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看《禅林宝训》,《禅林宝训》是讲佛门的教学,那是佛法里面的世间法,就是初入佛门,你看人家怎么教法。凡是成大器,那些历代祖师在寺院里头,你看人家怎么折磨他,老师折磨他,同学欺负他,受尽了折磨,到最后传法偏偏传给他。这就是什么?老师看中了,看中了这个人,想尽方..
因缘
一个月的学习
一个月的学习时间飞逝,进入三级修学已有一个月,从开始的急切盼望入学到现在的每天学习法义,从一个空闲无聊的时空进入繁忙的学习状态,有着过多的不适和想法。小小的一本法义要求看三遍!就是学员手册和认识书院也学习了两个星期,不解和疑问多多。有必要吗?规则和制度读读背背..
尊重每一个当下和因果法则
《幸福人生的原理》读书会《菩提道次第略论》不依止的过患:首当其冲的就是“若不如法依师,此世易为,魔侵。”我们每个人既有佛性,也有魔性。最能够感同身受和无可避免的恐怕是,烦恼魔,了吧,这大概就是传说中,所谓的心魔了,因为烦恼不仅是外来的,根源还在于我们自己的内心..
海涛法师:会生出黄金的双手
舍卫城中有一家缙绅望族,某一年他们家产下一个婴儿,长得非常可爱,特别的是,他一出生手掌中就各握着一枚金币。他的父母看了,认为是吉祥的征兆,非常高兴的把那两枚金币拿起来,没想到他们一拿走金币,婴儿手中又有金币变出来,父母再拿走金币,结果又出现两枚金币,就这样一直..
海涛法师:舍弃 恨,慈悲没有敌人
一、佛对众生的关爱就像太阳,普遍的给予所有生命温暖,所以学佛者要学习佛陀平等的对待生命。然而凡人要如何转化自私为平等慈悲呢?只要是人都有感情,而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奉献,所以把爱子女的心转为关爱一切生命,就是平等大慈悲心;对待小鸡、小猪、蚂蚁、所有的生命,都像..
文殊、普贤诸大菩萨为什么皆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唐朝以前,很多人都以为净土法门浅显,是凡夫修的,而自以为上根利器者则以参禅为荣,对净土法门不屑一顾,甚至大肆诽谤,以显示自己高明。至唐德宗贞元间,南印度乌茶国王进献《普贤行愿品》之梵本全文,译成四十卷。前三十九卷,即八十华严经之入法界品,而文义加详。第四十一卷..
学佛并不是为了求什么都顺利
学佛后,切莫求什么事情都顺利。一旦不顺利,有些人就会怀疑佛菩萨,诽谤三宝。佛法的精髓,不是让人做任何事都没障碍,而是让人发起利益众生的心,而且坚固它。因此祖师大德都示现非常坎坷的修道人生。近代四大高僧(虚云、印祖、弘一、太虚)中,命运最坎坷的,应该属于云公(虚云..
做一个主动想要提升生命品质的人
这个地方他讲到“若有净信坚固心”,这个是讲信,第一步。你看这个地方都讲第一步,修学要展开你生命领域,提升你生命品质的第一步,就是要净信,要有坚固心。不要说学佛修行,在我们生活中也一样,你必须要有很正确、很明确的基本态度。就像我们上一次跟各位讲的,学佛人的态度有..
静波法师:佛教如何看待我们都想要的名声?
静波法师“佛言:人随情欲,求于声名,声名显著,身已故矣。贪世常名而不学道,枉功劳形,譬如烧香,虽人闻香,香之烬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后。”什么叫声名?就是名声。声就是声名远扬,说这个人一呼百应,这是声;而且所谓“居高声自远”也是声,是因为站在高处,所说的话就会有影响..
一切众生都修持佛法
一切众生都应该勤奋的修持佛法、布施功德,广泛种下善良的因缘啊!舍卫城中有一家缙绅望族,某一年他们家产下一个婴儿,长得非常可爱,特别的是,他一出生手掌中就各握着一枚金币。他的父母看了,认为是吉祥的征兆,非常高兴的把那两枚金币拿起来,没想到他们一拿走金币,婴儿手中..
天如老人净土或问新白话版4
问:既然说娑婆本土四土具足,那只要在这里展转修行就是了,反而要舍这里而往生那极乐国,为什么呢?答:这一方虽然具足四土,无奈的是秽业难除。那么要舍秽取净,势必向极乐国求生。四明说,本土浊重,十信才出苦轮。那极乐土境胜,九品都是不退。难道没听说大通佛在世时代,受教..
智圆法师:美女饿鬼的宿业,四个“为什么”透视法界因果律(一)
一昔日亿耳尊者去了饿鬼境中,进了一座无量宫,里面有个美女身色妙好,庄严悦目,以珍宝严饰的宝座的四脚上系着四个饿鬼。她向亿耳尊者献食后说:“他们向您乞讨吃的时,一点点也不要给。”尊者吃食品时,由于诸饿鬼乞求,给予一鬼故顿成糠秕,又给一鬼故顿成铁丸而食,如是给一鬼..
智圆法师:美女饿鬼的宿业,四个“为什么”透视法界因果律(二)
《二》当夜亲戚们给我带来很多好吃的,媳妇私自吃了,粗劣的给了我。我质问:“你是不是吃了好的,差的给了我?’她妄语说:‘较吃你的食品,我为什么不吃自己的肉?’同样我给亲戚们带去食物,女仆也吃了后说:‘较偷你的食物,我为什么不喝脓血?”那一天节日的夜晚(在印度的节日期..
仁清法师:没有没有因的果,没有不随顺果的因’
刚开始我们讲的时候,‘没有没有因的果’这是第一句话。第二句话是‘没有不随顺果的因’。也是讲的因缘果报毫厘不爽,这是个法则,法理。如果你想吃自己种的苹果树上结的苹果,你不可能种上梨种。你必须选的是苹果种子,而且是你得给予它很多的条件,这个条件是什么?培养它,培植..
仁清法师:因果是一种事相的相续
对于因果不空的理解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缘起性空,真空妙有,这是讲的因果不空。缘起性空是佛教里非常重要的一个理念,也是我们经常能接触到的一个佛教名词,真空妙有也是。一讲到缘起性空,好了,大家不明白的话,似乎是缘起性空,就是讲空什么也没有了。那么真空妙有也是,似乎是..
海涛法师:信因果、忏悔、持戒才能够消灾
消灾,你就要信因果、要忏悔、要持戒才能够消灾;要祈福,祈福,你就要布施、要慈悲,所以佛教里面要达到这个果,我们要制造这个因才可以,才能够圆满。所以希望各位要常常这样来思惟,所以我的习惯是,看人家在拜拜,我都不会排斥,不管是天主教、道教,这个人做法官、做议长、做..
信愿法师:《观经四帖疏》〈玄义分〉七门料简之释名门(五)
【观经四贴疏讲义】《观经四帖疏》〈玄义分〉七门料简之释名门(五)今天我们再共同一起来探讨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上回我们研究到〈玄义分〉七门的第二门“释名门”,善导大师解释经题“佛・说・无量寿・观・经”。“无量寿”这三个字是疏文当中解释最多的,因为是佛名,所以..
信愿法师:出家人念佛与在家人念佛胜劣如何?(一)
【念佛往生要义钞】问:出家人念佛与在家人念佛胜劣如何?(一)今晚藉着大家打佛七的殊胜法缘,我们再继续来探讨法然上人所撰写的《念佛往生要义钞》。昨晚我们看到第四个问答,第四个问答与第五个问答有连贯性,所以我们再从第四个问答钞文读一遍,然后再接下去看第五个问答。请诸..
净土法门:你就有这个 分,不定什么 候你跟佛 面的机会就成熟了
我们看黄念祖老居士的 解,「于此五浊恶世,无佛之世,能见彼佛,实是希有」。这是指我们现代,释迦牟尼佛过世之后二千五百年,这么久了。能见彼佛,彼佛是阿弥陀佛,能见到,真能见到。你天天想他,天天念他,你就有这个缘分,不定什么时候你就遇到了,你就见到了,真的,不是假的..
念咒真的有神奇效果吗?十二因缘最后为何不是死?
微友:师父您好!佛陀在世时反对持咒,但现在佛教的咒语很多,据说也有很多人出现感应。请问您怎么看待咒语?念咒真的有神奇的效果吗?仁山法师:阿弥陀佛,您好!有争议的观点,莫急着下定论。自己选择相应的方法学习就好,别人学什么就不必操心了。各有因缘,顺其自然好了。微友..
不敢皈依,怕自己守不住戒律怎么办?
信众问:师父,有位朋友对佛教很感兴趣,但不敢皈依,怕自己守不住戒律怎么办?常敏法师答:皈依和戒律是两回事。皈依是皈依佛法僧三宝,皈依阿弥陀佛,回心转意,改邪归正,就像小孩子依靠妈妈一样。至于戒律,你有这个善根就受五戒十善或者出家比丘戒等等;如果受戒的因缘还不成..
其他道的众生也能听闻到佛法,所以做佛事可以超度它们吗?
居士问:佛以一音而说法,有情随类各得解。那其他道的众生也能听闻到佛法,所以做佛事可以超度它们吗?常敏法师答:我们人与人之间的语言交流,隔开几个山头,就很难听懂了。但是佛讲的话,众生随其因缘都能听懂。因为,佛语清净,一言具有众海音,能随一切众生意乐音。虽然十方众..
干坏事后悔了怎么办?佛家后悔药秘方大公开
广东芙蓉寺禅修学员拜忏作了错事,干了坏事,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后悔了怎么办?如果上一世作恶,报应到这一生,今生后悔了怎么办?这世界上有后悔药吗?告诉你,佛家还真有后悔药,而且是专治业报病的后悔药。佛教认为,业病非普通药石所能治愈,惟须忏悔业障,读诵书写经典,供..
仁 法师念诵《地藏经》的殊胜感应 ――祛病、消灾、延寿纪实
。注:本文是仁 法师出家前的事迹。仁 (音“达”)从1992年夏季开始诵《地藏菩萨本愿经》,那时,刚刚学佛不久,每月的十斋日持诵一遍。记得第一次诵《地藏菩萨本愿经》的时候,用了两个小时零四十分钟,诵起来很艰苦,也很累,但是还是坚持念诵,后来用的时间也越来越短,不到一年..
20种方法教您化解前世今生种种冤结,让你人生事业爱情事事顺畅!
。在今生前世或长久以来,我们与众生有了不同的牵缠和纠葛关系。有的是互为彼此的关心、照顾、帮助而形成的善缘。有的是彼此争执、抢夺、侵犯、伤害、凌辱、杀吃等种种形式而形成了的恶缘。彼此的各种因缘,缠结得愈深,不论是良善的或不良善的,彼此就愈容易在来世的轮回中再次相..
独尊湛现:智者注重于因,迷者注重于果
诸位同学,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与关注,近日我在辽宁昌图县,建立一个“ 园”精舍,供大家共修,实修,正修这样的场所,望诸位能够积极参与,功德无量。这个发心是为自己建立福德资粮。第一,能够为了道业的成就,为了佛门的事业,救拔苦难的众生出离轮回的苦海,作为我..
净慧法师:你的生命还有多久?
净慧法师对于念死,特别是现代的人听起来认为这个讲法很消极,我们现在都是想尽一切办法,要生存,要活,要活下去,甚至于一个垂危的病人,毫无生存的希望,也要用各种办法来挽救他的生命。那么佛教教我们八念,念到最后是念死,是不是太消极了?实际上佛教的念死是一个非常积极的..
达真堪布:《现观庄严论》讲记十八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己二、(广讲能得之道智)可分为二:一、道智之支分;今天是二、道智之整体。庚二、(道智之整体或能依道智之特征)可分为三个:一、声闻之道智;二、缘觉之道智;三、菩萨之道智。之前讲的..
净土法门:五戒十善
诸位同学,今天是我们第二次的专题研究,这个负责的同学,学员长跟我要一个题目,上一次我们谈到戒律,所以今天就以五戒十善做为我们研究的讲题。学佛,自古以来,在经论里、在祖师的语录里面都给我们说明了,这是世出世间第一等福德的事,换句话说,什么样的人是有福的人?在佛法..
悟显法师:什么是大乘佛法
悟显法师讲述/什么是大乘佛法什么是大乘佛法?什么是小乘佛法?它们的差别在哪里?大乘跟小乘就一心上没有差别,平等如如、原来不二。但是就「迷悟分」上来说,因为有迷、悟、浅、深的不同,所以就有大、小二乘的差别,有权、实的差别,「权」是方便、「实」是真实。就「差别门」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