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文学家钢和泰男爵(BaronAlexandervonStaël-Holstein,1877—1937)与中国现代学术关系极深。他是梁启超、胡适和陈寅恪的朋友,是梵藏文专家黄树因、林藜光和于道泉的老师。搜集他的生平事迹,考订他的..
佛教哲学 fojiaozhexue
32篇 阅读量24450
傅新毅|法相唯识宗的义学创新
法相唯识宗的义学创新傅新毅一般认为,玄奘及其所开创的法相唯识宗只是将古印度瑜伽行派的学说传入中国,由于没有体系性的中国化而难以为中土社会所接受。对此,胡适之先生的话可为代表:“玄奘带回来的印..
张志伟|存在之“无”与缘起性空
存在之“无”与缘起性空张志伟《世界哲学》2019年第1期摘要在海德格尔的“无”与佛教的“空”之间有很多可以讨论的问题,而且具有现实意义。与轴心时代其他文明纷纷以某种永恒的终极实在为理念来抵御虚无..
学者翻译名着连“庚子赔款”英文名都认不出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大陆的学者开始搜集材料研究“佛教文化与近代中国”这类课题。可是他们绝少注意到,有关此种题目的研究,外国学者早就起步了。哈佛大学尉迟酣(HolmesWelch,1921-1981)的《中国佛..
DouglasGildow|西方学术界对禅宗“东山法脉”的研究
《佛学研究》2013年总第22期西方学术界对禅宗“东山法脉”的研究DouglasGildow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内容摘要:本文旨在介绍并评析有关禅宗及“东山法脉”研究的英文学术论着。首先概述近来禅宗研究的趋势..
倪梁康|观·物——唯识学与现象学的视角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8年第4期观·物——唯识学与现象学的视角倪梁康“观·物”从唯识学和现象学两个角度看,从静态结构到缘起发生,都有不同的理解,亦有相通之处。将唯识学与现象学这两种哲学视角下的主..
海德堡大学跨文化研究硕士课程申请
海德堡大学目前的学科设置框架内,硕士层面佛教学是跨文化研究下面的一个子方向,教学内容不受影响。本学年申请截止日期为6月15日。跨文化研究硕士课程简介HCTS要求申请2019/2020冬季学期的跨文化研究硕士..
唯识典籍数位资料库
唯识典籍数位资料库网址:https://vmtd.dila.edu.tw/特色:藉由数位化工作将庞大的唯识典籍进行统整、归纳,并建构检索系统,使能快速的进行资料搜寻、比对,及资料库编辑等功能,对于研究与教学都将更具..
佛教哲学中“空观”的起源
《文汇报》2016年11月11日佛教哲学中“空观”的起源叶少勇古代印度的主流的婆罗门教的思想,都是围绕一个“我”观念建立的,都在想方设法发现一个真我,引导变化无常的生命现象落脚在一个不变的本体之上,..
佛学规範资料库
规範资料库简介-Introduction本专案目的为整合本组已完成与进行中之各专案的人物与地点资料,并建立历史对照年表,以利日后数位佛学专案之资源共享与未来可能之跨专案搜寻应用,因此建立时间、地点、人物..
傅新毅|从“胜军比量”到“唯识比量”——玄奘对简别语“自许”的使用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汉语文献包括日本法相宗的相关文献的解读,解析了玄奘所作的两个典范性的因明量式“胜军比量”与“唯识比量”的具体作法,认为灵活使用“自许”的简别是玄奘对因明学的创造性发展。按..
倪梁康|关于事物感知与价值感受的奠基关系的再思考——以及对佛教“心-心所”说的再解释
西方哲学中的意识分析传统和佛教唯识学的心识分析传统在知、情、意的三分及其奠基关系问题上有共通之处。但在现象学中,胡塞尔和舍勒在“事物感知”与“价值感受”的奠基关系问题上产生分歧和对立。通过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