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

佛法僧三宝如何供养?供养三宝的福报

如何供养佛?供养佛的福报供养佛陀,可以用十物供养(十供养),即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一、香供养(心神安宁,身体洁净;三业清净,多闻妙法)香能通气养神,传达境界。燃香时,香自灭而留香与人,这就是佛教中舍己为人的精神。所以燃香不是要烧香给佛陀,而..

东晋高贤刘遗民居士的念佛感应

莲池大师《西方发愿文》中的“手摩我头,衣覆我体”这句话,很多修学净土的人都知道来自一个公案:东晋时期庐山东林寺白莲社中刘遗民居士的念佛感应。当时慧远大师启建的白莲社,是六朝时期那种超越意向最高峰的一种体现。聚集了一百二十三位缁白二众精英人士,一起修学净土法门,..

学佛要如何用功?如何用功学佛?

问题:我听说学佛人要用功,但不知道用的是什么功,应该怎样用功?净宗法师:不论学佛还是世间的事业,都需要用功,这是共通的法则。所谓“用功”,分为两方面:◎第一就是用心,就是你要用心在这方面,专注,确实有这个意愿,这个用功等于用心;◎第二,要付诸行动,要..

有什么方法可以在念佛时不溜号呢

问:拜佛和念佛的时候思绪很乱,不能集中精神,总是想到生活中的各种事情,有什么方法可以让精神不溜号呢?大安法师答:你倒在说一个实话,说明你还用过一点功夫,才知道自己妄想杂念很多,不能集中精神。如果没有用过功夫,还发现不了这一点,能发现,首先是一个进步。修行就是要..

口要留德,不善护口业,福报损失的非常厉害

人在轮回里整天忙得晕头转向,最缺乏的一个是耐心,一个是定力。尤其是我们的嘴巴,毫无定力可言。好朋友把她的心思向你倾诉,当她做了一些不如你意的小事,你就可能把她的丑事讲给别人听。定力不够,耐心不够的人比比皆是,每个人都应该好好检讨自己。把嘴巴管严实点,也是一种禅..

修行人为什么视美色如猛虎?非常重要!

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此非饭本。石沙成故。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转三途。必不能出。《楞严经》【注释】如果不能断除淫念而去修习禅定,就像蒸砂石想做成米饭,就算经过百千万劫,砂子始终还是砂子,不能..

达真堪布:有钱有权不一定能解脱,有了智慧才能解脱

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这是六度中的前五度,若是没有智慧的摄持,这些都不能成为般若波罗蜜多,不能成为到达彼岸的因。要到达彼岸,尤其要成佛,必须要有智慧。前五度是佛为了智慧而宣讲的,是为了产生智慧要修的。若是没有这些,很难产生智慧。若是没有智慧,这些都不能..

刘素云:无量寿经第18集四十八愿开始讲文字版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阿弥陀佛!这一节课我们开始讲第六品:【发大誓愿第六】法藏比丘遵从世间自在王佛的教导,在大会中宣说自己所发的大愿。这个“大誓愿”指本品所说的四十八愿。看下面三句经文:【法藏白言。唯愿世尊。大慈听察。】法藏比丘向佛报告:唯愿尊敬的老师,大慈大..

纯智法师:有些出家人自己还不了解,就这那里收徒弟对吗?(361-365)

361、有些出家人自己还不了解,就这那里收徒弟对吗?答:佛法的理论,是要弘扬的,佛法的戒行,是要传授的。但是作为弘扬与传授的出家人,要真实具有高度智慧,正确了解佛法的大小权实,彻底明白戒律的开遮持犯,方够资格做人的师范。如果本身还糊里胡涂,对戒律还一知半解,怎么能..

海涛法师:让生命离苦得乐的老师

达耶他牟尼牟尼嘛哈牟尼耶梭哈,「南无」就是我们用生命来学习,「本师」就是生命的导师,我们的生命要离苦得乐,要有这个生命的老师,学校的老师是生活的老师,或者是读书的老师,但是生命的生老病死的痛苦问题,释迦牟尼佛才是我们生命的老师,不但是自己生命的老师,我们要帮助..

嘎玛仁波切:我们对佛菩萨的喜悦,从心中自然发出来的,是具有佛缘的一种象征

佛法不是买卖,不能贩卖的,无上殊胜的佛法没有任何人能买得起。但是你买不起的至高无上的尊贵佛法,却能在因缘福报具足之时欢喜拥有。就像空气、阳光、水分及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谁也买不起,它们是无价之宝,但人们都能共享拥有这尊贵的无私奉献。提到奉献,不是谁要“打劫”..

大安法师:有什么方法可以在念佛时不溜号呢

问:拜佛和念佛的时候思绪很乱,不能集中精神,总是想到生活中的各种事情,有什么方法可以让精神不溜号呢?大安法师答:你倒在说一个实话,说明你还用过一点功夫,才知道自己妄想杂念很多,不能集中精神。如果没有用过功夫,还发现不了这一点,能发现,首先是一个进步。修行就是要..

《释迦牟尼佛广传》:四、持戒品48、不贪美色

前言:《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与由衷的敬仰,为后世留下一部记载佛祖行持的光辉论典。以下简述佛祖释迦牟尼..

行善及放生之后回向的重要

回向有两种,一是有毒的回向,二是无毒的回向。所谓“有毒的回向”,就是有执着的回向。《般若波罗密多经》里讲过,凡是有执着的善根,就象有毒的食品。虽然在吃有毒食物的时候,也许还会感觉味道鲜美可口,但当毒发之时,就会痛苦异常。同样,有执着的、不是三轮体空的善根,虽然..

百岁禅师渡海来华传奇一生堪称神话

按:菩提达摩,印度来华高僧,中国禅宗初祖。根据佛教史籍记载,达摩来华之时,已年近一百五十岁,渡江北上,在少室山面壁九年,传法慧可禅师,留下诸多神奇传说。禅宗初祖达摩祖师的传奇一生菩提达摩(通称达摩,?~536或528),是中国禅宗的初祖。他生于南印度,婆罗门族,出家后..

方海权:怎样令福德、清凉、荣誉、财富、一切美好愿望皆以实现

方海权:怎样令福德、清凉、荣誉、财富、一切美好愿望皆以实现人若是贪求越多,烦恼会越多。得到越多,越是放不下。心若是有烦恼而且放不下,对于无限美丽景色无心去赏。有的人得到了财富,亭台楼阁,设置得非常美好。而当他人坐在此地时,根本无心去欣赏这一美丽景色。心总是胡思..

净土法门:我们的贫富与贵贱是怎么来的?

人有贫富贵贱,怎么来的?自己业力所现的。你这一生富贵,我这一生贫贱,我们的业不一样。造化不捉弄人,造化大公无私,我们真的不知道,自作自受。这个经对我们的利益太大,把这些问题都给我们解释开了。我们要好,心善就好,这个心善就是念头,念头善就好,念头不善就不好。世间..

净土法门:孝养父母,不但六度全了,普贤菩萨十愿也圆满

在布施供养里面,一切事相上的布施供养,《金刚经》上四次比喻,以大千世界七宝去布施供养,以无量大千世界的七宝去布施供养,或者是以无量身命去布施供养,都比不上法供养。原因在哪里?事相上的供养不能开智慧,不能开智慧就不能解决生死六道的问题。法供养能帮助人开智慧,能帮..

印光法师语录

印光法师嘉言录皈依弟子李圆净谨编封面题词[封面题词]因果报应者,儒释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家庭教育者,匹夫匹妇,敦本尽分,培植贤才之天职也。信愿念佛者,具缚凡夫,了生脱死,超凡入圣之妙法也。此书文虽拙朴,义甚切要,似特为修净土者说,实寓提倡因果报应、..

净土法门:要抓紧修福,否则劫难来临时,想修福都来不及

1、在这个灾难频繁的时代,我们要尽心努力地去修福,否则的话,一个劫难来了,祸到临头的时候,你想修福来不及了,所以修福要及时,要赶快,现在就要做。2、过去在中国,一般富贵人家遇到有灾难的时节,像旱灾、水灾,这些富贵人家会自动出来布施、来救济。最常见的,就是施粥、供..

净土法门:物质是精神产生的幻觉,因为它转眼就走了,就空了

【《老法师-册页精华集录》】◎物质是精神产生的幻觉,因为它转眼就走了,就空了。◎一生的法布施,抵不过一句阿弥陀佛。十亿个银河系的七宝,你拿去布施做好事,不如四句偈功德大。可以说无量四句偈法布施的功德,不如念一句阿弥陀佛。多少学佛人在急难的时侯,一句阿弥陀佛化解..

《释迦牟尼佛广传》四、持戒品47、来世存在之理由

前言:《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与由衷的敬仰,为后世留下一部记载佛祖行持的光辉论典。以下简述佛祖释迦牟尼..

佛号不能都是在散乱心中念,要提升佛号的质量

我们不断地修习专住,首先产生心轻安。你的心会产生两种功德:第一个,明了。所以你打完坐的时候出来,你的心特别的明了。真正得禅定的人,在唯识学上说,他可以看得到墙壁的毛细孔,他那明了性到那种程度!他六根的那个明了性特别强,刚刚打完坐的人,一点小小的声音都能够听得清..

业的规律:宇宙的基本法则(力荐收藏)

佛在《百业经》中开示我们:一切善恶业果不会成熟于地、水、火、风四大之上,只会成熟在自己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之上。所以我们如今在身心、环境上所感受的一切果报,都必源于自己往昔所造的善恶业,并非神灵、强权或自然力等他法加诸于自己的身心之上,而如今自作的一切,也必..

六斋日里天神伺察善恶,每持一戒就有五善神守护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树给孤独园。佛告诸弟子。慎尔心念无爱六欲。漱情去垢无求为首。内以清净外当尽孝。以四等心奉养所生。晨入尊庙稽首悔过。朝禀暮诵思经妙义。以佛重戒治心秽病。斋肃静处数息禅定。反流尽源以求道真。(佛告弟子们:当善护自心勿著六欲,涤除心垢无求为首,..

嘎玛仁波切:什么是僧宝?

(一)僧宝的本体具智慧及解脱的功德,是僧众的本体。1.小乘:声闻缘觉的四果位,依次现见自性,称为智慧;不同程度的解脱所断,称为解脱。2.大乘:菩萨从见道始,现见法性,证悟真谛,称为智慧。解脱,指从现见法性的初地至十地间,能不同程度地解脱烦恼障、所知障和习气障。(二)僧..

益西彭措堪布:唐译阿弥陀经

这部《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即是唐译《阿弥陀经》。这部经传到中国经过两次翻译。第一次由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翻译,后来家喻户晓,普遍流通。大家平常念诵的就是这个译本。数百年后,唐朝的玄奘法师依梵文经本重新翻译,这种译本千年以来很少有人讲闻读诵。我们这一次为什么要讲解..

短篇佛经:佛说自爱经(白话)+原文

佛言:现生无灾患,死后生天界,亲安族兴常与明会,都由自爱!何为自爱?佛说自爱经(白话)东晋天竺三藏竺昙无兰译见闻如是。一次,佛在舍卫国树给孤独园。此时,国王来到佛的住所。远远看见佛的精舍,国王下车收起伞盖,解下佩剑,脱下鞋履。拱手一直前进。(走到佛前)五体投地。在佛..

信愿法师:念佛可得大利益(一)

【念佛的胜妙】念佛可得大利益(一)早上我们继续来探讨「念佛的胜妙」。前面我们已经探讨过了第一段文,底下接着我们来看第二段文。第二段文也是出自于《无量寿经》,是在讲念佛为得大利的道理。念佛可以得到大利益,我们凡夫众生如果做任何事情没有利益的,那就很没有兴趣去做。譬..

信愿法师:念佛住不退转(二)

【念佛的胜妙】念佛住不退转(二)牛顿坐在苹果树下,突然掉了一颗苹果打到牛顿,牛顿就觉悟了,发现了地心引力。我们坐在苹果树下,如果掉了一颗苹果下来,我们没有觉性,我们也没有发现地心引力,我们就把那一颗苹果吃下去,这就是悟性不够。所以你要觉悟人生的无常,一定要舍俗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