非常的急切,这样的一部由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法师的代表经典作,叫做《宗教不宜混滥..
破坏别人婚姻的果报,因果不虚!
万事万物皆是有因有缘而形成的,并不是无因无缘的。我们的家庭也是一样的。世间人为什么有的能聚在一起开开心心过日子,又为什么有的会有“爱别离”?这与我们过去世自己造的业有关系。造了善业,我们相聚在一起,开开心心的过日子,造了不善业,相聚在一起也不好过日子,不能够完..
一杯浓茶,品味人生
当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有了挫折、失望、悲观,油然而对不可知的远方升起一股美好的向往。东方式的“桃花源”,西方式的“乌托邦”,都是这种想象下的产物。如果现实生活中的苦闷和悲怅更深沉、更广阔、更无所逃离于人世间人们的愿望,便会伸向西方的天堂或是东..
中国历史上的十五位“佛门皇帝”
导读:佛,讲究一个“缘”字。在中国古代帝王中,不少人与佛结下了不解之缘。话说,中国历史上就有那么十五位“佛门皇帝”弘扬佛法,与百姓们建立了佛缘,使得佛法在中土兴盛,善莫大焉!汉明帝刘庄:最早引入佛教从中国历史上看,有记载的最早的信佛帝王是东汉第二位皇帝、汉明帝..
与佛教相关的民间俗语
所谓民间俗语,即是老百姓平日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短语或者定型词组,简练而形象化,比较通俗易懂。佛教自古印度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的传播发展,佛教文化与中国的本土文相结合,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佛教,同时也对中国的文化艺术、风俗习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些源自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