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增比丘答:佛陀把众生的身体与精神现象归纳为五蕴(khandha),即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若我们对诸色、受、想、行、识生起执取,那即是‘色执取蕴’,(rūpupādānakkhandha),‘受执取蕴’(vedanupādānakkhandha),‘想执取蕴’(saññupādānakkhandha),‘行执取..
五蕴 更多...
法增比丘答:什么是
照见五蕴 皆空,这个“照”字应该这样理解?
学员:请问心经里面有一句:照见五蕴皆空,这个“照”字应该这样理解?尊者:用智慧去观照。学员:像刚才讲的哪个用很强的光来照见?尊者:智慧之光。
五蕴
五蕴(佛教解释) 五蕴分别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种。在五蕴中,除了第一个色蕴是属物质性的事物现象之外,其余四蕴都属五蕴里的精神现象。 五蕴理论。五蕴实际上是佛教关于人体和其身心现象都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理论。五蕴的“蕴”是梵文的音译,意义是积聚或者和合。佛教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
照见五蕴 皆空
往昔,舍利弗尊者与五百位大比丘僧住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有一天,众多比丘到舍利弗尊者的住处,相互问讯后坐在一旁。众比丘向舍利弗尊者询问:“持戒成就的比丘应当思惟什么佛法?”舍利弗尊者回答:“持戒成就的比丘应当思惟五阴炽盛为无常、为苦、为烦恼、为多痛畏之法;亦当思惟苦、空、无我。所谓五阴就是色阴、受阴..
你知道“五蕴 皆空”中五蕴 指什么吗?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最广为人知的佛经之一,目前最广为读诵的是玄奘大师译著的260字版本的《心经》。那么其中“五蕴皆空”的“五蕴”到底是指什么您知道吗? 五蕴的“蕴”是梵文的音译,意义是积聚或者和合。佛教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五蕴..
“照见五蕴 皆空”的照见是什么意思?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学生问:我想问一个实修的问题,关于“转识成智”。我们说“照见五蕴皆空”,照见的当下,算不算就是转成大圆镜智了?照见的当下,算不算就是分别智变成妙观察智了?夏坝仁波切:首先,你说到了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法界体性智和所作成办智五智的问题,你又提到了“照见”这两个字。严格的意..
“照见五蕴 皆空”一句 是《心经》之心!
般若心经(资料图)夫《心经》一书,乃世出世间圣贤豪杰之神术也。是以得其旨者,御大千而王天下,如黠童牧羊,鞭策指挥之间,靡不得其所者也。究其关键,则“照见五蕴皆空”一句,又此经之心焉。今有人于此志在闻道而欲兼善一切,舍是书而他求,所谓夜行而弃烛,非愚即狂矣。大抵道之不明,世之难治,皆根于我相,我相既立,..
透过《西游记》看孙悟空的五蕴 皆空
透过《西游记》看孙悟空的五蕴皆空《西游记》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耳熟能详。但俗语云“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普通人看《西游记》,只看到了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艰辛、斩妖除魔的惊险,而河北沧州水月禅林的恒庄法师却从中看到了佛法的深意,看到了孙悟空降服内心之路。性格决定了悟空的命运轨迹在几个月前,在国内院线..
五蕴 明明有,如何照见空
观世音菩萨教导我们:无色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身香味触法,“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很多初学之人会说,眼耳鼻舌身意、色身香味触法,我样样都有,如何才能照见五蕴皆空?“色不异空”,诸如我手里的话筒,它是不真实的。话筒由多个零件组成,把话筒拆开,每一个零件便不能再称其为话筒,话筒本身是因缘..
五蕴 明明“有” 如何照见“空”?
观自在菩萨 照见五蕴皆空观世音菩萨教导我们:无色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身香味触法,“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很多初学之人会说,眼耳鼻舌身意、色身香味触法,我样样都有,如何才能照见五蕴皆空?“色不异空”,诸如我手里的话筒,它是不真实的。话筒由多个零件组成,把话筒拆开,每一个零件便不能再称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