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愿 更多...

为何佛教徒不发愿往生天界

         人们都听说过“天堂”,甚至认为天堂就是佛教徒所说的极乐世界,这是不同的概念。很多信仰其他宗教的人士都将来世去往天堂视为自己的终极目标,天堂就是佛教所说之六道中的天道,依然在轮回中;大乘佛教徒要脱离轮回,所以不发愿往生天界,而是为了自利利他前往极乐世..

善用各种方便让父母发愿往生

很多人为了报答父母,拼命地赚钱,希望父母晚年过得好一点。其实,孝顺不仅是让老人衣食无忧,享受天伦之乐,更要帮他们打消对死亡的恐惧。藏地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个不识字的老木匠,妻子早已过世,他和孝顺的女儿相依为命。一天,女儿遇到一群云游的喇嘛,为首的喇嘛为她开示了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的功德,激发了..

发愿生生世世不损害任何生命

      我经常发愿生生世世不损害任何生命,并愿自己的身口意随时都能利益众生。如果你觉得这样做有道理,希望也能如此发愿、如此实践。——索达吉堪布

为什么要发愿和回向

我们种善根、修福德、做功德,要立即回向。若是没有回向,就像一个很好的东西没有善加使用而白白浪费了。做功德首先有发心,中间有正行,最后有回向。发心就像头一样;正行就像身体、心脏、生命一样;回向就像脚一样。就像一个人要去一个地方,这个人要有头、有脚、有身体才能到达。我们种善根、修福德、做功德的时候也是一..

发愿后没做到该怎么办

问:已经发过愿,要精进修法,却没有如法去做,怎么办呢?达真堪布答:我们很多人发愿的时候都很积极,去做的时候就开始懈怠了。不能这样。一旦立下了誓言,即使舍弃生命也不能舍弃誓言。所谓的戒体是什么?就是一种决心,也是一个誓言。密宗里讲誓言,显宗里讲戒体,都是一个意思。决心是不能随意改变的。一个智者,他不会..

忏悔时不发愿以后不再犯,是否能净业障

问:只忏悔以前的罪业,不发愿以后不再犯错,能清净业障吗?达真堪布答:忏悔的时候,要在诸佛菩萨、上师三宝面前发誓发愿:“从今以后纵遇命难,再也不造这些恶业!”这个决心是返回对治力。有这个决心才能彻底弥补罪过,彻底恢复原状。没有这个决心,忏悔做得再好、再如法,也只能减轻罪业,不能彻底恢复,因为..

传喜法师:发愿就能离开地狱苦

一个生命要发正确的愿,办不到不要紧,有的人说“师父,我的业障重,我是凡夫,我五戒守不好。”你要是守好了,那就不要守了。正是因为你守不好业障很重,所以你才要守。要跪在佛菩萨面前发愿,用愿力来驾驭你的生命,用愿来控制。否则没有愿,你的生命就随风倒,随着境界转。所以生命当中发愿是很重要的,发一个善愿非常的..

传喜法师问答录:师父当初是如何发愿的?

信 众:师父当初是如何发愿的?传喜法师:我当初学佛的时候,在选择法门的时候是选择净土法门。因为其他一些法门是说需要自己有很大的善根和特别是智慧的,但是作为净土法门是以佛菩萨的愿力,以信佛菩萨的愿力、佛菩萨的威德、也愿意往生佛净土,这样作为我们娑婆世界修行的一个因。所以我当初在佛法当中稍微有点理解了之后..

慧净法师:应当发愿,愿生极乐

《阿弥陀经》的宗旨,是要我们往生极乐世界。不只是极乐世界的救主 ── 阿弥陀佛,祂成佛以来十劫之间,伸著佛手一直在呼唤我们,祈求我们让祂救度到极乐世界;释迦牟尼佛也在好几部经典中,劝导我们一定要发愿,愿生极乐世界。譬如在这短短的一千八百五十八个字的《阿弥陀经》里面,释迦牟尼佛就三次很殷勤恳切的劝导我们..

现生发愿持名,临终定生净土

问,今发愿但可云当生,何名今生。答,此亦二义。一约一期名今,现生发愿持名,临终定生净土。二约刹那名今,一念相应一念生,念念相应念念生。妙因妙果,不离一心。如称两头,低昂时等。何俟娑婆报尽,方育珍池。只今信愿持名,莲萼光荣,金台影现,便非娑婆界内人矣。极圆极顿,难议难思。唯有大智,方能谛信。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