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色蕴的观行《别译杂阿含经》记载,佛陀曾这么开示:色是无常,无常故苦,苦即无我,若无有我则无我所;如是知实正慧观察,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故比丘!若有是色乃至少许,过去、未来、现在,若内、若外,若近、若远,此尽无我及以我所,如是称实正见所见。..
闻法 更多...
实证佛教修行方法连载22声
实证佛教修行方法连载27声闻法 观行--常住法的观行
第七节常住法的观行常住法「我」常住法「我」(第八识)的实证,一般来说是大乘见道的内涵。声闻人虽然没有办法观察到第八识的作用,但至少必须确认:生死轮回当中有一个法是常住不变、能够酬偿因果的心,是无余涅槃中的本际,这样才能完成第六见处的实证。就这个意义而..
实证佛教修行方法连载24声闻法 观行--想蕴的观行
第四节想蕴的观行想蕴的定义我们现在再来做想蕴无常的观行。第一个先搞清楚想蕴的定义,一般人以为的想阴,是意识的思想,这固然是想阴,但只是想阴的一部分。《增一阿含经》说:「彼云何名想阴?所谓三世共会,是谓名为想阴。」三世,是指现在、过去、未来。你的意识可..
实证佛教修行方法连载26声闻法 观行--识蕴的观行
第六节识蕴的观行识蕴的定义《增一阿含经》说:「彼云何名为识阴?所谓眼、耳、鼻、口、身、意识,此名识阴。」所以,识阴就是六个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跟意识这六个,就是这六个。第七识、第八识,都不在识阴的范围。能了别的心总共有八个,但是《阿含经》..
实证佛教修行方法连载28声闻法 观行--断除三缚结
第八节断除三缚结当你完成六见处的观行,就能转入胜义谛而证得声闻初果。但是有些人的观行没有达到周遍无遗漏,这样就没有办法证得初果。因为这个缘故,当你完成六见处的观行之后,必须检查自己是否已断三缚结。我见在无常的蕴、处、界诸法当中,误认某一法是我,是恒常..
实证佛教修行方法连载25声闻法 观行--行蕴的观行
第五节行蕴的观行行蕴的定义《增一阿含经》说:「彼云何名为行阴?所谓身行、口行、意行,此名行阴。」行阴,简单的定义就是身行、口行跟意行。然后它又讲:「云何名为行?所谓行者,能有所成,故名为行。为成何等?或成恶行,或成善行,故名为行。」布施、持戒、忍辱,..
是不是从四外加行开始反复闻法 就行了?还要打坐吗?
Whenpracticing,isitalrightthatwejustlistentotheDharmarepeatedlyfromthefourordinarypreliminaries?Dowestillneedtomeditate?是不是从四外加行开始反复闻法就行了?还要打坐吗?问:怎样才能修出一个平稳的心态?是不是从四外加行开始反复闻法就行了?还要打坐吗?Qu..
今日阅读 闻法 期间应断之行为
竹巴穹恭点击关注获得更多竹巴噶举教法编者按:本文节选自 华智仁波切 《普贤上师言教》-- 闻法的方式之行为应断之行为闻法期间诚如印度单巴仁波切也曾经这样说:闻法时要像野兽闻声一样;思维时要..
今日阅读 闻法 时明观五种圆满而洗耳恭听
竹巴穹恭点击关注获得更多竹巴噶举教法编者按:本文节选自 华智仁波切 《普贤上师言教》-- 闻法的方式之发心广大方便秘密真言之发心诚如《三相灯论》中所说:“一义亦不昧,不难方便多,是为利根故,..
妙印法师:要想修功德,首先要持戒。持戒不严,善事难成。听经闻法 ,更是如此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十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召 译妙印法師恭诵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之十学佛答疑印行居士:顶礼妙印法师:我是《楞严经》的初学者,一直很喜欢这部经,并发愿用余生时间把此经背下来,可对经意还是隔着一层纱罩的不能明了,就在近期有缘听到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