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入门

不论你修行哪个法门,这四个心都至关重要

人的“心”很多。过去的人把人心定不下来,叫做“五心不定”,就是说你的心到处乱跑。而修行人把“发心”作为一句口头禅。我们一出家,师父就说:“你要好好发心!”还有在座的居士们,到了庙里不管做什么事,师父都要你好好发心。那么,..

因地发心的不同,便感召了不同的果报

所以一般受戒学律,听教看经,参宗坐禅。这个是讲到我们修行,当然在三宝当中主要是积功累德。积功累德每一个人的因缘不同,有些人他欢喜受戒学律,以持戒来庄严自己的身口意,戒波罗蜜的功德;有些人听教看经,以止观来庄严自己的功德;有些人他是参禅,参宗坐禅。那么当然这三个..

你布施出去的东西,最终还是你的

你布施出去了,你就创造了一个人天福德之身,那人天福德之身,你布施出去的东西,最终还是你的。这个道理是很深邃的。佛法他用一个比喻来帮助我们理解,你布施出去的东西还是你的。比如说一间屋子,你的房屋起火了,这时候,一般人就肯定是把房屋里面贵重的东西要搬出来。搬出来之..

不能往生西方,则所作有益之事,完全成了世间福报

“既不能生西方,则汝一生守节念佛,及所作种种有益之事,完全成了福报”。这是必然的,假如你往生不了,你这一生当中的修行,这一切一切的功德,搭上这一切一切的时间,统统都成了世间福报了,只要往生不了,就是在轮回,在轮回的过程当中,你布施给乞丐的,给乞丐的东..

病不见愈,乃转重报后报为现报轻报

接下来一段呢是《示重报轻受及如法治丧》,就是开示的这个如法治丧,怎么去发丧,丧事啊,和这个重报轻受的开示,这一段是答复的周孟由他弟弟的书信。“汝母何以病不见愈,盖以宿业所致,殆转重报后报为现报轻报”。你母亲这个病不见好啊,是因为他过去的宿业所致,过去..

临终时心里除佛号外,不使有别的念头

“所有存款,为防养老者,亦须交与孙子。即田地契志等,亦须交代的干干净净”。就是把你这一切一切的挂碍通通交代清楚,你比方说有存款就拿出来,这个存款是怎么回事,交代完了,好了,你们哥几个商量去吧,就这样吧。然后这个田契就是房子,那时候房子和地契,地契也拿..

为何要强调专修

建立信心之后,再看第二种是“就行立信”,就是在修行上建立信心。当我们选择了净土一法之后,那怎么在修行上落实?在修行上又有两种:一种是正行,一种是杂行。这也具有善导大师的一个特点,他非常强调专修。什么叫正行呢?就是要专门依据净土经典来修行,这叫正行。那..

像微尘那么小的功德,我们也应随喜赞叹

像世间一般人,都以为乌鸦是不吉利的,以为听到乌鸦叫,就有不吉祥的事情,所以都很不爱乌鸦。其实,乌鸦是非常吉祥的动物,它非常孝顺,当父母老了、不能飞的时候,它都会很尽心来孝顺父母,衔东西回去给父母吃。当它的父母死掉的时候,它会哀啼,而且守在附近舍不得离开。乌鸦这..

「知真本有」要怎么去承当呢

譬如有人于自衣中,系如意珠,不自觉知。穷露他方,乞食驰走,虽实贫穷,珠不曾失。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愿从心,致大饶富,方悟神珠,非从外得。“知真本有”,要怎么去承当呢?这以下讲出一个观念。比方说有一个人,这个人有一个家传的摩尼宝珠。他要去远行,就把这..

现前见闻知觉,全是妄想用事,总非真心

出家人,先须要知,出家割爱辞亲,本为求出生死。若为生死大事,要知世间一切诸法,皆是苦本,身是苦聚,必要发心修行。求出苦之道,先须看破现在身心境界。当观此身,乃地水火风,四大假合成形。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如此看破,则不为此身谋求种种受用之乐。次要看破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