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莲池大师的生平事迹师讳志宏,(1535-1615)字佛慧,别号莲池,因久居云栖寺,是以世称莲池大师或云栖和尚,为净土宗第八代祖师,又与紫柏真可、憨山德清、犍益智旭并称为明代四大高僧。大师乃杭州仁和人氏,俗姓沈,明朝嘉靖十四年(1535)生于望族世家。父名德监,号明斋先..
比丘
净宗七祖杭州昭庆省常大师
一、省常大师的生平事迹省常大师,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弘传净土教法的一位高僧。字造微,浙江钱塘人,俗姓颜,生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幼年时即显天资聪慧之相,才七岁便由家亲送往寺院中礼师剃度出家,这时是北宋太祖干德三年(965)。其后经历了十年的沙..
净宗二祖长安光明善导大师
一、善导大师的生平善导大师(613—681)是唐代盛弘净土教的一代宗师。(安徽泗州人)。(一说临淄(今山东临淄县)人)。俗姓朱,十岁时即跟从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县)。的明胜法师出家,归心向佛。初时学习三论宗的经典,间中常有读诵《法华》、《维摩》诸经。如是经历数年的静心..
舍身济众的猕猴王
从前有一弥猴王,常与五百只猕猴一起游戏。当时正逢旱灾,果树都无法生长。国王的宫苑离山不远,仅隔了一条小河,于是猕猴王带着猕猴们到宫苑偷食果子。有一天,被宫苑的守卫发现了,向国王禀告,国王说:“暂时不动声色,我要把它们一网打尽。”猕猴王得知后,悲伤哀痛..
邪的一定要远离,现在假冒的越来越多
问:请问,有的寺院的法师要求居士只到他的寺院,只亲近他;并说亲近他才能往生西方。这样对吗?大安法师答:那你说对不对呀?我们听很多话,一定要判别能力。我们居士是三宝弟子,我们护持的是三宝,你这个出家人是正法的一种表达,我可以护持你;你这个出家人如果不是正法的表达..
经常生起淫欲的烦恼,会有什么过失
乌刍瑟摩于如来前,合掌顶礼佛之双足,而白佛言:我常先忆久远劫前,性多贪欲。这讲到他过去的一个因缘。乌刍瑟摩是一个比丘的名称,翻成中文叫火头,他是佛教的一个金刚护法神。这个时候他就在如来的面前,他是顶礼佛足而白佛言。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前面的尊者都是先坐着,然..
《百业经》:(84)五百仙人 脚印引路两世得度
译序(摘录)《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善恶之果的真谛。龙猛菩萨在《中观宝 论》中曾有..
《百业经》:(83)吉祥跛子 恶口骂僧报以跛脚
译序(摘录)《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善恶之果的真谛。龙猛菩萨在《中观宝 论》中曾有..
《百业经》:(82)两位老人 前世愿力七岁证果
译序(摘录)《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善恶之果的真谛。龙猛菩萨在《中观宝 论》中曾有..
《百业经》:(81)大施主 愿力成熟无人可胜
译序(摘录)《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善恶之果的真谛。龙猛菩萨在《中观宝 论》中曾有..
宗立法师:读佛经不可不知三件事
文/宗立法师应该怎么样读诵佛经才能更好的受益呢?愚见以为,读诵佛经,需要注意的大致有三点,那就是时、处、法。一、什么是时呢?时,又包含几种意思:1、读诵佛经所选择的时间段一般我们建议在清晨读诵佛经,因为一日之计在于晨,如果能够在早晨读诵经典,那接下来一整天都可以用..
星云法师:人间佛教的基本思想
一、五乘共法是人间的佛教二、五戒十善是人间的佛教三、四无量心是人间的佛教四、六度四摄是人间的佛教五、因缘果报是人间的佛教六、禅净中道是人间的佛教佛光山住持心平和尚、大会主席慈惠法师、各位法师、各位教授、各位嘉宾、各位发表论文的同学们:佛光山是提倡人间佛教的,所..
广钦老和尚:逆境中修行
修行就是在修我们这忍耐性,修这种种逆境,凡事要能忍才是修行。舒适顺意的境界有什么可修?就是要在横逆的环境去磨、去修,万般事总是要顺别人的意思,事事忍辱,最后终会有好处,如果再分个我是他非,烦恼就惹上来了。如果要省却烦恼,凡事当随从大众或他人的意见,不可固执自己..
蕅益大师:洞明二百五十戒开遮持犯之致,否则二六时,既挂比丘名,当结无量罪
五夏以前。专精戒律。专精者。岂徒着衣持钵而已。律中第一要务。在常一其心。念无错乱。谓依四念处行道也。四念处慧。佛法总关。无念处慧。着袈裟如木头幡。礼拜如碓上下。六度万行。皆同外道苦行。无与真修。若依念处行道。则持戒功德。现能获四沙门果。乃至圆十地。克获无难。第..
斋食是否等同于素食?
斋食是指以蔬菜豆制产品为主的食物,也有表示肉少食物的称呼。名词释义拼音:zhāishí注音:ㄓㄞㄕㄧˊ条目:斋食(斋食)引证解释:(1).古人斋戒时所用的饭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世人或端坐奥室,不妨言笑,盛营甘美,厚供斋食,迫有急卒,密戚至交,尽无相见之..
吃斋和吃素区别是什么?
吃斋,指宗教人士的戒规,是一种重视心灵的虔诚与纯洁的仪式。主要是禁止吃荤腥食品与五辛(葱,洋葱,蒜,大蒜,韭),而且吃斋,要过午不食,即过了中午就不再吃饭了。吃斋不同于吃素,吃素是不吃荤腥,吃斋,不仅不吃荤腥,五辛也不能吃,即:葱,洋葱,蒜,大蒜,韭,而且吃斋..
什么是邪淫
什么是邪淫?邪淫是指一切不受国家法律或社会道德所承认的男女关系,不是法律上的合法夫妻而行淫的皆是邪淫。即使是天经地义的合法夫妻,如果非时行淫,非地行淫,非器行淫,非处行淫也都是属于邪淫,更何况其他的。对于现在这个社会,比较常见的:用性具自淫是邪淫;手淫、意淫是邪..
宣化上人:但你要是恭敬地藏王菩萨,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了
这女人身,是最麻烦的,有很多的麻烦──先有个客尘来,过几天又有个主尘来,你说这多么麻烦?一阵间,不知为什么就哭了起来;又一阵间,不知为什么又笑了起来;也不知为什么发脾气了,也不知为什么生了烦恼。你说,这有多少麻烦?为什么说女人身有麻烦呢?你不要以为我是故意这么说,..
南怀瑾:25种入定方法04
南怀瑾:25种入定方法04(九)舌。舌的味性修法:桥梵钵提(译名牛__)起立自述说:“我因为在过去世造有口业。看到一个老年比丘,没有牙齿,吃东西时像牛吃草一样,我就轻慢侮辱他。所以生生世世,得牛__病的果报。(犹如牛的反嚼,是食管与胃部的病。)佛就教我一味清净心地的法门。我..
宏圆法师: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须菩提在请法之前先赞叹世尊希有,我们依照六祖为《金刚经》做的注解,希有有三种含义,第一种,世尊如果不出家,他当做二千五百年的金轮王统治四大部洲,但是他能舍弃金轮王的王位出家,每天和比丘们一样挨家挨户的乞食,所以说这..
南怀瑾:25种入定方法03
(六)法。心空意念的修法:摩诃迦叶(译名大饮光)与紫金光比丘尼(紫金光原来是迦叶尊者的夫人,出家后便称比丘尼。比丘尼是佛弟子中出家女众的名称。)同时起立自叙说:“若干劫前,在这个婆婆世界上,有不位佛出世,名叫日月灯。我有机缘亲近他,得闻佛的法要,依法学习修持。等到日..
没皈依能念佛吗?
没皈依能念佛吗?没皈依也是可以念佛的。因为念佛的主要目的在于:今生业障消除,诸事顺利;来生往生净土,证不退转。而一个念佛人,不管有没有皈依,只要具足信愿行,都可以念佛往生净土的。当然了,假如真正皈依之后再念佛,因为有三宝的加持力,将来往生净土的品位会更高的。如果..
我们对一切人物不能不恭敬,不敢不恭敬,平等恭敬
我们看佛是如何来嘱咐菩萨。【吾亦分身千百亿。广设方便。或有利根。闻即信受。或有善果。勤劝成就。或有暗钝。久化方归。或有业重。不生敬仰。】【如是等辈众生。各各差别。分身度脱。】这都是佛为地藏菩萨说,实际上就是为我们说。我们读了这段经文才深深感觉到佛恩之大。【或现..
宏圆法师:一切法是空寂的,法性是无处不遍的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时,就是佛乞食回到住处,洗足安坐之时。长老,有两种含义,一是耆年长老,就是戒腊久,戒腊是比丘受具足戒以后安居的年数。我们受完戒以后,以安居的年数来定戒腊,受完戒没有安居不能算一腊,安..
大熊慈心救护砍材人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善恶之果的真谛。《百业经》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大熊慈心救护砍材人,反遭..
不要说别人不对
「又互相待,故无力也」。这个因果是相对的,相对一定是双方,如果一方失去了,那一方能力就没有了,这叫缘会。所有一切法无不如是,所以我们懂得这个道理,应用在自己修学功夫上,我常常劝勉同学,化解怨怼。这个化解怨怼,换句话说,消除业障。我们自己都知道自己业障很重,怎么..
一行禅师:学佛人犯的一个严重错误
一行禅师开示:现在太多学佛的,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包括年轻的比丘和比丘尼,只研读课本、经书和思想。结果他们除了学会少许的知识和拿到文凭以外,一无所获。过去,新剃度的人刚一踏进寺院,就立刻被安排到茶园里学习全神贯注地拔草、浇水和种菜。目的是为了提醒他们在穿衣、洗手、..
宏圆法师:诚敬心是成就一切世出世法的基础
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须菩提领悟到世尊的行住坐卧不离般若,欲请世尊为大众演说妙法,所以从座位上站起来,离开座位面向佛。请法一定要有礼节,偏袒右肩,右膝著地,这是随顺印度的风俗习惯,是表恭敬的礼节,比丘拜见佛陀或者问讯师僧的时候,必须要偏袒右肩,表示启请正觉之法以..
仁清法师:今诵大悲神咒即得除灭
【经文】:若诸众生侵损常住饮食财物。千佛出世不通忏悔。纵忏亦不除灭。今诵大悲神咒即得除灭。若侵损食用常住饮食财物。要对十方师忏谢然始除灭。今诵大悲陀罗尼时。十方师即来为作证明。一切罪障悉皆消灭。一切十恶五逆。谤人谤法破斋破戒。破塔坏寺偷僧 物污净梵行。如是等一切..
南怀瑾:25种入定方法02
南怀瑾:25种入定方法02(三)香。嗅觉的修法:香严童子起立自述说:“我最初听佛教我仔细观察一切有为法的现象。那时我就辞佛独居,宴息清心,寂然安处。扫除心理一切妄念。忽然看到比丘们燃烧沉水香,香气悠然进入我的鼻子孔里。我就观察这香的气味,既不是沉水香木所发生,也不是..