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入门

人的十二种特点

作为人的特点,安士居士在这里,概述了十二种特点:首先是谈人的一种尊贵性,“万物皆备于我”,“仁义礼智”本身具足,世间和出世间一切善法,在我们当下一念当中完整具足,我们具足如来的全体的智慧德相,你说人性是多么的尊贵。“人为万物之灵”..

佛为我们揭开了这个惊天秘密

一、揭秘之说佛在本经中告诉我们法界中还有一个极乐世界佛要不是在净土的根本经典《佛说无量寿经》中揭开极乐世界的面纱,娑婆世界众生永远不知有此等的世界,有这样的生活,人家那儿的生活才叫人间佛教!生活修行,修行生活是融为一体的。我们这儿天天生活就得吃饭,就得说是非,..

制心一处是成功之道

益大师《灵峰宗论》是有提到的。益大师引用艳喜,“散乱艳喜,愚痴特迦,大事已办”。他说,一个修行人,不管你这个人心多散乱,也不管你业障多重;一个人成就不成就,跟你的善根强弱并没有特别关系,跟你是不是散乱也没有特别关系。他说,一个人成功之道,只有四个字,..

房门反锁,念佛穿墙

⒈董子明居士,民国时期山东蓬莱人,学识渊博,曾经担任吴佩孚将军的顾问。⒉他晚年摒弃世俗事务,专心精勤念佛。曾担任青岛湛山寺佛教学校的教员,每天固定在他所住的寮房内念佛四万声。因怕有人打闲岔,他常常将房门反锁,假装外出。⒊有一天,他念着念着佛,忽然想去外面转转,..

死亡不可怕,问题是来生去哪里

这个临命终的处理,一般的社会的医学者跟佛弟子的看法是有所不同的。那么医学者他们的一个思考,站在一个医生的角度,主要就是延长这个病人的寿命,他们的思考是这样子的。就是说,你是病危就急救,把你救过来乃至于你多活十分钟也好。那么医生他没有所谓来生的观念,他不管你来生..

佛说一大藏教无非破执

问:佛教常言:佛事门中,不舍一法,云何破除五蕴?且佛有佛之五蕴,乃至地狱、饿鬼、畜生、亦各有五蕴,岂不互相抵触乎?虚大师答:善哉问。按古德有答者曰:破相不破法是。然以理细推之,不破法,亦不破相,而但破其执是。何则?若果破相者,何曰「是诸法空相」?又曰「诸法实相..

名称女的成佛因缘

佛陀在毗舍离猕猴河岸的重阁讲堂,一日搭衣持钵,带领众比丘进城乞食。到了城中师子长者家,长者有位儿媳叫做“名称”,看见佛陀的威仪及种种相好,就整肃自己的仪容,问大家:“不知我是否也有像佛一样庄严的外表?”婆婆回答:“如果你能从现在修各种..

急于见佛之念易着魔

急于见佛之念易着魔。是急切的想看到佛,这种念头非常容易着魔,非常容易中邪。这是一种不正确的理念。“当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以期一心不乱,为决定主宰。于未得一心前,断断不可萌见佛及求感通之念,能得一心,则心与道合,心与佛合,欲见即顿见,不见亦了无所碍。”..

《临终三要》的重要开示

《临终三要》,这个是印光大师很重要的开示:第一个,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第二个,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第三个,切忌搬动哭泣以防误事。那么我们遇到临命终人,第一个就是开导安慰。一般的临命终的人,除非是大修行人,他经常保持正念,所以他临终也就保持正念,他根本就没有..

能把自身看轻事情看开,办道就容易了

办道这一法,说难也难,说易亦易,难与不难是对待法。古人真实用心,一点不为难,因为此事本来现成,有什么难呢?信不及就为难了。若真正为求了生脱死而办道,能把自身看轻,了身如幻,一切事情看得开,不被境转,办道就容易。人没有不想学好,谁也想成圣贤,谁都怕入地狱,但想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