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苾刍众。从其本舍。往迦里梨道场。互相推问。过去如来入大涅槃。离诸戏论。永断轮回。而无过失。如是大丈夫。有如是智慧。如是持戒。如是三摩地。如是解脱。如是威德。如是种族。降世利生。甚为希有不可..
学佛知识 xuefozhishi
2446篇 阅读量55804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二
得安乐已。若有比丘说法。中有比丘作是言。彼所说句不正。义正。比丘闻已。不可言是。不可言非。当语彼比丘言。云何。比丘。我句如是。汝句如是。何者为是。何者为非。若彼比丘报言。我句如是。汝句如是。..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二十一
佛告比丘。以是当知。一切行无常。变易朽坏。不可恃怙。凡诸有为甚可厌患。当求度世解脱之道。此四天下乃至梵天火洞然已。其后大地及须弥山尽无灰烬。是故当知。一切行无常。变易朽坏。不可恃怙。凡诸有为..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四
或有沙门.婆罗门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忆四十成劫败劫。彼作是说。我及世间是常。此实余虚。所以者何。我以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忆四十成劫败劫。其中众生不增不减。常聚不散。我以此..
佛般泥洹经卷上
西晋河内沙门白法祖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时摩竭国王。号名阿阇世。与越祇国不相得。欲往伐之。自与群臣共议。越祇国富。人民炽盛。多出珍宝。不首伏于我。宁可起兵伐其国..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六
长者子。彼梵王犹报比丘言。我是大梵天王。无能胜者。乃至造作万物。众生父母。比丘又复告言。我不问此。我自问四大何由永灭。长者子。彼梵天王如是至三。不能报彼比丘四大何由永灭。时。大梵王即执比丘右..
中阿含经卷第二
如是。贤者。拘萨罗王波斯匿答对群臣所问如是。如是。贤者。以戒净故。得心净。以心净故。得见净。以见净故。得疑盖净。以疑盖净故。得道非道知见净。以道非道知见净故。得道迹知见净。以道迹知见净故。得..
佛说千佛因缘经
是时长者说此偈已。白比丘言。大德。汝今欲求无上道不。日藏比丘闻长者言。深解义趣。顶礼佛足。而说偈言。顶礼佛足大解脱久住涅槃灭诸有无漏智力所庄严如长者说寂灭慧我今欲求无染累超过世间诸空相我今求..
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
一个简单的念佛仪式念佛仪式,有繁有简,可随各人喜欢;功德大小,则胥视行者心存诚敬多少而定。若无诚敬,任何仪式,皆失意义。这里要介绍一个简单易行的念佛仪式如下:每日早晚,向西正立,合掌问讯,或焚香顶礼三..
念佛速证菩提心要
欲取妙菩提本科乃信门也。欲者:发心乐欲也。妙菩提者: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曰无上菩提是也。佛法修行之因果修证,诸善男子善女人,发无上心,即有成佛资格。发无上心者,非有大善根莫可。然发心,先也。行人必..
贤劫经卷第三
◎神通品第十佛告喜王菩萨。何谓住神通度无极有六事。若有所施至于重财不以贪吝。奉于道法而受真教。是曰布施。行无所著不猗邪正志于大道。是曰持戒。其以仁和不怀狐疑永无犹豫。是曰忍辱。志在勤修建立弘..
般泥洹经卷下
阴行无有常但为兴衰法生者无不死佛灭之为乐第七梵天下说颂曰。妙哉佛已弃一切世间猗广遗清净教三界中无比神真力无畏光明灭于兹贤者阿那律说颂曰。佛已无为住不用出入息本由自然来灵耀于是没意净无所著为人..
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
陈义孝居士著极乐世界的有无问题在我们还未针对问题作出分析之前,要请您且先看看,一些关于佛教与科学十分巧合的数据如下:●古人普遍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佛却说地不是方的,而是圆的,叫做‘地轮’。此事..
净土风光行
(一)饭后经行,逍遥安适‘饭食(以后,便徜徉自在地)经行。’——《阿弥陀经》。——不同于世人吃饱饭后,不是为世俗杂务奔波劳碌,就是昏睡床上浪费光阴。(二)神通自在,遍游十方‘极乐世界的众生,时常在清早时..
歧路指归三 佛教里讲些什么道理、他的目的是什么
【问】比较起来说,佛教固然比别的教门可靠。但现在是破除迷信的时候,佛教再以前虽然很兴盛,将来恐怕难免被打倒吧?【答】这到用不着挂心。因为佛教不是迷信的。他有他高深得哲理,这种哲理,是无论经过多少年..
贤劫经卷第七
顶髻施如来所生土地。城名清天。其佛光明照四千里。梵志种。父名重王。母字披其私。子曰山施。侍者曰月天。上首智慧弟子曰乐慧。神足弟子曰魔所供。佛在世时人寿五千岁。一会说经六十二亿弟子集。二会六十..
悲华经卷第六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诸菩萨本授记品第四之四尔时五人即至佛所以所得物。供养世尊及比丘僧。供养已复白佛言。世尊。惟愿如来授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令于贤劫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尔时宝藏如..
心经的理论和实践-徐恒志居士
心经是一本文字简要,内容丰富的佛教经书,也是理事圆融,知行合一,理论和实践性很强的妙文,历来注释很多,各出手眼,发挥妙义,有以唯识理论解释的;有以华严教旨略疏的;有以天台三观融会的;也有以般若妙旨立论..
复弘一法师书一
复弘一法师书一座下勇猛精进,为人所难能。又欲刺血写经,可谓重法轻身,必得大遂所愿矣。虽然,光愿座下先专志修念佛三昧。待其有得,然后行此法事。倘最初即行此行,或恐血亏神弱,难为进趣耳。入道多门,唯人志..
印光大师文钞
上海市佛教会慈幼院序人之幼时,教养为急,良以知识初开,熏习易入。习于善,则为善士,习于恶,即成恶人,况无父、无母,无衣、无食、之孤儿乎。此种人不得教养,不是即为饿莩,便是流为乞丐,及与匪类。以天赋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