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入门

堕落到畜牲道,都是自心所招感的

大的“苦厄”即指三界内六道众生的分段生死,指三界内(欲界、色界、无色界)六道众生的分段生死,生死之苦。“分段”就是六道众生各有他的形段,这也是“苦”。三界六道众生的“苦”,这个就说不尽了。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的众生苦的程..

唯佛与佛能究竟明了

你们有过这种经历吗?出去旅游、爬山或者什么,走着走着,绕来绕去,累得要命,好不容易到了终点,突然发现还有一条便捷的小道,但是走上去才看到,山这边看不到。佛都是觉行圆满的,佛觉行圆满,不但要觉圆满,还要行圆满,行圆满的时候,唯佛与佛才知道这个行是怎么圆满的。就跟..

障碍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

其实我们这一念心性是有无量的可能性,障碍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唯识学上说,我们的生命是怎么回事呢?我们的生命叫做“自变自缘”,我们自己把它变现出来,然后自己再去受用,自己再去攀缘。那么这个地方就说出一个道理,说是心境决定我们的处境,其实我们外在的环境..

用欢喜心降伏你的自卑与嫉妒

当别人有成就的时候,我们往往不能正确对待。看到别人有了成就,心里面就很难受。很多人在生活中不经意会说出这么一句:“怎么他又升官了!”“怎么他又发财了!”这个“又升官”“又发财”表明他的心理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会导致两种..

僧俗关系要建立在道义上

为什么要讲今天的僧俗关系呢?因为我觉得,今天的僧俗关系不太好处。不要以为今天当和尚容易,挺难的!我读书的时候也跟你们一样,戴个眼镜。有一次上街买书,旁边人看着我,说:“哎呀,和尚还戴眼镜。”我就问他们:“哪条法律规定和尚不能戴眼镜?”你看,..

禅坐时需克服两种情绪,防止两个偏差

打七到第九天,如果功夫用得好的话,应该有些消息。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大家在用功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克服两种情绪,防止两个偏差。克服两种情绪:一、要克服急躁情绪有不少居士在禅七当中,由于向道心切,用功很精进,乃至废寝忘餐。这本是一件好事,但要防止有急躁情绪。参禅这..

记忆中的白光长老

转眼就是白光长老圆寂的纪念日。回首一下他老人家的法相英容,还好像在跟前一样。本人那会儿也在普陀山佛学院,现在的福泉禅林读书,刚刚出家,那会白老已经从中国佛学院回来了,身体不是很好,在这里养病,共住在一个院里。他老人家非常的慈悲,他的眼神甚至皮肤真的都跟小孩一样..

佛陀如何破除凡夫的执着

我们看癸二的“明随缘不变之体”。这个体当然是最重要的,功德的妙用是来自于对内心自体的了解。分三段:第一段,明随缘不变如实空义;第二,明随缘不变如实不空义;三,明随缘不变遮照同时义。就是我们说的空不空义。这一段正式显现如来藏妙真如性圆三谛理。看第一段,..

吃葱、蒜、肉等的情况下,如何净口以便念佛?

佛法里头有「净口真言」,要晓得,佛为什么教你避免葱蒜五辛,这个你要知道。佛在《楞严经》上讲得很清楚,五辛它的性质能够影响我们的生理,给生理有刺激。生吃容易动肝火,发脾气;熟吃,煮熟了熟吃,它是增长荷尔蒙,容易引起性冲动,是这么个道理,所以佛定这个戒,你要明白这..

到寺院若生这么一个心,所有功德全没了

佛所有的道场,特别是末法道场,末法道场,千万可不要起坏心思,非常注意。咱们说是佛门,进入佛门,不错了,是福田之地,种福田;善根之地,培育善根。但是造业也很大呀,知道吗?为什么说“地狱门前僧道多”?和尚、老道,下地狱的很多,就这个话。这话也是警惕的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