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 更多...

知足的顶生王

过去,佛陀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阿难尊者在闲静处静坐,独自思惟佛法时,心中生起一念:「所有众生,皆因一念爱欲之想,而有欲爱,日夜穷逐不舍,未曾满足。」於是,阿难尊者在傍晚时,从座而起,着衣整服,前往拜见世尊,恭敬地头面顶礼後,坐在一边,禀白世尊:「弟子今天在静处静坐时,生起一念:『所有众..

净土法门:痛苦就来自不知足知足常乐!

「彭际清曰:一切世人以欲为乐」,这个欲是财色名食睡,叫五欲,以这个为乐,「不知是苦」。这五样东西不是真乐,能够有节制可以得它的乐,不受它的苦;如果不节制的话,贪而无厌,五种都是害,确确实实会把你的寿命减损。极其纵欲享受,你付出的代价是寿命,你有八十年的寿命,可能六十年就享完,六十岁死了,你付出二十年..

如何理解“知足是最好的财富6458”?

问:如何理解“知足是最好的财富”?索达吉堪布答:龙树菩萨在《亲友书》中说过“佛说一切财产中,知足乃为最殊胜,是故应当常知足,知足无财真富翁”,知足少欲的财宝,即使是三界一切金银珠宝,也是无法相比的,因为能知足少欲者,时时都在安乐之中,而没有这种财宝者,即使拥有三千世界,也会如同乞..

知足的过患,你也忽视掉了吗?

既然生为有情众生,都难免对声色之类诱惑有所迷恋,因此而遮蔽智慧,导致大祸也就不难理解了。比如色对蝴蝶有致命的吸引力,麋鹿、蜜蜂、大象分别对声、香、触有特别的贪爱,因而常招来杀身之祸。轮回的快乐就像喝盐水一样,饮用再多也不会满足。例如,一个有一两银子的人,会想:“假使能得到十两银子,我就满足了。”可是..

嘎玛仁波切:真正的养生是从养心开始,养心要从知足常乐开始

减少欲望现在很多疾病是富贵病,源于我们管不住这张贪婪的嘴,让心灵的欲望越来越膨胀。如果欲望小一点,多一点控制自己的能力,病痛就会少;人的疾病少了,需要用在药物上的资源就可以少一点;资源少用一点,真正有需要的人就可以多分享一部分,这样就很好。佛陀讲,放一条生命,胜过造七级浮屠。浮屠是指佛塔,佛塔在佛教里..

净土法门:知足的可贵

这个世间,纵然得到全世界有什么意思?造多大的罪业!像这本书上所讲的,罗马帝国时代,凯撒大帝派军团来侵略中国,十几万人,那时候行军走路走了一年两个月才到中国边境,多辛苦!走这么长远的路,那个军队已经差不多叁分之一就没有了,病的病死,老弱都死掉了。所以这到了中国还没有到中塬,到甘肃这个地方只剩下好像是六千..

珍惜所有,知足常乐

人活着就是一个过程,感情过程、生活过程、事业过程,日常的衣食住行也是一个过程。让我们将自己的心和身体合二为一(或称之为身、心、灵合一,亦或是叫做身、口、意合一),用一颗喜悦、感恩的心来面对生活,让生活光芒闪烁。可是我们很清楚,要做到身、口、意合一是不容易的。就像我们在礼佛的时候,应该是身体在拜,口里在..

随缘,知足,放下

随缘 人生,不过一杯茶 满也好,少也好,争个什么 浓也好,淡也好,自有味道 暖也好,冷也好,相视一笑 因为看轻,所以快乐 因为看淡,所以幸福知足 知足的人,虽然睡在地上 如处在天堂一样 不知足的人,即使身在天堂 也像处于地狱一般 人生,心灵富有最重要 知足而能自在付出 就是真正的富有宽心计较 人心是相互的 你让别..

幸福是要懂得知足

塔尔宾·夏哈尔说:幸福是一种感觉,我们是跟着感觉走的。“幸福感”才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人们总是把成功当幸福,实际上幸福是一种内心的体验,无关财富多少,地位高低。在《圆桌派》里,有一次窦文涛请了很多富豪嘉宾,问他们什么时候缺钱,出乎意料,他们和普通人一样,房子、..

如何理解“知足是最好的财富”?

问:如何理解“知足是最好的财富”?索达吉堪布答:龙树菩萨在《亲友书》中说过“佛说一切财产中,知足乃为最殊胜,是故应当常知足,知足无财真富翁”,知足少欲的财宝,即使是三界一切金银珠宝,也是无法相比的,因为能知足少欲者,时时都在安乐之中,而没有这种财宝者,即使拥有三千世界,也会如同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