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 更多...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上册(第三十六章)04

宗镜录略讲上册 (第三十六章)南怀瑾教授讲述第三十六章了无寄处堪大用04依教明宗夫若谈心,佛唯唱性宗者,则举一摄诸,不论余义。今何背已述教迷宗?假定有人提出问题向永明寿禅师:你是学禅宗出身,禅宗‘唯唱性宗’,即心即佛,见性就可以成佛。‘举一摄诸’,你只要拿这个道理就包括一切佛法,一切世间出世间的学问..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上册(第三十六章)02

宗镜录略讲上册(第三十六章)南怀瑾教授讲述第三十六章了无寄处堪大用02一念普贤现全身是故教诸菩萨,却生想念,殷勤三礼,普贤菩萨方以神通力如应现身。那么,《华严经》描写智慧‘善巧智身’,本来‘了无可得’,为什么佛在《华严经》上说,用空念一边去找普贤找不到的,这个道理是什么呢?比如到空的房间找空,怎么找得到?..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上册第三十六章了无寄处堪大用01

宗镜录略讲上册(第三十六章)南怀瑾教授讲述第三十六章了无寄处堪大用是故如来为诸菩萨说,幻术文字求其体相有可得不,求幻之心尚不可得,如何有彼幻相可求?世间事物就是那么在变化,这一切都属于幻术的境界,所以佛告诉诸菩萨说幻不可求。幻术的范围包括很广,文字也是不可靠的,文字是代表人类思想、情感的符号。拿中文来..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上册(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五章尽虚空是莲座04众生体是佛体而常普遍,非限量所收,一切众生及以境界,以之为体。普贤之智,犹如虚空,一切众生以为生体,有诸众生自迷智者,名为无明。了解这些道理,晓得普贤菩萨境界、自己自性境界无所不存在,不是我们知识的限量所能达得到,因为知识限量是妄念境界;放弃妄念境界,你一体会它就到了!一切众生..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上册(第三十五章)03

宗镜录略讲上册 (第三十五章)南怀瑾教授讲述第三十五章尽虚空是莲座03以此如来教令却生想念,去彼十地中染习出世净心故,此明十地缘真俗出世余习气惑故。所以普眼菩萨看不见普贤菩萨在哪里,佛告诉他错了!偏向于清净中去找普贤菩萨找不到的,既然叫普贤,即无所不在,净土中有,秽土中也有;善法中有他,恶法中他更在度..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上册(第三十五章)02

南怀瑾教授讲述第三十五章尽虚空是莲座02以此来升此位如许乖宜,入出如许不可说三昧之门,犹有寂用有限障,未得十地果位,后普贤菩萨大自在故。普贤菩萨的境界有那么大,因此以普眼菩萨的境界看不见。普眼菩萨想爬到这个境界坐一坐,看看座位放在哪里都找不到!你说座位放在哪里?我们把东西放在哪里最找不到?把钥匙放在口袋..

南怀瑾:违反天地自然的法则就是自找麻烦

我们人身体上每天的气候,从夜里十一时开始,一直到第二天上午十二点,都是阳气;下午属于阴气。现在都市很多年轻人,都是阳气不够--上午起来昏头昏脑,一点精神没有;到下午睡一个午觉起来,精神慢慢好了;到夜生活一来,精神越来越好--这些人都是阴气很盛,学中医看病就要知道了。大部分的人,头脑一天到晚昏昏的,精神不够..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上册(第三十五章)01

南怀瑾教授讲述第三十五章尽虚空是莲座01此明任物自真,称之为神。不为不思、不定、不乱、不来、不去,任智遍周,利生自在,知根应现,名之为通。再来这一段非常重要,尤其诸位学佛想走大乘路线、认识佛法是什么东西?基本上要特别注意。《华严经》讲到普贤境界要我们明白什么呢?明白‘任物自真,称之为神’。‘任物’,一切..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上册(第三十四章)02

南怀瑾教授讲述第三十四章幻境不栖无住心02神通之秘以是普贤以金刚慧普入法界,于一切世界无所行、无所住。知一切众生身皆非身,无去无来,得无断尽、无差别自在神通。这就是普贤菩萨境界。普贤境界呈现在我们眼前,为什么我们看不见普贤菩萨境界?要想看到普贤境界,要以金刚智慧,不是普通的智慧。金刚智慧是不动摇、寂然..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上册(第三十四章)

宗镜录略讲上册 (第三十四章)南怀瑾教授讲述第三十四章幻境不栖无住心01当前位置:无量光明> 佛教人物 > 居士佛教人物 >南怀瑾 > 宗镜录略讲上册 (第三十四章)宗镜录略讲上册 (第三十四章)南怀瑾 | 发表时间:2014-11-10 | 作者:南怀瑾 [投稿]宗镜录略讲上册 (第三十四章)南怀瑾教授讲述第三十四章幻境不栖无住心举幻术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