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法 更多...

五种错误的闻法方式

持文不持义:如果仅仅为了词句的美妙动听而受持,却不观察甚深的意义,则如同孩童采集鲜花一样,即推敲词句对于自心无有利益。持义不持文:如果认为一切文字结构只是泛泛空谈,没有任何实义而轻视词句偏重甚深的意义,但若不依靠词句不可能了知意义,这样词句与意义就会互相脱离。未领会而持:如果没有理解了义、不了义以及..

学会听经闻法

   希望大家能够发起的就是出离心,出离对自我的执着。“我”的执着最容易出现的,就是在五蕴身心上,这就是造业的根本。一旦有自我的执着,很容易就有围绕“我”而产生的各种烦恼。有“我”就有相对的人,常常在人“我”的相对中,起一种分别心。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熏习“我”的时候,特别多。“我”本来是冤家对头,..

闻法时如何离三过

本周修学闻法轨则之“于法及法师生起承事、离三过”。我发现自己在修学时存在较多问题,如昏沉、胡思乱想、看手机微信、执著名相、按照自己兴趣选择法义、在一个点不断延伸、有时候有完成任务的想法、听完后缺少观修、不按照辅助材料如理思维、获得法义不能运用于现实生活等。由此,我检讨自己还不是一个合格的法器,存在覆..

李炳南居士《随师闻法记》

道场是求道的地处,大家来道场,若不求道,只图热闹一场,这样什么好处也得不到。‘道’是什么?‘道’人人皆有,而人人皆不晓得,所以必须求道。现在有现在之道,将来有将来之道,这么说,是二个道吗?不是,‘道’只有一个没有二个。以爬阶梯为喻,上一级阶是上了道,上十级阶也是上道,道只有深浅,并没有两个。如要到楼..

如果听闻了一些道理,是否以此终身思维修习即可,不用再闻法了?

问:佛法的关键是要融入自心,如果听闻了一些道理,是否以此终身思维修习即可,不用再闻法了?索达吉堪布:《大智度论》云:“菩萨唯以三事无厌:一供养佛无厌,二闻法无厌,三供给僧无厌。”一个大乘菩萨,首先闻法最关键,假如对闻法生厌倦心,不愿意听受,外面的世界那么复杂,你不可能不受影响,所作所为很容易与正法南..

听经闻法,别一开始就出错了

听闻佛法之前,首先要观察自己的动机。如果动机清净,且法喜充满,那么所闻之法就能带来不可思议的加持、难以估量的功德;如果动机不正确,那么所闻之法反而会给我们增加烦恼。因此,能否收获佛法的真正价值,完全取决于我们闻法时的心态。如《功德藏》中所说:只随善恶意差别,不随善恶像大小。那么,什么样的闻法心态才是..

如果一个人只想皈依后自学,不想依止上师闻法,这样妥当吗?

问:如果一个人只想皈依后自学,不想依止上师闻法,这样妥当吗?索达吉堪布:作为佛教徒,不愿意依止上师,是非常可怜的!任何佛法,无论它如何简单,若没有上师传讲,也不可能懂得其中的窍诀。所以,藏传佛教非常重视传承上师的言教。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无论是讲者还是闻者都有把握。因为,自己以前在上师面前如实听过,在..

闻法的机缘非常稀有

听闻妙法的机缘,就像漫长暗夜中的刹那闪电,非常稀有,是无始以来累积无数资粮,才得来的福报。以后还有多少闻法机缘呢?这就很难说了!谁也不知道。所以,接受上师的教法之后,必须用正知、正念和不放逸观照自己,长时间精进修持,久而久之,就会生起真正的内善知识。..

以怎样的心态闻法获得的功德更大?

问:以怎样的心态闻法获得的功德更大?  答:大家现在听课,不要像为了生计而上班那样勉强,应当像病入膏肓的患者,为了治疗自己疾病,正在享用无死甘露一般欢喜。若能如此,通过诸佛菩萨、上师、护法的加持,自相续定会获得佛法的利益。  不管你亲自在上师面前听课,还是通过电视等方便手段接受佛法,首先要有无..

闻法更重要的两件事

佛法是“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能有机会听闻佛法,不仅是今生,更是百千万劫以来稀有难逢的幸运时刻,所以应该分外珍惜和重视。闻法固然重要,但还有比闻法更重要的两件事。下面举几个生活中的例子来为大家说明。  第一,如果别人递过来一个水果请我们吃,我们伸手接的时候,一定会先看看自己的手脏不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