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能发心,对于佛经佛像,或刻或写,或雕或塑,或装金,或绘画。如是种种印造等法。或竭尽己心,独力营办。或自力不足,广劝众人。或将他人之已印造者,为之流通,为之供养。或见他人之方印造者,为之赞助,为之欢喜。其人功德,皆至广至大,不可以寻常算数计。何以故。佛力无边,..
五戒
修行必须要过的五关,深度揭示其中奥秘
最近不少人找我,而大多都是问共同的问题:财和色。说的委婉点就是钱财和姻缘。一、钱财很多修行人会发现,怎么自己这两年突然的运气不顺了,怎么老破财啊。以前很好赚钱的,现在很难赚钱。甚至负债累累,而越是急着赚钱还债,就越是破财,债务越来越重。有的人,念佛。发现运气好..
供僧斋僧的功德非常大
一、佛经中说供僧功德《赞僧功德经》佛陀云:若有清信士女等,能於十念生信心;平等供养比丘僧,是人获得无量报。《四十二章经》上云:佛言。饭凡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持五戒者一人。饭持五戒者万人不如饭一须陀洹。饭须陀洹百万不如饭一斯陀含。饭斯陀含千万不如饭一..
敬供地藏菩萨获二十八大利益
地藏菩萨的威神力量实在不可思议,如果有按照上面所说断恶修善的善男子,善女人,听到这部《地藏经》及地藏菩萨的名号,或者是恭恭敬敬瞻仰,经常的诚心毕恭毕敬礼拜地藏王菩萨的形象,会有以下大利益。一者、一切天龙护法善神都会发心来保护诚心念《地藏经》的人。二者、善的果报..
宣化上人:手持五戒十善功德非常大
以戒为师,不要错过受五戒的机会受五戒、八戒的人,都叫“优婆塞”、“优婆夷”,受过菩萨戒,就叫“菩萨”。本来只有出家人受菩萨戒,但因菩萨是自利利人的,所以在家人也可以受菩萨戒。在佛教,受戒是很要紧的,想受戒的人,不要错过机会。你受一戒也可以,受两戒也可以,受三戒..
91年苏州男居士征婚信佛女孩
我是1991年的;男;属羊;老家是安徽六安的,现定居在苏州;身高175cm,体重68Kg;未婚;有房有车(房贷只剩余几万元,无车贷);本科学历;长期在苏州工作,就职一家嘉图软件公司,公司与苏州图书馆是合作伙伴,目前工作地点在苏州第二图书馆,目前任职项目主管,月薪5000+,后期职位升迁,..
方海权:将士死于沙场,学者死于讲台,禅者死于禅座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修行人勤苦修学,临终时切不能做到自知时至,身无病苦自在而往生极乐世界。每每看到在病床中痛苦挣扎,我们有感而发出,如果我们能做到无病无疾,自知时至,然后请亲朋同修都来送行,我们打坐念佛告别大家,而后在念佛声中自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就太好了。当..
宣化上人:现在的人为什么生一些奇怪的病症
杀生的果报◎宣化上人开示于一九八四年四月十五日世界上最大的仇怨,莫过于杀生。所谓:“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你杀人之父兄,人必杀你的父兄;这样互相残杀,永无止境。就因为杀生太多的缘故,所以果报来得很快,所谓“现世现报”。现在的人,为什么生一些奇怪的病症?一言以蔽之..
大安法师:家中爬虫成灾怎么办?
问:家中有很多爬虫,有点泛滥,到处便溺,床上、饭菜上,连佛经、佛台也不放过,可弟子受五戒不杀生,对此不知怎么办?答:首先要知道不杀生戒他的戒相是什么,制的是什么?正制的是不杀人,那么如果故意起杀心,有预谋,对方命断,这就是犯了这条杀戒。除人之外,其他的 飞蠕动之物..
这十件事,最损阴德,一定不要去做!
行善积德固然是好事,但切记不要损德,否则就是在做无用功,不管你积了多少福德,都如车胎漏气一般,早晚全跑掉了。下面这十件事,最损阴德,切记千万不要去做!一,忤逆父母。父母乃世间第一大福田,孝顺父母,天经地义,不但是尽为人子女的本分,也是在为自己培福。如果忤逆父母..
宏圆法师:供养十方所有众生,不如一念初发心
菩提心就是无上正等正觉之心,发菩提心简单地说,就是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初发菩提心的功德是非常殊胜的,在《华严经初发心功德品》中说:“尔时天帝释白法慧菩萨言,佛子,菩萨初发菩提之心,所得功德,其量几何,法慧菩萨言,此义甚深,难说难知,难分别难信解难证难行,难..
量子力学,以后会解释轮回、念力,证明佛法拯救世道人心
老祖宗有智慧,相不相信?现代的科学家,量子力学家,把老祖宗、把大乘佛法里面所说的用科学的方法证明了,我们不能不相信。科学的发现是什么?念力,现在市面上这些信息非常多,念力有不可思议的能量,能改变物质现象。念力是什么?我们的念头,起心动念。这是科学家以科学仪器观察..
惟贤长老:怎样做一名真正的佛弟子?
一、学佛首先要念苦你们今天能够皈依三宝,走向学佛之路,这是一条解脱、觉悟的光明大道,是好事情。学佛首先要念苦,念苦才能发出离心,不念苦就发不了出离心。若只图眼前之乐,对生前死后的事都不管,那就是懵懵懂懂的一辈子,没有觉悟,本来生活在苦中或者在苦中作乐而不觉得。..
五观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
我今天在过堂的时候,看见各人吃饭,渐渐有些散乱。吃饭时候容易散乱,亦正好对治散乱。世人不知人身之宝贵,《大涅 经》偈曰:“生世为人难,值佛世亦难。犹如大海中,盲龟遇浮孔。”《杂阿含经》曰:“大海中有一盲龟,寿无量劫,百年一遇出头。复有浮木,只有一..
出家之后的事更多
我们生在这个时代来出家,你若没有个主宰,还是会入邪道。一定要持戒,佛不是说吗?佛法存在不存在就在于出家人持戒不持戒,到这个末法时候来了,这邪里邪气的人到处都有,伪装呀!出家之后事更多,你像这持戒坐禅在家人不干,很早起来上殿,在家人也不干,这都是事啊,你说什么工..
宣化上人:想受戒的在家人,你所应该注意的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受五戒、八戒的人,都叫“优婆塞”、“优婆夷”,受过菩萨戒,就叫“菩萨”。本来只有出家人受菩萨戒,但因菩萨是自利利人的,所以在家人也可以受菩萨戒。在佛教,受戒是很要紧的,想受戒的人,不要错过机会。你受一戒也可以,受两戒也可以,受三戒也可以,受四..
达真堪布:怎样才是有戒定慧的功德
所谓戒,就是净。明白了诸法的真相真理,众生就不再愚痴颠倒了,这样心相续自然就能清净,这是戒学。“我受居士五戒了,我受菩萨戒了,是不是有戒学了?”不一定。你受居士五戒、菩萨戒了,虽然心地还没有彻底清净,还不圆满,但是比以前清净了,烦恼习气减少了,这就是有戒学的功..
怎样安抚鬼神?
我们的修学、教化,一定要得佛力加持,不得佛力加持,经教义趣你不懂,别人给你讲你也不懂,说、听都要得佛力加持。凡夫往生不是靠自己,完全靠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我们一心称念也要求佛加持,佛不加持,我们一心不容易成就,心不颠倒更要求佛加持。我们对经教要能看得懂、看得..
虚云老和尚:佛所说法,千经万论,总是要叫众生明自己的心
佛所说法,千经万论,总是要叫众生明自己的心,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众生无量劫来,被物所转,都是心外见法,不知自性。本来无一物,万法了不可得,妄执心外有法,成邪知邪见。既然说识得心无寸土,那就算了,何必还要说许多名堂,什么三归五戒,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等等;说这..
我们今天在佛学是什么班?幼稚园的小小班
我们今天在佛学是什么班?幼稚园的小小班。千万不要以为我们大概是一年级了。一年级可不得了,一年级是圣人,小乘一年级是须陀洹,初果须陀洹,大乘一年级是《华严经》上十信位里面初信位菩萨,那是一年级,那是佛正式的学生,我们还没有到。我常常勉励同学,因为一年级真不容易,..
宣化上人:若真有诚心念地藏菩萨,地藏菩萨就常常在梦寐中指示你、教化你
《占察善恶业报经浅释》◎天竺三藏菩提灯译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若人会有出世善基,摄心猛利者,我于尔时,随所应度而为现身;放大慈光,令彼安隐,离诸疑怖。或示神通种种变化,或复令彼自忆宿命所经之事、..
佛教常识:学佛、信佛、皈依和出家有什么区别?
这个问题,非常普遍,很多想亲近佛门的善信,都曾经问到过很多关于这方面的问题,譬如说:学佛和学道可以一起吗,研究佛学和信仰佛教有什么区别?我没有皈依,算佛弟子吗?可以信佛吗?信佛的同时可以信其他宗教吗?信仰佛教需要守戒律吗?还是出家才需要?皈依是不是就是出家?皈依之后..
在地球上修行的惊天秘密
惊呆在地球布施一人佛法的功德,在净土要修二十千亿百千千亿劫华光开敷遍身如来身边有两个小菩萨,一个叫美音菩萨,一个叫妙音菩萨。有一天,两个小菩萨看到文殊菩萨,就问华光开敷遍身如来:这是谁呀?华光开敷遍身如来就跟两个小菩萨说这是娑婆世界的文殊菩萨,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说..
能深信因果,无论学哪一法没有不成就的
深信因果,我们所学的善法,像我们现在所提倡的《弟子规》、《十善业》、三皈五戒,他才会真的落实;不信因果,学这些法可能都是当面子,做为一个假相,他做不到!所以印光大师的教诲比什么都重要,无论你学世间法跟出世间法,你需要什么底子?因果。有因果的底子,能深信因果,无论..
女子学佛吃素五年前后的变化和感受
这篇文章,原本想再过几年写,凑足十年再来动笔,多积累一些经验,厚积薄发,但是写作多年又有一个经验,灵感就像天边的云一样稍纵即逝,如果灵感来时候不把它记录下来,一旦错过时节因缘就再也找不到感觉了。所以决定先写下来,今后再慢慢增加内容。到现在为止,我接触佛法并开始..
虚云老和尚:酒能乱性招殃,修行之人不可不慎
【经典原文】过酒器与人。五百世无手。何况自饮。及教人饮。――《梵网经》【经文解释】昔有比丘能降毒龙,唯好饮酒。一日,醉卧途中,呕吐酸臭难近,唯有虾蟆舔其唇吻,适遇佛至其侧。佛叹云:“汝有神力能降毒龙,今日醉卧,反为虾蟆所降,汝之神力何在。”故佛制止饮酒,酒戒从..
宣化上人:魔就专骗人,叫人不要持戒,不要受戒
魔就专骗人,叫人不要持戒,不要受戒宣化上人慈悲开示:“若作圣解,则有空魔,入其心腑,乃谤持戒名为小乘,菩萨悟空有何持犯?其人常于信心檀越饮酒啖肉,广行淫秽。因魔力故,摄其前人不生疑谤。鬼心久入,或食屎尿与酒肉等,一种俱空。破佛律仪,误入人罪。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宏圆法师:人法界和天法界共通的十如是
我们再来看人法界和天法界共通的十如是。如是相,人法界和天法界是善道,善道中众生所显的相貌就是善相,比四恶趣的众生相貌要和善。如是性,人天常做善事,做善事成了一种习惯,不容易改变,所以人天的习性是属于善性。如是体,体就是身心,人天的身心都要比四恶趣众生安乐稳当。..
既然说“智慧和修行”皆是幻,那么“本心”是如何证悟呢?
在佛教之中,一切佛法修行的目的都是证悟“本心”,只是在修行的方法上有所差别而已。有些法门强调通过“降伏其心”的方法来证悟“本心”,有些法门则主张通过苦行来让心变得更纯真,更明显,当然,这种苦行的做法后来被佛陀给否定掉。但佛教本并不否定苦行对于调炼心性有一定的用..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新白话版17
333三总结【与如是等诸大菩萨。】总结前面其余相同。对这部《阿弥陀经》来说,表示信行愿三者,是成就净土的因。所谓同前,就是总结上面的文殊弥勒等菩萨。例余,就是普贤观音一切菩萨啊。所谓信行愿,就是妙首(文殊)表示信。求生净土,信为最先,经上说的“若有信者”就是啊。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